贞观殿,晨光葳蕤。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看着手里的奏本。

  一只赭黄茶碗被小心的放在了李承乾眼前,温热的水汽带着茶香飘到了李承乾的鼻尖,让他一时间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李承乾微微抬头,一身浅蓝色女官服,神色认真的卢明月站在一侧,迷人的脸颊上,黑玉般的双眸,引人迷离。

  李承乾伸手握住卢明月的柔荑。

  卢明月的脸色一时间有些羞涩。

  李承乾温柔的笑笑,说道:“封禅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妾身听说过了。”卢明月眨着眼睛,直直的看着李承乾,眼底满是期待。

  “等封禅结束之后吧。”李承乾温和的笑笑,说道:“等封禅结束之后,朕就封你为婕妤,好好的陪在朕的身边。”

  婕妤,位在才人和美人之上。

  卢明月一瞬间,就像是甜蜜直接在心口爆炸了一样,用力的点头,眼底却已满是泪光。

  李承乾笑着抚摸她的脸颊,轻声说道:“找个时间,你给卢照邻去封信,让他安排一下家里。

  到时候,接到长安城来,见一面,其他人朕可以不管,但你的祖父,朕还是可以稍微封个散官的。”

  “谢陛下!”卢明月终于忍不住的泪流了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殿门口徐安的声音响起:“陛下,黄门侍郎许敬宗和李义府求见。”

  李承乾侧身看向卢明月,温和的说道:“退下吧!”

  “是!”卢明月赶紧抹干眼泪,侧身的退了下去,朝着偏殿而去。

  李义府和许敬宗小心的进入殿中,然对着御榻之上的皇帝认真拱手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都坐吧。”

  “谢陛下!”许敬宗和李义府一起走到了左侧跽坐下来,四名内侍各搬一张桌几到两人身前。

  两名侍女神色平静的捧着托盘,将两碗茶放在了桌几上,然后轻轻退下。

  李承乾看着许敬宗和李义府道:“尝尝吧,这是从武夷山一棵古茶树上取下来的,每年只有一点茶叶,朕除了自己喝,一般少有赐人的。”

  “谢陛下!”许敬宗和李义府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李承乾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味道还可以吧?”

  “回味甘甜,确实是上等茶叶。”许敬宗赞叹的点点头。

  李承乾笑笑,随后神色收敛起来,道:“二位爱卿这些年统掌钱监,清查恶钱,查察不法,做的着实不错。”

  许敬宗虽然是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但这些年,他的重心都在钱监上。

  关中,河洛,河北,齐鲁,荆襄,江南,巴蜀,恶钱虽然没有绝迹,但也已经流落到了深山老林中,利益稀薄。

  “淮南始终难以清理干净,臣等有罪。”许敬宗和李义府同时低头。

  “淮南的事情不关你们的事。”李承乾摆摆手,说道:“淮南地形复杂,山川河流纵横,又有湖泊岛屿,一旦匪徒潜入其中,你们行事颇为不易。”

  “谢陛下。”许敬宗和李义府不由得松了口气。

  “淮南的事情,内外原因复杂,慢慢来就是了,只要压迫够紧,不让他们出现在市面上,从官府,到里坊,再到村镇,遇恶钱而贬值收用,百姓自然用的不多,加上安东和蕃州安定,大量铜矿开采,朝中所用正钱会越来越多。”李承乾微微摇头,道:“不过朕今日将二位爱卿叫来,并不是因为此事。”

  “请陛下示下。”许敬宗和李义府的神色再度严肃起来。

  李承乾稍微抬头,看向殿外,平静的问道:“如今朝野之间,关于封禅之事议论颇多吧?”

  许敬宗神色一沉,如今的长安城中,关于封禅之事,何止是议论纷纷。

  封禅之事,三辞三让。

  如今已经到了第二请第二辞,接下来只需要第三请,那么皇帝就可以封禅了。

  然而这第三请究竟是谁来请,是太尉长孙无忌,还是太子。

  还有第三请皇帝答应之后,封禅嵩山是什么时候,今年冬天,还是明年冬天。

  一个封禅,舆论汹汹。

  许敬宗躬身道:“如今天下安定,四夷宾服,朝野百官,天下百姓,都以企望陛下封禅为盼。”

  李承乾笑笑,说道:“封禅之事,朕心中亦有所想,但很多事情,并不仅仅是光朕想就可以了,面对上苍,天下诸事,需要尽可能的圆满。”

  “是!”许敬宗和李义府神色同时认真起来。

  李承乾看着桌案上的奏本,平静的说道:“如今鸿胪寺,礼部,兵部,户部,都已经调遣大量官员前往四方,勘察大唐边界,因为此事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安排,所以所行便利;姑丈以宰相,弘文馆大学士,筹建天下学馆,也算是顺遂。”

  许敬宗和李义府轻轻躬身,皇帝的要说的话,重点马上就到了。

  李承乾微微抬头,说道:“朕的心中,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始终难以释怀。”

  “请陛下示下。”许敬宗和李义府认真躬身。

  “寒门!”李承乾抬头,说道:“多年以来,朕和父皇多行科举,招揽天下英才,尤其寒门子弟,人才辈出。”

  “是!”许敬宗和李义府赞同的点头,先帝自不必多说,便是皇帝自己,也在用殿试的皇室控制世家的影响。

  实际上李义府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子弟,而许敬宗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寒门,但却是江南士族出身,早些年更是因为隋末动乱,而家境衰败。

  “然而即便是如此,世家子弟在官场上的数量,依旧要远多于寒门。”李承乾眼神冷笑,说道:“若真的是有能,那么再多的世家子弟为官,朕也能接受,然而实际却是,多数世家子弟无能懈怠,尸位素餐,朕恨不得……”

  话说到这里,李承乾突然停顿了下来。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脸色微微有些阴沉,他们都吃过苦,自然知道仕途不易。

  而有的人,不过是因为出身好,轻易就能居于高位。

  当然,这是天生带来的,谁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家的父辈也是拼杀出来的。

  但是你为官之后,一切按照官场规则,大家平等的去争就是了,凭什么你就能够家世背景,明明没有能力,明明出了纰漏,明明万夫所指,可你依旧能够平步青云,凭什么?

  世家,世家,顶级的门阀世家。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蛀虫。

  李承乾微微抬头,道:“便是朕,诸皇子不贤,有过就罚,有罪就罢,这一点二位爱卿是知道的。”

  许敬宗和李义府重重的点头。

  皇帝每年冬天,都要对诸王所任进行问政,但有无能,不贤,祸害地方,当场予以处置。

  所以天下诸王在行事之时谨慎许多。

  但是世家不同。

  “所谓世家,根子在于魏文帝的九品中正制,还有便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官氏志》,南梁武帝时的《百家谱》,还有父皇在世时的《氏族志》,类似的东西定鼎天下世家。”稍微停顿,李承乾抬头道:“朕最是厌恶这些东西,所以也打算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天下世家,看起来天下四散,但实际上门阀制度,森严的体现在了每个角落。

  许敬宗呼吸一沉,拱手道:“请陛下示下!”

  同样的声音,几乎同时在身后响起,是李义府!

  许敬宗神色平静,但瞳孔紧缩。

  ……

  李承乾点点头,无奈的道:“朕虽然是皇帝,但事情的轻重,朕也是知道的,很多事情都不能够随意胡来。”

  “是!”许敬宗和李义府同时拱手。

  李承乾神色平静,淡淡道:“如今封禅,鸿胪寺在天下四方勘察边界,到了明年,一副新的大唐疆域图,就会出现在洛阳,然后随朕祭祀上苍;还有户部,蕃州已归,天下户册也要重订,到时也会一起祭祀上苍,所以朕想,是不是重新《百家谱》?”

  许敬宗和李义府安定的听着。

  “当然不是南梁的《百家谱》,而是新的《百家姓》。”李承乾抬头,轻声说道:“不是以门阀显贵排列的《百家谱》,而是以人口多寡排列的《百家姓》,可以告诉世人,朕想要知道天下的究竟有多少姓氏,每个姓氏又有多少人口,然后以人口多寡来排列,这样……”

  “这样能够减轻门阀世家的阻碍,又能够在成书之后,极大的撼动了世家大族的根基,陛下此法幽深微妙。”李义府小心的拱手。

  “哈哈哈!”李承乾不由得笑了起来,抬头看向李义府道:“李卿不妨直说,朕这一手,很难在短时间内起到作用。”

  李义府轻轻低头。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的确是这样的,如今天下虽有种种问题,但大体还算清明,一旦动作过大,而引起世家动乱,反而会导致天下盛世之兆沦陷,所以,想要彻底根除世家特权,需要谨慎而行。”

  “是!”许敬宗和李义府轻轻躬身。

  李承乾从御榻之上站了起来,走下丹陛,走到甘露殿门前,看向前方的整个长安城,神色认真的说道:“《百家姓》的根本不是要摧毁世家大族的特权,而是要让更多的天下百姓,知道自己的特殊,天下同姓有数十万人之多,凭什么低于人下。”

  许敬宗和李义府同时抬头。

  “如今姑丈在天下广设学堂,只要努力进学,将来就有上进之机,有心思,有机会,才能上位,才能撼动世家特权。”李承乾拳头紧紧一握,道:“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朕这里能给的只有一个机会,谁抓住了,谁就成了,至于那些无上进心的人……”

  “陛下贤明。”许敬宗和李义府同时点头赞同。

  “还有府兵制。”李承乾抬头,沉沉呼吸:“你们最是知道朕就有多用心在府兵制上,便是因为府兵制也是下面百姓难得的一条上进之路,这些路径抓住了,寒门人才才能充斥朝野,才能为天下所用。”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许敬宗李义府二人同时躬身。

  “去做吧,将《百家姓》好好的编修出来。”李承乾抬头,说道:“记住,按姓氏人口多寡排序,这里面少不了要有人来求情排前,许卿,你是宰相,你拦不住的,应该没有多少吧?”

  “陛下放心,臣不会让此事惊扰陛下的。”许敬宗认真躬身,他这个宰相,虽然是政事堂排名最后一位,但也是宰相。

  他的手段一样不缺。

  如今又有了皇帝的支持,又能有几个人给他压力呢。

  “很好,去办吧,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找朕。”李承乾微微抬起头。

  许敬宗和李义府同时躬身道:“臣等告退。”

  ……

  甘露门外,亭台巍峨,而人烟稀少。

  许敬宗和李义府两个人安静的向前走,直到走过两仪殿,看到前方的两仪门,两个人才同时放缓脚步。

  “陛下贤德,敏锐,明通,沉稳,手段惊人。”许敬宗缓缓开口,道:“如此手段,三代以后,世家在朝中的官员占比,怕是要减轻很多。”

  “一半世家,一半寒门,能的如此,已经是天下寒门之幸了。”李义府轻轻叹息,随即他抬头看向许敬宗,说道:“恭喜许兄了,此事若成,许兄一步已经迈入侍中之位。”

  许敬宗的脸上并没有太多高兴,他看向李义府道:“陛下之策,虽然英明无双,但这其中还有一个要害,陛下始终没说。”

  李义府神色一下子谨慎了起来,默然不语。

  “吏部尚书。”许敬宗对这里李义府拱手,说道:“恭喜贤弟了,这一次不仅宰相在望,之后,恐怕吏部尚书一样早晚到手,不过要小心啊,世家不是没有聪明人的。”

  许敬宗和李义府都是天下最顶级的聪明人,皇帝的话在最后藏了一半。

  那就是吏部尚书。

  以《百家姓》觉醒人心,以科举、府兵制提供进取道路,但是到了上层,只有牢牢的把握住吏部尚书这个位置,这些从底层走上来的寒门子弟,才能够有广阔的前途。

  这个位置,自然不可能是许敬宗这么一个将来的侍中。

  不是许敬宗,便只有李义府了。

  先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然后转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只有如此,才能够牢牢的掌控住天下吏治。

  这才是皇帝想要的。

  李义府侧身看向许敬宗,道:“许兄,世家的确凶险,但是寒门也有优势,寒门的人才足够的多。”

  “哈哈哈……”许敬宗忍不住畅怀大笑起来,一挥长袖:“走!”

  “好!”李义府点头,然后跟着许敬宗一起朝两仪门走去,两个人的脚步同样坚定。

  ……

  甘露殿内。

  李承乾依旧站在门口上,远远的望着许敬宗和李义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当中。

  世家,寒门。

  想要撼动世家根深蒂固的统治,哪里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开启民智,畅通上升通道,吏部尚书识人用明,御史大夫监察弹劾,这已经是李承乾这个皇帝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许敬宗,李义府。

  许敬宗终究幸运一些,因为他的年纪足够大,最后五年他就要致仕了。

  李义府可能要倒霉一些,世家一旦反噬起来,将来所有的后果,都要由李义府一个人来承担。

  不过,他这一辈子仕途顺畅,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足够,而是因为他会百分之百保证完成李承乾这个皇帝的要求。

  皇权,世家,寒门。

  李承乾是皇帝,始终都是要保证皇权位居一切之上。

  打压世家,抬升寒门,让世家和寒门斗争,保持均衡,维持稳定,然后让天下朝着强盛的方向,一步步不停的往前走。

  李承乾忍不住的抬头,秋雨从天下轻轻的落了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最新章节,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