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罕汗王宫血腥满地,到处是战斗过的痕迹,权臣阿达雅儿和几百进攻汗王宫的乱臣贼子全部橫尸就戮。

  董福祥提着马刀,刀尖还滴着血,大踏步走进汗王宫寝殿。

  十几岁的小汗王刚刚被老管家从御床底下拉出来,衣冠不整,见到凶神恶煞的董福祥,嗖一下子躲到了老管家身后。

  董福祥叹息,此子无人主之望,怪不得浩罕死了一个权臣又出一个。

  好在有自知之明,知道投靠清廷,以后可以做个富家翁平安过一生了。

  “高西木伯伯,咱们什么时候去京城啊,我一天也不想在这里呆。”

  无论东方的男人主政,还是西方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政争不伤及对手性命这是个底线原则。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直必胜,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邵全忠这样的老牌军阀一直是这么身体力行的。

  只有西太后这样心眼小的狠毒女子,或者没有历史积淀的美夷,才会赢了后杀对手,或者动不动搞个精神病枪手,很难看的。

  浩罕小国蛮夷之地,也是相当不讲究,每次政权更迭都杀得血流成河。

  生在可汗家,要是没有雄才大略,还不如寻常百姓安全。

  董福祥得邵全忠将令,第一时间就带人驰援浩罕汗,还不知道清廷已经封了眼前哆嗦着的少年忠顺王。

  战刀入鞘,“啪”一个敬礼,“可汗不必担忧,有末将在,你已经安如泰山。请可汗下令,浩罕全国配合淮军的接收。”

  “高西木伯伯,一切你跟董将军商量着办就行了,本汗就负责用印签花押。”

  这个活小可汗干得顺溜,都干好几年了,习惯性权臣做决定他盖章同意。

  浩罕城关闭城门,大肆搜捕逆臣阿达雅儿余党。阿达雅儿已经授首,余党倒是一个没杀,都抓起来了而已。

  阿达雅儿其实掌握的军队不多,都集中在浩罕城,一波都抓起来了。

  小可汗能被权臣欺负,怎么说呢,自己水平太过拉胯是主要原因。

  但凡有我大清的康熙和奥斯曼帝国的穆拉德四世一成的本事,也不会有权臣敢动歪心思。

  汗王宫使者四出,传达可汗内附大清,淮军接收浩罕国的旨意。

  各地的治安军队和老百姓都无所谓,谁管不是交粮纳税?

  靠上了大清这个大佬,我们还不用整天担惊受怕老毛子什么时候打过来了呢。

  毕竟浩罕都当了好多年大清藩国了,淮军又看起来军纪严明。老毛子来,哥萨克匪帮可是要杀人放火打劫的。

  第二天,甘军两个骑兵营向西抵达锡尔湖南北两岸,控制住了浩罕国精华之地费尔干纳盆地跟外界沟通的交通要道。

  浩罕国面积也不算小,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不过精华之地费尔干纳盆地只有两万多平方公里。

  这么小的地盘,却拥有一百万人口,跟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伊犁省持平,是因为费尔干纳盆地得天独厚,被称为中亚粮仓,是个真正的聚宝盆。

  盆地周围群山环绕,锡尔河从盆地流过,灌溉了肥沃的土地,基本是个中亚版的天府之国。

  盆地通过狭窄的天山峡谷跟伊犁省相连,西面出口处狭窄,易守难攻。

  因为浩罕汗的配合,淮军轻取浩罕。

  占住了锡尔湖南北两岸的交通要道后,浩罕国就妥妥被淮军收入囊中。

  纵使老毛子有百万大军,面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也只能徒呼奈何,何况克里米亚战争战败后,他们现在没有那么多兵了。

  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对纵横西域的甘军骑兵来说,几天就全部过了一遍。

  八月初四,甘军四个步兵营六千人穿越天山峡谷,到了安集延。

  浩罕形势初定,淮军立刻挥起了屠刀。

  当然不可能杀老实种地的百姓,而是在安集延拿着名单四出抓人。

  安集延可是阿古柏的老家,浩罕国输出了六万侵略伊犁省的浩罕士兵,个个都欠下了血债,一少半在安集延。

  六万士兵都没有回到故乡,在伊犁省被淮军杀的杀,抓的抓。

  现在淮军按册点名,有血债的士兵家属全部连坐,贬为奴隶。

  淮军一口气抓了三十万人,占浩罕国人口三成。

  十二岁以上男子不论老幼,全部被驱赶到天山峡谷,拓宽道路。

  征发十万人的大工程,虽然是奴隶,也需要吃粮。粮哪儿来呢,当然来自费尔干纳盆地这个大粮仓。

  浩罕国已经不存在了,成了我大清的行省,以后要派巡抚治理的,自然不能随便抢粮。

  二十万妇女幼儿奴隶被变卖给浩罕国其他居民,换粮食。

  抄六万浩罕侵略者的家,加上对阿达雅儿团伙的抄家,也收获颇丰,获得的银子淮军不留,都买粮,修路。

  天山峡谷和铁门关峡谷是邵全忠西征中亚的两个绕不过去的天险,目前都在大兴土木。

  被抓的当然非常不满,反抗的就被杀,但幸存的浩罕人则幸灾乐祸。

  你们当初跟着阿古柏去伊犁省打劫杀人,回来炫富,犯法了,现在被朝廷镇压了活该啊,我们老实种地的不是什么事没有?

  维持治安不怕大规模的抓捕,但你得有原则。淮军不搞法不责众,杀人者一定要付出代价。

  出去打劫的哪有好人,家里人也基本没有好饼。

  淮军抓完人,费尔干纳盆地治安状况一下子成了大清国各省的模范,老实的浩罕人反而拍手称快。

  董福祥成了浩罕国的太上皇,在浩罕国到处抓人,同时指挥天山峡谷拓宽工程。

  第一步目标是能走蒸汽拖拉机,以后还要在这里修通往浩罕省的铁路。

  喀什噶尔这边,邵全忠迎来了格兰特和埃默里带领的总参谋部,还有近卫旅原来驻守达坂城、托克逊的两个营,近卫旅四营六千人终于又凑到一起了,一起来的还有胖虎率领的一万土尔扈特骑兵。

  董福祥部一万六千多人去吃浩罕省的粮食了,这边南疆四城可以养两万兵,后方的部队就跟上来了。

  索伦营、锡伯营、吐蕃营、土尔扈特骑兵加强师,终于开始了正规化训练。

  林波仔师前出阿克苏,由阿克苏、乌什、拜城、库车一带的粮食供养。

  聂士成、邵恒忠部驻军库尔勒,粮食三分之一由库尔勒本地供应,三分之一由北疆运过来,只有三分之一需要从嘉峪关内运过来。

  伊犁省平定,尤其是浩罕省这个中亚粮仓的平定,又经历了一次秋收,西征军已经不怎么依赖关内运粮,乔大人的压力大大减轻。

  当然,买粮的钱还是要花的,靠税收征的粮远远不够。

  在朝廷的概念里,现在仗打完了,邵全忠是在维持伊犁省和浩罕省的治安,很快就要回兵了。

  乔大人已经保举了众多乔系亲信,派往新光复的两省就任。

  整个大清国,只有李鸿章还在山东剿捻,成功也是指日可待。

  天下马上太平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已经出现。

  天下真的太平了么?

  朝廷并不知道,全部聚集在南疆的淮军,还正在一步步向喀什噶尔乃至浩罕省集结,内地的粮食还在源源不断通过丝绸之路运往前线,行驶在伊犁省隔壁沙漠上的蒸汽拖拉机已经超过了一千辆,还没有停产的意思。

  海量的粮食军火、虽然损失了一万人马,但吸收了仆从军后数目达到八万八千人的大军、大量包括TNT制品在内的军火正汇集成一股当世无双的强大力量。

  邵全忠坐镇喀什噶尔,调动着这股巨大的力量,剑锋直指中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对大清忠不可言,我对大清忠不可言最新章节,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