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297章 “无脑”一波莽

小说:从满眼红名开始 作者:过电过敏 更新时间:2025-04-28 00:18:4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野狼峡”稍作停留,将暗夜司长交到宋明烛等人手中,耿煊便继续东行。

  不用再带着一个人上路,身形速度被他最大化的发挥了出来。

  正午之前,耿煊就赶到了“激流洞”附近。

  并在“激流洞”东侧近百里之外,找到了正在行进中的队伍。

  被许多人拱卫在中心的张恺,见面前忽然出现一人,先是一惊,待看清来人后,便是一喜。

  “团长,您回来了。”

  旁边的其他黑风团高层,也都纷纷见礼问候。

  耿煊轻轻颔首,冲张恺笑道:

  “还好没迟到……我还担心你们先我一步赶到‘激流洞’呢。”

  他这番直抒心意的一句话,进入张恺耳中,却听出了另一层意味。

  他连忙解释道:

  “一来队伍规模激增,从三千多人膨胀到近万人。

  二来,携带的物资也比从‘白鹤滩’出发时更多。

  因这两个原因,导致速度比从‘白鹤滩’出发时慢了许多。”

  耿煊轻轻点头。

  从常理来说,一支规模近万的队伍行军,这样的安排是不太合理的。

  特别是他们还肩负着吃下“激流洞”任务的情况下。

  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分出一批最精锐的战力轻骑疾行,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激流洞”。

  至于那些对速度拖累太大的辎重,安排一定守卫力量,在后面慢慢跟随即可。

  只要确保两支队伍的信息畅通,距离不要拉得太远,就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黑风团就不是“常理”之下的产物。

  而是一个畸形发育的怪胎。

  被耿煊托付重任的张恺、郭楠两人,以及后晋的任骏、戴明两人,他们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尽快拿下‘激流洞’”,而是“将整支队伍往西边带”。

  在当下的黑风团,每一次分兵,都是将队伍往“分崩离析”的方向推。

  正因为深知耿煊的主要诉求是什么,张恺等人材宁愿让队伍慢一点,稳一点,也要紧紧的攥在一起,绝不做分兵的筹划。

  “……为了避免规模过大的队伍对沿途可能遇见的其他沙匪队伍造成惊扰,我们将辎重队伍安排在最中间,其他队伍则以中队为单位,分散在周围。

  这样一来,从任何一个方向过来的沙匪势力,都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力量,窥不见我们的全貌。

  等他们心生贪念,主动黏上来,那些散在其他方向的中队便迅速从四周包抄合围。

  然后将他们一口全部吃掉。”

  “这样的布置,让我们顺利的将西行途中遇见的两支沙匪队伍骗了过去。

  并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将他们全部吃了下去,没有走脱一人。

  虽然整体上都比较顺利,可这两次行动,还是耽误了一些时间。”

  “加上在您离开后不久进入‘金叶崖’的那支队伍……

  虽然我们也付出了一定伤亡,可若将这三支投降被俘的沙匪全算上,我们队伍中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更准确的说,是10582人,比耿煊离开之时的9565人,多出了1017人。

  不过,为了吃下这三支陆续“自投罗网”的沙匪队伍,特别是要达到不使之走脱一人的严苛标准。

  黑风团也付出了不小代价,从9565人,减少到了9340人,死亡225人。

  这还没算因重伤与致残,退出一线的人数。

  若将从“白鹤滩”开始到现在所有重伤及致残之人全都排除在一线人员之人,眼下这支黑风团,真正的可用兵力已不足九千。

  而队伍中投降被俘的沙匪数量,则有一千二百多人。

  为了取得这样的成果,足有六百多名沙匪埋在了从“金叶崖”到此处的沙土之中。

  从离开到返回,只眼前这支队伍,死掉的“自己人”,以及被“自己人”杀掉的“外人”,加起来也有将近九百条人命。

  这给耿煊带来了将近两万七千点的红运收益。

  这就是被耿煊有意识的滚出的“雪球”,又被加了层特殊的“附魔”特性——黑运劫数之后起到的惊人效果。

  即便没有耿煊亲自介入推动,每一颗“雪球”,也在自发的散发出奇特的吸引力,“招蜂引蝶”。

  即便这“雪球”只是安静的向前,杀戮和死亡都会主动在其周围附着,并绽放。

  若将视野扩大到玄幽二州,所有沙匪头上,就可以发现,在其他人的观念中,历来都是混乱与杀戮的代名词的沙匪群体,其在单位时间内消亡的速度,已经悄悄破掉了最快的记录——

  当年,即便董观正面针对沙匪群体的大规模打击,沙匪群体的消亡,也远没有现在这般高效!

  从张恺等人口中,知悉了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一切,耿煊对张恺,郭楠,任骏,戴明等高层予以了表扬。

  “团长,咱们刚才还在讨论。

  到底是先休整一下,将那些俘虏吸纳整编之后再图谋激流洞,还是先将激流洞吃下再慢慢休整。

  ……你觉得如何安排更合适?”张恺询问。

  如果耿煊没有及时返回,自然是后一种方法更合适。

  可他现在已经返回了,先将吞入腹中的千余名俘虏消化掉再进行下一步的图谋,对黑风团来说,明显更合适一些。

  耿煊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于是,当队伍接近到距离“激流洞”还有五十里左右时,暂停休整了大约一个小时。

  因为张恺等人对那一千两百多名俘虏早就做了充足的“说服”工作,所以,在队伍停下后不久,黑风团吸纳新鲜血液的仪式便正式开始。

  或许是黑风团展露出獠牙之时的面目过于狰狞凶恶,让那些沙匪俘虏彻底没了与之抗衡的心气。

  最终,被清理掉的“杂质”不足百人,其余人全都顺利成为黑风团的“自己人”,被编入既有的各个小队之中。

  ——为了节省时间,耿煊并没有新编小队,而是将新纳的千余名沙匪分散到950支小队之中。

  自此,这支黑风团的可战兵力,超过万人之数。

  这一次,耿煊也没有继续“投喂”红运以作激励。

  为了节省时间是一方面,同样也是有意为之。

  随着“雪球”越滚越大,大势渐成,“红运赐福”的逼格,将变得越来越高,获取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当队伍即将再次启程之时,张恺请教针对“激流洞”的具体策略。

  他本以为,这就是一次过场性的谈话。

  毕竟,在这一点上,他们已经在“白鹤滩”与“金叶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只需要将同样的、已经越发成熟的方法在“激流洞”复刻一遍就好。

  他们现在,各方面都对聚集在“激流洞”的、一盘散沙的沙匪群体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

  他们确信,这就是一次十拿十稳的行动。

  可耿煊的回答,却并不是张恺预期中的答案。

  耿煊看向张恺,道:

  “我知道,复制‘白鹤滩’和‘金叶崖’的成功经验是最容易的。

  但我却希望,黑风团这一次的行动,能够更直接一点。”

  “……”

  张恺懵了一下,这才逐渐反应过来,问道:

  “您是说……强攻?”

  “对。”

  耿煊对张恺道:

  “既然你已经知道,黑风团最终要与玄幽铁骑碰上。

  那你就应该明白,只是简单的数量堆积还不够。

  ……针对‘激流洞’的这场行动,是你们与董观的玄幽铁骑碰上之前,最后一场大规模行动。

  我希望你们能好好珍惜这一次的机会。”

  这是耿煊第一次在张恺面前,将“玄幽铁骑”这个对手明确提出来。

  且在“激流洞”之后就会碰上。

  这就像是一颗巨石砸入张恺心中,即便他自认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在听到这话后,还是忍不住心神激荡,心旌动摇,不能自已。

  好一阵之后,张恺才重重点头,道:“我明白该怎么做了,团长!”

  张恺将所有炼髓以上的战力,全部召集了过来。

  除了他,郭楠,任骏,戴明四名炼髓巅峰。

  这支黑风团还有炼髓后期25名,炼髓中期73名,炼髓初期231名。

  在加入黑风团这些天,这些人的修为,都有了跨越式的提升,突破了原有的境界。

  倒退回数天之前,在场一半以上的人,还都是炼骨层次的修为。

  炼髓后期的数量,更是一双手都能数过来。

  而现在,短短数天时间,他们就取得了很可能需要数年,十数年,甚至一辈子都够不到的全新高度。

  不仅修为得到了做梦都不敢想的提升,还一个个大权在握。

  想到数天前的他们,还跟着一群沙匪在旷野沙原中漫无目的的“游荡”。

  再看看现在——

  哪怕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他们唯一的期望也是“长睡不醒”。

  张恺罕见的将所有炼髓以上战力全部聚集起来,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郑重道: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场军事行动!”

  所有人都是一怔。

  张恺没有谈什么“玄幽铁骑”,只说这是团长的要求。

  原本一些心有疑惑的人,听了这个理由,也就没有疑问了。

  大家便就这场“军事行动”展开了更具体的讨论。

  第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众人面前。

  “……说来倒是简单,可这仗该怎么打,我们心里没底啊!”

  众人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似乎都在问,“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

  结果是,大家都没有。

  就在众人不知道如何继续之时,郭楠开口打破了沉默。

  “我觉得大家将这事想的太复杂。

  有谁规定这仗必须怎么打吗?

  没有吧?

  大家追求的只是胜利这个结果,至于过程如何……不都说兵不厌诈,无所不用其极吗?

  太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大家不熟悉。

  可带着一群沙匪冲杀劫掠的经验,应该都不陌生吧?!

  咱们现在有中队一百九十支,大队十九支,照我的想法,就按照各人的能力,大家各领一支大队,或者几支中队,杀进‘激流洞’就行了。

  哪需要想那么多?”

  听了郭楠的发言,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计划太莽、太无脑了。

  可很快大家就发现,似乎,好像,这是最让他们感觉熟悉,使用起来也最有把握,底气最足的战法。

  最终,郭楠提出的这种“无脑一波莽”的战法,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了。

  反倒是那些自认为颇多精妙巧思的献言献策,在提出来后不久,就会被更多人打倒击碎。

  “那就这么定了。”张恺最后排板道。

  议定之后,他转身询问耿煊的意见。

  “团长,您觉得如何?”

  “既然你们已经定好,那就照着来吧。”

  很快,队伍再次启程。

  ……

  没多久,聚集到“激流洞”的数千沙匪,就被远处传来的隆隆马蹄声惊醒。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站得更高,占据有利位置的一部分沙匪,他们看到了远方腾起的大量烟尘。

  继而是一个个策马疾行的身影,一手握着马缰,一手挥舞着手中刀剑。

  虽然距离太远,看不清这些人的面容表情,但他们几乎都可以想到这些人都在一种半癫狂的精神状态之中。

  因为这在沙匪圈中太常见了。

  或许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凶,更猛,更骇人,也或许是为了自我打气,暗示催眠,许多沙匪在进行冲锋劫掠,生死搏杀之时,都会“解放天性”,化身成一头头择人而噬的野兽。

  最先注意到这一幕的“激流洞”沙匪,大多都是愕然。

  “……有沙匪来有着数千沙匪聚集的‘激流洞’劫掠?这是不是脑子坏掉了?”

  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断不至于傻到这个地步吧?

  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

  当他们看见,从烟尘之中冲出的沙匪数量源源不绝,数量很快就从数百增长到数千,且还在增加。

  人数规模已经超过了“激流洞”的沙匪数量,且还没有任何停止迹象。

  范围更是达到遍布“激流洞”所有对外通道时,荒谬的情绪变成了惊恐。

  而这时,聚集在“激流洞”的所有沙匪,全都注意到了这场忽然降临的、让他们感觉无比荒谬的劫难。

  ——我们即将遭受劫掠!

  且还是行事特别穷凶极恶,不仅要财,还要人命的那种!

  面对这样的惊变,聚集在“激流洞”的数千沙匪,瞬间如同粪坑中忽然被惊动乱舞的苍蝇。

  他们根本没有齐心协力,统一应对的概念,第一时间就按照各自的归属,散做数百支不同的队伍。

  做着千奇百怪,又各不相同的应对。

  争执,逃跑,无路可逃,绝望返身,想做拼死一搏……

  也有人仗着修为更强,身法更好,脱离队伍,妄图独自逃生,孰不知,做出这等选择之人,都是最先领盒饭,主动将自己送入必死的绝境之中。

  十九支大队,一百九十支中队,看似无脑一波冲,实则是极有章法的。

  有层次,有先后,有强弱穿插,有左右联动……

  恍惚看去,好像到处都是可以逃生的缝隙。

  可若放眼全局,才能够看见,这是一张将整个“激流洞”都笼在正中心的、疏而不漏的大网。

  当然,这张“网”也远没到坚不可摧的地步。

  若是“激流洞”中,有个体,或者一群人的修为超出预估,他们也是具备破网而出的能力的。

  不过很可惜,在这大网上,不仅盘踞着231只炼髓初期的“小蛛”,还有73只有着炼髓中期修为的“中蛛”,25只炼髓后期修为的“大蛛”。

  能突破他们组成的严密封锁的存在,便已是寥寥。

  结果还要面对张恺、郭楠、任骏、戴明这四只炼髓巅峰的“超大蛛”。

  整个行动,他们四人出手的次数,寥寥无几。

  他们更多的时间和心力,都放在了对整个“大网”的维护之上。

  供他们展现个人实力的机会,反而不是太多。

  而耿煊更是全程旁观,连手指头都没有动一下。

  这不仅是多打少,强打弱。

  更是有计划对仓促应对,有组织对一盘散沙。

  从开始到结束,耿煊甚至没看到一场让他感觉特别有记忆点的战斗。

  留在他心中的,只有一个整体印象。

  就像是一只紧攥在一起的拳头,朝一面沙建城堡轰击而去。

  一轰,就倒。

  一倒,就碎。

  当然,在这过程中,主动将过万兵力,分散成一支支大队、一支支中队行动的黑风团,也相当于主动将更多“毛刺”暴露出来。

  在双方高烈度摩擦的过程中,有许多“毛刺”成为了代价。

  且因为这些队伍分散在“激流洞”各处,哪怕到了战斗彻底停歇的那一刻,除了有资格总揽全局的几人,其他人对这情况都了解不深。

  最多只知道,自己领导的中队,或者大队伤亡不小。

  但看看那些狂热情绪不减的成员,就又都觉得,这都在己方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远没到队伍的承受极限。

  当所有执刀持剑的身影左右四顾,再看不到一个站着的,敢与他们直视的敌人之时,许多人心中还生出意犹未尽的情绪。

  而在他们脚下,不是横七竖八,倒了一地的尸体,就是跪伏在地,颤抖乞降的身影。

  “原来,我们已经变得如此强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满眼红名开始,从满眼红名开始最新章节,从满眼红名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