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略微吃惊,没料到天子会对他有这样的期待,叫他以管仲、乐毅自许。

  怎看不出天子的细心提携,想把他放到太傅身旁作刀笔吏,名义为小吏,实际则让卢太傅授业解惑,太子且还没交给卢太傅蒙学,却令他诸葛亮跟随前去雒阳。

  “陛下……”诸葛亮神情凝重,拱手伏拜欲要拒绝。

  多少贵权子嗣想要这样的殊荣,琅琊诸葛氏哪能蒙受天子如此重恩,一旦传出必遭天下士人所妒忌。

  哪怕兄长诸葛瑾在幽州任职,也会受人议论。

  刘备好像早有所料,立马摆着手,笑谓其道:“孔明勿急,此事你知我知,以及太傅知晓,舍此外,就算是令兄诸葛子瑜,也勿书信实言相告。”

  “管子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天下看似逐渐平静,实际釜底已暗藏熊熊烈火,非深谋远虑之人不可见。”

  “如若不早做打算,待天灾人祸齐至,大汉三兴不到百年必有垂倒之势。”

  “设使不造后起之秀,那天下人的心血就白费了。”

  刘备犹记得历史上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都是小冰河灾害的严重时期。

  不但气候转寒且连续干旱,导致夏霜、夏雪的记载也非常多。

  晋咸宁三年八月,平原、安平、上党、泰山四郡霜害三豆,是月河间暴风寒冰,郡国五陨霜伤谷。

  五年五月,钜鹿、魏郡雨雹伤禾麦,雁门雨雹伤秋稼。至六月,汲郡、广平、陈留、荥阳雨雹,伤秋麦千三百余顷,坏屋百二十余间,安定郡雨雹。

  七月魏郡、新兴郡雨雹,八月河南、河东、弘农三郡降雨雹,伤秋稼三豆。

  太康元年三月,河东、高平霜雹伤桑麦,四月,河南、河内、河东、魏郡、弘农雨雹伤麦豆。五月,东平、平阳、上党、雁门、济南雨雹伤禾麦三豆。

  二年二月,陨霜于济南、琅邪,伤麦。五月,城阳、章武等十五郡国雨雹伤禾稼。

  六月,郡国十七雨雹,九月,南安大雪折木。

  不断地天灾又将掀起人祸,什么东西都没得吃,最后只能沦为人食人。

  就是知道后面的无数惨剧,刘备才要悉心毕力地打通西域,造船发展近岸航海,沿着海岸一路往东,找到汉家所需之物。

  这是不计成本,也必须要做成的事,不然不到百年,天下必定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到那时候,就算他刘玄德在天有灵,见到如此惨相,也只能在陵墓内干瞪眼。

  诸葛亮即便不能猜测出数十年后的事,也可从天子急迫之心,管中窥豹得出几分推断。

  想了想,他便再度拱手说道:“陛下,急需良才,若不嫌弃亮之愚见,愿举荐志虑忠纯之辈数人,与我相交已久,论其才可一县一郡之事。”

  刘备闻言朗笑,指着说道:“举贤不避亲,孔明但说无妨。”

  即便听见陛下这么说,诸葛亮也不敢有丝毫的逾越,仔细斟酌了言语,躬身拜说道:“颍川石韬石广元、博陵崔钧崔州平、汝南孟建孟公威……徐庶徐元直,皆有任刺史、郡守之才,且心智纯良,无贪婪之心,可为良臣,陛下若需贤才,可征召而来,任之县吏以试其才干。”

  诸葛亮说完,对天子又行礼一拜。

  在推举徐元直时,原想将他放在首位,后又想到元直是从颍川避难逃去了南阳,稍作犹豫了一番,便把他放在最后,省略了颍川二字。

  等到天子真有征召之意,再让徐元直亲自解释罢。

  其实荆襄之地还有一俊才,名为庞统字士元,去岁曾前往颍川拜访有知人论世之能的司马公,被司马公竖拇指称为:“南州士之冠冕!”

  从此名声渐显,在南阳有凤雏之美名,可惜他数次拜访庞德公,也未见到盛名的庞士元。

  有心向天子再举荐荆州俊才,奈何素未谋面,不敢托于言论而荐,于是诸葛亮便打消了念头。

  殊不知一旁的刘备听见孔明的举荐列表里,出现了徐元直的名字,却忍不住想拍脑袋,刘表归降之时,怎就忘记去把元直寻回来。

  只怪杂事太多,没看到具体官吏的名录摆放在他面前,都险些忘记徐庶了。

  至于其他诸葛三友,也算是意料之外的附赠吧。

  刘备想到这里,便转头让法正立即撰写文书,以天子名义征召数人前来关中,恰好关西各县一片狼藉,急需良吏。

  而诸葛亮望见天子听见他的话,不加思索就令中书台的书佐忙碌起来,也是有些微愣住。

  天子待他全然不像刚见一面的臣属,不仅亲近甚密,还能如此信任,简直太奇怪了。

  恰好刘备余光瞥见孔明的愕然,露出笑意解释道:“孔明有所不知,光武昔日即位,则梦有乘龙而御天,然近日以来,朕常梦另一异事,非但孔明,还有孝直亦出现在我梦中,呕心沥血助我匡扶汉室。”

  天子的这句话让埋头撰写文书的法正听到,也忍不住抬头张望,更不提已然怔住的诸葛亮。

  刘备说着便起身负手,沉吟说道:“朕记得孔明为汉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说罢,却望见两人神色仍有不信,只好用怪异神情追忆道:“朕在睡梦之中,还犹记得一篇奏疏,书写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刘备带着复杂的神色,踱步将出师表朗诵出,而后停在诸葛亮的面前,收起了怅然的情绪,轻拍了他肩膀,嘴角含笑地道:“孔明,朕异梦之事,真假难知,但汉冕已续,汉室已兴,中原已尽复,却是真真切切。”

  “草庐虽好,可安邦济民,还需你我携手,共济世业啊!”

  “孔明,去雒阳毋觉劳苦,当勉之,勉之!”

  “陛下……亮实在……”

  诸葛亮忍不住为之涕泪,不知言语,惟有叩拜而请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