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骑军浩浩荡荡驻进上谷沮阳县郊外,刘晔将自己府邸腾出来,作为天子与太子的行宫。

  他带着功曹、主簿等掾吏搬进了旁边的户曹官署,好在没有携家带口,便能说搬就搬。

  根据汉律,太守千里赴任是可以带着家眷,而刘晔却把亲属都安置在雒阳城,孤身赴任只在幽州纳了两位妾室。

  边郡太守不同其他地方,每年都有被胡人入寇攻杀县城,掳掠百姓的风险。

  这几年汉人与鲜卑人之间争端越演越烈,彼此小规模冲突不断。

  轲比能更有魄力,建兴二年八月曾经一度兵临沮阳城下,跃马扬鞭震慑汉家。

  塞外的胡人,可不会跟汉人官吏亲属讲仁义,连太守也有战死的可能性,更别提家眷了。

  到幽州突骑组建起来,胡人在北边入寇的情况,才渐渐好转。

  刘备听着刘晔仔细斟酌诉说上谷郡数年的状况,以及他度田前后的人口、赋税、耕地变化,还有附近胡人掳掠频率。

  说罢,刘晔神情凝重,望了望官吏与士卒,拱手行礼道:“回禀陛下,臣有要事告知,还望能屏退众吏十步,以免走漏此消息。”

  刘备闻言忍俊不禁,挥手让众人退开十步,他倒想听听刘子扬有什么事情禀报。

  “汝等暂且退开罢。”

  “臣惟陛下之命是听!”

  上谷群吏与豪族宗长作揖躬拜,然后缓慢倒退,退到了门外,纷纷低头恭敬等待天子传唤。

  没人敢私底下交头接耳,因为长得凶神恶煞的典韦就站在门口,领着守卫的军士将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从头到脚来回打量。

  门内有许褚时刻站在天子身旁,门外有典韦小心谨慎,府邸边上还有赵云率中军戒备,防止有人联合鲜卑图谋不轨。

  刘晔转身望了一眼退下众人,又瞧见许褚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亦看向别处,手却悄悄按剑不抖动。

  这让刘晔立即感到头皮发麻,连忙低声拱手说道:“陛下,轲比能不同于步度根,此人有豪杰之气,能得鲜卑人爱戴敬重,如放任不管,恐将酿成大祸。”

  “臣已派遣十数名精通鲜卑语的游侠,前往投靠轲比能所部,只要能接近可汗牙帐就能将轲比能刺死于帐内。”

  “轲比能一死,其部落必然作鸟兽散,东部、西部鲜卑也不再为惧,大汉可用钱帛、盐糖等物资为诱,再将各部落牧场重新划分,拉拢与分化胡人,使鲜卑大小部落互相仇视,彼此相攻。”

  “如此四五年后,汉家十四州度田完成,国力恢复,以汉之鼎盛,攻胡之孱弱,拉拢胡人多路出击,奋以雷霆,毕其功于一役,故汉军不战,战必胜矣!”

  “最晚不过建兴十二年,则可彻底扫除北胡,再化胡为汉,以塞外为长城,永解我大汉边陲之患。”

  “陛下可再用二十年与民休息,致力于恢复户籍人口,则可造昌运,而开煌煌盛世!”

  “后世卷卷青史,必将称此为建兴之治也!”

  刘晔打起精神,有些激动地拱手说道。

  他在心里反复盘算过了,那时他还未至五旬,而荀文若与荀公达、郭奉孝等重臣已垂垂老矣。

  没有精力在领尚书台与中书台诸事,刚好可以让他接班。

  沿着二荀之路,将汉室推到鼎盛时期,成为汉家中兴盛世,最璀璨夺目的良臣。

  退万步来说,哪怕萧规曹随他也认了。

  不清楚刘晔心底的期冀,刘备倒在认真思索着他的话,不得不说派出刺客刺杀鲜卑可汗,确实是低投入高收获的事。

  轲比能与步度根相比,无疑强出了几个档次,步度根连河西鲜卑都管不好。

  若能将其解决,对于汉军横扫草原又减轻了一些难度。

  剿灭鲜卑可汗所部在于快速突击,先用中央突破的战法,再用数路合围,连续打击不给对方反应的时间。

  在此之前还要分化草原各部落,减少鲜卑王庭的仆从军,削减对方的实力。

  跟胡人作战不能持久,一旦持久消耗就倍增。

  刘备目光望着刘晔,轻笑说道:“子扬若真能使刺客刺杀轲比能,可谓是为汉家立下重功,非关内县侯不可赏啊!”

  见天子同时也许下了承诺,刘晔更有些兴奋。

  他就喜欢刘氏天子功必赏,过必罚的准则。

  有这句话在手,一旦日后成功必可用胡酋头颅来兑现侯爵。

  “陛下,分化鲜卑部落尚需要时间,但此刻边郡还有未形之患,三郡乌桓霸占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已久,恐其酿成数世之患。”

  “当贿以金帛,施以小惠,使乌桓得意忘形,战备松弛,骄横自恣于内,待其倾轧瓦解之时,汉军在出其不意而击之,必可令其破亡。”

  整理了下思绪,刘晔继续拱手说道。

  上行下效是常有之事,天子热衷于打击胡人,他们官吏便整日琢磨如何更有效率剿灭胡人,看谁都是立功的目标。

  琢磨完了鲜卑胡酋人头,又把目光望向了幽州西北面的乌桓胡酋头颅。

  谁让天下侯爵空缺甚多,而胡人首领头颅又所剩无几数,斩而不可复生,杀了不可复活。

  别说他们太守,就算督幽州军事的关羽皆有些意动。

  只要确定胡人对汉家有敌意,其头颅就变成了行走的功勋。

  除去官吏,各军府战兵与辅卒也恨不得大汉对附近胡人开战。

  如今天下已定,汉军能够立功的地方就那么几处了,不少冀、青、兖军府的战兵想带二三子嗣轮流去戍边,只为多斩几个首级,置办更多田宅。

  许多战兵皆是吃过没耕地的苦,做梦都想把耕田持续增多,杀人打仗越打越熟练,稍微休整几年不战,就变得手艺生疏了。

  他们脱产训练的搏杀之术,当然是为了有更高的回报,不打仗哪来的收获。

  军府兵卒不像中军,能跟着天子到处巡视也有奖赏。

  虽说中军也有因年龄大或者战伤而退役,从各地军府补充战兵进中军,无奈竞争太大,哪能比厮杀立功得赏赐快。

  此刻大汉从百姓到官员,再到士卒对于周边的蛮夷没有任何畏惧之心。

  要不是天子下令让百姓多积粮,恐怕群臣早就摩拳擦掌的请战了。

  当朝太傅靠着战功一路打上来,太常孔融也平定过北海黄巾,宗正刘和跟天子征讨过豫州。

  骠骑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卫将军赵云,四征与四镇,以及四安诸将就更不用说了,哪个不是身经百战。

  其余重臣刺史或太守,如简雍、牵招、孙乾、崔琰、鲍信、曹洪、曹操等人,就连刘虞也略懂兵事。

  何况近来,刘备又下令扩招中书台掾吏,把在家中闲居多年的蒯良、蒯越,以及徐庶、庞统、诸葛亮、董允、曹昂、曹真、曹休、孙权、刘巴、伊籍等人征为属吏,填补中书台官吏调任各处的空缺。

  此刻的大汉,完全可以称得上武德充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最新章节,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