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一百五十二章肃清寰宇,小施惩戒

小说:暮汉昭唐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5-04-20 00:19:2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杜畿后续介绍下,张虞方知他与袁绍在河北大战的同时,其实南方因曹、孙、刘三家讨伐袁术同样发生剧变。

  在袁术篡位之后,曹操率先抓住机会,采纳手下之见,与刘繇迎立彭城王刘和之孙刘祗,令刘祗以灵帝为父,继大统之位,定都于寿春,年号兴武。

  曹操与刘繇分别出任大将军与司徒,大封文武百官。而幸运的是,刘繇出任司徒后不久,便因得恶疾去世,于是朝廷大权落到曹操手上。

  趁刘繇去世,其子弟年幼之故,曹操顺势吞并九江郡,并接受刘繇帐下兵将,如太史慈便投靠了曹操。

  而小朝廷建立之后,孙坚、刘备出于各种缘故,皆遣使者拜谒朝廷。而曹操趁机遣使渡江招揽江左豪强,以便他后续渡江攻伐江东。

  三家联盟成立之后,如之前所言,作为与袁术有巨大冲突的孙坚,率先出兵征讨袁术,先破了桥蕤,再败黄祖,一路杀至江陵城。

  见孙坚用兵顺利,曹操以荀彧为尚书令留守寿春,而他率兵渡江,征讨丹阳、吴二郡,一路上势如破竹,大破扬州袁军,并攻占了二郡在太湖以北的诸县。而曹操为了扩充军力,不断招降纳叛,势力膨胀迅速,从出征时的万余人,扩充到三万人。

  在孙坚因中箭身亡后,袁术本欲趁势而入巴蜀,但因孙静的固守,黄祖不得破之。而袁术见曹操在江左作恶,于是调兵前往江夏,并拜黄祖为帅,令他征讨曹操治下的庐江郡。

  见袁术欲取庐江,曹操留曹仁守吴郡,连忙率军回援庐江。时气候已为冬天,水位下降严重,黄祖又惧曹操,得知曹操回援消息,遂率兵撤退。

  相比孙坚的悲惨,曹操的幸运,刘备可用坎坷形容。

  孙、曹两家用兵之时,刘备在士燮的支持下,从苍梧郡北伐,征讨荆州的零陵郡。

  先是一路跋涉千里,前后行军花费近月,凭关、张二人占领营浦,之后顺潇水南下,包围了泉陵。

  因零陵郡守为袁术门吏,倒是没有投降,而是闭城不投,欲凭刘备路途遥远,从而耗干刘备的军粮。

  刘备前后包围两月,因粮草不济之故,兵马几近断粮,众人皆欲撤军。幸刘备苦思之下,思得一计,便以兵马无粮为由,率军回撤苍梧。

  而实际上,刘备明撤暗袭零陵县,得到大量军粮,之后再率军包围泉陵。经百日的围城,城中粮草渐空,于是郡中官吏杀郡守而降刘备。

  泉陵为零陵郡治所,刘备占据泉陵县之后,暂在此落脚,营道、泠道、洮阳、始安数县及众蛮降服,而刘备趁机收取粮草,并招兵买马,以便后续谋取荆南重镇酃县。

  酃县(今衡阳市)为长沙郡下县城,为蒸、湘、耒三水的汇通地带,桂阳郡需顺耒水,经酃县才能汇入湘江,与荆北联络。故刘备如能取酃县,不仅能控制桂阳郡,更能后续顺江而下取长沙。

  酃县之重,刘备知晓,而袁术又岂会不知。于是在孙坚身亡之后,袁术派遣桥蕤率兵万人南下,再征刘备,并收复零陵郡。

  当然了,因曹操、刘备所在之地,距离中原太远,杜畿仅能知晓大概,细节情况则不知情。

  “短短半年以来,不料南方竟发生如此变化!”

  张虞感叹说道:“若非孙坚阵亡,有孙氏于江陵牵制,恐曹操已得江左,刘备将能建基于荆南。”

  “南方群雄并起,于君侯而言,利弊皆有!”荀攸说道:“若让袁术称霸江汉,则我军纵能一统中原,后续南征之时,需与袁术大军交手。而今孙、曹、刘三家分食袁术,将有利君侯谋取中原。”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曹操有乱天下之能,据险峻之地能为王,今若让曹操占据扬州,兼有江水之险,往后必为大患。”

  杜畿喝了口酒,说道:“刘备或虽不如曹操,但亦是不容小觑!”

  张虞抚膝而笑,说道:“先让四人乱上一乱,待我扫平中原,再南征诸雄,肃清寰宇。”

  三国鼎立本是各种机缘巧合下所诞生出的格局,首先中原因大规模战事,导致了人口急剧下滑。而南方经两汉四百的年开发,荆、扬二州渐渐崛起,在面对人口衰败情况下的中原,具备了割据的基础。

  另一方面,曹操在统一天下的问题上,因战略选择问题,至少错失了两次机会。

  首次,曹操降服荆州之后,不采纳贾诩威慑与招抚并行的策略,而是急于用兵,最终被孙、刘两家所败,失去了从荆州灭江左的机会。

  其次,刘备前脚占领巴蜀,曹操后脚占领汉中。时巴蜀人心浮动,刘备与孙权有湘水纠纷,曹操拒绝了司马懿、刘晔二人趁势伐蜀的提议,而是改变战略伐吴,错失了消灭刘备,并从长江上游向下灭亡荆、楚的机会。

  张虞不觉得他会错失一统天下的机会,尤其是他知道历代消灭南方两大路线。曹操从两湖地区灭南失败之后,历代兵家消灭南方,一是大军从淮南渡河,二是大军从四川顺流而下。

  故眼下关键在于一统中原,积攒出能一口气横扫南方的实力。

  张虞视南方诸雄为无物的语气,让郭嘉眼神中闪过异色,心中倒是愈发钦佩张虞,并庆幸自己舍曹操而投张虞的决定。

  “君侯有大气魄!”郭嘉称赞道。

  张虞脸上挂着淡笑,说道:“冀州诸贤士不少,伯侯今为刺史,可先征辟诸士为幕僚。待邯郸出降,明岁诸郡稍安,我将再征袁绍。”

  “遵命!”

  杜畿应了声,问道:“那可是不回安邑了?”

  “暂不回安邑了!”

  张虞从榻上起身,于殿中踱步,说道:“往后几月,我将暂以邺城为府治,待袁绍无威胁冀州之能,我方会回安邑休整。”

  今虽大破袁绍,拿到人口最殷实的冀州,但张虞依旧忌惮袁绍。毕竟袁绍治冀州多年,名声崇高,收拢青徐兵马,可出数万兵马。故如他离开冀州,袁绍很可能重犯冀州。

  “君侯明岁欲再征袁绍,需在春季之前破易京。”

  郭嘉拱手说道:“易京为赵、燕之交重镇,幽州兵马如欲南下渤海,多需经由易京。今易京不破,袁绍将能招揽渤海旧吏。”

  张虞停下脚步,问道:“今张辽可有军情传来?”

  “有!”

  荀攸说道:“据张辽所言,因得各部兵马支援,他已清扫外围营垒,将公孙瓒重围于城中。今依众人之见,欲掘地道入城,以坏高楼之根基。”

  张虞点了点头,说道:“让张燕率兵赶赴易京,令张辽务必在三月前破易京。”

  “君侯,郭图上疏,邯郸城中多有兵吏出逃,据他询问得知,袁绍约期两月前来解围,故郭图以为可令袁氏降人书信劝降城内故友,此必能令邯郸人心大乱,诱守将献门叛降。”荀攸补充道。

  “可!”

  张虞说道:“可依郭图所言,继续扰乱城内民心。且叮嘱吕范,敌军虽困在城中,但不可懈怠,沮授非无谋之辈。”

  “诺!”荀攸应道。

  “君侯!”

  却见许攸在殿门时,见到张虞与众人在殿内谈话,便不经通报,迈腿直入殿中。

  见许攸无视众人,王凌不爽呵斥道:“许子远,今不经通报,怎敢擅自入殿!”

  王凌虽说是张虞的舅子,但许攸可不惯着他,说道:“君侯封我为秘史,我今怎不得入殿?况若无我献计,你怕不得在此啊!”

  “你莫想死!”

  王凌脸色恼怒,手按于剑上。因身份尊贵之故,除了张虞敢呵斥,可没有其他人敢这么对他说话。

  “肃静!”

  张虞冷声说道:“入殿需禀,许攸出殿求报。王凌言语有失,速速退下!”

  “诺!”

  张虞各打二十大板的责罚,让许攸、王凌皆有不爽。但许攸见王凌被呵斥出殿,心中倒是舒服不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暮汉昭唐,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暮汉昭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