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一百九十三章中原得失

小说:暮汉昭唐 作者:周府 更新时间:2025-05-12 21:58:1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神武元年,二月。

  “殿下,臣依令在淇水口筑枋头堰引水,将淇水改道,使其东注以通白沟(黄河故道)。”

  殿内,许攸将淇水口河图奉上,说道:“今之漕船由黄河登岸,陆运数十里转白沟,水运可通至邺城。反之,冀州诸郡粮饷先运至邺城,再至枋城陆运入大河,河北之粮将能调度于四方。”

  白沟本为黄河故道,在黄河改道东流入海之后,乃是河北地区少有从西南—东北流向的河流,几乎是贯穿了冀州。然白沟水量稀少,水期不稳定,舟舸难以通行,不利调度河北资源。且因无河流连通幽州,导致了幽州虽归顺张虞,但未能深度掌控。

  故张虞在降服河北后,采纳鲜于辅、田豫、许攸等人之见,以白沟为主要河道,连通河北诸郡,强化他对河北的控制力,并有利于后续征讨中原。

  在综合情况下,考虑到人力情况,张虞让许攸负责一期工程,即丰富白沟水量,以便能行舟舸。

  许攸主事期间,修筑枋头堰,引淇水东注白沟,以丰富白沟水量,令其得以行舟。在上游维修了王景修治黄河时期的菀水分水溉田系统,灌溉良田多达百顷。

  张虞手指河图,问道:“白沟至大河仅数十里,今能否引大河水注白沟,或是让白沟之水分渠黄河,以省让陆路转运之劳。”

  “恐是不便!”

  许攸摇了摇头,说道:“先时修缮河道,攸本欲仅筑枋头堰,引淇、清二水东注白沟,令宿胥口与大河相连,使舟舸回溯流转,省转运之功。然宿胥口低洼,不修筑河堰,白沟之水泄流大河,水量大减,为能通行漕运,攸不得不于宿胥口再筑石堰,令菀、淇、清三水东注白沟。”

  张虞微微点头,根本问题在于白沟的水量小,受雨水季节影响大。欲让白沟常年维持能漕运的水位,在源头上需有稳定供给水流的河水,如果为了追求与黄河连通的效果,反而会影响了漕运。

  “白沟东北注海,不经邺城,今怎与邺城连通?”张虞问道。

  闻言,许攸上前指点河图,介绍说道:“白沟虽不经邺城,但支流洹水出太行,流经邺城南。是故朝发邺都桥,暮济枋头堰,舟舫行白沟,兵粮不绝尔!”

  说着,许攸得意说道:“白沟渠通,经魏、清河、安平、河间四郡,注渤海之滨。如欲舟通幽州,修河渠以连漳、滹沱、泒三水便可。若殿下不弃,攸愿主持修缮河北水道。”

  “修渠之事关键,不宜草率决断。”

  张虞瞧着河图,说道:“子远修渠有功,今暂封卿为枢密院长史。”

  许攸神情微露不悦,张虞封赏百官时,他受封都亭侯,享食邑三百户,与田丰爵位同,他便有所不满。然今修缮河漕有功,他本以为张虞会大手笔封赏,不料不仅没有加封食邑,所领的官职亦是未在众人之上。

  “怎么?”

  见许攸未做声,张虞偏头望去,问道:“莫非卿有不同之见?”

  “谢殿下封赏!”

  当着张虞的面,许攸不敢直接抱怨,仅能郁闷受领官职,暗忖:“若无自己献策,张虞安能下冀州?”

  在许攸眼里,他的官职至少超出众人,纵不能为长吏,亦是与贾诩、董昭之流并尊。然他却与田丰并列,实属令他不爽啊!

  其实张虞所赏许攸官爵已经不低了,尚书令杜畿食邑方才八百户,贾诩、荀攸各六百户,董昭四百户,因此许攸受封三百户已是文臣序列里的第二梯队。

  至于田丰为何与许攸官爵相同,则是在于田丰在安抚冀州上出力甚多。

  田丰属于是汉朝旧臣,个人在冀州名声显赫,为袁绍效力之后,田丰深得冀州官吏钦佩,在军中亦得兵将的尊敬。在为张虞效力以来,田丰常常奔走,安抚或劝降袁氏旧部,其功劳不比许攸差多少。

  当然了,许攸借修缮河道事宜,中饱私囊,兼并良田,已让张虞大减印象分。

  “殿下,白沟虽说经殷、海二州而注渤海,但常山、中山、赵、巨鹿等郡欲与白沟连通,需先注漳水,于河间与白沟相会,再折溯流西进,将绕行上千里,此将不利于漕运。”

  观察河图少许,田豫拱手说道:“豫以为不如在魏郡内开河渠,以连白沟与漳水。殷州诸郡漕粮能先至魏郡,再南至白沟,而非先至河间郡,再转白沟。”

  白沟与漳水同属于西南——东北流向的河流,二者相汇于河间郡,如依白沟而漕运,则殷州诸郡粮草需至海州的河间,再换白沟河道方能运抵河内,其间绕行上千里河道,将费时费力。

  故田豫以为不如在魏郡内打通两条河流,以节省绕行的时间,及转至海州而产生的行政沟通成本。

  张虞盯着河图上的漳、白二水,不由点了点头,感慨说道:“河北平坦辽阔,水系错综复杂,若能将诸水连通,则河北之粮将源源不绝以注黄河。若天下太平,孤必从之。然天下纷乱,却不敢徒发徭役。”

  对于田豫的建议,张虞颇是心动。毕竟农业社会下,水运永远是最便捷、最省力的运输方式。然修缮河渠所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堪比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殿下,征讨中原用关西之兵,食河北之粮,幽州不伤民力。今白沟已有河水,不妨让幽州自疏河渠,令滹沱、泒、漳三水互通。”

  田豫沉吟几许,说道:“今时劳累修渠,及中原安定,兵粮云集幽州,将能伐辽东尔!”

  “是啊!”

  张虞略有意动,依照之前规划,关西兵将征中原,冀州士民供给辎重,而地理偏远的幽州则不会影响太多。幽州若能打通诸水与白沟的河渠,后续征服辽东或是威降辽东,则是顺理成章之事。

  见张虞有意,许攸贪图修缮河渠之利,说道:“殿下,田参军所言不无道理,攸愿至幽州,为殿下修筑河渠,令河北之粮以注黄河。”

  闻言,张虞瞄了眼许攸,见其如此积极,便知许攸必然又想从中取利,遂生厌恶之心。

  张虞未理会许攸,看向众文臣,问道:“令幽州自修河渠,不知诸君有何见解?”

  董昭腹有成稿,拱手说道:“殿下,幽州归而未治,故不妨以修缮河渠之名,实为深治幽州。即河渠疏通,则幽州归治矣!”

  之前有言,修缮河渠堪比大规模军事行动,民夫需征调,而兵将需看护民夫,因此将调动上下全州诸郡官吏及诸将帐下兵马。

  基于这点考虑,董昭认为不如通过修缮河渠,渐将幽州的权利集中到中央手里,有利于后续调换官吏至幽州上任。

  “公仁之见不无道理!”

  张虞微吟少许,说道:“子远修缮河渠许久,风吹日晒,多有疲惫。今不如由公仁操劳,孤封卿以尚书仆射之职,兼河道都督,持节赴任幽州,准领三千兵,负责幽州河渠之事。”

  “臣领命!”

  董昭毫不犹豫,作揖领职。

  见张虞委职于董昭,许攸脸上尽显不满之色,嘟囔说道:“无我筑堰,何来白沟漕运!”

  在他眼里,白沟既是他所疏通,那么河北水利便因由他负责,今张虞所为乃卸磨杀驴之举。

  贾诩在许攸身侧,听到许攸嘟囔埋怨之语,恍如无事人般,神情淡然自若,仅是有意识竖起耳朵听。

  张虞不知许攸埋怨之声,今张虞无意用许攸修河渠,便是厌恶许攸以公济私之举。

  许攸修筑枋头堰时,淇水灌溉近百顷良田,其中被许攸侵吞有半数之多,皆为上等良田。征发徭役时,许攸趁机让民夫帮他修缮房子,有这些事为前例,张虞怎愿让许攸修缮幽州河渠呢?

  “二袁互伐,诸子分崩,伐袁尚否?”

  张虞目光从河图上移开,询问众人道。

  “白沟疏通河北,辎重供给不缺,可伐袁尚矣!”田丰积极说道。

  “伐袁尚易,恐袁术出兵为援!”

  郭图捋须而思,说道:“袁术若出兵中原,则殿下将伐袁术,而非征袁尚!”

  “郭侍中所言有理!”

  荀攸说道:“袁尚依附于袁术,今伐袁尚,袁术断不会坐视不管。殿下一旦出兵,则是伐袁术,而非征袁尚。故以臣之见,殿下用兵之前需好生谋划一番。”

  “袁术!”

  张虞微眯眼睛,他颇是认可众人之言。

  袁尚虽与袁谭互相征伐,但袁尚背后有袁术,他若出兵中原,袁术大概率会出兵。届时兵事将会变成他与袁术的决战,而这一战或许关乎中原胜败,他如能击败袁术,不仅能南据兖、豫,还能一举灭海滨诸袁。

  中原诸州既归他所用,那么离天下一统不远矣!

  “诸子所言不无道理,伐袁尚是为伐袁术。”

  张虞负手踱步,沉声说道:“是役关乎中原得失,国中先行筹备军粮,待有河南军情传至,再商议征讨袁氏之兵略。”

  “诺!”众人齐声应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暮汉昭唐,暮汉昭唐最新章节,暮汉昭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