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骑往复回旋,排山倒海的突击下,蜀军方阵摧枯拉朽被击破,万余名蜀卒大溃。欲有将校呵斥聚兵,然因新卒入伍不久,今忽遭大溃,心神俱裂,哪听得进呵斥之声,遂满山遍野逃窜。
兵卒四散而逃,唐军三十队骑卒的冲击,似有源源不绝之势,在重压之下,吴景、孙河、法正等高级文武在亲骑的掩护下,向北抄小道出逃。
山下压阵的蜀军兵将的崩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唐卒受其刺激奋勇拼杀,而蜀卒又羞又惧。
之前冒火冲山的甘宁被气得暴跳如雷,叫嚷骂道。
“老子前头冲锋陷阵,与唐军舍身厮杀,你等鼠辈却弃阵而逃!”
“将军,大军败逃,今当如何是好?”副将甘俊着急问道。
“不打了!”
甘宁将兜鍪扔在地上,泄气说道:“命人回撤结阵,持白幡出降。”
甘宁可非傻子,他之前投靠孙氏,并愿为孙氏赴荡蹈火,无非是想建功立业,搏个好未来。然富贵与性命相比,自然是性命更重要。更何况今下数万大军溃败,不仅意味着唐军将能席卷巴地,更代表孙氏政权即将崩塌。
因此,甘宁可不愿陪孙氏覆没,尤其眼下还被孙河等人抛弃!
“诺!”
见自家主将识趣投降,甘俊长吐口大气,招呼左右道:“传令各部归降,不准与唐军交手!”
“遵命!”
“将军有令,撤军结阵,出降唐人!”
“将军有令,撤军结阵,出降唐人!”
在部众的吆喝下,甘宁麾下的三巴子弟摆脱厮杀,齐至中央聚集。十来名军士高竖白幡,迎向追击厮杀的唐卒。
“我部归降,望报于上!”旗手高声道。
见蜀卒忽然提出投降,厮杀的唐军大为诧异,主将刘异一边整齐军阵,一边将消息通报于满宠。
满宠先是了解唐骑突袭蜀卒的消息,率亲卫出大帐督战。而今得知甘宁率部归降,满宠大为欢喜。
“柯比纵马突袭,蜀军中军大溃。大势在我,甘宁固守孤城多月,胆略俱全。今识趣归降,可见破敌之时即在眼下!”
满宠谓左右,说道:“命人答应甘宁归降,邀甘宁入营相见,让麾下兵马舍弃甲胄。”
“诺!”
见满宠答应自己归降,甘宁不顾属下的劝阻,大胆接受满宠的条件,卸甲布衣直见满宠。
满宠对甘宁坦诚相见非常满意,遂许诺甘宁直领本部兵马,并让甘宁配合劝降霍烨。甘宁乐于建功投名,遂入军中游说霍烨。而霍烨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难改大局,遂率部出降满宠。
霍烨、甘宁两部兵马的临阵倒戈,又有柯比数千骑卒追猎山下蜀军,让唐军得以专心解决正在争夺水源的黄盖与阴宇二军。
今时天色愈发黯淡,大批唐卒赶至西山泉,从多方面将黄盖、阴宇二将包围。
“高树敌旗!”
满宠指挥部下,让他们将缴获的‘甘’‘孙’等蜀军旗帜高高举起飘扬。
残阳下,蜀军旗帜迎风漫卷,大批唐卒齐声高呼。
“甘宁归降,孙河兵败,今还不速度归降。”
声音在山谷中回旋激荡,让身心疲惫的蜀卒大骇,再无搏斗之心!
“黄将军,大军溃败,诸将归降,今当奈之何如?”阴宇寻上黄盖,问道。
黄盖满脸疲惫,他率部连夜赶路,又围绕泉水厮杀,从中午拼杀至傍晚,他与部下几近力衰。
黄盖竖眉怒声,说道:“食君禄,忠君事。今兵处险境,当以死报国,莫非将军有异心哉!”
黄盖正义凛然责备下,阴宇内心顿有羞愧,说道:“我岂敢有异心,今如黄君所言,当以死而报君上。”
“善!”
黄盖说道:“大军溃败而走,强夺泉水无用。你我可率兵马突围而出,稍后天色渐黑,可借夜色昏暗遁走。”
“且听黄君之言!”
见黄盖尚有理智,阴宇内心转喜,笑道。
既知大势已去,黄盖与阴宇二将遂率精锐兵马突围,试图借夜色昏暗出逃。
见蜀军改向突围,唐军兵马衔尾追击,从山泉追至山脚下,沿途山道上尽数可见投降的蜀卒,或是受伤战死的尸体。
黄盖、阴宇率千余残兵先突围下山,欲逆巴江而行,逃入北面密集的山岭。然早有准备的满宠,已命柯逖率军候于山下。
见蜀军残兵出现在河道上,唐骑借着微弱的亮光冲击,凶猛的马群猛地撞入人群中,引起一片惊呼、哀嚎。千余名蜀卒被骑卒击散,兵将四散而逃。
此时,柯逖在从骑的护卫下,往来巡视战场,以便机动支援。
忽然注意到,有一批蜀军将士簇拥着甲胄鲜明的大汉,竭力在混乱中保持队列严整。他们从避入灌木丛中。而在灌木丛不远,便是复杂的山间密林!
“那人可是敌将?”柯逖跃跃欲试,问道。
“应是敌将!”
甲胄精良,众人簇拥,除了将领黄盖外,别无其他人!
“追!”
柯逖策马疾冲入阵,马蹄纷飞,扬起大量灰尘。
尚有数丈之远,柯逖便挥槊猛刺,凭借战马的冲击力,很快便刺翻一人。余者从骑轰隆冲入人群,将黄盖与其扈从冲散。
见唐骑气势汹汹,黄盖孤身一人,自知不敌,不敢恋战,避走山林。
“嗖!”
箭矢飞射而出,直射中的黄盖左腿。黄盖左腿中箭,顿时吃痛失衡,放慢了出逃的脚步。
不待黄盖有所反应,一根马槊‘呜呜’破空刺来,直取黄盖心窝。
“噗嗤!”
黄盖抽刀回挡,汉刀被磕飞。槊刃直入胸膛,殷红的鲜血飞溅而出。
黄盖面容抽搐,不甘心地倒地闭眼!
随着黄盖的身死,其部下残兵既不愿投降,也失去作战到底的决心。于是丢盔弃甲奔入山林中,以求得逃生机会。其中不乏有勇敢之士企图夺回黄盖尸体,然却被柯逖率部悉数杀败。
今时山上山下,成千上万的蜀卒漫山遍野逃窜,多者一二十人一队,少则三五人成群。而唐卒犹如狩猎般,追击着逃窜的蜀卒。如柯比分遣骑卒追击,俘虏蜀卒数千人。因骑卒难行崎岖山道,只得半道回军收拾战场。
兵事渐平,月上眉梢,远处的山野虽模糊不清,但近处倒地的尸首与被俘的蜀卒倒是可见。相比得胜而兴奋的唐卒,被擒者因前途不明而惶恐不安。
坐落在山水中的汉昌城被唐军所夺,为了防降人暴动,满宠率部移至城中办公。
县府内,满宠摆设好舆图,等候诸将先后到府中议事。
“今下战果何如?”满宠问道。
阎圃沉声说道:“据圃率人探问,孙河、吴景、黄盖等将率三万余众兵马来袭,另有甘宁数千兵马守城,是役蜀军先后用兵近四万人。”
“而今我军大破蜀军,黄盖授首,甘、霍二将归降,敌众溃败,斩首者三千级,降者有七八千人,被俘者粗计盖同有七千余数。”
“大胜啊!”
王凌兴奋说道:“益州人口百万,能用兵马不及十万,故今四万兵马乃是蜀军主力。此番重创蜀军,斩、降、俘过半,蜀军元气大伤,今益州再无阻挡我军之兵。”
满宠点了点头,神情中颇是满意。他先后投入兵马不到三万,却能以少击众,斩俘敌寇过半,战果可谓惊人,其造成的影响更是巨大。
固守剑阁的徐琨尚与徐晃对峙,而今赫然成为一支孤军。巴地中再无一支能够与他们抗衡的大军,接下来他将能席卷巴地,或能向西逼近蜀地,与徐晃包围徐琨所部。
由此看来,孙氏在益州北部防线失守,那么其在巴蜀的统治即将宣告结束了!
当然了,他凭借是役战功,将能成为灭蜀首功。时名扬天下,名留青史,爵位食邑将能更进一步!
柯比从军多年,未像王凌那般兴奋,而是问道:“据降人所报,阆中仅有孙权率新兵守卫,而巴地几无可用之军。试问都督,今下如何用兵?”
满宠负手踱步,说道:“阆中为蜀地御敌之本,我欲乘胜追击,逼取阆中,向西谋夺梓潼,断绝徐琨与蜀地联络,与徐都督合围敌寇,一举而下巴蜀。另巴地空虚,可分兵南下,夺取宕渠、垫江、江州等巴郡诸县,为大军筹集征战军粮。”
满宠野望很大,他可不甘心于此功绩,而是希望吞下徐琨大军,一举灭蜀不负陛下器重之情!
说着,满宠看向柯比,吩咐说道:“将军先时南下联络賨人,此番便仍由将军南下巴地。降将甘宁为巴人,可随将军一并南下,今虽归降我军,但却不妨用之。”
“诺!”柯比兴奋从命。
王凌斗志昂扬,求战说道:“都督,凌愿再为先锋,为大军破敌开道。”
“准!”
继而,满宠看向阎圃,说道:“子苗为参军,今巴中已下,暂无郡守领职。有劳参军暂留汉昌,任巴西太守,调度辎重,筹办军粮。及陛下奏疏下达,将另有封赏!”
“愿为都督效力!”阎圃领命道。
满宠挥兵向西,时闻孙河、吴景兵败,蜀军上下大骇!
兵卒四散而逃,唐军三十队骑卒的冲击,似有源源不绝之势,在重压之下,吴景、孙河、法正等高级文武在亲骑的掩护下,向北抄小道出逃。
山下压阵的蜀军兵将的崩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唐卒受其刺激奋勇拼杀,而蜀卒又羞又惧。
之前冒火冲山的甘宁被气得暴跳如雷,叫嚷骂道。
“老子前头冲锋陷阵,与唐军舍身厮杀,你等鼠辈却弃阵而逃!”
“将军,大军败逃,今当如何是好?”副将甘俊着急问道。
“不打了!”
甘宁将兜鍪扔在地上,泄气说道:“命人回撤结阵,持白幡出降。”
甘宁可非傻子,他之前投靠孙氏,并愿为孙氏赴荡蹈火,无非是想建功立业,搏个好未来。然富贵与性命相比,自然是性命更重要。更何况今下数万大军溃败,不仅意味着唐军将能席卷巴地,更代表孙氏政权即将崩塌。
因此,甘宁可不愿陪孙氏覆没,尤其眼下还被孙河等人抛弃!
“诺!”
见自家主将识趣投降,甘俊长吐口大气,招呼左右道:“传令各部归降,不准与唐军交手!”
“遵命!”
“将军有令,撤军结阵,出降唐人!”
“将军有令,撤军结阵,出降唐人!”
在部众的吆喝下,甘宁麾下的三巴子弟摆脱厮杀,齐至中央聚集。十来名军士高竖白幡,迎向追击厮杀的唐卒。
“我部归降,望报于上!”旗手高声道。
见蜀卒忽然提出投降,厮杀的唐军大为诧异,主将刘异一边整齐军阵,一边将消息通报于满宠。
满宠先是了解唐骑突袭蜀卒的消息,率亲卫出大帐督战。而今得知甘宁率部归降,满宠大为欢喜。
“柯比纵马突袭,蜀军中军大溃。大势在我,甘宁固守孤城多月,胆略俱全。今识趣归降,可见破敌之时即在眼下!”
满宠谓左右,说道:“命人答应甘宁归降,邀甘宁入营相见,让麾下兵马舍弃甲胄。”
“诺!”
见满宠答应自己归降,甘宁不顾属下的劝阻,大胆接受满宠的条件,卸甲布衣直见满宠。
满宠对甘宁坦诚相见非常满意,遂许诺甘宁直领本部兵马,并让甘宁配合劝降霍烨。甘宁乐于建功投名,遂入军中游说霍烨。而霍烨见大势已去,知道自己难改大局,遂率部出降满宠。
霍烨、甘宁两部兵马的临阵倒戈,又有柯比数千骑卒追猎山下蜀军,让唐军得以专心解决正在争夺水源的黄盖与阴宇二军。
今时天色愈发黯淡,大批唐卒赶至西山泉,从多方面将黄盖、阴宇二将包围。
“高树敌旗!”
满宠指挥部下,让他们将缴获的‘甘’‘孙’等蜀军旗帜高高举起飘扬。
残阳下,蜀军旗帜迎风漫卷,大批唐卒齐声高呼。
“甘宁归降,孙河兵败,今还不速度归降。”
声音在山谷中回旋激荡,让身心疲惫的蜀卒大骇,再无搏斗之心!
“黄将军,大军溃败,诸将归降,今当奈之何如?”阴宇寻上黄盖,问道。
黄盖满脸疲惫,他率部连夜赶路,又围绕泉水厮杀,从中午拼杀至傍晚,他与部下几近力衰。
黄盖竖眉怒声,说道:“食君禄,忠君事。今兵处险境,当以死报国,莫非将军有异心哉!”
黄盖正义凛然责备下,阴宇内心顿有羞愧,说道:“我岂敢有异心,今如黄君所言,当以死而报君上。”
“善!”
黄盖说道:“大军溃败而走,强夺泉水无用。你我可率兵马突围而出,稍后天色渐黑,可借夜色昏暗遁走。”
“且听黄君之言!”
见黄盖尚有理智,阴宇内心转喜,笑道。
既知大势已去,黄盖与阴宇二将遂率精锐兵马突围,试图借夜色昏暗出逃。
见蜀军改向突围,唐军兵马衔尾追击,从山泉追至山脚下,沿途山道上尽数可见投降的蜀卒,或是受伤战死的尸体。
黄盖、阴宇率千余残兵先突围下山,欲逆巴江而行,逃入北面密集的山岭。然早有准备的满宠,已命柯逖率军候于山下。
见蜀军残兵出现在河道上,唐骑借着微弱的亮光冲击,凶猛的马群猛地撞入人群中,引起一片惊呼、哀嚎。千余名蜀卒被骑卒击散,兵将四散而逃。
此时,柯逖在从骑的护卫下,往来巡视战场,以便机动支援。
忽然注意到,有一批蜀军将士簇拥着甲胄鲜明的大汉,竭力在混乱中保持队列严整。他们从避入灌木丛中。而在灌木丛不远,便是复杂的山间密林!
“那人可是敌将?”柯逖跃跃欲试,问道。
“应是敌将!”
甲胄精良,众人簇拥,除了将领黄盖外,别无其他人!
“追!”
柯逖策马疾冲入阵,马蹄纷飞,扬起大量灰尘。
尚有数丈之远,柯逖便挥槊猛刺,凭借战马的冲击力,很快便刺翻一人。余者从骑轰隆冲入人群,将黄盖与其扈从冲散。
见唐骑气势汹汹,黄盖孤身一人,自知不敌,不敢恋战,避走山林。
“嗖!”
箭矢飞射而出,直射中的黄盖左腿。黄盖左腿中箭,顿时吃痛失衡,放慢了出逃的脚步。
不待黄盖有所反应,一根马槊‘呜呜’破空刺来,直取黄盖心窝。
“噗嗤!”
黄盖抽刀回挡,汉刀被磕飞。槊刃直入胸膛,殷红的鲜血飞溅而出。
黄盖面容抽搐,不甘心地倒地闭眼!
随着黄盖的身死,其部下残兵既不愿投降,也失去作战到底的决心。于是丢盔弃甲奔入山林中,以求得逃生机会。其中不乏有勇敢之士企图夺回黄盖尸体,然却被柯逖率部悉数杀败。
今时山上山下,成千上万的蜀卒漫山遍野逃窜,多者一二十人一队,少则三五人成群。而唐卒犹如狩猎般,追击着逃窜的蜀卒。如柯比分遣骑卒追击,俘虏蜀卒数千人。因骑卒难行崎岖山道,只得半道回军收拾战场。
兵事渐平,月上眉梢,远处的山野虽模糊不清,但近处倒地的尸首与被俘的蜀卒倒是可见。相比得胜而兴奋的唐卒,被擒者因前途不明而惶恐不安。
坐落在山水中的汉昌城被唐军所夺,为了防降人暴动,满宠率部移至城中办公。
县府内,满宠摆设好舆图,等候诸将先后到府中议事。
“今下战果何如?”满宠问道。
阎圃沉声说道:“据圃率人探问,孙河、吴景、黄盖等将率三万余众兵马来袭,另有甘宁数千兵马守城,是役蜀军先后用兵近四万人。”
“而今我军大破蜀军,黄盖授首,甘、霍二将归降,敌众溃败,斩首者三千级,降者有七八千人,被俘者粗计盖同有七千余数。”
“大胜啊!”
王凌兴奋说道:“益州人口百万,能用兵马不及十万,故今四万兵马乃是蜀军主力。此番重创蜀军,斩、降、俘过半,蜀军元气大伤,今益州再无阻挡我军之兵。”
满宠点了点头,神情中颇是满意。他先后投入兵马不到三万,却能以少击众,斩俘敌寇过半,战果可谓惊人,其造成的影响更是巨大。
固守剑阁的徐琨尚与徐晃对峙,而今赫然成为一支孤军。巴地中再无一支能够与他们抗衡的大军,接下来他将能席卷巴地,或能向西逼近蜀地,与徐晃包围徐琨所部。
由此看来,孙氏在益州北部防线失守,那么其在巴蜀的统治即将宣告结束了!
当然了,他凭借是役战功,将能成为灭蜀首功。时名扬天下,名留青史,爵位食邑将能更进一步!
柯比从军多年,未像王凌那般兴奋,而是问道:“据降人所报,阆中仅有孙权率新兵守卫,而巴地几无可用之军。试问都督,今下如何用兵?”
满宠负手踱步,说道:“阆中为蜀地御敌之本,我欲乘胜追击,逼取阆中,向西谋夺梓潼,断绝徐琨与蜀地联络,与徐都督合围敌寇,一举而下巴蜀。另巴地空虚,可分兵南下,夺取宕渠、垫江、江州等巴郡诸县,为大军筹集征战军粮。”
满宠野望很大,他可不甘心于此功绩,而是希望吞下徐琨大军,一举灭蜀不负陛下器重之情!
说着,满宠看向柯比,吩咐说道:“将军先时南下联络賨人,此番便仍由将军南下巴地。降将甘宁为巴人,可随将军一并南下,今虽归降我军,但却不妨用之。”
“诺!”柯比兴奋从命。
王凌斗志昂扬,求战说道:“都督,凌愿再为先锋,为大军破敌开道。”
“准!”
继而,满宠看向阎圃,说道:“子苗为参军,今巴中已下,暂无郡守领职。有劳参军暂留汉昌,任巴西太守,调度辎重,筹办军粮。及陛下奏疏下达,将另有封赏!”
“愿为都督效力!”阎圃领命道。
满宠挥兵向西,时闻孙河、吴景兵败,蜀军上下大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