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哭了约一个时辰,方才稍稍停住一些,看着孙登止住了哭声,孟宗当即拱手:
“太子,臣有一言。”
“有何……言语……”孙登梗咽难以发声。
孟宗正色以对:“请太子在军中立即登基称帝,而后回军江陵,拿回兵权!”
孙登虽然哭的整个人都垮了,可还是努力出声斥责道:“非人哉!父皇遇难,我为儿臣,不思死战报仇而是军中登基,做人怎能如此?”
孟宗咬了咬牙:“臣有一问,太子是孝子吗?”
“如何不是?”孙登嗓音嘶哑。
孟宗道:“为人有小孝,有大孝。若太子现在当即领军去与魏军死战,纵使自己身死也不畏惧退缩,这纵然是孝,但却等同于违背了陛下三十余年的创业艰辛!”
“吴国基业已然危殆到了极点,太子忘了魏国欲给大将军封琅琊王的事情了吗?更别说江陵还有诸葛孔明的五万大军在侧,国无君主、内有强臣、盟友之心晦暗不明,稍有差错,臣恐怕大吴当即就将消失!”
“当下之策,唯有速速登基一条路可选!如此,方可不负孙氏三代基业!”
“我……”孙登听闻孟宗此语,又接着伏在地上哭了起来。
孟宗与潘翥二人对视了一眼,当即一人在左、一人在右,用力将孙登搀扶了起来。
潘翥也出言劝道:“太子,太子!你非只是陛下的太子,还是陛下唯一的子嗣了。若你不称帝,大吴现在可就真的亡了!”
“大吴不能亡!”潘翥用力吼道。
孟宗也在旁催促:“太子,不要犹豫了,大吴不能亡!”
孙登缓了缓神,呆立了好一会,摇头说道:“孤当称帝,但是不能在此处登基,而是要到江陵去才行!”
孟宗急道:“若在大将军和诸葛亮那里遇到变故又当作何?”
潘翥也劝道:“不若就在此处登基,待太子回到江陵后,直接将大将军唤来、控其兵权就是了!何必等到回去?”
孙登左右看了一眼,又抹泪说道:“若大将军都心不属孤,那吴国可就真没指望了,孤登基与不登基又能如何呢?”
……
孙登二十七日晚方才到达汉津,不仅是自己领着军队回来,还把第二批出发的两万军队一并带了回来,守在江陵的诸葛瑾、步骘二人得知孙登军队突然返回,遣人来问,但孙登只简单回复了明日再论。
翌日,二十八日拂晓,孙登召集诸军,下令朝着江陵进军,一个时辰后就进至了江陵城外。
对于江陵城西的诸葛亮和城中的诸葛瑾二人来说,这一行为都极端的反常。而当孙登亲自来到江陵城下,请诸葛瑾开门的时候,诸葛瑾纵然心中有万端疑惑,也毫无拖延的打开了东门,看着孙登亲自带人进城,停留在江陵城东门内就不再上前,诸葛瑾和步骘二人只得亲自匆忙来见。
“殿下不是要援夏口,如何这就回军了?”诸葛瑾惊异莫名。
一旁的步骘也同样出言相问。
孙登先是平静的看着二人,而后几乎瞬间就变了脸,突然泣下,让诸葛瑾、步骘二人心中陡然一惊。
“夏口之军已然全败,陛下已被魏人所害!”
“这是何时的事情?”诸葛瑾双唇发抖:“何时的事情?太子?”
“二十二日。”孙登一时泣下,将曹真的劝降信朝着两人递了过去:“形势已然无望,这般场面,我也不知该做什么才好。大将军、步将军……你们与陛下多年亦臣亦友,我今日就唤二位为叔父好了。魏国书信在此,请你们各自领兵出城投了魏国吧,尚能保全家族富贵和官职爵禄。”
“太子说的是什么话!”步骘双眼圆睁:“太子如何让我等投降,那太子自己又要如何?”
孙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天下再大,也难以有我的容身之处,魏国必不容我,唯有汉国了。孙氏与刘氏多年盟友,我今将江陵送了汉国,以求诸葛丞相庇佑可好?”
孟宗全身甲胄,手离刀柄只有一寸的距离,混在了人群之中,左右都是忠于太子、来自武昌的甲士。按照他、潘翥和太子的共同决定,由太子将诸葛瑾、步骘二人唤到军中问话,若是二人有不服太子之意,便由孟宗当即命人将诸葛瑾、步骘二人格杀,而后将兵权尽数夺于太子之手,再行登基称帝。
非常之时,当做非常之事。即使不做,也当有非常之准备。
孙登、孟宗、潘翥此计并非小人之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于客观需要……大战之前,谁能想到腹心之任的顾雍能开了建业城门请降?谁能想到孙权以为子侄而重用的诸葛恪主动卖了建业?谁能想到孙权女婿滕胤在吴郡降的这么干脆利落?
诸葛恪还是孙登多年好友呢!诸葛瑾是他父亲、也是孙权好友,又能可信到什么程度呢?
更别说蜀国是如何派兵突破西陵、来到江陵的……步骘亲口所说的他被魏延所捉一事,孙登半个字都没信过,只是迫于形势不再发问罢了。
但孟宗当是派不上用场了。
诸葛瑾与步骘二人仓惶对视一眼,而后双双跪在了孙登的身前。
诸葛瑾俯身长拜,颤着声音说道:“国家沦丧,为人臣子哪有投降敌国的道理?我诸葛子瑜对陛下之忠日月可证,请太子勿复言之!”
“太子殿下,不论陛下遭难之事是真是假,如今夏口已败,时局如此,太子都应当立即登基继皇帝位,如此方可稳定人心!”
步骘也在一旁哭泣着说道:“臣请太子速速登基为帝,如此方能保全国家!”
直到这一时刻,孙登悬着多日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但哭泣依旧未停:“大将军、步将军,你二人真愿助我?如此家国,我是真难担当重任,不若各自散去了事,也免再作死伤……”
“太子是陛下长子吗?”诸葛瑾抬头怒斥:“孙氏三代英杰,太子为武烈皇帝之孙、陛下长子、多年太子,如何出此软弱怯懦之言,此非人子之言、非太子之言,错误至极!”
“请太子召集众将入城内,今日继位,勿要拖延!”
“臣也附议。”步骘同时应声。
孙登被诸葛瑾这么一骂,反而心中舒服了许多,好言安抚几句,而后认下。
“太子,臣有一言。”
“有何……言语……”孙登梗咽难以发声。
孟宗正色以对:“请太子在军中立即登基称帝,而后回军江陵,拿回兵权!”
孙登虽然哭的整个人都垮了,可还是努力出声斥责道:“非人哉!父皇遇难,我为儿臣,不思死战报仇而是军中登基,做人怎能如此?”
孟宗咬了咬牙:“臣有一问,太子是孝子吗?”
“如何不是?”孙登嗓音嘶哑。
孟宗道:“为人有小孝,有大孝。若太子现在当即领军去与魏军死战,纵使自己身死也不畏惧退缩,这纵然是孝,但却等同于违背了陛下三十余年的创业艰辛!”
“吴国基业已然危殆到了极点,太子忘了魏国欲给大将军封琅琊王的事情了吗?更别说江陵还有诸葛孔明的五万大军在侧,国无君主、内有强臣、盟友之心晦暗不明,稍有差错,臣恐怕大吴当即就将消失!”
“当下之策,唯有速速登基一条路可选!如此,方可不负孙氏三代基业!”
“我……”孙登听闻孟宗此语,又接着伏在地上哭了起来。
孟宗与潘翥二人对视了一眼,当即一人在左、一人在右,用力将孙登搀扶了起来。
潘翥也出言劝道:“太子,太子!你非只是陛下的太子,还是陛下唯一的子嗣了。若你不称帝,大吴现在可就真的亡了!”
“大吴不能亡!”潘翥用力吼道。
孟宗也在旁催促:“太子,不要犹豫了,大吴不能亡!”
孙登缓了缓神,呆立了好一会,摇头说道:“孤当称帝,但是不能在此处登基,而是要到江陵去才行!”
孟宗急道:“若在大将军和诸葛亮那里遇到变故又当作何?”
潘翥也劝道:“不若就在此处登基,待太子回到江陵后,直接将大将军唤来、控其兵权就是了!何必等到回去?”
孙登左右看了一眼,又抹泪说道:“若大将军都心不属孤,那吴国可就真没指望了,孤登基与不登基又能如何呢?”
……
孙登二十七日晚方才到达汉津,不仅是自己领着军队回来,还把第二批出发的两万军队一并带了回来,守在江陵的诸葛瑾、步骘二人得知孙登军队突然返回,遣人来问,但孙登只简单回复了明日再论。
翌日,二十八日拂晓,孙登召集诸军,下令朝着江陵进军,一个时辰后就进至了江陵城外。
对于江陵城西的诸葛亮和城中的诸葛瑾二人来说,这一行为都极端的反常。而当孙登亲自来到江陵城下,请诸葛瑾开门的时候,诸葛瑾纵然心中有万端疑惑,也毫无拖延的打开了东门,看着孙登亲自带人进城,停留在江陵城东门内就不再上前,诸葛瑾和步骘二人只得亲自匆忙来见。
“殿下不是要援夏口,如何这就回军了?”诸葛瑾惊异莫名。
一旁的步骘也同样出言相问。
孙登先是平静的看着二人,而后几乎瞬间就变了脸,突然泣下,让诸葛瑾、步骘二人心中陡然一惊。
“夏口之军已然全败,陛下已被魏人所害!”
“这是何时的事情?”诸葛瑾双唇发抖:“何时的事情?太子?”
“二十二日。”孙登一时泣下,将曹真的劝降信朝着两人递了过去:“形势已然无望,这般场面,我也不知该做什么才好。大将军、步将军……你们与陛下多年亦臣亦友,我今日就唤二位为叔父好了。魏国书信在此,请你们各自领兵出城投了魏国吧,尚能保全家族富贵和官职爵禄。”
“太子说的是什么话!”步骘双眼圆睁:“太子如何让我等投降,那太子自己又要如何?”
孙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天下再大,也难以有我的容身之处,魏国必不容我,唯有汉国了。孙氏与刘氏多年盟友,我今将江陵送了汉国,以求诸葛丞相庇佑可好?”
孟宗全身甲胄,手离刀柄只有一寸的距离,混在了人群之中,左右都是忠于太子、来自武昌的甲士。按照他、潘翥和太子的共同决定,由太子将诸葛瑾、步骘二人唤到军中问话,若是二人有不服太子之意,便由孟宗当即命人将诸葛瑾、步骘二人格杀,而后将兵权尽数夺于太子之手,再行登基称帝。
非常之时,当做非常之事。即使不做,也当有非常之准备。
孙登、孟宗、潘翥此计并非小人之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出于客观需要……大战之前,谁能想到腹心之任的顾雍能开了建业城门请降?谁能想到孙权以为子侄而重用的诸葛恪主动卖了建业?谁能想到孙权女婿滕胤在吴郡降的这么干脆利落?
诸葛恪还是孙登多年好友呢!诸葛瑾是他父亲、也是孙权好友,又能可信到什么程度呢?
更别说蜀国是如何派兵突破西陵、来到江陵的……步骘亲口所说的他被魏延所捉一事,孙登半个字都没信过,只是迫于形势不再发问罢了。
但孟宗当是派不上用场了。
诸葛瑾与步骘二人仓惶对视一眼,而后双双跪在了孙登的身前。
诸葛瑾俯身长拜,颤着声音说道:“国家沦丧,为人臣子哪有投降敌国的道理?我诸葛子瑜对陛下之忠日月可证,请太子勿复言之!”
“太子殿下,不论陛下遭难之事是真是假,如今夏口已败,时局如此,太子都应当立即登基继皇帝位,如此方可稳定人心!”
步骘也在一旁哭泣着说道:“臣请太子速速登基为帝,如此方能保全国家!”
直到这一时刻,孙登悬着多日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但哭泣依旧未停:“大将军、步将军,你二人真愿助我?如此家国,我是真难担当重任,不若各自散去了事,也免再作死伤……”
“太子是陛下长子吗?”诸葛瑾抬头怒斥:“孙氏三代英杰,太子为武烈皇帝之孙、陛下长子、多年太子,如何出此软弱怯懦之言,此非人子之言、非太子之言,错误至极!”
“请太子召集众将入城内,今日继位,勿要拖延!”
“臣也附议。”步骘同时应声。
孙登被诸葛瑾这么一骂,反而心中舒服了许多,好言安抚几句,而后认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曹睿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