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龙城。
一间临街的茶馆里,茶客满座,人声鼎沸。
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楚长官平定豫西,武魔头伏法受诛”的段子。
引得满堂喝彩。
而在靠窗的一角。
两个穿着长衫,看似是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正压低声音,聊着一些更“时髦”的话题。
“听说了吗,老李?”
其中一个稍胖一些的先生,神秘兮兮地说道:“咱们这华北,最近又出了个新衙门。”
“哦?什么衙门?”另一个姓李的先生,好奇地问道。
“叫什么‘华北联合指挥部督察处’!”胖先生一字一句地说道,脸上带着一种既敬畏又兴奋的神色,“我听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妹夫说了,这权力,大得吓人!”
“怎么个大法?”
“怎么个大法?”胖先生压低了声音,凑到老李耳边:“这么跟你说吧,以前,咱们只知道军统、中统的‘特务’利害,谁见了都得绕着走。
可这个督察处,不仅能管军队,能管地方官,甚至连军统和中统的特务,都归他们管!”
“我的天!”
老李倒吸了一口凉气,“那这不成了‘西厂’了?”
“这处长,得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才能镇得住场面啊?”
胖先生得意地一笑,仿佛这个任命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一般。
“你猜猜,是谁?”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个当家的。一个正的,两个副的。这安排,那叫一个绝!”
“正处长,是咱们二战区军法处的副处长,曹破天!”
“听说这位,是楚总顾问一手提拔起来的,此前曾在战场上一刀砍掉了日本大佐的脑袋,做起事情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哪怕是阎长官、楚长官的面子都不给!”
“两个副处长,就更有来头了,一个,是军统局的毛人凤,另一个,是中统局的叶秀峰!这二位,可都是戴老板和二陈先生的心腹干将啊!”
老李听得是目瞪口呆,半晌才咂了咂嘴,感慨道:“高!实在是高!这一手安排,真是滴水不漏啊!”
“可不是嘛!”胖先生一拍大腿:“你想想,军队、军统、中统,三家的人,凑在一个衙门里,谁也别想一家独大,他们互相盯着,互相制衡,最后,还不得都听上面那位的?”
……
另一边,林县。
林县地方政府的县长亲自设宴,款待这位从“上面”来的少校参谋贾伟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也渐渐热络起来。
“贾参谋。”
县长端着酒杯,满脸堆笑地说道:“您看中的那块地,风水绝佳,确实是咱们林县数一数二的宝地。
只是这购地之事,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贾伟诚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问道:“哦?”
“县长此话怎讲?莫非,是地价谈不拢?”
“不不不,”县长连忙摆手,“价钱都好说。主要是,那块地界,最好的那一片,原本”
他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贾伟诚放下酒杯,佯装好奇地问道:“县长但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若是真有什么难处,我也好向赵鹏程长官汇报。”
县长一听,像是得了“尚方宝剑”,这才压低声音,大吐苦水。
“参谋长,您有所不知啊。”
“那一片最好的地,原本是几户老百姓的祖产。可就在半年前,被钱家给强行买走了。”
“钱家?”
“就是咱们华北第六集团军,钱总司令的本家。”
县长说得声音更小了:“他们家的人,带着一帮人,又是威胁,又是恐吓,最后,硬是逼着那几户人家,用不到市价三成的价钱,把地给画了押。”
“老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状子递到我这里,我也不敢管啊!”
县长一脸的苦涩。
贾伟诚心中了然,他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难道,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吗?”
县长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了什么。
“有!怎么没有!”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我们这边去年刚从太原那边,分配来一个大学生。
叫周正。
这小伙子,年轻气盛,嫉恶如仇。
一听说这事,当场就炸了锅!”
“他也不管对方是谁,直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要往上捅。”
“结果呢?”
县长摇了摇头,叹息道,“报告还没送到长治就被钱家的人,带人给堵了。”
“把那小周,给打得.,”
“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要不是我偷偷派人护着,恐怕小命都没了。”
“从那以后。”
县长无奈地说道:“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件事了。”
一个嫉恶如仇的大学生办事员。
一个仗势欺人的将门恶霸。
一个官官相护的黑暗现实。
贾伟诚的心中,瞬间勾勒出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他意识到,这里面必然是有些蹊跷的。
这不是简单的乡里纠纷了。
又不是古代,告御状还要亲自去京城。
难不成钱家在林县当真是一手遮天,连一通电话都打不出?
贾伟诚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以电报的形式汇报给了赵鹏程。
……
两天后。
华北联合指挥部。
当楚云飞看到这份初步调查报告之后,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
他将电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一股无形的怒火,让整个办公室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一旁的方立功也看完了密报,同样是眉头紧锁。
“云公。”
他沉声说道,“钱伯均此人与您,与我共事这么多年,他为人还算正直,治军也严。”
“他家里的这些事情,我猜,他本人十有八九是不知情的。”
“不知情?”
楚云飞冷哼一声,心中怒火正盛。
如果钱伯均站在他的面前,此时此刻早已经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赵鹏程在接到电报之后并未直接告知楚云飞,而是派遣下面的人进行了初步的二次核实与调查之后,才将此事汇报给了楚云飞。
钱家兼并土地之事,在当地不是什么瞒得住的事情。
随便一打听,基本上就将这件事情确认了下来。
办公室里,沉默了良久。
楚云飞来回踱着步,显然是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
直接派督察处去查?
动静太大,容易让钱伯均下不来台。
尤其是现在会战即将打响,钱伯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事。
一旦真的查出了问题,楚云飞也不能在大敌当前的时候处理了他。
毕竟,钱伯均在军中威望甚高,也是华北战区不可或缺的一员悍将。
压下来,当做不知道?
更不可能。
这与楚云飞一直以来的理念,背道而驰。
最终,楚云飞停下了脚步。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立功兄。”
“庞长官你来替我接待,我亲自去一趟。”
……
当庞炳勋乘坐的专车,缓缓驶入长治城时。
这位见惯了世事沧桑的老将军,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丝惊讶。
眼前的这座城市。
与他印象中那个贫瘠、闭塞的北方小城,截然不同。
街道宽敞而洁净,两侧是新近粉刷过的青砖瓦房,虽然不甚华丽,却显得整齐而有序。
街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
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背着书包的学生,推着独轮车贩卖蔬菜的农民,以及穿着各式军装的士兵。
每个人的脸上。
虽然还带着战争年代特有的风霜,但都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充满了希望的精神气。
这。
与他在豫西地区看到的,那种死气沉沉、百姓面有菜色的景象,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庞炳勋忍不住喃喃自语,探头探脑的张望了一路:“这里真的是长治,怎么感觉比徐州还要繁华.”
联合指挥部外。
前来迎接他的。
是华北联合指挥部的作战科科长,张大云。
“庞总司令,一路辛苦。”张大云的态度,谦和而又不失礼节。
“张参座客气了。”庞炳勋下了车,与他握了握手,目光却在四处搜寻,“不知楚总顾问,现在何处?”
在庞炳勋想来。
自己毕竟是主动交出兵权,前来“述职”的前辈。
于情于理。
楚云飞都应该亲自出面,接待一下。
张大云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略带歉意的、神秘的微笑。
“庞总司令,实在不巧。云公他临时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
“他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好生接待您。”
“他请您,先在长治暂住几日。”
“林县那边,为您修建别院的事情,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操办。”
张大云自然不可能告诉庞炳勋楚云飞去做啥了。
庞炳勋心中虽然有些失落和疑惑。
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在张大云的陪同下。
庞炳勋在长治城内,进行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而越看,他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他看到。
在城郊,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工业区拔地而起。
高耸的烟囱里,冒着滚滚的浓烟。
他听到。
从巨大的厂房里,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
他路过一处露天的大食堂,正值午饭时间。
排着长队的工人们,正兴高采烈地打着饭菜。
饭是大米白面馒头,菜是白菜炖猪肉粉条,虽然猪肉很少,很多都是油炸,素菜也是简单的咸菜。
但热气腾腾,分量十足。
“乖乖。”
庞炳勋忍不住咂了咂嘴:“这伙食,比我们第四十军,都好上不少啊。”
“这些工人们做的都是体力活,若是吃不饱干活自然不愿意多下力气,所以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颇为重要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庞炳勋又路过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上千名民夫,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干得是热火朝天。
他们不是被强征来的苦力,而是按日领薪的工人。
休息的时候,还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疗队,为他们送水送药。
“张参座。”
庞炳勋终于忍不住问道:“你们哪来这么多钱,搞这些建设?”
张大云笑了笑,指着那些干劲十足的工人。
“钱,一部分,是中央拨的,也就是从央行搞到的纾困贷款,因为楚总顾问的薄面,我们拿钱比其他人要容易许多。”
“另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挣的。”
“我们把烟草、煤炭、铁矿,统一由绥靖公署经营,换取外汇和物资。”
“再用这些钱,来兴办工厂,改善民生。”
“这,就是云公所谋的‘以工代赈,以战养战’。”
庞炳勋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为了打仗搞的那些苛捐杂税。
那些被盘剥得一干二净的百姓。
偏偏极尽压榨民力的情况下,都无法供养起四十军这万把人。
而长治这个情况,想要养一个四十军,甚至是养十个四十军,恐怕也是轻松无比。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建设地方这种事情,军阀在和平时期能够意识到并且付诸行动。
但在战时,往往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
中午,双方在指挥部的食堂内热火朝天的吃上了一顿午饭。
少许的肉腥味,已经让庞炳勋感慨不已。
下午。
张大云的行程,是去视察长治兵工厂。
庞炳勋心中一动,主动提议,想要一同前去看看。
张大云欣然同意。
当庞炳勋走进那座占地近千亩,备森严的巨大兵工厂时。
他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撼动了。
一排排巨大的厂房里。
小两万的工人。
正在流水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火花四溅的锻造车间,机油味浓重的机加车间,以及最后进行组装的总装车间。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现代化的工业王国!
他们参观了步枪生产线。
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晋造七九式”步枪(仿中正式),如同流水一般,从生产线上下来。
工人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校准和测试。
“我们现在,每个月,能生产这种步枪,超过五千支。”张大云介绍道:“西北制造总局并未重新搬迁回太原,依旧留在了陕西地区,部分厂区开设在晋东南。
太原地区则是规划了重型兵工厂,用于生产汽车、装甲车以及坦克。
在规划之中,三处兵工厂会呈三足鼎立之势。”
当庞炳勋看到,一门门崭新的掷弹筒以及82毫米迫击炮。
他那颗久经战阵的心,都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庞炳勋颤抖着手,眼中,流露出了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
“这些就是此前配属给我们的小炮吧,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他转过头,看着张大云,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酸楚和羡慕。
“张参座,这些装备.”
张大云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他苦笑着解释道:“庞总司令,您别看我们现在家大业大。”
“其实,我们的大规模扩产,也是近两个月,才刚刚开始的。”
“目前的产能,还远远不足。”
“别说是您了,就连我们华北的飞虎集团军、第六集团军这两个真正意义上的王牌主力部队都还没能做到完全的换装。”
“许多中央军的部队,现在用的,还是五花八门的‘万国造’,子弹的口径尚且无法统一。”
“您猜华北联合指挥部这么多号人当中,什么部门的人最多?”
庞炳勋一怔,疑惑道:“该不会是后勤部门吧?”
张大云点了点头:“是啊,就是后勤部门,在兼并了二战区的后勤部门之后,人数足足达到了七百人,就这还经常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
庞炳勋:“部队数量太多,将领们之间的出身情况也是颇为复杂,一碗水肯定难以端平。”
张大云点了点头:“是啊,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啊,随着华北军工体系的继续发展,铁路完成了并轨,山陕地区的军工产量势必会供给到全国,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势必会提供极大的帮助”
庞炳勋忽然出声问道:“关于本次安阳、邯郸方向的会战,联合指挥部迄今为止尚未召开会议,是不是”
一间临街的茶馆里,茶客满座,人声鼎沸。
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楚长官平定豫西,武魔头伏法受诛”的段子。
引得满堂喝彩。
而在靠窗的一角。
两个穿着长衫,看似是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正压低声音,聊着一些更“时髦”的话题。
“听说了吗,老李?”
其中一个稍胖一些的先生,神秘兮兮地说道:“咱们这华北,最近又出了个新衙门。”
“哦?什么衙门?”另一个姓李的先生,好奇地问道。
“叫什么‘华北联合指挥部督察处’!”胖先生一字一句地说道,脸上带着一种既敬畏又兴奋的神色,“我听在二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妹夫说了,这权力,大得吓人!”
“怎么个大法?”
“怎么个大法?”胖先生压低了声音,凑到老李耳边:“这么跟你说吧,以前,咱们只知道军统、中统的‘特务’利害,谁见了都得绕着走。
可这个督察处,不仅能管军队,能管地方官,甚至连军统和中统的特务,都归他们管!”
“我的天!”
老李倒吸了一口凉气,“那这不成了‘西厂’了?”
“这处长,得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才能镇得住场面啊?”
胖先生得意地一笑,仿佛这个任命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一般。
“你猜猜,是谁?”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个当家的。一个正的,两个副的。这安排,那叫一个绝!”
“正处长,是咱们二战区军法处的副处长,曹破天!”
“听说这位,是楚总顾问一手提拔起来的,此前曾在战场上一刀砍掉了日本大佐的脑袋,做起事情来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哪怕是阎长官、楚长官的面子都不给!”
“两个副处长,就更有来头了,一个,是军统局的毛人凤,另一个,是中统局的叶秀峰!这二位,可都是戴老板和二陈先生的心腹干将啊!”
老李听得是目瞪口呆,半晌才咂了咂嘴,感慨道:“高!实在是高!这一手安排,真是滴水不漏啊!”
“可不是嘛!”胖先生一拍大腿:“你想想,军队、军统、中统,三家的人,凑在一个衙门里,谁也别想一家独大,他们互相盯着,互相制衡,最后,还不得都听上面那位的?”
……
另一边,林县。
林县地方政府的县长亲自设宴,款待这位从“上面”来的少校参谋贾伟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也渐渐热络起来。
“贾参谋。”
县长端着酒杯,满脸堆笑地说道:“您看中的那块地,风水绝佳,确实是咱们林县数一数二的宝地。
只是这购地之事,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贾伟诚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问道:“哦?”
“县长此话怎讲?莫非,是地价谈不拢?”
“不不不,”县长连忙摆手,“价钱都好说。主要是,那块地界,最好的那一片,原本”
他叹了口气,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为难模样。
贾伟诚放下酒杯,佯装好奇地问道:“县长但说无妨,这里没有外人。若是真有什么难处,我也好向赵鹏程长官汇报。”
县长一听,像是得了“尚方宝剑”,这才压低声音,大吐苦水。
“参谋长,您有所不知啊。”
“那一片最好的地,原本是几户老百姓的祖产。可就在半年前,被钱家给强行买走了。”
“钱家?”
“就是咱们华北第六集团军,钱总司令的本家。”
县长说得声音更小了:“他们家的人,带着一帮人,又是威胁,又是恐吓,最后,硬是逼着那几户人家,用不到市价三成的价钱,把地给画了押。”
“老百姓们是敢怒不敢言,状子递到我这里,我也不敢管啊!”
县长一脸的苦涩。
贾伟诚心中了然,他装作不经意地问道:“难道,就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吗?”
县长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了什么。
“有!怎么没有!”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我们这边去年刚从太原那边,分配来一个大学生。
叫周正。
这小伙子,年轻气盛,嫉恶如仇。
一听说这事,当场就炸了锅!”
“他也不管对方是谁,直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要往上捅。”
“结果呢?”
县长摇了摇头,叹息道,“报告还没送到长治就被钱家的人,带人给堵了。”
“把那小周,给打得.,”
“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要不是我偷偷派人护着,恐怕小命都没了。”
“从那以后。”
县长无奈地说道:“就再也没人,敢提这件事了。”
一个嫉恶如仇的大学生办事员。
一个仗势欺人的将门恶霸。
一个官官相护的黑暗现实。
贾伟诚的心中,瞬间勾勒出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他意识到,这里面必然是有些蹊跷的。
这不是简单的乡里纠纷了。
又不是古代,告御状还要亲自去京城。
难不成钱家在林县当真是一手遮天,连一通电话都打不出?
贾伟诚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以电报的形式汇报给了赵鹏程。
……
两天后。
华北联合指挥部。
当楚云飞看到这份初步调查报告之后,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岂有此理!”
他将电报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一股无形的怒火,让整个办公室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一旁的方立功也看完了密报,同样是眉头紧锁。
“云公。”
他沉声说道,“钱伯均此人与您,与我共事这么多年,他为人还算正直,治军也严。”
“他家里的这些事情,我猜,他本人十有八九是不知情的。”
“不知情?”
楚云飞冷哼一声,心中怒火正盛。
如果钱伯均站在他的面前,此时此刻早已经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赵鹏程在接到电报之后并未直接告知楚云飞,而是派遣下面的人进行了初步的二次核实与调查之后,才将此事汇报给了楚云飞。
钱家兼并土地之事,在当地不是什么瞒得住的事情。
随便一打听,基本上就将这件事情确认了下来。
办公室里,沉默了良久。
楚云飞来回踱着步,显然是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件棘手的事情。
直接派督察处去查?
动静太大,容易让钱伯均下不来台。
尤其是现在会战即将打响,钱伯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事。
一旦真的查出了问题,楚云飞也不能在大敌当前的时候处理了他。
毕竟,钱伯均在军中威望甚高,也是华北战区不可或缺的一员悍将。
压下来,当做不知道?
更不可能。
这与楚云飞一直以来的理念,背道而驰。
最终,楚云飞停下了脚步。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立功兄。”
“庞长官你来替我接待,我亲自去一趟。”
……
当庞炳勋乘坐的专车,缓缓驶入长治城时。
这位见惯了世事沧桑的老将军,眼中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丝惊讶。
眼前的这座城市。
与他印象中那个贫瘠、闭塞的北方小城,截然不同。
街道宽敞而洁净,两侧是新近粉刷过的青砖瓦房,虽然不甚华丽,却显得整齐而有序。
街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
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背着书包的学生,推着独轮车贩卖蔬菜的农民,以及穿着各式军装的士兵。
每个人的脸上。
虽然还带着战争年代特有的风霜,但都洋溢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充满了希望的精神气。
这。
与他在豫西地区看到的,那种死气沉沉、百姓面有菜色的景象,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庞炳勋忍不住喃喃自语,探头探脑的张望了一路:“这里真的是长治,怎么感觉比徐州还要繁华.”
联合指挥部外。
前来迎接他的。
是华北联合指挥部的作战科科长,张大云。
“庞总司令,一路辛苦。”张大云的态度,谦和而又不失礼节。
“张参座客气了。”庞炳勋下了车,与他握了握手,目光却在四处搜寻,“不知楚总顾问,现在何处?”
在庞炳勋想来。
自己毕竟是主动交出兵权,前来“述职”的前辈。
于情于理。
楚云飞都应该亲自出面,接待一下。
张大云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个略带歉意的、神秘的微笑。
“庞总司令,实在不巧。云公他临时有紧急公务,需要处理。”
“他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好生接待您。”
“他请您,先在长治暂住几日。”
“林县那边,为您修建别院的事情,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操办。”
张大云自然不可能告诉庞炳勋楚云飞去做啥了。
庞炳勋心中虽然有些失落和疑惑。
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在张大云的陪同下。
庞炳勋在长治城内,进行了一次“走马观花”式的参观。
而越看,他心中的震撼,就越是强烈。
他看到。
在城郊,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工业区拔地而起。
高耸的烟囱里,冒着滚滚的浓烟。
他听到。
从巨大的厂房里,传来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
他路过一处露天的大食堂,正值午饭时间。
排着长队的工人们,正兴高采烈地打着饭菜。
饭是大米白面馒头,菜是白菜炖猪肉粉条,虽然猪肉很少,很多都是油炸,素菜也是简单的咸菜。
但热气腾腾,分量十足。
“乖乖。”
庞炳勋忍不住咂了咂嘴:“这伙食,比我们第四十军,都好上不少啊。”
“这些工人们做的都是体力活,若是吃不饱干活自然不愿意多下力气,所以保障工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颇为重要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庞炳勋又路过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
上千名民夫,在技术人员的指挥下,干得是热火朝天。
他们不是被强征来的苦力,而是按日领薪的工人。
休息的时候,还有穿着白大褂的医疗队,为他们送水送药。
“张参座。”
庞炳勋终于忍不住问道:“你们哪来这么多钱,搞这些建设?”
张大云笑了笑,指着那些干劲十足的工人。
“钱,一部分,是中央拨的,也就是从央行搞到的纾困贷款,因为楚总顾问的薄面,我们拿钱比其他人要容易许多。”
“另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挣的。”
“我们把烟草、煤炭、铁矿,统一由绥靖公署经营,换取外汇和物资。”
“再用这些钱,来兴办工厂,改善民生。”
“这,就是云公所谋的‘以工代赈,以战养战’。”
庞炳勋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为了打仗搞的那些苛捐杂税。
那些被盘剥得一干二净的百姓。
偏偏极尽压榨民力的情况下,都无法供养起四十军这万把人。
而长治这个情况,想要养一个四十军,甚至是养十个四十军,恐怕也是轻松无比。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建设地方这种事情,军阀在和平时期能够意识到并且付诸行动。
但在战时,往往没有这个意识和能力。
中午,双方在指挥部的食堂内热火朝天的吃上了一顿午饭。
少许的肉腥味,已经让庞炳勋感慨不已。
下午。
张大云的行程,是去视察长治兵工厂。
庞炳勋心中一动,主动提议,想要一同前去看看。
张大云欣然同意。
当庞炳勋走进那座占地近千亩,备森严的巨大兵工厂时。
他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撼动了。
一排排巨大的厂房里。
小两万的工人。
正在流水线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火花四溅的锻造车间,机油味浓重的机加车间,以及最后进行组装的总装车间。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现代化的工业王国!
他们参观了步枪生产线。
崭新的、闪烁着金属寒光的“晋造七九式”步枪(仿中正式),如同流水一般,从生产线上下来。
工人们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校准和测试。
“我们现在,每个月,能生产这种步枪,超过五千支。”张大云介绍道:“西北制造总局并未重新搬迁回太原,依旧留在了陕西地区,部分厂区开设在晋东南。
太原地区则是规划了重型兵工厂,用于生产汽车、装甲车以及坦克。
在规划之中,三处兵工厂会呈三足鼎立之势。”
当庞炳勋看到,一门门崭新的掷弹筒以及82毫米迫击炮。
他那颗久经战阵的心,都忍不住剧烈地跳动了起来。
庞炳勋颤抖着手,眼中,流露出了一种近乎贪婪的渴望。
“这些就是此前配属给我们的小炮吧,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他转过头,看着张大云,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酸楚和羡慕。
“张参座,这些装备.”
张大云看着他这副模样,心中也是一阵感慨。
他苦笑着解释道:“庞总司令,您别看我们现在家大业大。”
“其实,我们的大规模扩产,也是近两个月,才刚刚开始的。”
“目前的产能,还远远不足。”
“别说是您了,就连我们华北的飞虎集团军、第六集团军这两个真正意义上的王牌主力部队都还没能做到完全的换装。”
“许多中央军的部队,现在用的,还是五花八门的‘万国造’,子弹的口径尚且无法统一。”
“您猜华北联合指挥部这么多号人当中,什么部门的人最多?”
庞炳勋一怔,疑惑道:“该不会是后勤部门吧?”
张大云点了点头:“是啊,就是后勤部门,在兼并了二战区的后勤部门之后,人数足足达到了七百人,就这还经常通宵达旦的加班加点。”
庞炳勋:“部队数量太多,将领们之间的出身情况也是颇为复杂,一碗水肯定难以端平。”
张大云点了点头:“是啊,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也要一步一步地走啊,随着华北军工体系的继续发展,铁路完成了并轨,山陕地区的军工产量势必会供给到全国,对于接下来的作战势必会提供极大的帮助”
庞炳勋忽然出声问道:“关于本次安阳、邯郸方向的会战,联合指挥部迄今为止尚未召开会议,是不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最新章节,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