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北半球进入了燥热的夏季。
江淼近期除了定期处理公司的事务之外,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无排异器官的研发工作上。
此时他的专属实验室内。
如果有陌生人进入其中,或许会被这其中的场景吓得毛骨悚然。
只见一个个克隆培养舱内,要么生长着一个个肉团,要么生长着各类人体器官。
特别是其中眼球培育舱,透过观察窗口的玻璃,可以看到一颗颗眼球,那眼球之中的瞳孔毫无感情,只有木然的直勾勾。
让人看得直起鸡皮疙瘩。
但是在这个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员们,对此却见怪不怪了,各自埋头于自己的事情。
“老板,第12批次的转基因眼球已经培育完成。”
江淼看着显微镜下的眼球组织切片,头也不回地吩咐道:“阿海,你带人将这批眼球植入转基因囊体之中。”
“没问题。”阿海推了推眼镜回道。
过了一会,江淼重新坐在座位上,长出了一口气:“呼…”
拿起一旁的实验室专用平板,调出今天的一些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看了十几分钟,他眼睛微微一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部专用的转基因肿瘤囊体,在去年十一月份已经研发成功,并持续进行过五轮动物实验,基本达到了可以进行人体实验的地步。
但由于人造转基因眼球没有研发成功,因此人体实验一拖再拖。
这几天,培育的人造转基因眼球终于和囊体完成了适配,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
就在江淼思考着下一步安排的时候,一阵轻微又富有节奏的脚步声,从走廊外传来。
哐哐哐…
敲门声伴随低沉的叫唤声。
“老板,您申请的人体实验项目,今天获得了通过,这是相关许可证件。”科研秘书单毅君来到他一侧汇报工作。
江淼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加上有目共睹的科研能力,要申请这种人体实验项目,基本不会有什么阻力。
“毅君,招募科研受试者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
单毅君早有准备,毕竟这是他的工作,随即便回答道:“老板,目前海陆丰医院那边已经招募了五十名相关的受试者,都是眼部病变的失明患者。”
江淼摇摇头:“不够,再招多一百名,作为二期临床实验的受试者。”
“没问题,我待会让人扩大招募。”单毅君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难度。
一方面是江淼这个金字招牌,可以让很多患者产生信心。
另一方面则是海陆丰医院的补贴非常丰厚。
要知道绝大部分的失明患者,都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很大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是家庭富裕的还好一点,如果是普通家庭,那有一个失明患者,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甚至会让家庭迅速陷入贫困之中。
因此第一轮招募过程中,就有几千名普通家庭的患者报名参与,不过最后只有五十名患者通过审批。
现在只需要发一个公告,很快就可以再招一百人。
当然,一百人也只够二期临床实验。
到了三期临床实验阶段,估计要再招五百到一千名患者进行测试。
不过每一期临床实验的补贴是不一样。
一期待遇最好,同时风险最大。
二期待遇居中,风险同样居中。
三期待遇一般,风险也是最小。
打发了单毅君,江淼出了实验室喘口气,又喝了一瓶特制的功能饮料,才回到实验室中。
此时阿海等人已经将第12批次培育的人造眼球,植入到了囊体之中。
这些专门为人体眼部定制的转基因囊体,看起来就和一个肉色的皮套一样,半包裹着人造眼球。
通过模拟的神经电信号刺激,可以分析出这些眼球的功能是否正常。
看到江淼走过来,阿海站起来汇报了一下情况:“老板,眼球功能正常,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
江淼看了一眼这些眼球,随口吩咐道:“继续检测,看看有没有排异反应。”
“好的。”
其实江淼已经通过鉴定面板,解析出这些眼球和囊体之间的适配度,他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调整了眼球的基因,让其和转基因囊体的适配度达到99.9%以上。
而转基因囊体也是专门定制的。
比如眼前这些眼部囊体,不仅仅可以让人体免疫系统对其“视而不见”,还携带了特殊的神经元结构,可让眼球和脑部神经系统快速又精确的连接在一起。
如果没有后一个功能,那就算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眼球,眼球的功能也没有办法发挥,相当于白植入了。
这也是囊体的两个核心功能,只有具备这两个功能,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器官,才可以安全植入人体,同时让器官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第12批次的转基因人造眼球,不仅仅在囊体之中完成了无排异适配,还通过为猴子和家猪定制的转基因囊体,成功让这些眼球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实验动物身上没有使用抗排异药物,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现象。
时间来到5月21日。
江淼带着几个研究员,加上海陆丰医院安排的眼科手术团队,在城区的马宫镇海陆丰医院内,开始第一例移植手术。
受试者的家属也在现场。
看着受试者的病床,被护工推进手术室,家属们一下子也紧张了起来。
江淼并没有进去,倒是几个研究员进去了手术室,因为这些研究员在动物身上,操刀过相关移植手术,有他们配合专业的眼科手术团队,安全性会更加高。
当然,由于考虑到是第一例移植实验,为了以防万一,这个受试者只接受左眼的移植手术。
右眼要看左眼的移植情况,如果左眼移植之后,视力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那三个月后,医院会安排右眼的移植手术。
江淼坐在手术室一侧的办公室内。
他随意翻看了一下这个受试者的病历和家庭简介。
此人叫王炳东,岭南梅城人,今年三十九岁,眼睛是因为角膜病延误治疗导致的失明。
如果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眼球病变,单纯的眼球移植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不控制病情,就算是移植了眼球,很快还会再次失明。
两个小时后。
阿海推门而入。
“老板,幸不辱命,手术非常成功。”
“通知家属了吗?”
“主治医师已经告知了。”
“那就好,待会送去监护病房后,我再过去看看。”江淼没有马上出去,主要是他不想和家属碰面。
倒不是他矫情,而是之前他安排过相关的人体实验,有不少家属关心则乱,又听不明白相关的医疗术语,甚至连通俗化的描述,都表现得一知半解。
面对这种家属,他解释得越多,对方反而更加不放心。
因此他才不去见受试者家属。
主治医师这边。
“家属请放心,手术非常成功,这几天患者需要在监护病房,你们不需要操心其他事情。”
受试者的老婆紧张得双手发抖:“医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看望?”
医生根据安排,给了一个明确的时间:“等三天后吧!”
“三天后?好的,谢谢医生。”受试者的弟弟倒是比较镇定:“三天后,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不需要,患者是科研受试者,一切用度都是我们医院负责,你们只需要休息好,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操心。”
“谢谢医生…”受试者的老父亲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摇了摇头,将红包给递回去:“不用这样,我们医院不收红包,而且你们是科研受试者,就算是要包红包,也是我们医院给你们包。”
“爸,你就别为难人家医生。”
“医生非常抱歉,我爸是老思想,你多多见谅。”
主治医师笑着说道:“没关系,我还有事情,就失陪了。”
“医生你先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不一会,手术室的大门打开。
还处于麻醉状态的受试者,在病床上被推出来,然后转移到专门的监护病房之中。
而江淼也通过另一个条通道,暗中来到了监护病房内。
他和阿海两人,站在病床旁边,看了一下监护仪器的数据,特别是高级版本的人体体征纳米监测器,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
当然,江淼只是做做样子,因为他主要靠鉴定面板观察患者情况。
阿海轻声说道:“情况还比较理想,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异常数据。”
江淼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通过鉴定面板,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受试者此时的情况,特别是眼部和大脑的神经系统连接。
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受试者的视觉神经系统就会和囊体的神经结构融合在一起,然后只需要通过模拟的神经电信号持续刺激,就可以激活转基因眼球的功能。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内。
江淼时刻都在关注着这个受试者的情况,他期间来看望过两次。
直到第六天晚上。
他通过鉴定面板的数据,发现受试者的视觉神经和囊体的神经结构,已经初步融合在一起。
受试者眼部的纱布也拆除了。
主治医师今天晚上开始尝试刺激其视觉神经,同时通过言语引导患者。
“王先生,你想象一下,眼睛可以看到东西…”
受试者王炳东的左眼眼珠子转来转去,紧接着他感受到眼部有一点刺眼和酥酥麻麻。
这其实是模拟神经电信号纳米针在持续刺激他的眼部神经系统。
过了一会,他的左眼开始流眼泪。
“医生,我哥他眼睛在流眼泪!”
“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医生脸色一喜,王炳东左眼流眼泪,就证明他感到了环境之中的光线,视网膜受到了光刺激,才开始流眼泪。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医生,我看到了一点东西!”王炳东声音之中带着一丝颤抖。
主治医师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适可而止:“好了,今天晚上就到这里,现在先调低病房的亮度,你的眼睛在一点点恢复,可能需要十几天,才可以完全激活眼睛的功能,别着急,明天病房要拉窗帘,别一下子接受强光。”
“好的,医生。”眼睛有恢复希望之后,王炳东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来,表现得非常配合。
不过,主治医师并没有完全相信受试者,出了病房之后,随即吩咐了护士长,要重点关注这个病房。
江淼通过隔壁房间的单向玻璃观察窗,同样观察了这个受试者的身体情况,发现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他便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回到家里。
刚刚洗手坐下来。
书雅就带着女儿从二楼下来。
“爸爸!”
“兜子!来,爸爸抱一下。”
“不要!爸爸胡子扎人。”兜子埋汰地抱着她妈妈的小腿,就是不愿意给他抱。
江淼无奈地捏了一下她的小脸:“我家兜子都不爱爸爸了,那爸爸以后可不带你去外面玩了。”
“妈妈和奶奶会带我。”兜子小脸宛如一个小包子。
书雅直接将女儿抱起来:“你这几天怎么这么淘气了?越来越不可爱了,如果你不听话,妈妈可是会不高兴的。”
兜子委屈巴巴地说道:“哦…我只是不喜欢爸爸的胡子扎我,不是不听话,妈妈你别生气…”
“好了,爸爸待会去刮胡子。”
其中一个家政阿姨,已经提着一个电动刮胡刀小箱子过来:“先生,刮胡刀。”
“谢了,李嫂。”
江淼挑了一个比较好用的电动刮胡刀,按下开关之后,贴着嘴巴周围刮起来。
书雅一边给女儿梳头发,一边问道:“你又去看那个受试者了?”
“嗯。”
“情况如何?”
“移植挺成功的,已经可以看到一点东西了,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
“看来你的设想成功了。”
“只是其中一个项目而已,人体的器官一大堆,没有五六年,是没有办法完成全套人体器官的研发。”
一旁的李嫂也听得非常认真,她老公去年确诊了肾衰竭,现在只能通过植入便携式纳米透析器,维持正常的生活。
因此她非常希望,人造肾脏可以研发成功,那她就不用太担心了。
不过她已经是相对幸运的,毕竟可以来江淼家里工作,各种待遇肯定足够她和丈夫两人的各项开支。
江淼近期除了定期处理公司的事务之外,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无排异器官的研发工作上。
此时他的专属实验室内。
如果有陌生人进入其中,或许会被这其中的场景吓得毛骨悚然。
只见一个个克隆培养舱内,要么生长着一个个肉团,要么生长着各类人体器官。
特别是其中眼球培育舱,透过观察窗口的玻璃,可以看到一颗颗眼球,那眼球之中的瞳孔毫无感情,只有木然的直勾勾。
让人看得直起鸡皮疙瘩。
但是在这个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员们,对此却见怪不怪了,各自埋头于自己的事情。
“老板,第12批次的转基因眼球已经培育完成。”
江淼看着显微镜下的眼球组织切片,头也不回地吩咐道:“阿海,你带人将这批眼球植入转基因囊体之中。”
“没问题。”阿海推了推眼镜回道。
过了一会,江淼重新坐在座位上,长出了一口气:“呼…”
拿起一旁的实验室专用平板,调出今天的一些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看了十几分钟,他眼睛微微一眯,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眼部专用的转基因肿瘤囊体,在去年十一月份已经研发成功,并持续进行过五轮动物实验,基本达到了可以进行人体实验的地步。
但由于人造转基因眼球没有研发成功,因此人体实验一拖再拖。
这几天,培育的人造转基因眼球终于和囊体完成了适配,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
就在江淼思考着下一步安排的时候,一阵轻微又富有节奏的脚步声,从走廊外传来。
哐哐哐…
敲门声伴随低沉的叫唤声。
“老板,您申请的人体实验项目,今天获得了通过,这是相关许可证件。”科研秘书单毅君来到他一侧汇报工作。
江淼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加上有目共睹的科研能力,要申请这种人体实验项目,基本不会有什么阻力。
“毅君,招募科研受试者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
单毅君早有准备,毕竟这是他的工作,随即便回答道:“老板,目前海陆丰医院那边已经招募了五十名相关的受试者,都是眼部病变的失明患者。”
江淼摇摇头:“不够,再招多一百名,作为二期临床实验的受试者。”
“没问题,我待会让人扩大招募。”单毅君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什么难度。
一方面是江淼这个金字招牌,可以让很多患者产生信心。
另一方面则是海陆丰医院的补贴非常丰厚。
要知道绝大部分的失明患者,都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和很大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是家庭富裕的还好一点,如果是普通家庭,那有一个失明患者,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甚至会让家庭迅速陷入贫困之中。
因此第一轮招募过程中,就有几千名普通家庭的患者报名参与,不过最后只有五十名患者通过审批。
现在只需要发一个公告,很快就可以再招一百人。
当然,一百人也只够二期临床实验。
到了三期临床实验阶段,估计要再招五百到一千名患者进行测试。
不过每一期临床实验的补贴是不一样。
一期待遇最好,同时风险最大。
二期待遇居中,风险同样居中。
三期待遇一般,风险也是最小。
打发了单毅君,江淼出了实验室喘口气,又喝了一瓶特制的功能饮料,才回到实验室中。
此时阿海等人已经将第12批次培育的人造眼球,植入到了囊体之中。
这些专门为人体眼部定制的转基因囊体,看起来就和一个肉色的皮套一样,半包裹着人造眼球。
通过模拟的神经电信号刺激,可以分析出这些眼球的功能是否正常。
看到江淼走过来,阿海站起来汇报了一下情况:“老板,眼球功能正常,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
江淼看了一眼这些眼球,随口吩咐道:“继续检测,看看有没有排异反应。”
“好的。”
其实江淼已经通过鉴定面板,解析出这些眼球和囊体之间的适配度,他也是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调整了眼球的基因,让其和转基因囊体的适配度达到99.9%以上。
而转基因囊体也是专门定制的。
比如眼前这些眼部囊体,不仅仅可以让人体免疫系统对其“视而不见”,还携带了特殊的神经元结构,可让眼球和脑部神经系统快速又精确的连接在一起。
如果没有后一个功能,那就算人体免疫系统不攻击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眼球,眼球的功能也没有办法发挥,相当于白植入了。
这也是囊体的两个核心功能,只有具备这两个功能,转基因囊体和转基因器官,才可以安全植入人体,同时让器官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第12批次的转基因人造眼球,不仅仅在囊体之中完成了无排异适配,还通过为猴子和家猪定制的转基因囊体,成功让这些眼球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实验动物身上没有使用抗排异药物,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现象。
时间来到5月21日。
江淼带着几个研究员,加上海陆丰医院安排的眼科手术团队,在城区的马宫镇海陆丰医院内,开始第一例移植手术。
受试者的家属也在现场。
看着受试者的病床,被护工推进手术室,家属们一下子也紧张了起来。
江淼并没有进去,倒是几个研究员进去了手术室,因为这些研究员在动物身上,操刀过相关移植手术,有他们配合专业的眼科手术团队,安全性会更加高。
当然,由于考虑到是第一例移植实验,为了以防万一,这个受试者只接受左眼的移植手术。
右眼要看左眼的移植情况,如果左眼移植之后,视力功能恢复正常,同时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那三个月后,医院会安排右眼的移植手术。
江淼坐在手术室一侧的办公室内。
他随意翻看了一下这个受试者的病历和家庭简介。
此人叫王炳东,岭南梅城人,今年三十九岁,眼睛是因为角膜病延误治疗导致的失明。
如果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眼球病变,单纯的眼球移植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不控制病情,就算是移植了眼球,很快还会再次失明。
两个小时后。
阿海推门而入。
“老板,幸不辱命,手术非常成功。”
“通知家属了吗?”
“主治医师已经告知了。”
“那就好,待会送去监护病房后,我再过去看看。”江淼没有马上出去,主要是他不想和家属碰面。
倒不是他矫情,而是之前他安排过相关的人体实验,有不少家属关心则乱,又听不明白相关的医疗术语,甚至连通俗化的描述,都表现得一知半解。
面对这种家属,他解释得越多,对方反而更加不放心。
因此他才不去见受试者家属。
主治医师这边。
“家属请放心,手术非常成功,这几天患者需要在监护病房,你们不需要操心其他事情。”
受试者的老婆紧张得双手发抖:“医生,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看望?”
医生根据安排,给了一个明确的时间:“等三天后吧!”
“三天后?好的,谢谢医生。”受试者的弟弟倒是比较镇定:“三天后,我们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不需要,患者是科研受试者,一切用度都是我们医院负责,你们只需要休息好,其他的事情不需要你们操心。”
“谢谢医生…”受试者的老父亲从兜里掏出一个红包,塞给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摇了摇头,将红包给递回去:“不用这样,我们医院不收红包,而且你们是科研受试者,就算是要包红包,也是我们医院给你们包。”
“爸,你就别为难人家医生。”
“医生非常抱歉,我爸是老思想,你多多见谅。”
主治医师笑着说道:“没关系,我还有事情,就失陪了。”
“医生你先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不一会,手术室的大门打开。
还处于麻醉状态的受试者,在病床上被推出来,然后转移到专门的监护病房之中。
而江淼也通过另一个条通道,暗中来到了监护病房内。
他和阿海两人,站在病床旁边,看了一下监护仪器的数据,特别是高级版本的人体体征纳米监测器,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
当然,江淼只是做做样子,因为他主要靠鉴定面板观察患者情况。
阿海轻声说道:“情况还比较理想,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异常数据。”
江淼默不作声地点了点头。
通过鉴定面板,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受试者此时的情况,特别是眼部和大脑的神经系统连接。
大概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受试者的视觉神经系统就会和囊体的神经结构融合在一起,然后只需要通过模拟的神经电信号持续刺激,就可以激活转基因眼球的功能。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内。
江淼时刻都在关注着这个受试者的情况,他期间来看望过两次。
直到第六天晚上。
他通过鉴定面板的数据,发现受试者的视觉神经和囊体的神经结构,已经初步融合在一起。
受试者眼部的纱布也拆除了。
主治医师今天晚上开始尝试刺激其视觉神经,同时通过言语引导患者。
“王先生,你想象一下,眼睛可以看到东西…”
受试者王炳东的左眼眼珠子转来转去,紧接着他感受到眼部有一点刺眼和酥酥麻麻。
这其实是模拟神经电信号纳米针在持续刺激他的眼部神经系统。
过了一会,他的左眼开始流眼泪。
“医生,我哥他眼睛在流眼泪!”
“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医生脸色一喜,王炳东左眼流眼泪,就证明他感到了环境之中的光线,视网膜受到了光刺激,才开始流眼泪。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医生,我看到了一点东西!”王炳东声音之中带着一丝颤抖。
主治医师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适可而止:“好了,今天晚上就到这里,现在先调低病房的亮度,你的眼睛在一点点恢复,可能需要十几天,才可以完全激活眼睛的功能,别着急,明天病房要拉窗帘,别一下子接受强光。”
“好的,医生。”眼睛有恢复希望之后,王炳东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起来,表现得非常配合。
不过,主治医师并没有完全相信受试者,出了病房之后,随即吩咐了护士长,要重点关注这个病房。
江淼通过隔壁房间的单向玻璃观察窗,同样观察了这个受试者的身体情况,发现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他便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回到家里。
刚刚洗手坐下来。
书雅就带着女儿从二楼下来。
“爸爸!”
“兜子!来,爸爸抱一下。”
“不要!爸爸胡子扎人。”兜子埋汰地抱着她妈妈的小腿,就是不愿意给他抱。
江淼无奈地捏了一下她的小脸:“我家兜子都不爱爸爸了,那爸爸以后可不带你去外面玩了。”
“妈妈和奶奶会带我。”兜子小脸宛如一个小包子。
书雅直接将女儿抱起来:“你这几天怎么这么淘气了?越来越不可爱了,如果你不听话,妈妈可是会不高兴的。”
兜子委屈巴巴地说道:“哦…我只是不喜欢爸爸的胡子扎我,不是不听话,妈妈你别生气…”
“好了,爸爸待会去刮胡子。”
其中一个家政阿姨,已经提着一个电动刮胡刀小箱子过来:“先生,刮胡刀。”
“谢了,李嫂。”
江淼挑了一个比较好用的电动刮胡刀,按下开关之后,贴着嘴巴周围刮起来。
书雅一边给女儿梳头发,一边问道:“你又去看那个受试者了?”
“嗯。”
“情况如何?”
“移植挺成功的,已经可以看到一点东西了,没有明显的排异反应。”
“看来你的设想成功了。”
“只是其中一个项目而已,人体的器官一大堆,没有五六年,是没有办法完成全套人体器官的研发。”
一旁的李嫂也听得非常认真,她老公去年确诊了肾衰竭,现在只能通过植入便携式纳米透析器,维持正常的生活。
因此她非常希望,人造肾脏可以研发成功,那她就不用太担心了。
不过她已经是相对幸运的,毕竟可以来江淼家里工作,各种待遇肯定足够她和丈夫两人的各项开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