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啥,孩子找不着了?”
老孟浑身一怔,瞳孔乱颤,某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不过,眼下天色刚刚擦黑,时间还不算太晚,他勉强抱有一丝侥幸,强装镇定地宽慰道:“你先别着急,没准是孩子贪玩儿,指不定上哪疯去了。”
“你心可真大,都这时候了,还在那自己骗自己!”
媳妇儿哭声不断,紧接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塞给老孟,喃喃啜泣道:“白纸黑字,你自己看吧!”
老孟接过信件,展开一看,心里顿时被掏空了似的,只觉得后脑勺嗡嗡作响。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满打满算只有两行字——劳工复产之日,儿女还家之时。
孩子丢了,当妈的遭不住,眼下泣不成声,只顾着埋怨哭喊。
“我就说……你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非得去张罗叫歇,净显你有能耐,这回好了吧……你还我孩子!”
“媳妇儿,这我也没想到,他们会拿孩子下手啊!”
老孟脸色难堪,心虚得厉害,磕磕巴巴地问:“这、这封信是啥时候送来的?”
媳妇儿说:“我下午回来那阵儿,刚到家没多暂功夫,就听见外头有人砸门,动静贼大,我没敢开,这封信就从门缝里塞进来了,等我再想出去看的时候,也没看见人影儿。”
“不是,你咋突然回来了?”
“纺纱厂把我开了。”
老孟神情一滞,家里受到的打击接二连三,这无疑是对他带头叫歇的惩罚。
媳妇儿仍旧哭丧着脸,委屈道:“他们说我偷厂里的东西,我说我冤枉,他们也不听,不仅要把我开除,还说让我回去等着吃官司,他们当时那架势,我要是再不走的话,就准备动手打我了。”
打官司这种事儿,寻常百姓根本吃不消,就算打赢了,最后的结果也往往得不偿失。
老孟一听,深感颓然无力。
那些有钱有势的大老板,想要对付他们这些穷苦人,简直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似的简单。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跪地求饶、哀声乞怜,才能换得一线生机。
可是,穷人也有尊严。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下去已是不易,再想站起来便更是难上加难。
最重要的是,就算老孟想跪,他也不知道该去找谁。
可想而知,像江连横那样的大老板,是绝不可能亲自见他的,那不体面。
老孟家的儿女遭人绑票,父母去求江老板高抬贵手,这算什么意思?
难不成,你是在说江老板绑了你家儿女?
老孟沉吟不语,这条路行不通。
他媳妇儿也是情急心切,当下昏了头,竟忽然提议道:“不行咱报官吧?”
“报官?”老孟连忙摆手,“这时候报官,咱家孩子就真没了!”
“那你倒是出去找呀,你还在这傻呆着干啥?”
“我……我上哪找去啊?”
“你平时那些能耐呢?”媳妇儿埋怨道,“不让你去张罗叫歇,你偏去,成天忙叨那些没用的,真到了关键时刻,啥都指望不上你。我告诉你,咱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不活了!”
正说话间,忽听里屋传来一道衰朽的声音。
“吵吵啥呢,你们两口子又在外头呿呿我呢吧?”
老孟听了,心头一紧,忙压低了声音问:“这事儿老太太知道不?”
媳妇儿摇了摇头:“我哪敢说呀,说出来又怪在我头上了。”
话音刚落,屋内接着又嚷:“这都几点了,咋还不吃饭,你两口子就存心饿着我吧!”
“妈,您再稍等一会儿,这就给您做饭啦!”
老孟朝里屋应了一声,随即又冲媳妇儿嘱咐道:“你把脸收拾收拾,这事儿别让老太太知道了,我先进去做饭,其他的待会儿再说。”
“你到底咋想的,现在还有闲心做饭呐?”
媳妇儿急得不行,可再回过头时,却见老孟已然奔去了里屋。
炕上盘着一个老太太,六七十岁模样,头发花白,眼神凌厉,耳朵时灵时不灵,谁要大声喊她,老太太保准听不见;可谁要小声呿呿她几句,老太太立马坐直了反问:“你说谁呢?”
老孟他娘,顶是难伺候的主,性刁嘴馋不说,还动不动就挑歪理。
可她偏偏命好,年轻时长得漂亮,丈夫就宠她,什么重活儿都不用她干,到老了还摊上个孝敬儿子,对她更是百依百顺——那是在别人眼里,在老太太自己看来,她这辈子却净受委屈了。
眼见着儿子进屋,老太太立马翻了白眼,冷哼道:“还知道回来呐,我搁家都饿成什么样儿了?”
“妈,印刷厂那边有点事儿,回来晚了,我这就给您做饭去。”
“你没看见我这茶缸子都空了?”
“看见了,我这就给您烧水。”
“尿盆儿也不想着给我倒,成天非得我提醒你,你要是不爱伺候就直说,我去你弟家也不是不行。”
“妈,我这不刚回来么。”老孟忙着左右操持,忍不住嘀咕道,“您可别去他家,他能管你都怪了。”
老太太斜了儿子一眼,撇撇嘴说:“比你强。”
老孟叹了口气,似乎已经习惯了,也懒得再去争辩。
“孩子咋没回来?”老太太又问。
老孟手上的活儿不停,佯装无事地应道:“哦,他俩今天去同学家玩儿,晚上不回来了。”
说罢,赶忙去了外屋地,拉着媳妇儿忙活做饭。
剩饭剩菜,稍稍热一下就能吃了,倒也简单方便。
不多时,碗筷杯盘便已在炕桌上码好。
老太太打量几眼,又不满意了,挑着歪理说:“孩子不在家,就给我吃上剩菜了。”
“妈,您这说的什么话呀!”老孟没有胃口,只把饭菜推到老娘面前,“孩子今晚不回来,少了俩人,咱就对付一口呗,您想吃啥,我明儿给您买去!”
媳妇儿不吭声,心里牵挂着孩子,神情便有些焦躁不安。
老太太见状,立马摔下筷子,冷声道:“我不吃了!”
“不吃了?”
老孟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见亲娘在旁边拍着大腿哭喊起来了。
“哎呀,我说老头子啊,你咋就这么狠心,把我一个人给扔下了,咱这儿子不孝顺,儿媳妇还整天给我脸色看,你让我咋活呀,我不活了,我找你去吧!”
哭得惊天动地,嚎得日月无光。
媳妇儿本就心焦难耐,一见婆婆又在胡闹,眼里顿时涌出泪水,当场指责道:“老太太,你说这话昧不昧良心,我还得怎么做,你才能知足,都这时候了,还得给你做饭,我、我……”
“你少说两句!”老孟左右劝解,“妈,您就别整这出了,我现在已经够烦的了!”
老太太连忙骂道:“小瘪犊子,你还嫌我烦,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白养你了!”
“她没给你使脸色。”
“放屁,你就护着她吧,我去找老疙瘩,让老疙瘩养我。”
“那你就去吧!”媳妇儿呛声道,“总说去找你老儿子,我就没见你挪动过,你去找他,看他养不养你!”
老太太一怔,随即嚎啕大哭:“哎呀,现在这个家里,是个人就欺负我,老头子你让我咋活呀!”
两个女人越吵越凶,老孟只觉得头都跟着大了一圈儿,急火攻心,终于控制不住,抬手“哗啦”一声,便将炕桌掀翻在地。
“行了,都消停点吧!”
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老太太瞥了一眼满地狼藉,忽然哑巴了,也不再嚷着去找老疙瘩了。
媳妇儿不再吭声,只顾闷头啜泣。
老孟喘了片刻,自己下地把东西收拾干净,觉得此事终究无法瞒下去,便坐下来轻声说:“妈,别挑翠萍的理,她今天被厂里开了,心里不痛快,不是冲你。”
老太太这回倒是通情达理了,连忙宽慰道:“哦,没什么,别太操心,这年头哪有一份工干到老的呀,大不了再换一家,慢慢找,翠萍上过小学,总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唉,那是以前,现在可就不好说了。”
“怎么呢?”
“还不是因为他!”媳妇儿接话道,“非得去张罗叫歇,给家里招灾惹祸,我跟着遭殃也就算了,可是……”
“别瞎说话!”老孟厉声打断。
然而,刁婆子没有傻的,老太太何等机灵,一听小两口这番对话,当即醒悟过来。
“等会儿,那俩孩子是不是让人绑票了?”
“没有没有……”
“什么没有,你小子别蒙我了,光是丢了一份工作的话,翠萍至于哭成这样么?”
老孟有点心慌,连忙安抚道:“妈,您先别着急……”
“我着什么急,着急有用吗?”老太太问,“咱家没来奉天以前,隔壁村的老陈头就是当胡子的,你娘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什么没见识过?那边派人送信了么,拿过来我瞅瞅!”
两口子一愣,没想到事发突然,老太太竟是家里最镇定的人。
“送没送信,你俩倒是给个话呀!”
“唔,送了。”
媳妇儿回过神来,忙把绑匪的信件递了过去。
老太太摆摆手说:“念给我听,我又不认字儿。”
媳妇儿就念:“劳工复产之日,儿女还家之时。”
老太太一听,当即断言道:“孩子没事儿,顶多就是饿两天。”
“妈,你咋那么确定?”老孟略感困惑,“他们可是绑匪,知道我带头叫歇,不会把气撒在我孩子身上吧?”
“你懂个屁,生人家的孩子才挨打呢,打是为了问出家里衬多少钱,像这种知根知底的,那就没有必要动粗,除非撕票,不然谁闲着没事儿跟孩子抖威风呀,胡子也是要脸的,传出去都让人笑话。”
“可是,咱还有个姑娘呢,他们会不会……”
“放心吧,秧子房里不动观音,这是行规,而且也不吉利。”
老太太指着绑匪送来的信件,说:“人家说是儿女还家,那就是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送回来,否则另有一套说法。再者说,胡子要想找女人,直接抢就完了,犯得着拿做生意的秧子解渴么,这又不是砸窑?”
两口子互相看了看,忽然感觉后背发毛,不禁追问:“妈,您以前到底是干啥的?”
老太太一摆手,却说:“老年间的事儿,你们俩少打听。”
媳妇儿仍然有点不放心,便问:“那……咱真不用出去找找么?”
“找也没用,你就算找着了,秧子房里有狠心梁看着,那都是绺子里最心狠手黑的人,你去干啥,别再把命给搭里头了,报官更是死路一条,而且人家不是写明了么,复工就还人呐!”
老太太三言两语,就把两口子悬着的心给安抚下来。
紧接着,便又数落了老孟几句。
“我说你也真是的,你咋就那么爱逞英雄、出风头,咱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好好过日子就得了,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非得跟着张连富那小崽子起高调,你说你落得什么好了?”
“妈……您刚才说那两句话,可不像是个平头百姓啊!”
“别犟嘴,老实听着就完了!”
老太太抄起烟袋锅子,接着又说:“那都是有数的话——枪打出头鸟!窜得越高,摔得越惨,狗屁能耐都没有,你跟人家拿什么斗,胳膊拧不过大腿,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我是明白,可工厂那边太欺负人了,咱要不叫歇,早晚让他们熊死。”
老孟自然也有一套说法,由于省城物价飞涨,各工厂更是加紧盘剥,众人早已忍无可忍。
这次印刷厂叫歇,虽是偶然爆发,却也是必然结果。
“叫歇归叫歇,我又没说不让你参加,但你不能带头呀,总之你记住了,法不责众,咱就随大流,大家都嚷着叫歇,你不去也不行,容易被排挤,大家都不说话,你就在那装哑巴,等着别人带头就行了。”
“可是……”老孟喃喃自语道,“我等别人带头,别人等我带头,大家都这么等着,总得有人先带头吧?”
“那怎么就非得是你呢?”
老太太吧嗒两口烟,摇摇头说:“这世道没了你也照样转,就你有能耐,就你有胆子,别人都傻?我看你才是最傻的,傻狍子才往前冲呐,你小子平时机灵点!听我的,明儿去工厂劝劝大家,差不多就散了吧!”
老孟默然无话,心里却已暗暗做出了选择。
没办法,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为了大家而不顾小家。
老太太磕了磕烟袋锅子,腰杆儿似乎又硬了起来,忙问:“行了,还吃不吃饭了,你俩想饿死我啊?”
老孟浑身一怔,瞳孔乱颤,某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不过,眼下天色刚刚擦黑,时间还不算太晚,他勉强抱有一丝侥幸,强装镇定地宽慰道:“你先别着急,没准是孩子贪玩儿,指不定上哪疯去了。”
“你心可真大,都这时候了,还在那自己骗自己!”
媳妇儿哭声不断,紧接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塞给老孟,喃喃啜泣道:“白纸黑字,你自己看吧!”
老孟接过信件,展开一看,心里顿时被掏空了似的,只觉得后脑勺嗡嗡作响。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满打满算只有两行字——劳工复产之日,儿女还家之时。
孩子丢了,当妈的遭不住,眼下泣不成声,只顾着埋怨哭喊。
“我就说……你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非得去张罗叫歇,净显你有能耐,这回好了吧……你还我孩子!”
“媳妇儿,这我也没想到,他们会拿孩子下手啊!”
老孟脸色难堪,心虚得厉害,磕磕巴巴地问:“这、这封信是啥时候送来的?”
媳妇儿说:“我下午回来那阵儿,刚到家没多暂功夫,就听见外头有人砸门,动静贼大,我没敢开,这封信就从门缝里塞进来了,等我再想出去看的时候,也没看见人影儿。”
“不是,你咋突然回来了?”
“纺纱厂把我开了。”
老孟神情一滞,家里受到的打击接二连三,这无疑是对他带头叫歇的惩罚。
媳妇儿仍旧哭丧着脸,委屈道:“他们说我偷厂里的东西,我说我冤枉,他们也不听,不仅要把我开除,还说让我回去等着吃官司,他们当时那架势,我要是再不走的话,就准备动手打我了。”
打官司这种事儿,寻常百姓根本吃不消,就算打赢了,最后的结果也往往得不偿失。
老孟一听,深感颓然无力。
那些有钱有势的大老板,想要对付他们这些穷苦人,简直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似的简单。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思来想去,恐怕也只有跪地求饶、哀声乞怜,才能换得一线生机。
可是,穷人也有尊严。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下去已是不易,再想站起来便更是难上加难。
最重要的是,就算老孟想跪,他也不知道该去找谁。
可想而知,像江连横那样的大老板,是绝不可能亲自见他的,那不体面。
老孟家的儿女遭人绑票,父母去求江老板高抬贵手,这算什么意思?
难不成,你是在说江老板绑了你家儿女?
老孟沉吟不语,这条路行不通。
他媳妇儿也是情急心切,当下昏了头,竟忽然提议道:“不行咱报官吧?”
“报官?”老孟连忙摆手,“这时候报官,咱家孩子就真没了!”
“那你倒是出去找呀,你还在这傻呆着干啥?”
“我……我上哪找去啊?”
“你平时那些能耐呢?”媳妇儿埋怨道,“不让你去张罗叫歇,你偏去,成天忙叨那些没用的,真到了关键时刻,啥都指望不上你。我告诉你,咱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我也不活了!”
正说话间,忽听里屋传来一道衰朽的声音。
“吵吵啥呢,你们两口子又在外头呿呿我呢吧?”
老孟听了,心头一紧,忙压低了声音问:“这事儿老太太知道不?”
媳妇儿摇了摇头:“我哪敢说呀,说出来又怪在我头上了。”
话音刚落,屋内接着又嚷:“这都几点了,咋还不吃饭,你两口子就存心饿着我吧!”
“妈,您再稍等一会儿,这就给您做饭啦!”
老孟朝里屋应了一声,随即又冲媳妇儿嘱咐道:“你把脸收拾收拾,这事儿别让老太太知道了,我先进去做饭,其他的待会儿再说。”
“你到底咋想的,现在还有闲心做饭呐?”
媳妇儿急得不行,可再回过头时,却见老孟已然奔去了里屋。
炕上盘着一个老太太,六七十岁模样,头发花白,眼神凌厉,耳朵时灵时不灵,谁要大声喊她,老太太保准听不见;可谁要小声呿呿她几句,老太太立马坐直了反问:“你说谁呢?”
老孟他娘,顶是难伺候的主,性刁嘴馋不说,还动不动就挑歪理。
可她偏偏命好,年轻时长得漂亮,丈夫就宠她,什么重活儿都不用她干,到老了还摊上个孝敬儿子,对她更是百依百顺——那是在别人眼里,在老太太自己看来,她这辈子却净受委屈了。
眼见着儿子进屋,老太太立马翻了白眼,冷哼道:“还知道回来呐,我搁家都饿成什么样儿了?”
“妈,印刷厂那边有点事儿,回来晚了,我这就给您做饭去。”
“你没看见我这茶缸子都空了?”
“看见了,我这就给您烧水。”
“尿盆儿也不想着给我倒,成天非得我提醒你,你要是不爱伺候就直说,我去你弟家也不是不行。”
“妈,我这不刚回来么。”老孟忙着左右操持,忍不住嘀咕道,“您可别去他家,他能管你都怪了。”
老太太斜了儿子一眼,撇撇嘴说:“比你强。”
老孟叹了口气,似乎已经习惯了,也懒得再去争辩。
“孩子咋没回来?”老太太又问。
老孟手上的活儿不停,佯装无事地应道:“哦,他俩今天去同学家玩儿,晚上不回来了。”
说罢,赶忙去了外屋地,拉着媳妇儿忙活做饭。
剩饭剩菜,稍稍热一下就能吃了,倒也简单方便。
不多时,碗筷杯盘便已在炕桌上码好。
老太太打量几眼,又不满意了,挑着歪理说:“孩子不在家,就给我吃上剩菜了。”
“妈,您这说的什么话呀!”老孟没有胃口,只把饭菜推到老娘面前,“孩子今晚不回来,少了俩人,咱就对付一口呗,您想吃啥,我明儿给您买去!”
媳妇儿不吭声,心里牵挂着孩子,神情便有些焦躁不安。
老太太见状,立马摔下筷子,冷声道:“我不吃了!”
“不吃了?”
老孟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见亲娘在旁边拍着大腿哭喊起来了。
“哎呀,我说老头子啊,你咋就这么狠心,把我一个人给扔下了,咱这儿子不孝顺,儿媳妇还整天给我脸色看,你让我咋活呀,我不活了,我找你去吧!”
哭得惊天动地,嚎得日月无光。
媳妇儿本就心焦难耐,一见婆婆又在胡闹,眼里顿时涌出泪水,当场指责道:“老太太,你说这话昧不昧良心,我还得怎么做,你才能知足,都这时候了,还得给你做饭,我、我……”
“你少说两句!”老孟左右劝解,“妈,您就别整这出了,我现在已经够烦的了!”
老太太连忙骂道:“小瘪犊子,你还嫌我烦,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白养你了!”
“她没给你使脸色。”
“放屁,你就护着她吧,我去找老疙瘩,让老疙瘩养我。”
“那你就去吧!”媳妇儿呛声道,“总说去找你老儿子,我就没见你挪动过,你去找他,看他养不养你!”
老太太一怔,随即嚎啕大哭:“哎呀,现在这个家里,是个人就欺负我,老头子你让我咋活呀!”
两个女人越吵越凶,老孟只觉得头都跟着大了一圈儿,急火攻心,终于控制不住,抬手“哗啦”一声,便将炕桌掀翻在地。
“行了,都消停点吧!”
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
老太太瞥了一眼满地狼藉,忽然哑巴了,也不再嚷着去找老疙瘩了。
媳妇儿不再吭声,只顾闷头啜泣。
老孟喘了片刻,自己下地把东西收拾干净,觉得此事终究无法瞒下去,便坐下来轻声说:“妈,别挑翠萍的理,她今天被厂里开了,心里不痛快,不是冲你。”
老太太这回倒是通情达理了,连忙宽慰道:“哦,没什么,别太操心,这年头哪有一份工干到老的呀,大不了再换一家,慢慢找,翠萍上过小学,总还是能找到工作的。”
“唉,那是以前,现在可就不好说了。”
“怎么呢?”
“还不是因为他!”媳妇儿接话道,“非得去张罗叫歇,给家里招灾惹祸,我跟着遭殃也就算了,可是……”
“别瞎说话!”老孟厉声打断。
然而,刁婆子没有傻的,老太太何等机灵,一听小两口这番对话,当即醒悟过来。
“等会儿,那俩孩子是不是让人绑票了?”
“没有没有……”
“什么没有,你小子别蒙我了,光是丢了一份工作的话,翠萍至于哭成这样么?”
老孟有点心慌,连忙安抚道:“妈,您先别着急……”
“我着什么急,着急有用吗?”老太太问,“咱家没来奉天以前,隔壁村的老陈头就是当胡子的,你娘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什么没见识过?那边派人送信了么,拿过来我瞅瞅!”
两口子一愣,没想到事发突然,老太太竟是家里最镇定的人。
“送没送信,你俩倒是给个话呀!”
“唔,送了。”
媳妇儿回过神来,忙把绑匪的信件递了过去。
老太太摆摆手说:“念给我听,我又不认字儿。”
媳妇儿就念:“劳工复产之日,儿女还家之时。”
老太太一听,当即断言道:“孩子没事儿,顶多就是饿两天。”
“妈,你咋那么确定?”老孟略感困惑,“他们可是绑匪,知道我带头叫歇,不会把气撒在我孩子身上吧?”
“你懂个屁,生人家的孩子才挨打呢,打是为了问出家里衬多少钱,像这种知根知底的,那就没有必要动粗,除非撕票,不然谁闲着没事儿跟孩子抖威风呀,胡子也是要脸的,传出去都让人笑话。”
“可是,咱还有个姑娘呢,他们会不会……”
“放心吧,秧子房里不动观音,这是行规,而且也不吉利。”
老太太指着绑匪送来的信件,说:“人家说是儿女还家,那就是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送回来,否则另有一套说法。再者说,胡子要想找女人,直接抢就完了,犯得着拿做生意的秧子解渴么,这又不是砸窑?”
两口子互相看了看,忽然感觉后背发毛,不禁追问:“妈,您以前到底是干啥的?”
老太太一摆手,却说:“老年间的事儿,你们俩少打听。”
媳妇儿仍然有点不放心,便问:“那……咱真不用出去找找么?”
“找也没用,你就算找着了,秧子房里有狠心梁看着,那都是绺子里最心狠手黑的人,你去干啥,别再把命给搭里头了,报官更是死路一条,而且人家不是写明了么,复工就还人呐!”
老太太三言两语,就把两口子悬着的心给安抚下来。
紧接着,便又数落了老孟几句。
“我说你也真是的,你咋就那么爱逞英雄、出风头,咱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头百姓,好好过日子就得了,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非得跟着张连富那小崽子起高调,你说你落得什么好了?”
“妈……您刚才说那两句话,可不像是个平头百姓啊!”
“别犟嘴,老实听着就完了!”
老太太抄起烟袋锅子,接着又说:“那都是有数的话——枪打出头鸟!窜得越高,摔得越惨,狗屁能耐都没有,你跟人家拿什么斗,胳膊拧不过大腿,这点道理都不明白?”
“我是明白,可工厂那边太欺负人了,咱要不叫歇,早晚让他们熊死。”
老孟自然也有一套说法,由于省城物价飞涨,各工厂更是加紧盘剥,众人早已忍无可忍。
这次印刷厂叫歇,虽是偶然爆发,却也是必然结果。
“叫歇归叫歇,我又没说不让你参加,但你不能带头呀,总之你记住了,法不责众,咱就随大流,大家都嚷着叫歇,你不去也不行,容易被排挤,大家都不说话,你就在那装哑巴,等着别人带头就行了。”
“可是……”老孟喃喃自语道,“我等别人带头,别人等我带头,大家都这么等着,总得有人先带头吧?”
“那怎么就非得是你呢?”
老太太吧嗒两口烟,摇摇头说:“这世道没了你也照样转,就你有能耐,就你有胆子,别人都傻?我看你才是最傻的,傻狍子才往前冲呐,你小子平时机灵点!听我的,明儿去工厂劝劝大家,差不多就散了吧!”
老孟默然无话,心里却已暗暗做出了选择。
没办法,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为了大家而不顾小家。
老太太磕了磕烟袋锅子,腰杆儿似乎又硬了起来,忙问:“行了,还吃不吃饭了,你俩想饿死我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江湖二十年,民国江湖二十年最新章节,民国江湖二十年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江湖二十年,民国江湖二十年最新章节,民国江湖二十年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