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位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以菲薄之资,嗣守鸿业,夙夜兢兢,惧忝先帝之托。今春秋渐高,精力日衰,念神器之重,必付得人。

  皇二子胥定梁,天资英毅,仁孝性成。自十二岁戍边,栉风沐雨,亲历戎行,体察兵民疾苦,每以社稷安危为念。其性刚正,其志坚贞,抚军安民,屡建功勋,深得将士之心,百姓之望。朕观其德才,堪承大统。

  皇长子敦厚,然性耽安逸;皇三子聪颖,惜年少气盛。唯定梁文武兼资,仁勇并具,可继朕志,克承宗祧。

  着即传位于皇二子胥定梁,继朕登基,君临天下。

  内外文武群臣,当同心辅弼,共襄新政。新君即位,务以爱养百姓为念,整饬边备,安抚黎庶,使海内升平,永固基业。

  钦此。

  大庆十一年冬十二月初八日

  御笔亲书

  ……

  果然本应继位的就是燕王。景春熙在心中暗叹,那狗皇帝为了皇位,果然亲手毒害了自己的生父,毒害手足,其心当诛。

  这个认知让她不自觉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疼痛。

  燕王左手撑住额头,宽大的衣袖垂落,遮住了他大半张脸。他就这样许久不动,似在假寐,但景春熙分明看见一滴水珠从他的指缝间滑落,在烛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胥子泽重新坐到了景春熙身旁,他用自己的右手盖住了景春熙的手背,掌心传来的温度让景春熙微微一颤,却出奇地让人安心。

  景春熙轻靠在椅背上,感受到雕花靠背的纹路透过衣料传来细微的触感。

  三人再一次一动不动,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

  屋外,一阵夜风掠过,吹得窗棂轻轻作响,却无人去理会。

  烛火摇曳间,三人的影子在墙上交织,拉得很长很长。

  燕王那双布满茧子的手轻轻摩挲着黄花梨木案几的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他将那两件事发现的经过又问了一遍,这次问得极细,连景春熙怎么救周嬷嬷,怎么放的火,怎么逃得脱,都问了个仔细。

  景春熙都按跟靖亲王弘郡王编的说法,再陈述了一遍。

  同样的,说到周嬷嬷的惨状时,燕王也同样红了眼眶,胥子泽也再一次难过的再低下了头。

  烛火在燕王深邃的眼窝里投下摇曳的阴影,当他追问金砖上莲花的形状时,胥子泽注意到,父王左手正在无意识地捻着腰间的玉佩。

  这块玉佩是太上皇薨逝后,燕王赶回京时,贴身伺候先皇的刘公公偷偷交给他的。

  当时刘公公说的话,他还清楚地记得,“二殿下,皇上薨逝紧紧捏着这块玉佩伸出了两根手指,让咱家一定交给二殿下。”

  燕王忽然捏紧拳头,用力敲了敲自己的额头,“熙儿都能想到的事,本王怎么那么糊涂?”

  燕王忽然倾身向前,犀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景春熙脸上。小丫头今日穿着藕荷色襦裙,发间只簪了支木雕杏花,显得格外素净。

  燕王看着她睫毛在烛光下投出的细密阴影,忽然想起十三年前,被迫去往岭南时的那个暴雨夜,自己在皇陵前跪着发誓,要还原父皇忽然薨逝的真相、找回遗诏时的情景。

  "十三年了..."燕王喉结滚动着吐出这几个字,声音沙哑得像是被岁月磨糙的砂纸。他举起那份泛黄的遗诏,锦帛在空气中发出沙沙声,上面朱砂御印的裂痕清晰可见。

  景春熙看见燕王的手在抖,他腕间那道北伐时留下的箭伤疤痕此刻显得格外狰狞。"整整找了十三年..."燕王突然轻笑出声,眼尾纹路里藏着湿润的光。

  “熙儿是本王的福星啊!”这句话尾音发颤,像绷得太久的弓弦终于松开时的那声嗡鸣。

  "你——"燕王刚启唇,景春熙就慌慌张张从怀里掏出那封信。信封被她捂得温热,封口处靖亲王的私印火漆已经有些融化,在烛光下泛着蜂蜜般的光泽。

  她起身时差点碰倒了案几上的茶盏,却顾不得擦拭溅在袖口的水渍,双手捧信呈上了过去。

  “靖亲王和弘郡王让熙儿一定亲手交到殿下您手上。”她声音清亮,却带着微微的喘息。方才摸到怀中信件时,她惊觉自己竟差点忘了这桩要事。

  燕王的目光在信封上凝固了。那火漆封印的方式很特别——靖亲王惯用的五瓣梅纹印上,又加盖了弘郡王的龟钮私印。

  他抬眼看向景春熙,小丫头正紧张地抿着嘴唇,颊边那对梨涡若隐若现。“靖亲王和弘郡王信誓旦旦,非常诚恳...”她急急补充道,“都说一切全听燕王和世子吩咐。”说完悄悄舒了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个重大使命。

  燕王深深吸气,攥着信封的指节泛白,景春熙分明看见王爷眼底闪过水光,像是冰封的湖面突然映出了朝阳。

  他没有立即拆信,反而转向景春熙。窗外恰有夜莺啼叫,衬得书房更静。

  "说吧!"

  燕王声音突然温和下来,连带着眼角纹路都舒展开来,“熙儿想要什么奖赏?”他动作随意得仿佛在问明日早膳想用些什么。

  景春熙怔住了,完全没想到燕王会突然问出这句话。

  赏赐?她从未想过这个。

  手指无意识地抚上腰间荷包——那里头还装着出门前青山庄孩子们塞给她的干枣。刚要摇头,忽然想起景家还在流放的族人,还有爹爹,没有赦免文书而不能光明正大示人。

  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偷眼去看旁边,发现胥子泽正对她轻轻颔首。

  “父王是否记得...”胥子泽突然开口,声音如清泉击石,"上回儿臣说过,靖王爷爷家的幺儿——三叔找回来了。"

  他说着向景春熙递来安抚的眼神,"三叔现在是熙儿的继父,他原本是景大将军的副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最新章节,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