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志和邓同志上车后,方言发动汽车驶出协和大门,朝海淀花园路六号的中物院驶去。

  虽说这个年代没有导航,但方言对京城地图早已烂熟于心,就像前段时间深夜在巷子里穿梭追逐时,每条胡同的宽窄曲直在他脑海里都异常清晰。(见864章)

  从协和到中物院不过十五公里,此时早高峰已过,路线选择很明确:经长安街、平安里西大街、西直门外大街向西。

  路上红绿灯寥寥,交叉路口也少,只是道路狭窄,双向仅两车道,好在车流量稀疏。

  1978年的北京街头,除了偶尔掠过的绿色帆布吉普和公交电车,最多的便是清一色的“二八”自行车流。

  方言的车驶过西直门,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洒在挡风玻璃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瞥了眼后视镜,朱同志看着方言写计划,邓同志则低头翻看着手中的病历本。

  车轮碾过平整的柏油路,远处已能看见中物院的红砖楼顶,比起后世车水马龙的海淀,此刻的时光显得格外静谧而从容。

  海淀在 1978年还算不上繁华,主干道两侧时常闪过大片农田,农作物与杨树交织的风景里,能看到戴着草帽的农民弯腰劳作。

  方言一路上偶尔和后面的两位聊上两句,他们搞科研的对方言他们中医的工作还是有些好奇的。

  此外朱同志还问了方言的家庭情况。

  虽然他来之前就看过方言的资料,不过还好是从方言这里听到了不少新东西。

  就比如方言也看国外的期刊,对一些国际科研方面的进展也知道的很清楚。

  甚至还有一些没有受到他们重视的“小消息”,当然了他们也只是当做听个乐子,毕竟方言怎么说也是外行嘛,能够聊这些都不错了。

  一边聊着,一边开,越靠近花园路,街景便逐渐“城市化”起来:学院路沿线的“八大学院”外墙刷着红漆标语,首都医学院的白大褂身影、首都钢铁学院的机床轰鸣声,为这片区域注入了学术与工业的双重气息。

  中物院所在的花园路6号,恰好位于学术区与生活区的交界。

  附近的副食店、粮站和职工食堂错落分布,穿着蓝布工作服的行人往来其间,还有自行车筐里的铝制饭盒叮当作响,俨然一幅七十年代科研大院的生活图景。

  这里离学院路不过两公里,灰砖外墙的科研楼与红瓦顶的高校教学楼遥相呼应,门口挂着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木牌虽不显眼,却透着股庄重的神秘感。

  车稳稳停在中物院门口,方言瞥见门口持枪卫兵目光如炬,正警惕地盯着自己。直到后排车门打开,朱同志和邓同志下车,卫兵才放松下来,“啪”地敬了个礼:“首长好!”

  朱、邓二人点头回应,转身对方言笑道:“方大夫,多谢送我们回来!”

  “不客气。”方言应着,顺势朝院内望去……

  只见一面世界地图彩绘墙映入眼帘,“向科学进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勇攀科技高峰!”的标语赫然醒目,两侧行道树整齐延伸,透着股庄重的科研气息。

  朱同志接着说:“就不请你进去了,订单稍后我会转给卫生部,定制保健箱就劳你费心了。”

  方言点点头:

  “明白。”

  然后叮嘱到:

  “您二位也别忘了我说的注意事项。”

  朱、邓两人有些哭笑不得,方言是真怕他们不当回事。

  朱同志说道:

  “知道了!我待会儿就安排让人协调选拔生活助理。”

  方言说道:

  “那好,您二位多注意身体,我就先回去了。”

  朱同志和邓同志点点头,和他说道:

  “嗯,再见!”

  “路上慢点开。”

  方言上车后,和两人挥挥手,然后开车驶离了中物院,准备原路返回。

  等到方言走了后,朱同志笑着说道:

  “这个小年轻还挺有意思……”

  邓同志说道:

  “他挺轴,从开始到现在,明里暗里提醒我好多次要遵守实验安全流程,搞得我像是个新兵蛋子似的。”

  朱同志说道:

  “哈哈,人家这是工作认真负责,我感觉他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你工作的时候还真的要注意才行了。”

  “回头我优先给你配个生活助理,监督你的生活起居。”

  邓同志说道:

  “我有什么监督的,我生活比你健康多了,刚才体检结果你比我还严重。”

  朱同志笑了笑说道:

  “所以我听他说的,人家是专业的。”

  说罢对着邓同志讲道:

  “对了,今晚你也试试他那个睡功,要是好用的话,我看直接弄成个科普小册子,给大家就发一发。”

  邓同志点了点头说道:

  “嗯,希望能管用吧,我这瞌睡是一年比一年浅了,真是应了那句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两人说着话,转头朝着中物院里走了进去,不一会儿消失在了门口。

  ……

  方言开车离开了中物院儿,看了一下手表,这会儿才十点出头。

  开车回去好像也没啥事儿做。

  他突然想到自己还没去大姐和小老弟他们的北大。

  虽然这会儿他们还在上课,但是自己也可以去走动走动嘛。

  而且这会儿还能见到北大不少现在的大佬,还有现在的青年才俊未来的大佬们。

  花园路向西开到颐和园路,不一会儿就到了北大的西门。

  在门口的时候,方言拿出自己兜里的一堆工作证件,想着到底该用哪一个才好。

  “方言?”这时候,一个声音直接打断了他动作。

  方言抬起头,发现居然是自己的熟人,叶圣淘叶老。

  “哦哟!还真是你!”叶老看到方言也乐了,带着身边的人走了过来。

  方言放下证件,赶忙招呼到:

  “叶老,巧了啊!”

  叶老对着他问道:

  “什么情况这是?你不是在读大学了吗?转到这里来了?”

  方言说道:

  “没有没有,我今儿这会儿有空,过来看下我家里人。”

  “家里人?”叶老有些没反应过来。

  方言问道:

  “我弟方晨您记得不?”

  叶老一怔,恍然:

  “哦,海潮?”

  “对!”方言点点头。

  然后补充到:

  “还有我大姐,我小姨子都在这里上学。”

  叶老恍然大悟,方言家里读北大的人还挺多啊。

  然后和刚要说话的时候,他一旁的那个朋友,凑了过来对着叶老问道:

  “这是那个高考满分的方言啊?”

  “对。”叶老点点头。

  方言看向他:

  “您是……”

  对方笑着伸出手说道:

  “季羡林!”

  叶老补充到:

  “目前是北大副校长,兼华夏社科院和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

  PS:月票又多了200张,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2000字。

  下午还有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1977大时代,重生1977大时代最新章节,重生1977大时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