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在通衢关的留贴,自然没人追评,但是看到的人太多了,很快就传开了。
想要捂住这么多人的嘴,根本不可能,光是通衢关的守军就有三万人。
何况,这种事情越是掩盖,传播越快。
都水监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了山中别院,皇帝看到顾道已经从通衢关逃走,本就心急。
再看到那十六个字,只觉得胸口猛地挨了一拳,仿佛又一股气从胸口爆发。
一路挤压着从喉咙喷了出来,落在桌面白纸上,化作一滩鲜红的血渍。
“陛下……”
旁边伺候的太监,发出一声瘆人的尖叫。
“太医,快传太医……”
太监和宫女一阵手忙脚乱,皇帝却觉得胸口松快了许多,但是眼前模糊了。
一仰头昏死过去。
山中别院一片混乱,消息不胫而走,自然被元祥这位内宫大总管知晓了。
他立即找到了皇后,现在已经升级为太后。
“太后,出事了,皇帝吐血了。”元祥低声跟一身素衣的太后汇报道。
自从太上皇自杀,太后穿着素淡。
整日除了监督皇帝的按个幼子读书,就是刺绣养花,仿佛什么也不管了。
“吐血?”
皇后漫不经心地给花盆松土,一边说道,“没听说他以前有病啊,怎么会吐血?”
“回太后,奴婢不小心听到了一些前朝的消息,陛下向来是被气的。”
元祥低声说道。
“哦,不小心?”
太后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好吧,那你就不小心的说给本宫听听,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上皇派了五十禁军,送顾公去楚州上任,这件事太后还记得么?”
元祥说道。
太后点了点头。
“为了陛下,太上皇也是操碎了心,临走之前还当了一回恶人,给修之扣了那个腌臜的罪名。”
“修之这两口子,不知道心被伤成什么样子,更可惜的是,当今陛下还未必念他们的好。”
说起太上皇,皇后有些伤感,眼角微红。
放下手里的活计,让宫女拿来水盆一边洗手,一边继续问道。
“太上皇着急派人送修之上任,就是怕节外生枝,打乱计划,这件事跟吐血有什么关系?”
“那五十禁军被太子府亲卫给杀了……”
元祥低声说道。
在皇后愣神的时候,元祥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了,一直到顾道留下十六个字离去。
“混账!”
皇后怒气在眉宇间翻腾,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眼角瞬间红了。
“他这逆子,对得起陛下的苦心么!”
心痛至极之下,太后对丈夫的称呼,又变成了陛下。
回想丈夫这一生,为了这大乾江山呕心沥血,不惜生命,不计身后事。
知道自己生病会糊涂,怕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宁可趁着清醒提前结束生命,也要杜绝自己祸乱江山。
临终之前,做了那么多昧良心的事情,甚至亲手把女儿和女婿推入深渊。
就是为了太子,就是为了江山稳固。
可这个逆子做了什么。
陛下刚死,他就推翻生前的安排,竟然对顾道下死手,引发的后果不可估量。
太后心疼、憋屈,为陛下不值。
当然也是更为自己不值?
丈夫为了成全现在的皇帝,和大乾江山,付出了一切,而她为了成全丈夫付出了一切。
现在眼看着丈夫和自己的心血,正在被这个逆子,一点点地毁坏。
皇后岂能不心痛。
“他还好意思吐血?怎么不直接去死?”皇后恶狠狠地诅咒着,连元祥听了都浑身冰冷。
但是正是时候。
“太后,陛下的皇位怕是要不稳了。”元祥低声提醒道。
皇后吐了一口气,平复心情,抚摸着自己拍疼的手掌。
“稳固才怪了,这十六个字,太要命了。”
“换做是别人说的,顶多算是讽刺君王,或者直接当了无稽之谈。
可那是顾道啊!”
“天下名士,百战无敌的公爵,大乾的顶梁柱,口碑在民间之好,无出其右。”
“他说了,就有人信,如果有人信……”
皇后说着,突然眉头一凛然。
“糟了,慎王有危险……”元祥也脱口而出。
有一种稳固皇位的方法,那就是杀兄弟,没了其他继承者,自然就稳固了。
京城之内。
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毕竟那十六个字,就写在通衢关上。
京城的重臣各有耳目,一直密切关注驿站大屠杀的后续,消息一直不断地传来。
顾道留下十六个字之后出通衢关。
这个消息确认之后,朝堂六部寂静得震耳欲聋,没人愿意多说一句话。
“顾道会不会造反,要不要增兵通衢关?”兵部尚书高岸,直接提出了最实际的可能。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京城,应该不会造反。”刑部尚书李渠说道。
顾云璋默然不语。
“造反不可能,毕竟他指责陛下的事情,不说有袁公和我们几位作证。”
“就是太上皇清醒了,出来说一句,一切烟消云散。”
“可是顾道这口怨气恐怕不容易消散,若是斯隆和南越两国从中作梗,辽东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温尔雅想要骂娘。
陛下这孩子,哪根筋搭错了?太上皇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只需要照做,天下太平。
难道你那点恶劣的性格,就不能在肩负起国家命运的时候,有所改变?
难道对于顾道这点执念,足以让你拿着江山冒险?果然没有人君之资。
这要是自己儿子,说什么掐死。
“哎……”
袁琮长叹一声,仿佛老了十岁,他站起来,往日伟岸挺拔的身子,一下子就佝偻了。
一个是如同孙子一样的徒孙,理应护佑。
一个是江山之主,理应忠诚。
老人矛盾了。
“朝廷的事情,你们几个年轻的多担待,今日老夫乏了,就回家歇息了。”
袁琮落拓地走了。
山中别院。
皇帝在太医的治疗下,终于苏醒了,看和旁边的太监,发出沙哑的声音。
“骆驰抓到顾道没有?”
“陛下,没有骆统领的消息。”太监小心地回答。
他心中一沉,不报任何希望了。
“逆贼顾道,心思恶毒,竟敢污蔑朕,想要动摇朕的皇位,定然跟其他皇子有联系。”
“立即把慎王一家幽禁,严密监视,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皇帝冷声下令。
太监心中一凛,赶紧答应。
“扶朕起来,朕要去给太上皇请安,请他跟朕一起走一趟京城。”
皇帝说道。
他跟温尔雅想到一块去了。
只要太上皇出现在京城,加上重臣作证,顾道的指责就会烟消云散。
而且还可以反将一军,让他自食其果。
太上皇临死之前,身边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佛门大德了然,一个是陪伴一生的皇后。
最后一个是伺候一辈子的元祥。
太上皇不想死前面对哭哭啼啼,尤其不想别人从儿女身上看出端倪。
他的目的是,等到皇帝皇位稳固之后,再给他发丧。
所以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太上皇,已经走了,再也不能为他遮风挡雨了。
想要捂住这么多人的嘴,根本不可能,光是通衢关的守军就有三万人。
何况,这种事情越是掩盖,传播越快。
都水监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了山中别院,皇帝看到顾道已经从通衢关逃走,本就心急。
再看到那十六个字,只觉得胸口猛地挨了一拳,仿佛又一股气从胸口爆发。
一路挤压着从喉咙喷了出来,落在桌面白纸上,化作一滩鲜红的血渍。
“陛下……”
旁边伺候的太监,发出一声瘆人的尖叫。
“太医,快传太医……”
太监和宫女一阵手忙脚乱,皇帝却觉得胸口松快了许多,但是眼前模糊了。
一仰头昏死过去。
山中别院一片混乱,消息不胫而走,自然被元祥这位内宫大总管知晓了。
他立即找到了皇后,现在已经升级为太后。
“太后,出事了,皇帝吐血了。”元祥低声跟一身素衣的太后汇报道。
自从太上皇自杀,太后穿着素淡。
整日除了监督皇帝的按个幼子读书,就是刺绣养花,仿佛什么也不管了。
“吐血?”
皇后漫不经心地给花盆松土,一边说道,“没听说他以前有病啊,怎么会吐血?”
“回太后,奴婢不小心听到了一些前朝的消息,陛下向来是被气的。”
元祥低声说道。
“哦,不小心?”
太后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好吧,那你就不小心的说给本宫听听,到底出了什么事?”
“太上皇派了五十禁军,送顾公去楚州上任,这件事太后还记得么?”
元祥说道。
太后点了点头。
“为了陛下,太上皇也是操碎了心,临走之前还当了一回恶人,给修之扣了那个腌臜的罪名。”
“修之这两口子,不知道心被伤成什么样子,更可惜的是,当今陛下还未必念他们的好。”
说起太上皇,皇后有些伤感,眼角微红。
放下手里的活计,让宫女拿来水盆一边洗手,一边继续问道。
“太上皇着急派人送修之上任,就是怕节外生枝,打乱计划,这件事跟吐血有什么关系?”
“那五十禁军被太子府亲卫给杀了……”
元祥低声说道。
在皇后愣神的时候,元祥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了,一直到顾道留下十六个字离去。
“混账!”
皇后怒气在眉宇间翻腾,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眼角瞬间红了。
“他这逆子,对得起陛下的苦心么!”
心痛至极之下,太后对丈夫的称呼,又变成了陛下。
回想丈夫这一生,为了这大乾江山呕心沥血,不惜生命,不计身后事。
知道自己生病会糊涂,怕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宁可趁着清醒提前结束生命,也要杜绝自己祸乱江山。
临终之前,做了那么多昧良心的事情,甚至亲手把女儿和女婿推入深渊。
就是为了太子,就是为了江山稳固。
可这个逆子做了什么。
陛下刚死,他就推翻生前的安排,竟然对顾道下死手,引发的后果不可估量。
太后心疼、憋屈,为陛下不值。
当然也是更为自己不值?
丈夫为了成全现在的皇帝,和大乾江山,付出了一切,而她为了成全丈夫付出了一切。
现在眼看着丈夫和自己的心血,正在被这个逆子,一点点地毁坏。
皇后岂能不心痛。
“他还好意思吐血?怎么不直接去死?”皇后恶狠狠地诅咒着,连元祥听了都浑身冰冷。
但是正是时候。
“太后,陛下的皇位怕是要不稳了。”元祥低声提醒道。
皇后吐了一口气,平复心情,抚摸着自己拍疼的手掌。
“稳固才怪了,这十六个字,太要命了。”
“换做是别人说的,顶多算是讽刺君王,或者直接当了无稽之谈。
可那是顾道啊!”
“天下名士,百战无敌的公爵,大乾的顶梁柱,口碑在民间之好,无出其右。”
“他说了,就有人信,如果有人信……”
皇后说着,突然眉头一凛然。
“糟了,慎王有危险……”元祥也脱口而出。
有一种稳固皇位的方法,那就是杀兄弟,没了其他继承者,自然就稳固了。
京城之内。
该知道消息的都知道了,毕竟那十六个字,就写在通衢关上。
京城的重臣各有耳目,一直密切关注驿站大屠杀的后续,消息一直不断地传来。
顾道留下十六个字之后出通衢关。
这个消息确认之后,朝堂六部寂静得震耳欲聋,没人愿意多说一句话。
“顾道会不会造反,要不要增兵通衢关?”兵部尚书高岸,直接提出了最实际的可能。
“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在京城,应该不会造反。”刑部尚书李渠说道。
顾云璋默然不语。
“造反不可能,毕竟他指责陛下的事情,不说有袁公和我们几位作证。”
“就是太上皇清醒了,出来说一句,一切烟消云散。”
“可是顾道这口怨气恐怕不容易消散,若是斯隆和南越两国从中作梗,辽东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温尔雅想要骂娘。
陛下这孩子,哪根筋搭错了?太上皇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只需要照做,天下太平。
难道你那点恶劣的性格,就不能在肩负起国家命运的时候,有所改变?
难道对于顾道这点执念,足以让你拿着江山冒险?果然没有人君之资。
这要是自己儿子,说什么掐死。
“哎……”
袁琮长叹一声,仿佛老了十岁,他站起来,往日伟岸挺拔的身子,一下子就佝偻了。
一个是如同孙子一样的徒孙,理应护佑。
一个是江山之主,理应忠诚。
老人矛盾了。
“朝廷的事情,你们几个年轻的多担待,今日老夫乏了,就回家歇息了。”
袁琮落拓地走了。
山中别院。
皇帝在太医的治疗下,终于苏醒了,看和旁边的太监,发出沙哑的声音。
“骆驰抓到顾道没有?”
“陛下,没有骆统领的消息。”太监小心地回答。
他心中一沉,不报任何希望了。
“逆贼顾道,心思恶毒,竟敢污蔑朕,想要动摇朕的皇位,定然跟其他皇子有联系。”
“立即把慎王一家幽禁,严密监视,不得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皇帝冷声下令。
太监心中一凛,赶紧答应。
“扶朕起来,朕要去给太上皇请安,请他跟朕一起走一趟京城。”
皇帝说道。
他跟温尔雅想到一块去了。
只要太上皇出现在京城,加上重臣作证,顾道的指责就会烟消云散。
而且还可以反将一军,让他自食其果。
太上皇临死之前,身边只有三个人,一个是佛门大德了然,一个是陪伴一生的皇后。
最后一个是伺候一辈子的元祥。
太上皇不想死前面对哭哭啼啼,尤其不想别人从儿女身上看出端倪。
他的目的是,等到皇帝皇位稳固之后,再给他发丧。
所以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太上皇,已经走了,再也不能为他遮风挡雨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最狂驸马爷,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大乾最狂驸马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乾最狂驸马爷,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大乾最狂驸马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