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您先看看我们这些设备的加工过程,就会明白,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根本就是浪费钱。在切削过程中,需要乳化剂冷却来降低工价变形以及刀具的磨损,在这个过程中,乳化液是会被高温挥发的……”

  谢威知道,不了解数控机床的大佬们,肯定是被忽悠了。

  要是不通过环境等方面来彰显这些机床的先进,国外那些数控机床供应商,如何好意思漫天要价?

  一台精度不高的数控车床,都敢要二三十万刀的价格!

  何况,修建恒温恒湿的无尘车间,那又是一笔利润啊。

  车间里,已经有7台改造过的数控车床,此刻都处于加工状态。

  由于是利用普通车床改造而来,车床外面自然没有防护罩等东西,加工过程一目了然。

  “部长,这些是我们改造的数控机床,利用程序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要把零件毛坯装上去……”

  母志平向胡副部长等一行人指着正在运行的改造数控车床介绍。

  改造后的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一目了然,即使根本不懂相关技术的人,也能看明白。

  “不错!不错!”

  胡副部长看着机床自动加工零件,再听了详细介绍后,心中不由怒骂三菱重工的人:该死的小鬼子,说得天花乱坠。他们能提供的两轴数控系统跟机床,也没说的那么先进跟昂贵。

  “不知道这样的机床价格如何?”

  听到胡副部长问价格,母志平正要开口,谢威先说话了:

  “领导,目前完整的数控机床还在生产,具体成本没有核算过,不过,像眼前这种能加工回转直径400毫米,零件长度在1米的数控车床,价格不会超过15万。”

  谢威说的价格,顿时让知道成本的杜国旺跟母志平几人瞪大了眼睛。

  黑!

  实在是太黑了。

  一套数控系统,加上滚轴丝杠副、步进电机等相关零部件,成本也不到18000元,这还是目前样品试制的价格。

  批量生产后,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

  而普通6140车床,价格也才三万多块钱一台。

  两者的价格加在一起也才5万多。

  谢威的报价直接就在成本价上翻了两倍!

  胡副部长的脸色陡然变化。

  看到领导脸色变化,杜国旺顿时急了,刚要开口解释,说只要生产数量多一些,研发成本摊薄,要不了那么多。

  哪怕卖7万块一台,利润也不低。

  “多少?”

  胡副部长一名手下满脸不可思议地惊呼:“你们说的不是眼前这种吧?”

  “当然不是,眼前这是利用普通车床改造的,一台普通车床加上一套数控系统改造而来,成本其实要不了那么高,我们的数控系统每套成本价目前在5万4左右……等到批量生产后,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谢威再次抢先在杜国旺说话之前开口了。

  “……”

  成本价的三倍啊!

  “专门生产的数控车床跟眼前改造的有什么区别?”

  胡副部长问道。

  “性能更稳定,精度更高,转速等不需要手动操作,加工效率更高……加工精度应该可以稳定地控制到0.02mm。”

  “那咱们还跟小鬼子谈个啥啊!他们0.05mm精度的数控车床,报价居然都是22万刀;数控系统一套都要6万多刀……”

  不等胡副部长的开口,之前惊呼价格的人咬牙切齿地说道,“小鬼子欺人太甚!既然咱们自己已经有了,还跟他们谈判什么!”

  对于手下的言论,胡副部长没有丝毫不满。

  他也是如此想的。

  小鬼子确实欺人太甚。

  之前明知道他们是讹诈,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受着。

  虽然不是需要的三轴甚至更高端的四轴,连两轴都搞不到,何谈更高端的?

  听到这话,李校长跟杜国旺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喜意。

  之前还苦于找不到机会问上级要更多经费呢。

  机会不就来了么!

  于是乎,李校长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行,琢磨着如何向胡副部长哭穷,要到更多经费支持:自己有了,才不会被国际上讹诈啊!

  “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继续谈的……”

  在众人皆沉默时,谢威开口了。

  “谢威!”

  李瑞急了。

  这小子,难道不知道这是机会?

  继续谈判,从国外引进,这会严重挤占部里能下发给学校数控项目的研发经费。

  “为什么?”

  胡副部长也好奇了。

  谢威的名字,他听过了几次,尤其是任副部长对谢威赞不绝口,说是他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想法非常独到。

  在被三菱讹诈,自己已经取得了突破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不再去受小鬼子的那洋气,谢威却说继续谈判。

  “领导,虽然二轴的数控车系统我们搞出来了,不过三轴数控系的系统目前尚未搞定,看起来只是增加了一个轴的运动方向,技术难度却提升了好几倍……”

  谢威没有理会不断给自己递眼色的杜国旺跟李瑞,平静地解释原因。

  “我们并没有多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经验!”

  说到这里,谢威的脸上变得严肃。

  能有借鉴,研发起来更快。

  数控机床的轴控制,绝对不是增加一根轴就如同1+1那么简单。

  “巴统禁运并不是真正的绝对禁运。目前,数控机床的重要性,全世界工业国家都清楚。为什么在巴统禁运的时候,小鬼子会主动向我们提供禁运清单上的数控机床这种战略装备?”

  “为什么?”

  这也是胡副部长想不通的地方。

  几年前,七机部就谋求引进数控机床,奈何根本就没有丝毫可能。

  能提供数控机床的单位,都是不予理会。

  没曾想,过了几年,人家主动找上门。

  “HZ80通用芯片的研发成功,让两轴甚至三轴数控系统成为了可能,至少控制系统没有问题。眼前就是证明。”

  谢威指着正在自动运行程序加工零件的改造数控机床,一脸严肃。

  “是因为我们有了,他们才主动找上门?”

  胡副部长有些明白谢威的意思了。

  “不是这原因。眼前的数控系统,跟国际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国际先进已经使用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的伺服电机,因为技术原因,我们采用的是步进电机……”

  一旁的李瑞急得不行,不断给谢威递眼色,希望他少说学校项目的去缺陷。

  跟国际上差距大了,还怎么要经费?

  就连杜国旺也开始着急了,觉得谢威这小子终究还是太过年轻,根本就不知道迂回。

  按照目前的说辞,怎么可能让部里给更多的支持?

  “哦?”

  胡副部长还真不知道内情。

  “实际上,国际上之所以愿意出口,并不是他们真的好心,而是在目前国家缺乏经费的情况下,看到我们已经具备研发成功的基础,才提供的……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用落后技术获得更多利润,另外一方面则是可以延缓国内同类技术的研发……”

  谢威平静地说道。

  听到他的说辞,即使有人不相信,却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理由。

  事实,好像就是如此。

  ······

  首都饭店。

  “冈坂,你得清楚,向他们出售这种即将被淘汰的数控系统以及设备,并不是我们的意愿。公司要发展,不仅仅只是考虑利润……”

  村田正雄严肃地看着手下冈坂日川,脸上满是无奈。

  跟七机部的谈判已经处于僵持阶段。

  七机部需要更先进的数控机床,对三菱来说,四轴也不是最先进的。

  技术越先进,从中国这种自己没有研究出数控机床的市场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多。

  冈坂日川提出,可以向七机部提供精度不高的三轴甚至四轴数控机床,以此来获得更多利润。

  目前,整个日本国内数控机床企业的竞争相当激烈。

  从二战后国家重建,经济快速增长,到了目前,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放缓。

  而各类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经济增长更加缓慢。

  数控技术源于美国,日本在霉国人的基础上快速发展,进入国际市场后却发现,他们的数控机床根本没法跟德国这种老牌制造强国比。

  甚至整个西方都有数量众多的数控机床企业。

  为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这样技术落后又庞大的市场,就成了很多公司眼中的潜力市场。

  只不过,由于中国刚改革开放,政策是否持续,让很多企业都处于观望状态。

  三菱这种老牌公司,抗风险能力本就非常高,加上跟大陆的合作比较多,所以才主动寻求向大陆市场提供数控机床。

  由于各种原因,三菱并不希望大陆获得太过先进的数控机床。

  谈判的进度也证明,三菱之前想要利用即将被淘汰的落后数控机床以及技术来从大陆获得更多利润的方案行不通。

  冈坂日川从一开始就反对。

  只可惜,他的级别无法让他拥有话语权。

  “村田先生,我们需要更多利润!两轴数控机床对于先进制造行业来说,效率甚至比不上他们的专机专线生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精明……而低精度的三轴数控机床甚至四轴机床,才是他们迫切想要得到的……”

  冈坂日川严肃地说道。

  两轴?

  对于大陆这种拥有庞大数量经验丰富技术工人的市场来说,并没有让他们动心的理由。

  “数控车床的效率比普通车床高了很多,可中国拥有太过庞大的人口基数,而且他们技术工人一个月只需要几十块人民币的工资,五个工人,一年才多少钱?”

  冈坂日川考虑问题的角度跟村田正雄等人不一样。

  村田正雄等三菱中高层,考虑的是三菱提供的技术比中国大陆先进多少,同样还需要防止大陆获得技术后,直接消化他们的技术。

  而冈坂日川则是考虑投入产出比。

  自古以来就精明的中国人,不可能会仅仅只是为了一点生产效率就花费庞大的经费采购他们即将被淘汰的设备。

  大陆的人口太多了!

  人力成本,低得令人发指。

  “技术,是人力能比的?”

  村田正雄一脸不屑,“技术无法突破,多少人都没用!”

  “如果他们技术突破了呢?”

  “不可能!”

  村田正雄满脸不屑的笑容,“冈坂,技术突破,可不是靠着人力就能解决的,这是需要整个工业系统的配套才能解决!以目前中国的技术基础,你觉得可能么?”

  不是村田看不起中国大陆。

  他们的技术实在是太差了。

  工业基础同样差啊。

  跟日本的技术比,不说半个世纪,三十年的技术差距还是有的。

  “跟我们谈判的胡副部长,这几天消失了……”

  “也许他有别的事情。”

  村田正雄满脸笑容地看着冈坂日川,“大陆的人才供应几乎青黄不接,他们很缺人!尤其是目前搞改革开放……你太过忧虑了。”

  “如果他们有了数控系统呢?”

  “那我们就提供比他们技术先进一点的啊。这也不会违反巴统禁运。我们不仅要从他们这边赚钱,更需要阻止他们技术的发展!”

  村田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

  在他看来,冈坂日川完全是在杞人忧天。

  看着负责人如此态度,冈坂日川纵然心里有着无数想法,也只能作罢。

  说出来,反而会被上司嘲笑自己想太多。

  ······

  “什么?哈工大的三轴数控系统已经开始进行样品试制了?”

  郑部长不可思议地看着刚从哈工大回来的胡副部长,“这么说来,李瑞之前要经费,并不是吹牛?”

  “是的。”

  胡副部长点头,“不过他们目前缺乏经费,进度受到了影响。”

  “……”

  听到经费,郑部长顿时警惕起来,眼神中透露出质疑。

  “数控车的系统已经装到了机床上,在学校的金工车间,已经有7台,而且价格非常低……”

  知道郑部长被李瑞要经费的手段给搞得不耐烦,他那质疑的目光不就是怀疑自己被李瑞忽悠了么?

  人家成果摆在那里呢!

  “李瑞他们说,也不需要部里特别拨付经费,只要给一些订单就可以……”

  “这么说来,咱们不用跟三菱的人谈判了?”

  郑部长听完,大喜。

  对胡副部长,他还是相信的。

  “还得谈!”

  “???”

  不是说都自己搞出来了?还花钱?

  部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何况还得外汇。

  “我们有两轴系统,他们会提供三轴;我们有了三轴,他们会提供四轴……三轴的技术难度不是特别大,哈工大跟哈一机合作,能解决;而四轴系统,难度不知道比三轴大了多少,即使花费巨大代价,只要搞到了样品,让相关科研人员参观……”

  胡副部长的理由,是按照谢威的说的。

  进口四轴,然后给研发人员拆解,学习,以此加快国内同类技术的进度。

  “弯道超车,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作为参考,可以加快进度……”

  这是谢威的原话。

  胡副部长深以为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