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市建立通讯样板工程?”
看着眼前的醉意朦胧,走路都快走不稳,相互搀扶着进入自己办公室的张鸣秋跟刘德宝,听完他们一边打着酒嗝,一边笑意盎然地告诉自己的好消息,意外不已。
哈城?
哈城市市政府能同意?
或是邮电局能同意?
关键这事儿,难道不需要上报省里?
“对。整个市,第一~第一批~先用~你们开发的~交换机~建立全市~电话交换网络……”
张鸣秋一脸兴奋地大着舌头告诉谢威。
由于喝多了,好些关键的词谢威听不明白,但是也明白了两个喝多的领导想要表达的意思:学校的程控交换机,有了第一笔订单!
这难道就是之前张鸣秋主动跑来给自己说让自己不用担心其他,只管搞项目,其他交给他们去办?
果然人跟人没法比啊。
看看!
看看!
同样是校长,李瑞那老家伙天天都琢磨着挪用校企办那点钱;张鸣秋跟刘德宝现在还是代理呢,面对李瑞留下的烂摊子,不仅没有要求校企办给钱填窟窿,反而还给校企办的项目找业务!
校长跟校长比,差距咋就这么大咧!
“嗝~”
醉眼朦胧的刘德宝打了一个酒嗝,谢威眼看着他喉头不断上下涌动,怕是要吐。
顿时有些无语的谢威只能赶紧上前去准备帮他拍背。
“不,不用……早就吐……吐完了!特么的,就我们两人,跟他们五六人都给放倒了,才让他们同意呢……”
刘德宝笑得很开心。
果然,他只是有些反胃,并没有呕吐。
“你们该不会是从中午就喝到了现在吧?”
看看时间,七点不到。
吃完饭喝酒,没这么快就喝到这程度。
“可不是!11点就开始喝……呕~”
刘德宝依然笑着回答,“这场酒没白喝……”
看到刘德宝喝多了反胃的难受劲,谢威急忙起身去给他们两人泡浓茶来解酒。
“呼~噜~呼~噜~”
一旁坐在椅子上的张鸣秋已经靠着椅子靠背,脑袋仰着,鼾声如雷。
笑着的刘德宝也是坐不稳的样子,谢威无奈,只能跑到旁边的设计室,找了一名同学,并搬了一张行军床过来,加上自己平时在办公室睡觉的那张行军床,把喝多的两人安顿了下来。
刘德宝一躺平,也很快响起了震天的鼾声。
整个房间里,两人如同比赛一般,鼾声此起彼伏,谢威根本就没心思干活。
“要不你回宿舍去休息,我在这里守着两位领导?”
莫灵羽对谢威说道。
谢威摇头,“得去找王征他们一趟,计划得调整。”
“他们车票都已经准备好,明天早上就出发啊。有什么比寻找业务,获得持续研发的经费更重要的?数控系统那边持续研发的经费都快跟不上了,也没法支援这边……计算器的利润,随着外资产品的大量涌入,利润也只能保证14厂的发展……”
莫灵羽显然是还不知道学校两位代理领导帮着拿下了哈市邮电局交换机系统的订单。
不过具体情况谢威也不清楚。
在他看来,两人连成本什么的都不知道。
谢威对她说了后,莫灵羽一脸疑惑:“咱们学校不应该先成为试点?”
“咱们学校才多少电话?就一台交换机就足够了。全市各个邮电分局以及总局多大的规模?”
谢威问莫灵羽。
莫灵羽自然知道学校的电话网路规模没法跟整个哈城市比。
目前全国的电话通讯网路,各市一般都只有直通首都跟省会城市的电话电路,然后就是市直属各县有直达线路,电话想要打到市外或是省外的各个城市,都必须通过省会城市的电话总局交换机房转接到另外一个总机房,然后一层层地转接。
哈城是工业城市,工厂众多,加上又是省会城市,电话装机总量绝对不少。
仅仅是哈工大一所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各个系,至少都有一台电话的。
由于哈工大的特殊性,学校有直达首都的电话电路,也有直达黑省邮电总局的,依然需要转接。
如果是往外面打电话,就得从办公室先打到总机,总机接通到其他电话局,然后再接通到另外的电话局……
有可能一通电话需要经过很多个不同地方电话局的多次续接,遇到某个中继站线路繁忙,那么,在记录台受理后转接到续接台,就老实在一旁等着接通吧。
只有接通后,发话人跟受话人才能讲上话。
通话质量?
靠吼,对方能不能听明白,不保证。
什么时候接通?
这就比较玄学了:电路空不空、受话人在不在,话务员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发话人有事临时离开等等都可能影响到通话。
运气好点的,十多分钟就接通了;运气不好?几个小时到一天都没法接通也是常有的事情。
比如,校企办要给学校旁边的卫生巾厂打电话,王征就需要先拨通学校总机,总机转接到哈城总机,再由哈城总机转接到街道所属区域的分局,分局再接续到工厂。
面对话务繁忙的哈城电话网络系统,有可能半个小时都无法接通!
这点时间,足够从校企办到卫生巾厂走一个来回了,开车几个来回都可能。
当然,这只是普通通话线路。
国内通话网络什么情况,领导们都知道,所以邮电部根据重要程度对电话进行分类,越是级别高的电话,接通的速度就越快。
就如同公路上遇到110、119、120这些特殊车辆,其他车辆都需要让路,以此来保证重要电话在最短时间内接通。
就因为了解这个,谢威在上学之前就把程控交换机罗列在了自己的计划上,如果不是因为意外,现在应该还没开始启动的。
目前哈城电话装机数量谢威并不清楚,为了培养王征跟校企办的其他人员,这些情况他都是让校企办去了解、去打听。
“车票都搞好了,电报也给拍了过去啊,怎么就临时更改行程?”
罗诚不满地看着谢威。
这几天他可是没少打电话求人,几乎所有时间都守在电话边。
“谢威,整个哈城市,到目前为止电话装机数量超过了50000部,交换机数量远远不够,全市一个总局,十个分局,每个交换机房分为三班倒,依然无法保障……”
王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谢威做了介绍。
到了最后,他补充了一句,“哈城邮电局交换机网路并不适合现在的我们,建设难度实在太大了……如果全部用我们现在这种小容量的交换机,全市需要建设超过6万门的容量,甚至今年的电话装机容量都会超过这个数量……这得需要多少台交换机?”
“哈城的厂矿、院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多,电话装机量在全国都排在前列,就在上个月,邮电部在哈城跟沪市两座城市进行市话通话计次收费试点,谢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罗诚也是满脸严肃。
哈城的电话装机数量太多了!
目前学校程控交换机项目仅仅只搞出了256门的程控交换机,要满足如此庞大的电话通讯网路所需,数量需要数百台!
即使哈城愿意给这业务,也得考虑数百台的小交换机,安置在哪里啊。
专门修建一栋大楼怕是都安装不下来。
“……”
谢威默然,他没想到,两个代理领导给搞了个大业务,却对刚熟悉交换机业务的技术开发团队提出了如此大的调整。
“具体情况还不知道,得等两位领导酒醒了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咱们搞程控交换机,在自己的地盘上,如果城市用外国的交换机,这……”
一直都没说话的莫灵羽一句话,顿时就让罗诚跟王征两人闭嘴了。
哈工大要是没搞程控交换机就说不得。
他们自己搞了,还搞出来了。
可他们所在的城市使用其他的交换机,以后出去也就别跟对手竞争了。
“不管难度多大,咱们都得做。本来也缺乏一个样板工程,哈市被拿下是最好的,项目团队在这里,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改进。至于整个工程的难度,先等张校长跟刘书记醒了,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吧。”
谢威想了想,说道。
“可是……”
罗诚还想说行程变化的事。
“哈城这边如果我们没法搞定,其他地方也只能卖一些小交换机,现在拿到了大工程,都跟目前一样。”
谢威提醒他,“拍个电报过去解释一下吧。”
罗诚认真打量了谢威好一阵,败下阵来,最后无奈地点头:
“好吧~”
凌晨三点半,张鸣秋醒过来,努力想要坐起来,却因为醉得太厉害,浑身无力,好几次都没能坐起来。
趴在办公桌上休息的谢威听到动静醒了过来,急忙把他扶起来。
“呕~”
混合着胃酸的酒气极其难闻。
“水~”
谢威把昨晚上两人过来时给泡的浓茶端了过来。
“咕嘟~咕嘟~”
一直把杯子里的茶水全部喝掉,张鸣秋才有些意犹未尽地让嘴巴脱离杯子边沿,“渴死我了,这冰冷的浓茶喝下去,好受多了。特么的,以前喝醉,也没这么难受啊!”
“你们这是喝了多少?”
谢威好奇地问道。
“不知道。白酒喝了至少二三十瓶吧,我跟刘书记两人吐了喝,喝了吐……”
谢威脸色黯然。
这年头拿业务,没有上级的指示,难道都得靠着喝酒?
“不用担心,虽然我们也不愿意,不过这顿酒喝得绝对值得。”
看到谢威的表情,张鸣秋知道他的心思,“也算咱们运气,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哈城这样的工业城市发展迅速,通讯需求快速增长,可落后的通讯能力与全市的经济、社会需求根本无法匹配。为了改善通讯能力落后的问题,哈市计委准备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想要争取日本的贷款,引进日本的程控交换机……”
谢威听完,顿时明白为什么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喝成了这样。
明显是截胡的啊。
“一开始,他们并不愿意使用学校开发的交换机,尤其是金效廉那王八蛋,说咱们技术落后,容量小……”
谢威不知道金效廉是谁。
听了张鸣秋的介绍后,才知道。
了解了情况,谢威才意识到,为什么张鸣秋说这顿酒喝得值:哈市没钱,只要国家计委批准哈市的立项,哈市就能跟日本方面谈判,用日本的贷款来采购日本的程控交换机,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解决了整个哈市电话通讯网路技术落后、容量小的情况。
“水,水~”
这时,刘德宝也醒了过来。
咕嘟了一杯冰凉的浓茶水后,他又打了一个酒嗝,“这凉茶水下肚,舒服多了。”
“谢威,你一晚没睡?对不起啊……”
看着一旁的谢威,刘德宝一脸歉意。
这个时候谢威在眼前,显然是他在照顾自己跟张鸣秋两人。
“没事。倒是辛苦两位领导了。”
谢威心中再一次鄙视起李瑞那个老家伙:同样是领导,李瑞跟眼前这两人差距太大了。
“我们不辛苦,虽然这场酒喝得人难受,可喝出来数千万的项目来了!”
啊?
数千万!
在人均工资三四十的80年代,数千万的工程,绝对属于大项目了。
“整个哈市通讯工程升级改造全部给学校做?”
谢威听完,嘴角接连抽动了两下。
果然,跟他担心的一样。
学校目前只有256门程控交换机,要满足一个装机容量需求很大的城市,技术上能实现,可问题在于需要的数量太多。
“对!”
刘德宝点头,“他们原本是准备找日本公司来做的。当时我们在酒桌上都差点打起来了,鬼子当年侵略我们的时候,在哈城干下了多少罪行?尤其是金效廉那混蛋,说就是因为鬼子干下了太多暴行,让他们给咱们发展来赎罪,张校长当时一酒瓶子就给他抡上去了……”
张鸣秋这么猛?
谢威诧异地看向了张鸣秋。
学校校长跟系主任们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上演全武行,谢威是知道的。
在他的认知跟记忆中,张鸣秋这种儒雅的领导,怎么可能动手呢。
“咱们再穷,也得有志气啊。鬼子贷款,又不是不收利息!金效廉那狗曰的,显然没去平房区XJ大街23号去看看鬼子731的厂畜生们干了些什么!”
张鸣秋没有丝毫羞愧,说到这里,依然一脸怒气。
谢威不知道说什么。
国恨家仇!
“要不是张校长那一瓶子,文敏他们还不会松口。现在业务我们帮忙拿下来了,技术就得看你们了。”
刘德宝对谢威说道。
谢威默默地叹了口气,为了拿下这项目,学校代理校长都用装酒的玻璃瓶拍干部了,即使有困难,能说么?
“不对啊,刘书记,张校长,哈城即使把业务给我们了,他们没钱,怎么干?”
突然,谢威想到两人说的是从日本寻求贷款购买日本的程控交换机方案,怎么还贷他不知道,显然是没钱的。
而现在,如果把合同敲定,哈市政府拿不出钱来,这不得学校补贴?
几千万的项目,按照成本来说,哪怕有一半的利润,房顶漏雨、墙壁漏风的学校哪里拿得出来?
让校企办贷款?
“哈市邮电局贷款呗。上个月邮电部在咱们哈城跟沪市进行市话通话计次收费试点,邮电部规定甲种电话月基本计次数100次,不超过基本次数月租9元;乙种电话月基本计次数200次,不超过基本次数月租13元;超过基本计费次数的,每1次另收4分。”
张鸣秋的话让谢威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哈城现在电话装机数量超过50000部,哪怕是按照甲种计算,一个月邮电部光是收月租金也得45万啊!
哈城的很多单位相互间联系频繁,200次的次数,对于很多需要跟其他单位沟通的部门来说,根本就不够!
“还有啊,前两天国家出台了关于市内电话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并适当征收用户初装费用于市内电话建设的规定。哈市这边贯彻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市政府正在讨论把用于城市维护中的电话附加费返给市邮电局用于市内电话建设;哈城已经上报省财政厅、物价局:企业单位安装每部电话(包括中继线和专线)收取2000元,党政军机关和事业单位减半收取……你觉得他们会没钱?”
刘德宝的话让谢威意识到,自己对这些国家政策的反应有多迟钝。
这些政策,连王征都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可见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为程控交换机项目付出了多少心血。
也进一步证明当初张鸣秋主动找谢威说的话是认真的。
2000一部的电话初装费,按照目前的汇率,折算下来也就1300多刀,实际上根本要不了这么多。
“还有,哈城准备把电话装机容量提升到10万部。如果达到这容量,仅仅是初装费,都能收取上亿,更不要说月租跟计费次数等……”
“他们每部电话收取2000的初装费,咱们也没多要价,跟国外一样,按照线路要价,每一线700块……”
“……”
谢威没想到,这两位的黑,丝毫不比李瑞差啊!
按照目前学校的技术,把交换机跟研发投入都算进成本,平均到每一线,也不过一百多块钱,随着技术的发展跟生产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降低。
他们直接把价格报到了700块一线。
这就意味着一台256门的程控交换机,售价将近180000!
绝对的暴利。
“每线700的价格,是不是太少了?”
看到谢威表情凝固,张鸣秋有些忐忑地问道。
怕谢威误会,紧接着补充:“之前问过王征,他说每线成本大约200出头,我们原本准备报价500,想到他们一线要收2000,赚太多了……”
看着眼前的醉意朦胧,走路都快走不稳,相互搀扶着进入自己办公室的张鸣秋跟刘德宝,听完他们一边打着酒嗝,一边笑意盎然地告诉自己的好消息,意外不已。
哈城?
哈城市市政府能同意?
或是邮电局能同意?
关键这事儿,难道不需要上报省里?
“对。整个市,第一~第一批~先用~你们开发的~交换机~建立全市~电话交换网络……”
张鸣秋一脸兴奋地大着舌头告诉谢威。
由于喝多了,好些关键的词谢威听不明白,但是也明白了两个喝多的领导想要表达的意思:学校的程控交换机,有了第一笔订单!
这难道就是之前张鸣秋主动跑来给自己说让自己不用担心其他,只管搞项目,其他交给他们去办?
果然人跟人没法比啊。
看看!
看看!
同样是校长,李瑞那老家伙天天都琢磨着挪用校企办那点钱;张鸣秋跟刘德宝现在还是代理呢,面对李瑞留下的烂摊子,不仅没有要求校企办给钱填窟窿,反而还给校企办的项目找业务!
校长跟校长比,差距咋就这么大咧!
“嗝~”
醉眼朦胧的刘德宝打了一个酒嗝,谢威眼看着他喉头不断上下涌动,怕是要吐。
顿时有些无语的谢威只能赶紧上前去准备帮他拍背。
“不,不用……早就吐……吐完了!特么的,就我们两人,跟他们五六人都给放倒了,才让他们同意呢……”
刘德宝笑得很开心。
果然,他只是有些反胃,并没有呕吐。
“你们该不会是从中午就喝到了现在吧?”
看看时间,七点不到。
吃完饭喝酒,没这么快就喝到这程度。
“可不是!11点就开始喝……呕~”
刘德宝依然笑着回答,“这场酒没白喝……”
看到刘德宝喝多了反胃的难受劲,谢威急忙起身去给他们两人泡浓茶来解酒。
“呼~噜~呼~噜~”
一旁坐在椅子上的张鸣秋已经靠着椅子靠背,脑袋仰着,鼾声如雷。
笑着的刘德宝也是坐不稳的样子,谢威无奈,只能跑到旁边的设计室,找了一名同学,并搬了一张行军床过来,加上自己平时在办公室睡觉的那张行军床,把喝多的两人安顿了下来。
刘德宝一躺平,也很快响起了震天的鼾声。
整个房间里,两人如同比赛一般,鼾声此起彼伏,谢威根本就没心思干活。
“要不你回宿舍去休息,我在这里守着两位领导?”
莫灵羽对谢威说道。
谢威摇头,“得去找王征他们一趟,计划得调整。”
“他们车票都已经准备好,明天早上就出发啊。有什么比寻找业务,获得持续研发的经费更重要的?数控系统那边持续研发的经费都快跟不上了,也没法支援这边……计算器的利润,随着外资产品的大量涌入,利润也只能保证14厂的发展……”
莫灵羽显然是还不知道学校两位代理领导帮着拿下了哈市邮电局交换机系统的订单。
不过具体情况谢威也不清楚。
在他看来,两人连成本什么的都不知道。
谢威对她说了后,莫灵羽一脸疑惑:“咱们学校不应该先成为试点?”
“咱们学校才多少电话?就一台交换机就足够了。全市各个邮电分局以及总局多大的规模?”
谢威问莫灵羽。
莫灵羽自然知道学校的电话网路规模没法跟整个哈城市比。
目前全国的电话通讯网路,各市一般都只有直通首都跟省会城市的电话电路,然后就是市直属各县有直达线路,电话想要打到市外或是省外的各个城市,都必须通过省会城市的电话总局交换机房转接到另外一个总机房,然后一层层地转接。
哈城是工业城市,工厂众多,加上又是省会城市,电话装机总量绝对不少。
仅仅是哈工大一所学校,各个行政部门、各个系,至少都有一台电话的。
由于哈工大的特殊性,学校有直达首都的电话电路,也有直达黑省邮电总局的,依然需要转接。
如果是往外面打电话,就得从办公室先打到总机,总机接通到其他电话局,然后再接通到另外的电话局……
有可能一通电话需要经过很多个不同地方电话局的多次续接,遇到某个中继站线路繁忙,那么,在记录台受理后转接到续接台,就老实在一旁等着接通吧。
只有接通后,发话人跟受话人才能讲上话。
通话质量?
靠吼,对方能不能听明白,不保证。
什么时候接通?
这就比较玄学了:电路空不空、受话人在不在,话务员之间协作配合的好坏、发话人有事临时离开等等都可能影响到通话。
运气好点的,十多分钟就接通了;运气不好?几个小时到一天都没法接通也是常有的事情。
比如,校企办要给学校旁边的卫生巾厂打电话,王征就需要先拨通学校总机,总机转接到哈城总机,再由哈城总机转接到街道所属区域的分局,分局再接续到工厂。
面对话务繁忙的哈城电话网络系统,有可能半个小时都无法接通!
这点时间,足够从校企办到卫生巾厂走一个来回了,开车几个来回都可能。
当然,这只是普通通话线路。
国内通话网络什么情况,领导们都知道,所以邮电部根据重要程度对电话进行分类,越是级别高的电话,接通的速度就越快。
就如同公路上遇到110、119、120这些特殊车辆,其他车辆都需要让路,以此来保证重要电话在最短时间内接通。
就因为了解这个,谢威在上学之前就把程控交换机罗列在了自己的计划上,如果不是因为意外,现在应该还没开始启动的。
目前哈城电话装机数量谢威并不清楚,为了培养王征跟校企办的其他人员,这些情况他都是让校企办去了解、去打听。
“车票都搞好了,电报也给拍了过去啊,怎么就临时更改行程?”
罗诚不满地看着谢威。
这几天他可是没少打电话求人,几乎所有时间都守在电话边。
“谢威,整个哈城市,到目前为止电话装机数量超过了50000部,交换机数量远远不够,全市一个总局,十个分局,每个交换机房分为三班倒,依然无法保障……”
王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谢威做了介绍。
到了最后,他补充了一句,“哈城邮电局交换机网路并不适合现在的我们,建设难度实在太大了……如果全部用我们现在这种小容量的交换机,全市需要建设超过6万门的容量,甚至今年的电话装机容量都会超过这个数量……这得需要多少台交换机?”
“哈城的厂矿、院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多,电话装机量在全国都排在前列,就在上个月,邮电部在哈城跟沪市两座城市进行市话通话计次收费试点,谢威,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罗诚也是满脸严肃。
哈城的电话装机数量太多了!
目前学校程控交换机项目仅仅只搞出了256门的程控交换机,要满足如此庞大的电话通讯网路所需,数量需要数百台!
即使哈城愿意给这业务,也得考虑数百台的小交换机,安置在哪里啊。
专门修建一栋大楼怕是都安装不下来。
“……”
谢威默然,他没想到,两个代理领导给搞了个大业务,却对刚熟悉交换机业务的技术开发团队提出了如此大的调整。
“具体情况还不知道,得等两位领导酒醒了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咱们搞程控交换机,在自己的地盘上,如果城市用外国的交换机,这……”
一直都没说话的莫灵羽一句话,顿时就让罗诚跟王征两人闭嘴了。
哈工大要是没搞程控交换机就说不得。
他们自己搞了,还搞出来了。
可他们所在的城市使用其他的交换机,以后出去也就别跟对手竞争了。
“不管难度多大,咱们都得做。本来也缺乏一个样板工程,哈市被拿下是最好的,项目团队在这里,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改进。至于整个工程的难度,先等张校长跟刘书记醒了,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吧。”
谢威想了想,说道。
“可是……”
罗诚还想说行程变化的事。
“哈城这边如果我们没法搞定,其他地方也只能卖一些小交换机,现在拿到了大工程,都跟目前一样。”
谢威提醒他,“拍个电报过去解释一下吧。”
罗诚认真打量了谢威好一阵,败下阵来,最后无奈地点头:
“好吧~”
凌晨三点半,张鸣秋醒过来,努力想要坐起来,却因为醉得太厉害,浑身无力,好几次都没能坐起来。
趴在办公桌上休息的谢威听到动静醒了过来,急忙把他扶起来。
“呕~”
混合着胃酸的酒气极其难闻。
“水~”
谢威把昨晚上两人过来时给泡的浓茶端了过来。
“咕嘟~咕嘟~”
一直把杯子里的茶水全部喝掉,张鸣秋才有些意犹未尽地让嘴巴脱离杯子边沿,“渴死我了,这冰冷的浓茶喝下去,好受多了。特么的,以前喝醉,也没这么难受啊!”
“你们这是喝了多少?”
谢威好奇地问道。
“不知道。白酒喝了至少二三十瓶吧,我跟刘书记两人吐了喝,喝了吐……”
谢威脸色黯然。
这年头拿业务,没有上级的指示,难道都得靠着喝酒?
“不用担心,虽然我们也不愿意,不过这顿酒喝得绝对值得。”
看到谢威的表情,张鸣秋知道他的心思,“也算咱们运气,随着改革开放推进,哈城这样的工业城市发展迅速,通讯需求快速增长,可落后的通讯能力与全市的经济、社会需求根本无法匹配。为了改善通讯能力落后的问题,哈市计委准备向国家计委申请立项,想要争取日本的贷款,引进日本的程控交换机……”
谢威听完,顿时明白为什么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喝成了这样。
明显是截胡的啊。
“一开始,他们并不愿意使用学校开发的交换机,尤其是金效廉那王八蛋,说咱们技术落后,容量小……”
谢威不知道金效廉是谁。
听了张鸣秋的介绍后,才知道。
了解了情况,谢威才意识到,为什么张鸣秋说这顿酒喝得值:哈市没钱,只要国家计委批准哈市的立项,哈市就能跟日本方面谈判,用日本的贷款来采购日本的程控交换机,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解决了整个哈市电话通讯网路技术落后、容量小的情况。
“水,水~”
这时,刘德宝也醒了过来。
咕嘟了一杯冰凉的浓茶水后,他又打了一个酒嗝,“这凉茶水下肚,舒服多了。”
“谢威,你一晚没睡?对不起啊……”
看着一旁的谢威,刘德宝一脸歉意。
这个时候谢威在眼前,显然是他在照顾自己跟张鸣秋两人。
“没事。倒是辛苦两位领导了。”
谢威心中再一次鄙视起李瑞那个老家伙:同样是领导,李瑞跟眼前这两人差距太大了。
“我们不辛苦,虽然这场酒喝得人难受,可喝出来数千万的项目来了!”
啊?
数千万!
在人均工资三四十的80年代,数千万的工程,绝对属于大项目了。
“整个哈市通讯工程升级改造全部给学校做?”
谢威听完,嘴角接连抽动了两下。
果然,跟他担心的一样。
学校目前只有256门程控交换机,要满足一个装机容量需求很大的城市,技术上能实现,可问题在于需要的数量太多。
“对!”
刘德宝点头,“他们原本是准备找日本公司来做的。当时我们在酒桌上都差点打起来了,鬼子当年侵略我们的时候,在哈城干下了多少罪行?尤其是金效廉那混蛋,说就是因为鬼子干下了太多暴行,让他们给咱们发展来赎罪,张校长当时一酒瓶子就给他抡上去了……”
张鸣秋这么猛?
谢威诧异地看向了张鸣秋。
学校校长跟系主任们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上演全武行,谢威是知道的。
在他的认知跟记忆中,张鸣秋这种儒雅的领导,怎么可能动手呢。
“咱们再穷,也得有志气啊。鬼子贷款,又不是不收利息!金效廉那狗曰的,显然没去平房区XJ大街23号去看看鬼子731的厂畜生们干了些什么!”
张鸣秋没有丝毫羞愧,说到这里,依然一脸怒气。
谢威不知道说什么。
国恨家仇!
“要不是张校长那一瓶子,文敏他们还不会松口。现在业务我们帮忙拿下来了,技术就得看你们了。”
刘德宝对谢威说道。
谢威默默地叹了口气,为了拿下这项目,学校代理校长都用装酒的玻璃瓶拍干部了,即使有困难,能说么?
“不对啊,刘书记,张校长,哈城即使把业务给我们了,他们没钱,怎么干?”
突然,谢威想到两人说的是从日本寻求贷款购买日本的程控交换机方案,怎么还贷他不知道,显然是没钱的。
而现在,如果把合同敲定,哈市政府拿不出钱来,这不得学校补贴?
几千万的项目,按照成本来说,哪怕有一半的利润,房顶漏雨、墙壁漏风的学校哪里拿得出来?
让校企办贷款?
“哈市邮电局贷款呗。上个月邮电部在咱们哈城跟沪市进行市话通话计次收费试点,邮电部规定甲种电话月基本计次数100次,不超过基本次数月租9元;乙种电话月基本计次数200次,不超过基本次数月租13元;超过基本计费次数的,每1次另收4分。”
张鸣秋的话让谢威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哈城现在电话装机数量超过50000部,哪怕是按照甲种计算,一个月邮电部光是收月租金也得45万啊!
哈城的很多单位相互间联系频繁,200次的次数,对于很多需要跟其他单位沟通的部门来说,根本就不够!
“还有啊,前两天国家出台了关于市内电话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并适当征收用户初装费用于市内电话建设的规定。哈市这边贯彻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市政府正在讨论把用于城市维护中的电话附加费返给市邮电局用于市内电话建设;哈城已经上报省财政厅、物价局:企业单位安装每部电话(包括中继线和专线)收取2000元,党政军机关和事业单位减半收取……你觉得他们会没钱?”
刘德宝的话让谢威意识到,自己对这些国家政策的反应有多迟钝。
这些政策,连王征都了解得不是很清楚。
可见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为程控交换机项目付出了多少心血。
也进一步证明当初张鸣秋主动找谢威说的话是认真的。
2000一部的电话初装费,按照目前的汇率,折算下来也就1300多刀,实际上根本要不了这么多。
“还有,哈城准备把电话装机容量提升到10万部。如果达到这容量,仅仅是初装费,都能收取上亿,更不要说月租跟计费次数等……”
“他们每部电话收取2000的初装费,咱们也没多要价,跟国外一样,按照线路要价,每一线700块……”
“……”
谢威没想到,这两位的黑,丝毫不比李瑞差啊!
按照目前学校的技术,把交换机跟研发投入都算进成本,平均到每一线,也不过一百多块钱,随着技术的发展跟生产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降低。
他们直接把价格报到了700块一线。
这就意味着一台256门的程控交换机,售价将近180000!
绝对的暴利。
“每线700的价格,是不是太少了?”
看到谢威表情凝固,张鸣秋有些忐忑地问道。
怕谢威误会,紧接着补充:“之前问过王征,他说每线成本大约200出头,我们原本准备报价500,想到他们一线要收2000,赚太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