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10先就这样,在后续研发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你们直接跟哈工大这边对接,不要什么都找上级,或是找其他上级主管单位。”

  龙耀华召集了双方,把情况说了。

  不管几方是否情愿,这项目终究还是落到了哈工大。

  如同谢威所说,项目花了太多精力跟时间。

  “都没有意见吧?”

  龙耀华目光扫视了一圈,看着谢威想开口,当即对他说道:“你有意见也憋着。”

  “那没谁有意见,很好!就这么办吧。”

  “……”

  谢威差点骂人。

  看着龙耀华那警告的眼神,终究还是选择了闭嘴。

  “行了,这里没有我的事情,你跟他们沟通。”

  龙耀华见谢威很上道,满意地点了点头:叫你小子强抢我的好茶,还把我打火机给抢走。

  即使谢威没有抢,这事情终究还是得落在哈工大:如同王志恒所说,西工大没有经验,也没有经费;710跟沪市大飞机厂本身就没多少经费了,持续下去,最终只能在跟麦道的合作中解散……

  上面接手?

  要是能接手,运-10也不会是现在的命运了。

  “目前运-10还在进行首飞之后的试飞准备工作,按照计划继续,跟试飞没有太大直接关系的技术人员做好搬迁准备,等172厂那边做好准备,就立即搬迁。另外,所有运-10的设计资料,也得搬迁到172厂,到了那边,710所依然保持独立……”

  既然躲不过去,谢威也就不再废话来浪费时间。

  对着众人,直接就把他的规划拿了出来。

  710所保持独立是必须的。

  毕竟是专门的大飞机设计研究所,直接并入到西飞也不合适。

  搬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止麦道借着机会把运-10的团队给拆分,从而阻止中国大飞机发展起来,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

  “第三架样机继续制造,把原本的单主梁改成双主梁来避免强度不行的问题……至于增加主梁后结构超重的问题,那是后面改进设计所需的……”

  运-10的试飞,可以取得众多关键数据。

  对于没有任何大飞机试飞经验的中国航空制造业,这些数据至关重要。

  “还有啊,以后运-10试飞,除了飞行员,设计人员不准在飞机上!尤其是骨干技术人员,特别是马总……”

  既然运-10已经归学校管,谢威就开始进行干涉。

  要搞预警机,就必须从一开始竖立好规矩,避免危险的出现。

  谢威可不想看到原本自己那个世界上空警-200试飞时候的悲剧再次上演。

  在历史上,运-10试飞过程中没有出现问题,可现在随着资金的持续注入,运-10的试飞将会比原本历史上增加更多飞行时间,甚至第三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零部件制造的样机也会被制造出来进行试飞。

  “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谢威说完自己的吩咐后,见众人都记录得很详细,扫视一圈开口问道。

  马总、吴权等人都准备开口。

  “有意见也先憋着,就这样!散会!”

  他不想再给众人掰扯下去,浪费时间。

  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睡会儿觉。

  “……”

  众人无语地看着谢威,这小子直接把刚才龙耀华对他的态度转移到了众人身上。

  “谢威啊,我知道这事情让你很为难,情况你也知道……如果没有校企办,上面也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散会后,由张鸣秋跟刘德宝等人跟其他单位的负责人商量后续的事情,龙耀华单独找到谢威。

  他知道谢威对这事情的抵制。

  “领导,我就想知道,关于民航总局准备跟麦道的合作,上面什么态度?”

  谢威也清楚龙耀华的为难。

  接受了,也就不再去说其他。

  “能有什么态度?反对也没用。”

  龙耀华叹了口气。

  语气中满是无奈。

  从麦道引进飞机生产线,需要消耗5~6亿美元的经费,而生产等投入需要另外计算。

  花钱是肯定的。

  问题是人家麦道说可以通过合作转让技术,让中国直接拥有世界先进的民航大飞机!

  在如此诱人的条件下,反对能有什么用?

  谢威顿时明白,也就不再谈这话题,转而说道:“得麻烦您陪我去一趟172厂。关于运-10的项目安排,之前没有跟他们沟通过,我怕到时候出问题。”

  “李瑞去不行么?”

  龙耀华愣了一下,自己去了,不是给外界自己支持运-10的信号?

  看着谢威的表情,龙耀华就知道不行。

  “你这小子,从来都不吃亏啊!”

  “我怎么就不吃亏了?死脑细胞,消耗精力呢。再说了,都是国家的……”

  谢威眉头一挑。

  龙耀华强行把运-10塞给了学校,或是说塞给自己更合适,然后想要让外界认为跟部队无关?

  闹呢!

  虽然部队穷,经济上的支持不会有多少,但至少也告诉外界:运-10并不是彻底下马了,只是进行技术标准的调整,国产大飞机还没完。

  民航市场不需要?

  部队还是看好这款飞机改型成军用运输机的。

  谢威其实心中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奢望:如果能在未来十年内解决运-10大梁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宽体运-10用来取代伊尔-76在空军几十年的地位,还是可以的。

  空军从91年到92年期间首批引进10架伊尔-76后,又在94年采购了4架……后来的05年更是一次订购34架……一直持续到运-20装备了上百架后,空军依然在采购二手伊尔-76。

  未来,空军对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电子战机等等,对伊尔-76这样的飞机需求量都比较大。

  龙耀华本想拒绝,可看着谢威的眼神就知道躲不过。

  他本就是强行把项目塞给谢威的,要是不陪谢威一起去哈工大,指不定谢威真的就尥蹶子了。

  “行吧!又坐你那小飞机?”

  “什么叫我那小飞机,那是学校的!平时张校长跟刘书记他们出去,也坐那飞机;学校一些技术负责人出去,飞机有空,同样是坐飞机。”

  谢威没好气地反驳着,“飞机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用来搞科研,哪怕只加快那么一丢丢的进度,不好么?我也想坐大飞机,那种不仅速度快,飞几千公里也不用加油的,可运-10,实在是不敢坐,我觉得自己还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不想为国产大飞机献身……”

  “……”

  龙耀华顿时后悔提这话题了。

  这小子,什么事情都能带着吐槽的机会,关键还让人没法反驳。

  “122厂这边新任领导,听说你一直都不接触?”

  哈工大那架运-11,依然停在122厂里。

  上次的事情之后,122厂一帮高层管理人员全部更换,具体如何处置的谢威根本就没过问,连没有参与到里面的林滔跟刘建云等人也受到连带责任,直接被降级。

  新任厂长黄云川是从三机部其他单位调过来的,上任后,接连来了学校多次,都没见到谢威。

  这会儿,黄云川跟从外联科升任副厂长的陈荣杰等人居然在飞机旁等着谢威。

  看到他们,谢威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接触干什么?我又不负责这事情。”

  谢威没好气地回答。

  “你的要求对方都满足了,报纸也登了,钱也还给你们了,现在生产的每一台,都有校企办的人员监督,生产完成后,根据车架号来追踪车辆去向……”

  龙耀华很疑惑谢威的态度。

  这小子也不是记仇的人啊。

  “我就是不爽而已。”

  谢威咧嘴说道,“要没有他们,运-10跟我们也没啥关系……现在我还在头痛怎么应对七机部领导的问责。哈工大是七机部下属的学校,现在学校里面,航空相关的技术研发经费占据了所有经费消耗的60%……”

  “……”

  听到这,龙耀华也头痛了。

  “龙领导,谢主任……”

  黄云川五十出头,个子矮小,人又瘦又黑,放到人群中根本看不出来是122厂这样一个大厂的负责人。

  “黄厂长,我们时间紧张,得马上登机起飞。”

  一旁刘德宝见谢威不理会黄云川,尴尬的解释起来。

  “没事,没事,飞机已经完成检修,加完油,随时都可以起飞,我就是来看看。”

  黄云川陪着笑脸。

  表面上没有露出丝毫不满。

  “黄厂长,122厂目前的产能应该是每月1200辆,文轩到手的只有800辆,我不知道那400辆是还在运输途中呢,还是火车皮调起来不容易……我希望回来后,能有个说法。”

  “啥玩意儿?”

  龙耀华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三机部的人究竟在想什么?

  吕部长亲自来这边处理,结果现在还搞这样的幺蛾子!

  “啊?”

  黄云川顿时愣住了。

  这事情他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谢威并没有多解释,而是直接登上了飞机。

  很快,飞机就冲上了太空。

  “厂长……”

  “究竟怎么回事?”

  看着运-11钻入天空,一直到消失不见,黄云川才回过头里看向陈荣杰,“你之前是外联科科长,不可能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厂长,这事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黄云川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上任的时间不算短了,自认为对厂里的情况已经掌握得非常详细,根本就没想到还不如谢威了解得清楚。

  “出口了。”

  啥玩意儿?

  陈荣杰此刻是彻底愣住了。

  出口!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工业品进口国,汽车之类的出口订单可不多。

  “坦桑尼亚、埃及跟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对于这种能载货能拉客,对于极限道路适应性很强的面包车需求量很大……每辆12000美元的离岗价……”

  “那可以告诉哈工大啊!”

  黄云川疑惑。

  这是好事。

  能出口,能为国家创汇,怎么看都是好事。

  谢威没有理由反对吧?

  “负责出口的是中航技……”

  “……”

  黄云川顿时无语了。

  而飞机上,龙耀华看着谢威,“三机部这事情办的确实有些不地道了。”

  “文轩没有进出口权限,交给他们代理并不是问题,但是他们招呼都不打,利润也跟我们没关系,直接摘果子,谁能乐意?”

  刘德宝黑着脸说道,“不知道他们是故意的,还是忘记了。反正我不认为这事情会忘记。”

  “回来再说吧。”

  谢威打断了刘德宝的话。

  故意不故意,其实不重要。

  生产方面,谢威给122厂每辆留了4000块钱的毛利,就为了提升厂里的技术水平。

  结果,却被三机部下属的相关单位钻了空子。

  谁能乐意?

  就连龙耀华此刻心中也是有火。

  他也算理解了谢威为什么对122厂这样的态度了。

  运-11的速度,终究还是有些慢。

  一路上,龙耀华通过谢威跟刘德宝,对学校的规划有了详细的了解,尤其是这次谢威提出“项目收缩、苦练内功”,他深以为然。

  随着程控交换机的上市,直接就遭到国外多家通讯巨头的阻击;影响更大的微型计算机,上市后,怕是会遭到同样的待遇。

  “芯片这块至关重要,国外的芯片也开始解禁,提供给国内市场的芯片价格,比14厂的生产成本还低……继续下去,14厂跟华峰将会出现巨额亏损……只是靠我们一家,太难了。”

  龙耀华看着谢威满是疲惫的脸庞,一时间有些恍惚:感觉这小子比自己经历的沧桑还多啊。

  飞机直接降落在172厂的机场跑道上。

  因为龙耀华的出现,172厂在厂里的几位领导全部到了停机坪迎接。

  他们都以为龙耀华是为运-8而来。

  哈工大的人来,172厂里几位领导到现在依然不清楚目的。

  寒暄后,一行人到了会谈室。

  “啥?”

  龙耀华向众人介绍情况说把运-10的设计研发团队安置在172厂后,172厂众多领导顿时瞪大了眼睛。

  运-8是军机。

  运-10是民航客机。

  两个项目虽然都属于航空领域,在这之前并没有多少合作——运-10从设计到制造,都是完全独立的。

  “诸位,710到这边,是为了整合国内航空制造业的资源,降低经费消耗……710不白占用172的地盘,先期会支付1200万用于研究所的建设……”

  谢威知道如何能快速打动172厂的领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