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他们提供的师资跟技术研发人员的经验,每年300万真不多……不过,这100万……”

  “校长,我真的得谢谢你!”

  没等说完,谢威从牙缝中挤出来的话,打断了李瑞的话。

  此刻,谢威缩在军大衣袖子里的拳头紧紧地攥着,青筋都鼓了起来。

  谢威在竭力控制自己,压制着一拳砸校长脸上的冲动。

  “呃,不用这么客气。虽说有那么一点点是因为你跟谢柔想学航空航天专业,我这更多是考虑到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

  李校长没有注意谢威神情,终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要跟谢威商量一下,喊他把没花的钱先还给自己应急。

  原本校长手里120万的经费被谢威要走了70万,剩下50万。

  算上红光厂汇款过来的40万,也不足他承诺给601跟611的前期100万启动资金。

  红光厂那40万,他可是答应了谢威:30万给校企联合办。

  没钱的李校长,腰杆挺不直。

  当着学生,说话也不硬气。

  谢威差点被李瑞气笑了。

  “是啊,300万确实不算多。”

  谢威深吸了一口气,觉得不能继续留在这里。

  再留在这里,忍不住打了校长,被开除不可能,以后还长的路就不好走了。

  “诶,谢威,别急着走啊!我话还没说完呢。”

  见谢威转身离去,李瑞急了,伸手就要去拉谢威。

  之前刚批了条子,杜国旺第二天就把钱从财务部转到机电系。

  谢威回来前,李校长跟杜国旺商量了好几次先把钱给学校应急。

  甚至,为了让杜主任同意,李校长割了一刀二斤多的猪肉,提了两瓶好酒到杜国旺家,亲自下厨做了猪肉炖粉条子。

  奈何,杜国旺那混蛋!

  肉吃了。

  酒喝了。

  钱却一分不给。

  “校长,那70万,你一分都别想。自己许诺的,自己想办法!”

  谢威竭力忍着怒意,丢下一句话,快步离开了校长办公室。

  早知道,就特么的不在回到学校第一时间就汇报。

  李瑞的行为让谢威很不爽。

  校企联合办每年给学校上交不低于300万的利润,李瑞也不管校企联合办是否需要投资其他的技术开发或是生产,一股脑全给战机项目。

  仅仅如此,谢威倒也没话说。

  学校怎么分配经费,他管不着。

  问题是李瑞明显想打谢威手里那70万经费的主意啊。

  虽然谢威不知道601、611跟学校联合搞什么战机相关的技术,他却清楚,任何一种先进的战机技术,都不是300万能解决的。

  钱,自己凭本事要到的。

  凭什么找自己还回去?

  “这小子,刚刚还说谢谢我,就这样谢我?”

  见谢威愤怒离去,李瑞扭头疑惑地问于国峰,“谁得罪他了?”

  “唉,这次沪市之行很不顺利……”

  于国峰嘴角抽搐地看了李瑞一眼。

  很想提醒校长:要点脸吧,你那司马昭之心表现得太过明显了。

  对方是校长,是领导,不能说。

  随即把跟谢威去沪市14厂的情况向校长做了汇报。

  “啊?”

  李校长听完,傻眼了。

  苦着脸看着于国峰:“这下麻烦了!”

  李瑞根本就没想到谢威跟于国峰两人去沪市会是这样的结果。

  于国峰透露的意思让李校长意识到,芯片需要的经费不止70万。

  可他已经向601跟611的人许诺,人到,先期100万经费就到位。

  “最多一周,两个单位安排的人,都会到学校。这可怎么办?”

  李校长无奈地看着于国峰。

  “……”

  谢威说得没错,自己承诺的,自己解决。

  “国峰同志,你得帮我劝劝谢威啊。现在芯片一时间解决不了,不如先借给学校应应急,等我去上级要到经费,再还给他。”

  李校长一脸讨好地看着于国峰。

  “……”

  于国峰默默掏出了烟,点燃。

  默默地看向李瑞那依然没修好的办公桌。

  有求于自己,就是同志了?

  这会儿,也不拍桌子了?

  “还有,这些项目,谢威跟整个实验班的人都可以参与进去。这也是为了让他们早点根据自己兴趣确定学习、研究方向……”

  “咳~咳~什么项目?”

  一直不吭声的于国峰被校长的这种无耻给呛到了。

  接连咳嗽好一阵,才平复下来。

  梁红斌给谢威的无线电项目,也是李瑞要求的。

  就因为芯片属于核心零部件,谢威让团队开发收音机练手的同时,自己先着手解决芯片问题。

  校长又让谢威参与到战机技术项目中?

  怎么想的?

  把谢威当生产队的驴使用么?

  “唉,说起来,我自己都不清楚……国峰同志,我这也是为了学校发展啊!”

  李校长一脸尴尬的把忽悠601跟611的过程简单地说了。

  到最后,还补充了一句,这是为了学校发展。

  “老家伙怎么想的?”

  听完于国峰的话,谢威惊得跳了起来。

  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于国峰。

  看着于国峰苦笑着点头,才知道对方不是开玩笑。

  “他都不知道知道什么是脉冲多普勒雷达;也知道什么叫四余度电传操控系统;更不了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需需要多少配套……他怎么就敢去忽悠601跟611那些专业人士?”

  此刻,谢威绷不住了。

  如果李瑞在面前,他不介意用口水帮李校长把他那堪比城墙倒拐的厚脸皮泡泡。

  “这才哪到哪?你知道他那300万经费怎么要来的?”

  于国峰苦笑着说道。

  “不是他耍无赖,不要脸地缠着部里领导?”

  谢威诧异,难道中间还有其他内情?

  “这只是一方面,李校长跑到部长面前,拍着胸脯说学校的控制团队,对分导式多弹头项目有了一些眉目……”

  “他知道什么是分导式多弹头?”

  谢威嘴角接连抽搐。

  突然发现,纵然他一直对校长的不要脸有很高的认知,此刻,于国峰的话,依然刷新了他认知的下限。

  “不对啊,主管领导难道这么容易被忽悠?”

  谢威想到,七机部的领导即使不是技术出身,也不可能就让李瑞随便几句话给忽悠了。

  “唉~”

  于国峰掏出烟,递了一支给谢威,等谢威给他点上,喷出一团烟雾后,叹了口气。

  扭头看了看周围没人,才压低声音,小声地说道:

  “部长担任平原军区司令员时,咱校长是他部下……分导式多弹头项目,是整个七机部相关单位都在竭尽全力攻关的重点技术。如果部长不了解,也不会只给校长300万……”

  谢威沉默了。

  分导式多弹头技术,这是为了提高核武器投送效率、增加末端突防能力的顶级技术。

  根据制导程度的不同,战略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全导式。

  集束式多弹头技术,跟集束炸弹一样,直接把子弹头装到母单舱内,子弹无制导,在末端到达打击目标上空直接从母弹舱内分离,提升大当量弹头在目标区域打击水平。

  分导式多弹头,最典型的运用就是一箭多星。这种技术是母弹舱一直有制导,在末端飞行过程中,母弹舱在预定姿态跟弹道上逐个释放子弹头。核心技术是末端助推系统跟再入系统。

  而全导式多弹头,不只是母弹舱有制导系统,每个子弹头都携带着助推系统跟制导系统,从母弹舱分离出来后,还能通过自身的制导系统进一步修正打击目标。

  李瑞并不是航天相关技术出身,一直都是走的行政道路。

  他没有提最基础的集束式,也没有提难度逆天到他那个时代都依然算是复杂技术,需要全球卫星网络才能支撑的全导式多弹头……

  李校长这胆子!

  谢威也不得不狂喊一声:666!

  “校长就是这样,只要觉得先进,即使不懂,也会想办法让学校搞。时间长了你就知道……对于这事情,你不用理会就好。”

  于国峰再次叹了口气。

  他自然知道谢威为什么生气。

  立项简单,可钱呢?

  看着谢威神色复杂,于国峰问他,“战机的这些技术应该不难搞吧?不然601跟611的专业人员没有这么容易被忽悠。听说601带队的是副所长顾诵芬,611那边是总体室跟气动室主任宋文骢。”

  歼-8之父!

  十爷的爹!

  听到这两个带队的大拿,谢威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两位,都能被校长给忽悠?

  瞬间就觉得,事情没有表面的这么简单。

  601所即将面临歼-8大改项目,也就是歼-8II项目,在数年之后的和平典范,歼-8II确实准备引进威斯汀豪斯公司的AN/APG-66雷达跟配套的航电系统,每套售价1000万刀。

  611处境更差,还要等两三年,三级部才会发文件,由611负责主导歼-7III项目,后面的枭龙、十爷,都还有很多年。

  甚至,搞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的20爷总师今年才进西北工大,现在怕是还在上基础课。

  “哎呦~”

  思考着这些问题,谢威忘记了抽烟,烟头燃到了手指边缘,才惊呼一声,把手中烟头丢了。

  “烫到了吗?”

  从谢威低头思考,神色不断变化,于国峰也没打扰他。

  见谢威被烟头烫到,不由也是一脸担忧。

  “没事。”

  谢威看了看手指夹着烟的位置,没有起泡,摇头回答。

  “这些技术很难搞?”

  “何止是难搞!不说配套问题,每年300万的经费,丢进去,泡都不会冒一个!之前在蓉城时,听人说一套脉冲多普勒雷达得上千万!”

  谢威再一次撒谎了。

  有人要是问,就让他们去人民公园找人就是了。

  不能不让学校不清楚这些技术装备的价格有多么高昂。

  “那么贵!一架战机才几百万啊!”

  听谢威任何一款技术装备都得上千万,于国峰不可思议地瞪大了眼睛。

  一套雷达上千万?

  完全颠覆了于主任的想象。

  他觉得谢威在胡乱吹牛,忽悠自己。

  “操纵系统、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跟这价格都差不多。”

  谢威没有因为国峰震惊就作罢,而是继续说道。

  谢威还没告诉他,价格单位是美刀,不是软妹币。

  要不然,于国峰会崩溃的。

  “!!!”

  此刻,于国峰彻底傻眼了。

  张大的嘴能塞下一个拳头。

  一套成本上千万,研发投入多少?

  装备上这些技术的战机,算上其他航电系统跟机体结构等,一架不得4000万往上?

  全军一年才多少军费?

  全部用来给空军装备新战机,能装备几架?

  海军跟陆军不过了?

  “于主任,这事情您别劝我。我是无能为力,校长自己许诺的,就让他自己搞经费去!要不然,以后他瞎几把乱搞,都得我来给他擦屁股,我可没那么大能力!”

  谢威说完,就转身往教室方向去了。

  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都在谢威的计划中。

  里面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三代战机的关键。

  也是隐身战机的基础入门技术。

  问题在于,李瑞不知道技术难度跟配套差距,还有就是对经费的消耗有多大。

  十爷从理论设计到首飞,再到列装部队,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谢威能想办法搞钱。

  也能在理论研究方向上提醒科研团队,加快速度。

  未来几十年军队需要忍耐、基础配套跟不上,军方最大投资商的烟党尚未崛起。

  目前就开始把不多的经费耗在这些先进技术上,反而会挤占其他用于赚钱的民用技术的研究。

  如果只是预研,肯定没问题。

  预研只进行理论设计跟论证,对经费需求不是太高。

  601跟611能等么?

  不能!

  空军提出歼-8大改,81年空军下发研制任务,601用1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工作,84年6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成功!

  82年2月,十爷的爹在参加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上就提出了新型三代战机的方案!

  李瑞怕是不知道,不是他忽悠了601跟611的人,而是他主动把学校送到了两家单位的砧板上!

  人家早就想了。

  只不过两家单位目前都没有项目自主权,更没有经费!

  所有的一切,谢威都没法跟任何人讲。

  不然,他非要指着李瑞的额头,喷他一脸口水。

  跟于国峰分开后,谢威直接到了机电系找到杜国旺。

  “这几天天天超我。谢威啊,这抠门儿的老东西,昨天还买了一刀二斤多的肉、两瓶酒到家里呢。你放心,钱是你凭本事要到的,他李瑞是校长也不能再要回去!”

  杜国旺见谢威回来寒暄都没有,直接问校长要经费的事。

  得意地告诉谢威,吃了肉、喝了酒,自己的嘴是一点都没软。

  “钱一定得捏紧了!芯片搞不定,不管PLC还是CNC系统都白搭。指望进口芯片不现实,人家根本不会卖先进芯片给我们。”

  谢威又把去沪市,从14厂了解到的情况给杜国旺说了。

  数控系统跟PLC,两种都需要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础。

  要不然,杜国旺也不会把好不容易要到的经费提供给其他系的项目。

  “放心吧!芯片的重要程度,不用你提醒。项目团队对你提供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各处都需要芯片,目前我们已经联合哈一机的技术团队开始开发伺服电机……”

  杜国旺一脸严肃。

  他对两个项目的难度有预期,真的搞起来,才知道难度超过预期太多。

  “跟771那边联系没有?他们如何回应?”

  谢威松了口气,不给钱就行了。

  想到单片机的事,又问杜国旺。

  要是771所能提供LS77型微型计算机的设计图跟完整资料,学校以这为基础,可以很快开发出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PLC。

  “别提了!”

  说到这,杜国旺一脸苦涩。

  虽然有心理准备,见杜国旺的表情,谢威心情又沉重了几分。

  “部里领导把我骂了一通,都差点掏枪毙了我。关系到国防安全,一旦被破解,后果任何人都承受不起。你小子也是,弹道导弹跟火箭、各种导弹的专用微型计算机,你也打主意!”

  杜国旺说到后面,幽怨地看着谢威。

  投送蘑菇弹的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微型计算机,谢威也打主意!

  之前他可不知道这个。

  本想着都是七机部下属,很容易搞到。

  结果……

  在杜国旺看来,谢威的胆子比起李瑞,绝对小不到哪里去。

  “咱又不要具体方案,只要理论基础啊!”

  谢威知道LS77微型计算机是为航天专门设计开发的。

  更清楚这东西用到哪里。

  从一开始就没想要全部资料,只希望能有理论基础跟大体设计方案。

  估计是杜国旺自己想要全套的。

  “关系到国防安全无小事,理论都不行。除非咱们搞火箭跟导弹相关项目,要不然,你以为学校哪来的那东西?”

  “杜主任,您是机电系的主任!不是航空航天系的!”

  谢威急忙后退两步。

  他怕杜国旺也想往军事项目方向发展。

  这年头,各个领域细分得不是那么完善,很多先进军用装备都是以机械、电子为基础的。

  杜国旺掌握的技术,搞军事装备项目,也不是问题。

  “放心吧,我可没那想法!最多,也就琢磨着搞搞坦克……哎,你别走啊,咱们可以考虑坦克跟装甲车上的自动化……”

  谢威走得更快。

  他不想跟杜国旺说话。

  谢威感觉,自己接触到的学校领导跟系主任、教授们,都疯了!

  没有一个正常人。

  还是先去化学系,琢磨一下把过氟烷基化物搞出来,先搞出芯片。

  有了芯片,所有项目才能展开。

  601所。

  一场规模不大的内部会议,再一次在技术讨论室里开展。

  “……按照我的设想,动力达不到需求的情况下,直接从气动布局下手,使用鸭翼提供更大的升力;发动机搞成双发……同时,需要为新的航电系统、更强劲发动机预留空间……”

  顾副所长在黑板上画了一副简图。

  鸭翼、单座、双发。

  参与会议的众人,不停地记着笔记。

  “方案没错,部队方面还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啊。”

  刘知敏皱着眉头看着黑板上的简图。

  这样修改,还能是歼-8?

  气动布局进行了太大更改,需要进行更多风洞实验。

  大改,可不是重新搞新的型号。

  他也清楚,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涡喷发动机动力无法达到大改的需求。

  燃油消耗又大,连歼-8都因为动力系统的问题,无法拥有更大起飞重量、携带更多燃油。

  “所以,哈工大的自主立项、自筹经费政策,让我们可以提前搞!部队提出的性能指标肯定会更高,而不会降低。向着这方向搞,应该就没问题。”

  “那边的基础适合搞这个?所里搞起来都难啊。”

  刘所长依然担忧。

  601在歼击机设计方面,绝对是国内基础最好、经验最丰富的研究所。

  哪怕611的项目更先进。

  基础如何,大家都清楚。

  按顾副所长提出来的方案,大改后的歼-8,无论滞空时间还是作战半径,都将大幅度增加。

  性能预计能提升到一架大改歼-8,同时打4架现在的歼-8的程度!

  顾副所长提出的火控雷达系统需求中,需要同时跟踪8~10个目标,并且同时攻击4个目标!

  还要求雷达探测距离提升到六十公里以上,锁定/攻击范围提升到35公里!

  比起探测距离只有30公里、锁定/攻击距离16公里的204雷达性能提升一倍还不止!

  “所长,这点您不用担心。之前顾副所长也没有想过这方案……在哈工大期间,我们打听到对方设计出来了一款先进的通用数据处理器,那芯片制造出来,雷达很多半导体性能指标最低都会翻一倍!”

  尤卫华站起来,帮着顾副所长解释。

  204雷达尚未设计定型。

  在有了更好选择的情况下,601的人已经瞧不上只有单脉冲,下视能力非常弱的204雷达。

  “所长,我觉得咱们应该给607所发电报,邀请他们派出有雷达研制经验的骨干参与到跟哈工大的合作中来……”

  顾副所长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李校长不是说要以204雷达为基础么?

  自己就帮他一把,他应该会感激自己的吧!

  “咱们帮着邀请,不太合适吧?”

  刘知敏愣了。

  哈工大跟204合作,601帮着邀请607所,算是怎么回事?

  “所长,哈工大的雷达研制计划,是准备以204雷达为基础。他们应该已经在联系了。”

  顾所长笑着说道。

  607所跟601所的关系,可比跟哈工大好很多。

  “既然这样,就帮着联系吧。雷达越先进,战机战斗力更强。讨论一下第一批支援哈工大的人员。不过,一定得注意,别让李瑞把所里的人变成了他学校的编制!”

  顺水人情,刘所长乐得送出去。

  对于跟哈工大的合作,他只有一个要求:人可以去支援,不能最后回不来。

  “所长,放心吧,我亲自去那边负责协调工作!”

  吕奎站起来,拍着胸脯保证。

  “目前歼-8已经在进行最后的验收测试,先由尤卫华同志带队,我有空会经常去那边……”

  ······

  611所。

  同样的会议也正在进行。

  跟601一样。

  611所准备利用学校“项目自主、经费自筹”政策,为自己项目加速。

  “……情况就是这样,在那边可以以歼-9现有成果基础,展开对新一代战机相关技术的论证工作……”

  宋主任把情况做了介绍后,也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听到宋主任的介绍,所有人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即使空军放弃歼-9,歼-9也有救了!

  整个研究所搞了快十年,眼看即将进入样机制造阶段,准备试飞,结果被空军按下了暂停。

  611所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有了转机,可以拯救项目,意味着大家多年的投入不会变成技术文件束之高阁。

  如何能不高兴?

  “只有一个问题,哈工大的经费能不能支撑?每年300万,对歼-9跟新型号的论证,都只是杯水车薪啊。”

  王所长一脸担忧。

  300万,太少了。

  众人沉默了。

  自主立项,可以让歼-9甚至新型号继续搞下去。

  李瑞只承诺前期每年提供300万的经费,相对于歼-9目前所需的经费来说,连一架样机都造不出来。

  后续试飞,加一次油都得好几万。

  更不要说在试飞过程中发现故障、需要改进、更换零部件等的成本。

  每一次的试飞,消耗都不是小数目。

  “还有,合作的不只是我们。601不可能任由我们所主导研发,同样可以借机搞自己的新项目……”

  王所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132厂技术室跟611之间一直处于竞争关系;根本不向601所跟112厂分工明确。

  建设于58年的132厂,总投资超过1.8亿,建成于64年10月。

  11月第一架歼-5架首飞成功。

  66年5月,工厂技术室改型设计的歼教-5成功首飞。

  在68年,132厂技术部跟生产车间努力下,拥有了歼-7生产能力;并以此为基础,70年完成歼-7I型战机首飞;而现在,132厂技术室的歼-7II也已经完成地面实验,即将进入首飞阶段。

  如此情况下,132厂技术室自然不愿意把接下来的歼-7大改项目主导权交给70年才成立的611所。

  会议室里所有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前途,再次堪忧。

  “所长,不用担心。歼-9现在的配套没有跟上,航电、火控雷达、动力系统都严重滞后才出现这情况。哈工大是高等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顶级人才,他们开发的项目只会是核心技术项目,不会有战机总成设计研发……”

  看着所里众人黯淡的神情,宋主任轻松地笑道。

  他知道大家厌烦了主导权之争。

  主导权,关系到设计方案跟理念等等。

  没有哪家设计单位会承认自己的方案不如别的单位。

  没办法,国家穷,经费不多。

  要不然,每个设计方案都搞出来,哪种设计优秀,选用哪种就行了。

  没被选上的,再改改,部队需要能执行各种任务的战机,比如截击机、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等。

  “这么说来,所里需的先进配套技术,可以由学校的科研团队负责?”

  王所长眼神亮了。

  “对,比如新型号的气动布局、航电、雷达、传动系统等等……”

  “那就讨论人员吧。”

  王所长没有再反对。

  战机设计,各系统的细分领域设计才更关键,总成设计,需要各个系统的技术提升才能跟着提升。

  哈工大。

  化学实验室。

  “瞎搞!简直就是瞎搞!”

  康毅表情扭曲地指着面前低着头、不敢吭声的张敬研跟唐龙两人怒斥。

  口水喷得两人额头跟头发上都是。

  可他们头也不敢抬。

  “你门觉得,现在能溶于水的还是聚四氟乙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毒理分析什么都没做,你们怎么敢把新搞出来的东西提供给金工车间用来喷涂到电饭锅上?如果有毒,那是杀人!杀人啊!”

  实验室其他人都是大气不敢出。

  进入实验室这么长时间,从没见到康主任发这么大的火。

  “实验班的家伙,一点规矩都不讲。好好地搞自己的香料配方就得了,非要瞎几把乱搞!”

  对于张敬研跟唐龙两人挨骂,其他化学专业的学生不敢吭声。

  何洋满脸不屑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实验班其他进入化学实验室的同学,虽然没有谢威那样扎实的基础,却依然喜欢乱搞。

  前阵,张敬研跟唐龙两人违反规定把一个小女孩带进实验室,结果,而引发了开学以来实验室第一场爆炸。

  要不是众人反应快,加上爆炸规模不大,非得出人命不可。

  第二天,康主任没处分张敬研跟唐龙。

  直接给实验室立了新规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入内!

  何洋几人,可不敢在没有征得导师同意的情况下带别人进来,或是搞别的实验。

  实验班的张敬研跟唐龙不守规矩不说,当康主任没在实验室时,就各种乱七八糟的实验瞎几把折腾。

  何洋几人都受了多次牵连。

  现在,终于又出事儿了!

  这次,导师得把他们赶走了吧?

  “康老师,我们也没考虑那么多。聚四氟乙烯耐酸碱,各种有机物溶剂都无法溶解……我们就想着在生产工艺上改进……”

  张敬研低着头,小声地解释着。

  “亏得你还是实验班的!我给你们上课没讲过同样原材料跟配方,在不同工艺下,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这样瞎搞,你确定那还是聚四氟乙烯?”

  康毅脸色更加难看。

  因为生气,浑身都颤抖起来。

  再次指着两人额头:“这是用于电饭锅内胆的涂层!煮饭的!如果有毒,你跟家人天天吃,后果如何?想过吗?信不信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就让你们两个吃那个锅煮的饭?”

  唾沫星子依然四处乱飞。

  “康老师,电饭煲工作温度是110℃~130℃,我们测试过,这种可以溶于硝基苯(C6H5NO2)的材料熔点在290℃~312℃之间……”

  “化学性能分析呢?毒理分析呢?报告在哪里?进了实验室这么久,不懂规矩?”

  康毅粗暴地打断了唐龙的解释,气急败坏地看着他们。

  两人低着头,不敢吭声。

  “滚出去!我不想看到你们。给我好好反省,然后带着检讨以及这种材料的原料配方、工艺、实验注意事项等来找我。否则,这辈子都别想再进我的实验室!”

  竭力忍着怒意的康毅,直接让两人滚蛋。

  再看着这两个蠢东西,他怕自己会用化学药剂把他们溶解了。

  两人顿时如蒙大赦,逃也似的离开了实验室。

  出了实验室,两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想到康毅的要求,不由面面相觑。

  “检讨就检讨啊,还得写工艺跟配方,可怎么写?检讨论文?”

  出来后,唐龙苦着脸问张敬研。

  检讨加论文,不知道怎么写啊。

  张敬研也是一脸苦涩,“这次确实是我们不谨慎,各种分析都没做,就提供给那边……那是煮饭的电饭锅啊!”

  康毅如此愤怒,张敬研能理解。

  现在被康毅一阵怒骂,也是后怕不已。

  见唐龙还在懊恼,安慰着他:“等六哥回来,问问六哥吧。他提供的思路……他跟康主任关系好,可以帮咱们说情。”

  天天跟唐龙在一起的张敬研对化学兴趣不大。

  只不过为了拿补贴才努力学习、实验。

  唐龙不同于他,对化学非常感兴趣。

  谢威提供了香料合成思路,大部分关键实验都是唐龙完成的。

  现在这种可以溶于硝酸苯的“四氟乙烯”,也是唐龙根据谢威随口提的可以“试试”的工艺跟配方搞出来的。

  “他都不知道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啊。”

  唐龙无语了。

  他怕以后真的进不了实验室。

  “这几天,让康主任先消消气,咱们也再琢磨一下工艺,而且,班上的课也拉下不少,越来越难了,离期末考试可不远了。”

  张敬研拉着一步一回头、不愿意离开的唐龙离开了化学实验室。

  “导师,消消气。”

  何洋主动走上前。

  奈何,康毅却黑着脸看着他,厉声问道:“你很闲吗?让你改进工艺,完成了?”

  迁怒!

  绝对是迁怒!

  何洋心中骂死了实验班的两个混蛋,苦着脸看着康毅,“导师,我正要向您汇报,这工艺,我不知道如何下手……”

  “不知道如何下手?平时都在干什么?找不到别的性质相同的催化剂?还是实验室没有别的材料?看看人家实验班的,不需要我说就能主动去搞别的,你呢?这些天都在混日子吗?何洋,你是研究生啊!你不羞愧吗?”

  羞愧?

  自己为什么要羞愧?

  应该羞愧的不是让滚蛋的两个实验班混蛋?

  何洋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康毅。

  自己没听错吧?

  不服!

  “导师,前阵他们在实验室可是出了安全事故……”

  自己虽然保守,不,那是谨慎。

  可从来没出安全事故,不能再躺枪,也不能再给他们背锅了。

  “你怕出安全事故,就特么别进化学实验室啊!赶紧转到其他专业去!你来我化学实验室干什么?你有本事一年给老子把化学实验室炸几次,老子都给你兜着!”

  康毅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

  “……”

  何洋懵逼了。

  真的。

  实验班的本科生犯错,自己挨骂?

  不只是他,其他实验室的学生也都懵逼了:康主任这是让他们炸化学实验室?

  “一个月,看不到改进工艺,或是没有新的东西,我会向学校建议你转别专业,你根本不适合搞化学!”

  康毅没理会自己最早看重的学生是什么心情。

  从一开始,谢威没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可是把何洋当成自己第一个门徒。

  何洋理论基础不错,可在这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从来没有主动性。

  康毅不给他安排任务,他就机械地等着,也不主动去学习其他相关知识……

  搞无机化学实验,何洋绝对不会去学有机化学知识,更不会去学生物化学什么的。

  研究生,没有主动性,没有冒险精神,搞什么研究?

  “导师,我才是你的研究生啊!”

  看着康毅丢下这样一句话,阴沉着脸走了,何洋愣了好一阵,才喃喃地说道。

  “看什么?没见过挨骂啊!你们这几天都小心点!”

  看到实验室的人都盯着自己,何洋没好气地呵斥着他们。

  自己就不该安慰导师。

  也不理会其他的学弟,愁眉苦脸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琢磨着如何完成作业。

  转系?

  不可能的。

  那特么的意味着被导师开除了……

  ······

  下班后,李瑞提着一只宰杀好的老母鸡、两瓶酒出现在杜国旺家院子里。

  “李校长,杜主任跟梁老师都没回来。杜主任说不欢迎您。”

  谢威看着李瑞,毫不客气地赶人。

  几天不见,谢柔又胖了一圈。

  刚准备劝说谢柔活动一下,提议明天带她去松花江滑冰,结果被正学习《拓扑学》的谢柔毫不客气地赶出了门。

  李瑞是为了钱才上门的。

  “他们没回来又不影响我炖鸡!我这还没吃饭,谢柔也没吃饭呢。”

  李瑞咧嘴笑着。

  没办法。

  虽然谢威是学生,自己是校长。

  可自己想从谢威兜里掏钱啊。

  没钱,腰杆子就挺不直,说话也硬不起来。

  “拉倒吧,这鸡吃了,酒喝了,你也别想打那钱的主意!”

  “谁告诉你我打你那钱的主意?谢柔喜欢吃鸡腿,我当爷爷的来炖个鸡给她吃,有错?”

  “啊?李爷爷,又有鸡腿吃吗?”

  房间里传来谢柔惊喜的声音。

  很快,脸已经圆了的谢柔穿着毛衣跟秋裤,掀开了门口厚重的帘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