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月悄然落下,暮色笼罩着整座长安城。
黎明前的黑暗,并未持续太久,鸡鸣声之中,一缕晨曦缓缓升起。
英国公府的后院中,李勣早已起晨,正在院里习练棍棒。
国公府的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
李勣今年快七十岁了,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然而练武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他仿佛在锤炼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正在等待君王的召唤。
就连程知节和尉迟恭来英国公府拜访后,也劝说他不要再折腾身体了。
朝廷年轻的将领这么多,皇帝不可能再用他们这些老将出征。
但李勣每次都只是笑而不语,从不改变。
今天清晨,他又比平常多练了一刻钟,直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他刚一停歇,李震便拿着一块布巾过来了,一边帮老父擦汗,一边说:
“父亲,儿子明白您的心思,您若是想去边关,儿子可以向陛下请旨。程名振那老货,都被陛下派去营州,您若是想去,料来陛下不会拒绝。”
李勣侧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少管老夫的事,去上衙吧。”
李震无奈,只好换上朝服,去皇宫上衙。
李勣休息一会后,提着他的鱼竿,准备钓一会鱼。
他如今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钓鱼、习武。
朝中政务,他已经完全不管了,不过边关军事,他却依然关切。
尤其是辽东情况,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派人去打听得一清二楚。书房中还挂着一张辽东地图。
鱼饵挂在钩上,正要抛出去时,一名下人飞奔来报,说皇帝来了。
李勣眼中露出一丝精光。
皇帝已经很久没来看他了,眼下突然过来,必定有因。
他将鱼竿一甩,迈着矫健的步伐,朝正门而去。
行至半路,便见家仆头前引路,身后跟着一名儒雅青年,正是皇帝李治。
李勣快步上前,拱手道:“老臣拜见陛下。”
李治打量了他一会,微笑道:“有阵子没见到李公了,见您身体依然安康,朕就放心了。”
李勣性子一向沉静,此时却有些按耐不住了,问:“陛下,可是高句丽传来什么消息?”
“不,高句丽并无消息传来。”李治摇头。
李勣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李治接着道:“不过朕已决定,无论高句丽有没有变化,最迟明年,朕都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如今是永徽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65年,李治记载的小本本上,泉盖苏文便是今年翘辫子。
他一死,他的儿子们就会为了争夺权势而内斗,眼下百济已经打下来,局势比原本好得多。
只要让李勣挂帅,按照历史的打法,双面夹击,李治相信一定可以消灭高句丽。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发生很多偏离。
李治也不清楚泉盖苏文的死亡时间,是否会发生改变。
如果真的变了,他也不准备再等了。
原先等待,只是为了减少战争损耗,如今大势已成,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无论泉盖苏文死不死,高句丽灭国之战,都将启动。
李勣听到此话,肃然道:“老臣一直都在等候陛下的召唤。”
李治微笑道:“老将军的情况,朕都听说了,请放心,朕既然答应你,就绝不会改变主意!”
李勣道:“多谢陛下。”
李治又道:“朕这次攻打高句丽,准备动用新招募的羽林卫,从明日开始,老将军便可以去熟悉这支军队了。”
李勣心中一凛,露出迟疑之色。
羽林卫一直是薛仁贵训练,皇帝准备用羽林卫,难道准备让薛仁贵挂帅,自己当副手?
李治看出他的疑惑,抬手道:“老将军不必担心,这次出征高句丽,您为主帅,薛仁贵为副手。”
李勣深吸一口气,道:“老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拿下高句丽!”
李治原本还准备陪李勣钓一会鱼,然而刚在湖边坐下,王伏胜便来到他身边,低声道:“陛下,宫中出了点事。”
李治微感诧异,宫中出了事,王伏胜直接说是什么事就行了,为何遮遮掩掩?
再看王伏胜表情,一脸严肃,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宫中发生的事情,不便让李勣听到。
李治放下鱼竿,起身道:“李公,朕有些公务要处理,今日就不能陪你钓鱼了。”
李勣道:“国事为重,老臣恭送陛下。”
离开李府之后,李治又问起是什么事,王伏胜低声道:“陛下,郑才人割腕了。”
李治愣了一下,失声道:“她死了?”
王伏胜忙道:“陛下莫要担心,因为雨司寝发现及时,总算救了回来。”
李治长松一口气,脸色慢慢沉了下来,问:“她为何忽然寻短见,有人欺凌她不成?”
王伏胜低声道:“听消息说,好像与许王有关。”
李治皱眉道:“二郎?他怎么了?”
王伏胜道:“具体情况,臣也不清楚。”
半个时辰后,李治来到承香殿郑才人的西跨院。
院中站满了人,刘充嫒和吴王李吉都在。
李治正要询问情况,只听“砰”的一声,是茶杯被砸碎的声音,随即屋中传来郑才人的声音:“出去,不用你治,让我死!”
只见一名御医从屋中走了出来,显得有些狼狈。
刘充嫒脸上带着忧虑之色,道:“陛下,郑妹妹自从被救下后,情绪就不太好。”
李治看向李吉,道:“吉儿,你怎么也在这?”
李吉道:“回九叔话,前几日,郑才人把侄儿请过去,询问许王的事,侄儿当时就觉得她不对劲,担心她寻短见,就将情况告诉了刘姨娘。”
刘充嫒接口道:“吉儿告诉妾身后,妾身就让雨珠盯着西院。今日清晨,雨珠见院中下人都守在门口,一脸焦急,询问之下,才知屋门被反锁。”
“她们不敢擅闯,只在外面呼喊郑妹妹。雨珠怀疑她出了事,便命人撞开门,进去一看,才发现郑妹妹割了手腕。”
“幸好发现的快,妾身请来御医,总算及时救回郑妹妹一命。”
李治听了后,沉声道:“你们都在外面守着吧,朕进去瞧瞧她。”
李治迈步进入郑才人的屋中,刚一入内,便愣住了。
屋中地板上,尽是羊脂玉棋子,散落一地,还有很多被撕掉的画卷,捡起来一看,都是素描画,应该是郑才人所画。
由此可见,郑才人一直在苦练素描和围棋,借此讨好自己。
内室中,郑才人缩在床榻角落,面色苍白,披头散发,目光迟滞,呆呆望着虚空,手中拿着一块破碎的茶杯碎片。
李治慢慢走过去,刚一靠近,便听她尖声道:“别过来,都出去!”
李治慢慢道:“才人,是朕。”
郑才人这才慢慢抬起头来,看向李治,眼眶瞬间就红了,泣声道:“陛下,你好狠的心呐!”
李治见她如此模样,心中一阵内疚。
他知道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宠幸过郑才人了,冷落了她,这才导致她如此激烈。
这也没办法,李治公务繁忙,连刘充嫒都经常忘到脑后,更不提郑才人了。
三位才人中,他宠幸最多的也只有朱贞莲,那是因为两人有过一段经历,总能想起她。
郑才人一张脸有如梨花带雨,继续控诉道:“陛下冷落妾身,也就罢了,为何连许王都冷落?难道您真的这么厌恶妾身?”
李治愣道:“朕何曾冷落许王?”
郑才人哭道:“陛下对他不闻不问,不管不教,这不是冷落是什么?”
李治温和的道:“你误会了,朕并未对他冷落,更不曾厌恶你,只是因为孝儿开了府,朕才管教的少了些。”
郑才人将手中瓷片一扔,捂着脸,泣声道:“陛下不必骗妾身了,妾身找吴王问过,这些年来,孝儿在外面不顾学业,只贪图玩乐,也不来宫中看我,早已学坏了!”
李治走到她身边,沉声道:“他从未来宫中看过你吗?”
郑才人呜咽道:“他那么恨我,怎会来看我?”
李治在床边坐下,问道:“他为何恨你?”
郑才人幽幽道:“陛下对他冷落,还不就是因为厌恶妾身,他自然憎恨妾身了!”
李治叹了口气,道:“朕刚才说过,朕从未厌恶过你。”
郑才人泣道:“那陛下为何从不来找妾身?”
“朕应该来过吧?”
“那都是八个月前的事了,八个月又九天!妾身被陛下嫌弃,被儿子憎恨,活着还有什么滋味?”郑才人大哭。
李治叹道:“有这么久了吗?唉,朕公务太忙,都给忘了,以后朕会多来看你。”
郑才人沉默了一会,低声道:“妾身不会侍君,陛下不爱来妾身也不敢怪陛下,只盼陛下能多管教一下孝儿,他难道不是陛下的子嗣吗?”
李治拉住她手,看了一眼她手上伤口,见血已经止住,沉声道:“孝儿的事情,朕实在不知,你放心,朕一定好好管教他!”
郑才人忙道:“陛下可莫要因此将他赶出长安。”
李治拍拍她肩膀,道:“朕自有分寸,你好好休息,朕让御医进来帮你调养,可不许再胡闹了。”
郑才人低下头,轻轻道:“是。”
……
承天门外,李孝、李勇、李廉三兄弟,久违的又碰到了一起。
原本关系要好的三人,此时见面后,却都有些尴尬。
三人穿过承天门,沿着太极殿左边的宫道,朝着甘露殿而行。
沉默良久后,李廉最先开口,问道:“你们最近都还好吗?”
李孝淡淡道:“还行吧。”
李勇哼道:“我好得很!”
李廉又道:“你们知道父亲为何忽然召见我们吗?”
李孝不吭声了。
李勇哼道:“当然是父亲听说了你们在外面胡闹的行为,要训斥你们!”
李孝瞥了他一眼,冷声道:“你没胡闹?那父亲为何把你也叫过来了?”
李勇大声道:“父亲是想向我询问你们的情况,哼,你们待会会不会被骂,就看我怎么回话了。”
当他们穿过甘露门时,却见门外站着一人,是六皇子李贤。
李贤快步来到李廉身边,急匆匆的道:“四兄,父亲大发脾气,你待会可要小心些了。”
李廉惊问:“父亲为何发脾气?”
李贤扫了李孝一眼,道:“还不是因为二兄?”
李孝皱眉道:“因为我?”
李贤也不多解释了,朝李廉道:“我已经报过信了,你自己小心吧。”快步跑走了。
李孝望着他的背影,哼道:“老四,你跟老六关系不错嘛?”
李廉默不作声。
李勇欲言又止,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不多时,三人全部来到甘露殿,通传之后,进入殿内,朝着坐在榻上的李治见礼。
“孩儿拜见父亲!”
李治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沉声道:“都起来吧。”
三人都站直了身。
李治望着他们三人,不由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当时他为了考察三人的功课,召他们觐见,三人便是像今天一样,垂头丧气的站在他跟前。
只不过,当年的三个孩子,如今都已经长大了,李孝已经快和他差不多高了。
李治已经派人调查过,原来关系要好的三兄弟,如今却变得形同陌路。
李治此时也明白过来,对普通的孩子来说,可以使用放养模式。
然而对皇子放养的话,很容易让他们走向歧途。
皇子天生便享有权力和富贵,更容易受到物质上的诱惑,稍一放松,他们小小年纪,便很难抵抗诱惑,养成贪图享乐的恶习!
事实证明,古代皇子这种开府教导模式,并不管用,李治便决定用后世法子,来教育一下三人。
他目光先看向李孝,道:“孝儿,听说你养了一只飞将军,在长安城所向披靡,怎么不带过来,给朕瞧一瞧?”
李孝脸色一白,低下了脑袋。
飞将军是一只斗鸡。
年初的时候,李孝便在后院建了一座斗鸡楼,一共三层,每层一个斗技场。
他还在此楼举办过“鸡王争霸赛”,所有参加的斗鸡,先在一楼决出十六强,然后在二楼决出四强,最后在三楼决出头名。
飞将军便是许王府第一届“鸡王争霸赛”的冠军。
李治又看向李廉,道:“四郎,你也不比你二哥差啊,听说去年凭着一只叫楚霸王的斗虫,赚了五百贯钱,你这赚钱的能力,很不错啊!”
李廉也低下了脑袋。
李治最后看向李勇,后者赶忙道:“父亲,孩儿可没有斗鸡斗虫!”
李治瞪眼道:“你明知道你二兄和四弟胡闹,一不制止他们,二不来告诉朕,你这个兄弟是怎么当的?”
李勇闻言,也低下了脑袋。
李治严厉道:“你们都是大唐皇子,享受着别人没有的富贵,既不用心读书,也不为国家做贡献,反而带头斗鸡斗虫,你们这个榜样做的好啊!”
三人都跪了下来,齐声道:“父亲,孩儿知罪!”
李治伸手一指,道:“都去外面跪着,面墙思过。既然你们闲着没事做,从明日开始,朕给你们找点事做!”
黎明前的黑暗,并未持续太久,鸡鸣声之中,一缕晨曦缓缓升起。
英国公府的后院中,李勣早已起晨,正在院里习练棍棒。
国公府的人对此都感到很奇怪。
李勣今年快七十岁了,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然而练武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他仿佛在锤炼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正在等待君王的召唤。
就连程知节和尉迟恭来英国公府拜访后,也劝说他不要再折腾身体了。
朝廷年轻的将领这么多,皇帝不可能再用他们这些老将出征。
但李勣每次都只是笑而不语,从不改变。
今天清晨,他又比平常多练了一刻钟,直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他刚一停歇,李震便拿着一块布巾过来了,一边帮老父擦汗,一边说:
“父亲,儿子明白您的心思,您若是想去边关,儿子可以向陛下请旨。程名振那老货,都被陛下派去营州,您若是想去,料来陛下不会拒绝。”
李勣侧头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你少管老夫的事,去上衙吧。”
李震无奈,只好换上朝服,去皇宫上衙。
李勣休息一会后,提着他的鱼竿,准备钓一会鱼。
他如今每天就做三件事:吃饭、钓鱼、习武。
朝中政务,他已经完全不管了,不过边关军事,他却依然关切。
尤其是辽东情况,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会派人去打听得一清二楚。书房中还挂着一张辽东地图。
鱼饵挂在钩上,正要抛出去时,一名下人飞奔来报,说皇帝来了。
李勣眼中露出一丝精光。
皇帝已经很久没来看他了,眼下突然过来,必定有因。
他将鱼竿一甩,迈着矫健的步伐,朝正门而去。
行至半路,便见家仆头前引路,身后跟着一名儒雅青年,正是皇帝李治。
李勣快步上前,拱手道:“老臣拜见陛下。”
李治打量了他一会,微笑道:“有阵子没见到李公了,见您身体依然安康,朕就放心了。”
李勣性子一向沉静,此时却有些按耐不住了,问:“陛下,可是高句丽传来什么消息?”
“不,高句丽并无消息传来。”李治摇头。
李勣顿时露出失望之色。
李治接着道:“不过朕已决定,无论高句丽有没有变化,最迟明年,朕都要对高句丽用兵了!”
如今是永徽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65年,李治记载的小本本上,泉盖苏文便是今年翘辫子。
他一死,他的儿子们就会为了争夺权势而内斗,眼下百济已经打下来,局势比原本好得多。
只要让李勣挂帅,按照历史的打法,双面夹击,李治相信一定可以消灭高句丽。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他的到来,历史已发生很多偏离。
李治也不清楚泉盖苏文的死亡时间,是否会发生改变。
如果真的变了,他也不准备再等了。
原先等待,只是为了减少战争损耗,如今大势已成,箭在弦上,怎能不发?
无论泉盖苏文死不死,高句丽灭国之战,都将启动。
李勣听到此话,肃然道:“老臣一直都在等候陛下的召唤。”
李治微笑道:“老将军的情况,朕都听说了,请放心,朕既然答应你,就绝不会改变主意!”
李勣道:“多谢陛下。”
李治又道:“朕这次攻打高句丽,准备动用新招募的羽林卫,从明日开始,老将军便可以去熟悉这支军队了。”
李勣心中一凛,露出迟疑之色。
羽林卫一直是薛仁贵训练,皇帝准备用羽林卫,难道准备让薛仁贵挂帅,自己当副手?
李治看出他的疑惑,抬手道:“老将军不必担心,这次出征高句丽,您为主帅,薛仁贵为副手。”
李勣深吸一口气,道:“老臣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拿下高句丽!”
李治原本还准备陪李勣钓一会鱼,然而刚在湖边坐下,王伏胜便来到他身边,低声道:“陛下,宫中出了点事。”
李治微感诧异,宫中出了事,王伏胜直接说是什么事就行了,为何遮遮掩掩?
再看王伏胜表情,一脸严肃,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宫中发生的事情,不便让李勣听到。
李治放下鱼竿,起身道:“李公,朕有些公务要处理,今日就不能陪你钓鱼了。”
李勣道:“国事为重,老臣恭送陛下。”
离开李府之后,李治又问起是什么事,王伏胜低声道:“陛下,郑才人割腕了。”
李治愣了一下,失声道:“她死了?”
王伏胜忙道:“陛下莫要担心,因为雨司寝发现及时,总算救了回来。”
李治长松一口气,脸色慢慢沉了下来,问:“她为何忽然寻短见,有人欺凌她不成?”
王伏胜低声道:“听消息说,好像与许王有关。”
李治皱眉道:“二郎?他怎么了?”
王伏胜道:“具体情况,臣也不清楚。”
半个时辰后,李治来到承香殿郑才人的西跨院。
院中站满了人,刘充嫒和吴王李吉都在。
李治正要询问情况,只听“砰”的一声,是茶杯被砸碎的声音,随即屋中传来郑才人的声音:“出去,不用你治,让我死!”
只见一名御医从屋中走了出来,显得有些狼狈。
刘充嫒脸上带着忧虑之色,道:“陛下,郑妹妹自从被救下后,情绪就不太好。”
李治看向李吉,道:“吉儿,你怎么也在这?”
李吉道:“回九叔话,前几日,郑才人把侄儿请过去,询问许王的事,侄儿当时就觉得她不对劲,担心她寻短见,就将情况告诉了刘姨娘。”
刘充嫒接口道:“吉儿告诉妾身后,妾身就让雨珠盯着西院。今日清晨,雨珠见院中下人都守在门口,一脸焦急,询问之下,才知屋门被反锁。”
“她们不敢擅闯,只在外面呼喊郑妹妹。雨珠怀疑她出了事,便命人撞开门,进去一看,才发现郑妹妹割了手腕。”
“幸好发现的快,妾身请来御医,总算及时救回郑妹妹一命。”
李治听了后,沉声道:“你们都在外面守着吧,朕进去瞧瞧她。”
李治迈步进入郑才人的屋中,刚一入内,便愣住了。
屋中地板上,尽是羊脂玉棋子,散落一地,还有很多被撕掉的画卷,捡起来一看,都是素描画,应该是郑才人所画。
由此可见,郑才人一直在苦练素描和围棋,借此讨好自己。
内室中,郑才人缩在床榻角落,面色苍白,披头散发,目光迟滞,呆呆望着虚空,手中拿着一块破碎的茶杯碎片。
李治慢慢走过去,刚一靠近,便听她尖声道:“别过来,都出去!”
李治慢慢道:“才人,是朕。”
郑才人这才慢慢抬起头来,看向李治,眼眶瞬间就红了,泣声道:“陛下,你好狠的心呐!”
李治见她如此模样,心中一阵内疚。
他知道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宠幸过郑才人了,冷落了她,这才导致她如此激烈。
这也没办法,李治公务繁忙,连刘充嫒都经常忘到脑后,更不提郑才人了。
三位才人中,他宠幸最多的也只有朱贞莲,那是因为两人有过一段经历,总能想起她。
郑才人一张脸有如梨花带雨,继续控诉道:“陛下冷落妾身,也就罢了,为何连许王都冷落?难道您真的这么厌恶妾身?”
李治愣道:“朕何曾冷落许王?”
郑才人哭道:“陛下对他不闻不问,不管不教,这不是冷落是什么?”
李治温和的道:“你误会了,朕并未对他冷落,更不曾厌恶你,只是因为孝儿开了府,朕才管教的少了些。”
郑才人将手中瓷片一扔,捂着脸,泣声道:“陛下不必骗妾身了,妾身找吴王问过,这些年来,孝儿在外面不顾学业,只贪图玩乐,也不来宫中看我,早已学坏了!”
李治走到她身边,沉声道:“他从未来宫中看过你吗?”
郑才人呜咽道:“他那么恨我,怎会来看我?”
李治在床边坐下,问道:“他为何恨你?”
郑才人幽幽道:“陛下对他冷落,还不就是因为厌恶妾身,他自然憎恨妾身了!”
李治叹了口气,道:“朕刚才说过,朕从未厌恶过你。”
郑才人泣道:“那陛下为何从不来找妾身?”
“朕应该来过吧?”
“那都是八个月前的事了,八个月又九天!妾身被陛下嫌弃,被儿子憎恨,活着还有什么滋味?”郑才人大哭。
李治叹道:“有这么久了吗?唉,朕公务太忙,都给忘了,以后朕会多来看你。”
郑才人沉默了一会,低声道:“妾身不会侍君,陛下不爱来妾身也不敢怪陛下,只盼陛下能多管教一下孝儿,他难道不是陛下的子嗣吗?”
李治拉住她手,看了一眼她手上伤口,见血已经止住,沉声道:“孝儿的事情,朕实在不知,你放心,朕一定好好管教他!”
郑才人忙道:“陛下可莫要因此将他赶出长安。”
李治拍拍她肩膀,道:“朕自有分寸,你好好休息,朕让御医进来帮你调养,可不许再胡闹了。”
郑才人低下头,轻轻道:“是。”
……
承天门外,李孝、李勇、李廉三兄弟,久违的又碰到了一起。
原本关系要好的三人,此时见面后,却都有些尴尬。
三人穿过承天门,沿着太极殿左边的宫道,朝着甘露殿而行。
沉默良久后,李廉最先开口,问道:“你们最近都还好吗?”
李孝淡淡道:“还行吧。”
李勇哼道:“我好得很!”
李廉又道:“你们知道父亲为何忽然召见我们吗?”
李孝不吭声了。
李勇哼道:“当然是父亲听说了你们在外面胡闹的行为,要训斥你们!”
李孝瞥了他一眼,冷声道:“你没胡闹?那父亲为何把你也叫过来了?”
李勇大声道:“父亲是想向我询问你们的情况,哼,你们待会会不会被骂,就看我怎么回话了。”
当他们穿过甘露门时,却见门外站着一人,是六皇子李贤。
李贤快步来到李廉身边,急匆匆的道:“四兄,父亲大发脾气,你待会可要小心些了。”
李廉惊问:“父亲为何发脾气?”
李贤扫了李孝一眼,道:“还不是因为二兄?”
李孝皱眉道:“因为我?”
李贤也不多解释了,朝李廉道:“我已经报过信了,你自己小心吧。”快步跑走了。
李孝望着他的背影,哼道:“老四,你跟老六关系不错嘛?”
李廉默不作声。
李勇欲言又止,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不多时,三人全部来到甘露殿,通传之后,进入殿内,朝着坐在榻上的李治见礼。
“孩儿拜见父亲!”
李治目光在三人身上一一扫过,沉声道:“都起来吧。”
三人都站直了身。
李治望着他们三人,不由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当时他为了考察三人的功课,召他们觐见,三人便是像今天一样,垂头丧气的站在他跟前。
只不过,当年的三个孩子,如今都已经长大了,李孝已经快和他差不多高了。
李治已经派人调查过,原来关系要好的三兄弟,如今却变得形同陌路。
李治此时也明白过来,对普通的孩子来说,可以使用放养模式。
然而对皇子放养的话,很容易让他们走向歧途。
皇子天生便享有权力和富贵,更容易受到物质上的诱惑,稍一放松,他们小小年纪,便很难抵抗诱惑,养成贪图享乐的恶习!
事实证明,古代皇子这种开府教导模式,并不管用,李治便决定用后世法子,来教育一下三人。
他目光先看向李孝,道:“孝儿,听说你养了一只飞将军,在长安城所向披靡,怎么不带过来,给朕瞧一瞧?”
李孝脸色一白,低下了脑袋。
飞将军是一只斗鸡。
年初的时候,李孝便在后院建了一座斗鸡楼,一共三层,每层一个斗技场。
他还在此楼举办过“鸡王争霸赛”,所有参加的斗鸡,先在一楼决出十六强,然后在二楼决出四强,最后在三楼决出头名。
飞将军便是许王府第一届“鸡王争霸赛”的冠军。
李治又看向李廉,道:“四郎,你也不比你二哥差啊,听说去年凭着一只叫楚霸王的斗虫,赚了五百贯钱,你这赚钱的能力,很不错啊!”
李廉也低下了脑袋。
李治最后看向李勇,后者赶忙道:“父亲,孩儿可没有斗鸡斗虫!”
李治瞪眼道:“你明知道你二兄和四弟胡闹,一不制止他们,二不来告诉朕,你这个兄弟是怎么当的?”
李勇闻言,也低下了脑袋。
李治严厉道:“你们都是大唐皇子,享受着别人没有的富贵,既不用心读书,也不为国家做贡献,反而带头斗鸡斗虫,你们这个榜样做的好啊!”
三人都跪了下来,齐声道:“父亲,孩儿知罪!”
李治伸手一指,道:“都去外面跪着,面墙思过。既然你们闲着没事做,从明日开始,朕给你们找点事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