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归山抱着自己的老妻,继续在茅草屋中忍饥挨饿。
但是突然间,他们听见田间地头传来了一阵人群噪杂的声音,甚至还有犬吠声,应该是一大群人正在迅速的朝着他们赶过来。
两人陡然变色,黄归山更是直接挺起了身子,面色阴沉。
蚕娘低声:“当家的,又、又是管事的要来拆家了吗?”
她的声音颤抖,惶恐至极。
黄归山面色变换几番,他自忖自己沦落至此,无甚可以再被图谋的,且他年幼时就已经离开黄家,族中更是没有什么仇人,应当犯不着有人非要弄死他。
索性的,他将老妻缓缓的扶起来,两人依偎着坐在茅草屋中,低声:
“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很快的,人声、犬吠声、马嘶声,将两人所在的茅草屋包围了个严严实实。
他们两人并没有猜错,这一大群人马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但是等待了片刻钟,那一大群人马并没有一人走出,更没有急切的掀翻茅草屋,将两人抓了去。
反而一个让两人极其眼熟的身影,对方佝偻着,小心翼翼凑到草扎的门外,咳嗽出声:
“咳咳!归山大哥、蚕嫂子,你们歇息着呢?族里有事找你们。”
对方言语几句,见屋里面没有动静,便更加小心翼翼的打开草门,往内里瞧过来。
当看见黄归山两人,正坐在屋中看他们时,这人的腰弯得更低了,谦卑的走入草屋中,身形都在发抖。
“拜见、拜见大哥大嫂。”
黄归山两口子,瞧见灵谷管事竟然如此谦卑,两人面上更是惊奇,同时他们脑中也腾的冒出了一个极不可思议的念头。
“莫非……”
那灵谷管事见两人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他面上冷汗直冒,噗通一下就直接跪在了地上,然后膝行着走到两人跟前,磕头道:
“大哥大嫂,外面有贵人要见您俩。”
瞧见对方这举动,黄归山的眼睛发光,他咽了咽嗓子,沙哑着道:“不、不可能的,今年才一年而已。”
但就在这时,茅草屋外面响起了一阵呼声:
“黄家子弟,拜见黄归山炼师。”
并有轻喝声响起:“贵脉余真传,正在山门处等候。”
听见这话,黄归山和老妻两人的脸色陡然变得潮红,整个人的腰杆子也是瞬间挺起,容光焕发。
而那跪在地上的灵谷管事,对方听见屋子外的话,脸色瞬间煞白。
此人也想到了田间流传过黄归山有个天庙弟子的传闻,当时众人皆是嗤之以鼻。
现如今看来,这传言竟然是真的、真的!
并且对方的弟子,今年还夺得了真传的身份。这可是黄家近一甲子,都没有再出现的优秀子弟!
黄归山紧紧把着老妻的手,憋着嗓子,良久后,方才一连吐出了三个好字:
“好好好!”
他低下头,脸上带着笑意,连忙安抚了一下同样激动,但又惶恐的老妻。
正当两人相互整理了一下身上寒酸的衣袍,要走出去时,草屋外忽然又跪下一道身影。
对方身量苗条,声色柔美,低声呼道:
“奴婢奉真传老爷之令,前来接引黄师。
老爷已经自行前往莲花峰,让黄师不必着急,可以好生歇息几日,择日再上山祭祖。
诸力士、童子、銮驾等,皆已留在鳌鱼峰上,听候黄师的差遣。”
听见余缺已经离去的话,黄归山和老妻的面色都是微变,但是当又听见余缺将力士童子等人都留下了时,黄归山的面色恢复,还露出了思索之色,并点头道:
“缺儿稳重,先赴莲花峰,才最为稳妥。
你且进来。”
“是。”那自称奴婢的侍女,伏身应诺,然后掀开草门,掩着屋内,让她身后的一行侍女们次第而入。
众多侍女们,手中分别捧着食盒、香果、清水、铜镜、符咒、屏风种种。
她们行走在狭窄的茅草屋中,秩序井然,并且在请示了黄归山后,即刻就将那丑态百出的管事,直接搬出了茅草屋。
很快的,随后赶来的其余力士童子们,将方圆百丈围住,并且驱离了那些逗留在茅草屋外的黄家主仆,免得彼辈打搅了两人。
只见黄归山和老妻两人,他们盘坐在茅草屋中,面前已经摆上玉碗玉筷,桌上是简简单单的几样小菜,此外还有花果、米粥等物。
样式并不算多,但是这些菜肴皆是精美无比,且上面竟然还荡漾着灵机,特别是那米粥,内里所用的米谷,竟然正是他们操持了一年,但从未吃上一粒的灵谷。
蚕娘望着身前的饭菜,局促到了极致,哪怕是在她尚未家道中落前,幼年时也从未享用过此等饭食。
黄归山看着左右低头的侍女,还有挡在门口的屏风,他轻叹一声:
“吃吧,吃好了,换好衣服,我们就出去做事。”
蚕娘低头应下,并揪着黄归山的衣袖,小声问:
“我们要为那余老爷——余缺,做什么事?”
黄归山面上哑然一笑,他抚着老妻枯瘦的手掌,道:
“今日出去,不为旁人做事,只为我们自己。”
他停顿一息:“重新做人。”
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随即拿起桌上的碗筷,默默的吃起。
两人食不言,且都是小口,举止细微,但他们就好似蚕吃桑叶般,细细密密的,不一会儿就将桌上的饭菜吃了大半。
一旁的侍女们瞧见,即刻就欠身,要去屋外再取饭食。
反正这些饭食都是真传弟子的待遇,当中蕴含灵气,又采用了药食炼法,入腹即会化掉,哪怕是肠穿肚烂之人,也能进食不少。
似黄归山他们这般,只是长期挨饿的人,就算吃到撑住,也不至于撑死。
不过黄归山还是伸手制止了对方:“无须浪费,这些即可。”
两人继续默默的食用着,将餐盘皆数食用干净。
此刻在茅草屋外。
黄家主仆们,个个下马等候着,但他们等待了许久,都没见黄归山从茅草屋中走出。
其中一些个年轻的子弟,按捺不住,不由的口中嘀咕:
“这么久了还不见人影,是新姑娘出嫁吗?”
还有人甚至直接呼喝着左右的管事们:
“你们几个,还不快去催催,让那老黄赶紧出来。”
“真是的,就算他收了个真传徒儿,但他也只是我黄家的支脉,哪能让主家嫡脉等这么久。
家主们也还在祠堂里等着他,要给他恢复名籍呢。”
前来迎接黄归山的黄家人,以嫡脉的年轻子弟为首,剩下稳重的,则是黄家中地位次要的黄姓执事等等。
诸如黄家家主等人,他们自持身份,并未主动前来,并且都在祠堂中商量着余缺成为真传弟子这一大事。
于是在家主嫡子的默许下,便真有管事的上前,想要催促黄归山。
但是随行銮驾的力士等人,都宛若石头一般站在百丈范围内,不让任何一人靠近,免得冲撞了主人。
这批力士侍女们,除去年纪不大的童子们之外,所有人都将随着余缺,一起入驻真传洞府。
可以说,在余缺并未拒绝他们的那一刻,他们这辈子就已经是和余缺绑定在了一起。
既然内里那人乃是余缺的师父,且余缺发话,让他们视师如主,那么便是站死在此地,也不能让旁人冒犯了黄归山。
面对力士们的冷漠,数个黄家子弟跋扈,直接打马而出,游走在真传銮驾外。
他们大呼小叫,纷纷呼喝黄归山的大名,其中有人觊觎的看着真传銮驾,还伸手要摸摸,甚至要跳上去试试。
但是啪的,一根根旗幡就从力士们手中投出,将他们坐下的马匹直接贯穿,钉死在了地面上。
那些意图冒犯銮驾的几人,更是被力士们变换身形,运用法力,合力禁锢,直接踩在了地上。
“尔敢!此乃黄家祖峰。”
“耀祖哥,救我,把这群道兵奴仆杀了。”
茅草屋百丈之外,顿时吵吵嚷嚷的,黄家人瞧见力士们竟然真敢动手,一个个脸色也是变化。
为首的嫡子黄耀祖,他更是手指捏得青紫。
此人本就对余缺又嫉又妒,也瞧不起黄归山这个破落支脉,如今见对方麾下的奴仆竟然敢对自家人出手,心间简直是羞怒至极。
他黄耀祖等了这么久,教训不了那黄归山,莫非还教训不了这些道兵走狗不成!
但是当黄耀祖要跨步走出时,旁边的几个黄姓执事们,都是色变,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将黄耀祖挡在身后,并且厉声喝出:
“将这群人推出去,斩了。
以下犯上,苛待我黄家族人,又蛊惑旁人冲撞真传,死不足惜。”
于是负责管理此地灵谷的管事,还有一干早就犯了众怒的人等,纷纷都被抓鸡仔似的抓起来,当着真传銮驾的面,干脆利落的杀掉。
那些躁动的黄家子弟们,虽然都跋扈,但是并不蠢,他们瞧见自家这边退让了,还借口杀了人,纷纷都偃旗息鼓,白着脸,老老实实的等着黄归山出门。
与此同时。
黄归山站在草屋内,他身着新衣,通过门上的缝隙,看着外面吵闹不堪的一幕。
黄归山那本是欢喜的面孔,忽然又是叹息不已。
“这偌大的黄家,规矩竟然散乱到了如此地步么。”黄归山自语着。
身旁的老妻在侍女们伺候下,也换上了一席新衣。
老妻没听清,对方小步的走到他身旁,低声问:“山郎,你在说什么?”
黄归山捏起老妻的手,发现在灵食和衣袍的滋养下,两人的不说彻底恢复了生机,但也是年轻了不下五岁。
“没什么,只是发现祖峰虽大,寄居却不易。
走吧。”
“嗯。”
随即,黄归山夫妇俩走出。
众力士抬銮、众侍女捧衣、众童子吟咏。
两人直接登上了銮驾,莅临黄耀祖等人跟前。
虽然他们已经出了茅草屋,但是真传銮驾本身就有百丈宽长。
一干的黄家人等,依旧是只能遥遥望着黄归山夫妇,无法靠近相谈。
在黄归山的吩咐下,力士们一声声传话:
“归山不孝,冒犯祖宗,因有不孝弟子余缺,幸得真箓,飞扬跋扈,枉顾祖庭,惊扰先人。
归山惭愧,无颜入祠见庙,今仅以支脉之身,自行上山,负荆请罪,祭拜祖宗,告慰先人……”
等候的黄家人等们,听见后顿时面面相觑,都有些手足无措。
有人想要奔走上前,将真传銮驾拦住。
但銮驾本身便是一件法宝,力士们见有人阻拦,也不好践踏而走,便纷纷脚下踩着云气,踏空飞过了对方。
在黄归山的指引下,众人绕着小道,朝着鳌鱼峰的顶上飞去。
就在刚才,黄归山直接熄灭了认祖归宗的念头。
他既然都已经身在山中了,又何必再执着于“归山”与否。
至于祭祖之事。
哪怕他只是个支脉,也是有资格上山祭祖的,自行前去即可。
等到真传銮驾彻底消失在了眼中,田间地头的黄家人等,方才终于想起来,要连忙将这里的事情禀告给家主他们。
于是黄家家主们议事中,得知黄归山竟然没有赶来祠堂,而是直接朝着山顶上奔去,他们同样是面色变化。
当黄家家主等人从祠堂密室中奔出时,却发现那真传銮驾已经是明晃晃的从祠堂一侧飞过去,他们也不好飞上去,将銮驾直接打下来。
更让众人色变的是,他们隐隐间都听见一声叹息声,眼睁睁看着那銮驾并未被山顶的阵法阻拦,而是云开雾避,直接飞上了山顶。
……………………
另外一边。
余缺赶赴莲花峰后,令随行的七品力士先返回黄家,他则是独自走上了“百步云梯”,
此云梯高耸,又名“龟蛇守云梯”,乃是当前登上莲花峰的唯一路径,且唯有黄山内门及以上的弟子门人才可以攀爬。
一切的外人、道兵、坐骑等等,皆不可涉足。
否则的话,外来者会被黄山的龟蛇二将一口吞下,不死也残。
余缺独行着,他发现百步虽然不多,但是一步一坎间,其落差以丈来计算。
云梯名中的“百步”,应当不是指的凡人百步,而有可能是传言中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上古真人之百步。
足足一刻钟后,他方才跨过云梯,继而登顶莲花峰。
此峰高耸于黄山山脉之上,俯视周遭万里一切等闲,别无旁物。
山峰顶上,庙宇错落,但此处不似光明顶上那般耀眼刺目,建筑反而透露出一种古朴小巧之意。
正中央的庙观,仅仅三丈大小而已,装饰也朴素,红墙青瓦莲花纹,观名“黄山”二字。
但余缺一眼看去,发现此观自然天成,竟给他一种生机勃勃、好似新萌之芽的感觉,此观浑然不像是死物,而更像是活物。
但是突然间,他们听见田间地头传来了一阵人群噪杂的声音,甚至还有犬吠声,应该是一大群人正在迅速的朝着他们赶过来。
两人陡然变色,黄归山更是直接挺起了身子,面色阴沉。
蚕娘低声:“当家的,又、又是管事的要来拆家了吗?”
她的声音颤抖,惶恐至极。
黄归山面色变换几番,他自忖自己沦落至此,无甚可以再被图谋的,且他年幼时就已经离开黄家,族中更是没有什么仇人,应当犯不着有人非要弄死他。
索性的,他将老妻缓缓的扶起来,两人依偎着坐在茅草屋中,低声:
“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很快的,人声、犬吠声、马嘶声,将两人所在的茅草屋包围了个严严实实。
他们两人并没有猜错,这一大群人马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但是等待了片刻钟,那一大群人马并没有一人走出,更没有急切的掀翻茅草屋,将两人抓了去。
反而一个让两人极其眼熟的身影,对方佝偻着,小心翼翼凑到草扎的门外,咳嗽出声:
“咳咳!归山大哥、蚕嫂子,你们歇息着呢?族里有事找你们。”
对方言语几句,见屋里面没有动静,便更加小心翼翼的打开草门,往内里瞧过来。
当看见黄归山两人,正坐在屋中看他们时,这人的腰弯得更低了,谦卑的走入草屋中,身形都在发抖。
“拜见、拜见大哥大嫂。”
黄归山两口子,瞧见灵谷管事竟然如此谦卑,两人面上更是惊奇,同时他们脑中也腾的冒出了一个极不可思议的念头。
“莫非……”
那灵谷管事见两人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他面上冷汗直冒,噗通一下就直接跪在了地上,然后膝行着走到两人跟前,磕头道:
“大哥大嫂,外面有贵人要见您俩。”
瞧见对方这举动,黄归山的眼睛发光,他咽了咽嗓子,沙哑着道:“不、不可能的,今年才一年而已。”
但就在这时,茅草屋外面响起了一阵呼声:
“黄家子弟,拜见黄归山炼师。”
并有轻喝声响起:“贵脉余真传,正在山门处等候。”
听见这话,黄归山和老妻两人的脸色陡然变得潮红,整个人的腰杆子也是瞬间挺起,容光焕发。
而那跪在地上的灵谷管事,对方听见屋子外的话,脸色瞬间煞白。
此人也想到了田间流传过黄归山有个天庙弟子的传闻,当时众人皆是嗤之以鼻。
现如今看来,这传言竟然是真的、真的!
并且对方的弟子,今年还夺得了真传的身份。这可是黄家近一甲子,都没有再出现的优秀子弟!
黄归山紧紧把着老妻的手,憋着嗓子,良久后,方才一连吐出了三个好字:
“好好好!”
他低下头,脸上带着笑意,连忙安抚了一下同样激动,但又惶恐的老妻。
正当两人相互整理了一下身上寒酸的衣袍,要走出去时,草屋外忽然又跪下一道身影。
对方身量苗条,声色柔美,低声呼道:
“奴婢奉真传老爷之令,前来接引黄师。
老爷已经自行前往莲花峰,让黄师不必着急,可以好生歇息几日,择日再上山祭祖。
诸力士、童子、銮驾等,皆已留在鳌鱼峰上,听候黄师的差遣。”
听见余缺已经离去的话,黄归山和老妻的面色都是微变,但是当又听见余缺将力士童子等人都留下了时,黄归山的面色恢复,还露出了思索之色,并点头道:
“缺儿稳重,先赴莲花峰,才最为稳妥。
你且进来。”
“是。”那自称奴婢的侍女,伏身应诺,然后掀开草门,掩着屋内,让她身后的一行侍女们次第而入。
众多侍女们,手中分别捧着食盒、香果、清水、铜镜、符咒、屏风种种。
她们行走在狭窄的茅草屋中,秩序井然,并且在请示了黄归山后,即刻就将那丑态百出的管事,直接搬出了茅草屋。
很快的,随后赶来的其余力士童子们,将方圆百丈围住,并且驱离了那些逗留在茅草屋外的黄家主仆,免得彼辈打搅了两人。
只见黄归山和老妻两人,他们盘坐在茅草屋中,面前已经摆上玉碗玉筷,桌上是简简单单的几样小菜,此外还有花果、米粥等物。
样式并不算多,但是这些菜肴皆是精美无比,且上面竟然还荡漾着灵机,特别是那米粥,内里所用的米谷,竟然正是他们操持了一年,但从未吃上一粒的灵谷。
蚕娘望着身前的饭菜,局促到了极致,哪怕是在她尚未家道中落前,幼年时也从未享用过此等饭食。
黄归山看着左右低头的侍女,还有挡在门口的屏风,他轻叹一声:
“吃吧,吃好了,换好衣服,我们就出去做事。”
蚕娘低头应下,并揪着黄归山的衣袖,小声问:
“我们要为那余老爷——余缺,做什么事?”
黄归山面上哑然一笑,他抚着老妻枯瘦的手掌,道:
“今日出去,不为旁人做事,只为我们自己。”
他停顿一息:“重新做人。”
两人相视一笑。
他们随即拿起桌上的碗筷,默默的吃起。
两人食不言,且都是小口,举止细微,但他们就好似蚕吃桑叶般,细细密密的,不一会儿就将桌上的饭菜吃了大半。
一旁的侍女们瞧见,即刻就欠身,要去屋外再取饭食。
反正这些饭食都是真传弟子的待遇,当中蕴含灵气,又采用了药食炼法,入腹即会化掉,哪怕是肠穿肚烂之人,也能进食不少。
似黄归山他们这般,只是长期挨饿的人,就算吃到撑住,也不至于撑死。
不过黄归山还是伸手制止了对方:“无须浪费,这些即可。”
两人继续默默的食用着,将餐盘皆数食用干净。
此刻在茅草屋外。
黄家主仆们,个个下马等候着,但他们等待了许久,都没见黄归山从茅草屋中走出。
其中一些个年轻的子弟,按捺不住,不由的口中嘀咕:
“这么久了还不见人影,是新姑娘出嫁吗?”
还有人甚至直接呼喝着左右的管事们:
“你们几个,还不快去催催,让那老黄赶紧出来。”
“真是的,就算他收了个真传徒儿,但他也只是我黄家的支脉,哪能让主家嫡脉等这么久。
家主们也还在祠堂里等着他,要给他恢复名籍呢。”
前来迎接黄归山的黄家人,以嫡脉的年轻子弟为首,剩下稳重的,则是黄家中地位次要的黄姓执事等等。
诸如黄家家主等人,他们自持身份,并未主动前来,并且都在祠堂中商量着余缺成为真传弟子这一大事。
于是在家主嫡子的默许下,便真有管事的上前,想要催促黄归山。
但是随行銮驾的力士等人,都宛若石头一般站在百丈范围内,不让任何一人靠近,免得冲撞了主人。
这批力士侍女们,除去年纪不大的童子们之外,所有人都将随着余缺,一起入驻真传洞府。
可以说,在余缺并未拒绝他们的那一刻,他们这辈子就已经是和余缺绑定在了一起。
既然内里那人乃是余缺的师父,且余缺发话,让他们视师如主,那么便是站死在此地,也不能让旁人冒犯了黄归山。
面对力士们的冷漠,数个黄家子弟跋扈,直接打马而出,游走在真传銮驾外。
他们大呼小叫,纷纷呼喝黄归山的大名,其中有人觊觎的看着真传銮驾,还伸手要摸摸,甚至要跳上去试试。
但是啪的,一根根旗幡就从力士们手中投出,将他们坐下的马匹直接贯穿,钉死在了地面上。
那些意图冒犯銮驾的几人,更是被力士们变换身形,运用法力,合力禁锢,直接踩在了地上。
“尔敢!此乃黄家祖峰。”
“耀祖哥,救我,把这群道兵奴仆杀了。”
茅草屋百丈之外,顿时吵吵嚷嚷的,黄家人瞧见力士们竟然真敢动手,一个个脸色也是变化。
为首的嫡子黄耀祖,他更是手指捏得青紫。
此人本就对余缺又嫉又妒,也瞧不起黄归山这个破落支脉,如今见对方麾下的奴仆竟然敢对自家人出手,心间简直是羞怒至极。
他黄耀祖等了这么久,教训不了那黄归山,莫非还教训不了这些道兵走狗不成!
但是当黄耀祖要跨步走出时,旁边的几个黄姓执事们,都是色变,只得硬着头皮走出,将黄耀祖挡在身后,并且厉声喝出:
“将这群人推出去,斩了。
以下犯上,苛待我黄家族人,又蛊惑旁人冲撞真传,死不足惜。”
于是负责管理此地灵谷的管事,还有一干早就犯了众怒的人等,纷纷都被抓鸡仔似的抓起来,当着真传銮驾的面,干脆利落的杀掉。
那些躁动的黄家子弟们,虽然都跋扈,但是并不蠢,他们瞧见自家这边退让了,还借口杀了人,纷纷都偃旗息鼓,白着脸,老老实实的等着黄归山出门。
与此同时。
黄归山站在草屋内,他身着新衣,通过门上的缝隙,看着外面吵闹不堪的一幕。
黄归山那本是欢喜的面孔,忽然又是叹息不已。
“这偌大的黄家,规矩竟然散乱到了如此地步么。”黄归山自语着。
身旁的老妻在侍女们伺候下,也换上了一席新衣。
老妻没听清,对方小步的走到他身旁,低声问:“山郎,你在说什么?”
黄归山捏起老妻的手,发现在灵食和衣袍的滋养下,两人的不说彻底恢复了生机,但也是年轻了不下五岁。
“没什么,只是发现祖峰虽大,寄居却不易。
走吧。”
“嗯。”
随即,黄归山夫妇俩走出。
众力士抬銮、众侍女捧衣、众童子吟咏。
两人直接登上了銮驾,莅临黄耀祖等人跟前。
虽然他们已经出了茅草屋,但是真传銮驾本身就有百丈宽长。
一干的黄家人等,依旧是只能遥遥望着黄归山夫妇,无法靠近相谈。
在黄归山的吩咐下,力士们一声声传话:
“归山不孝,冒犯祖宗,因有不孝弟子余缺,幸得真箓,飞扬跋扈,枉顾祖庭,惊扰先人。
归山惭愧,无颜入祠见庙,今仅以支脉之身,自行上山,负荆请罪,祭拜祖宗,告慰先人……”
等候的黄家人等们,听见后顿时面面相觑,都有些手足无措。
有人想要奔走上前,将真传銮驾拦住。
但銮驾本身便是一件法宝,力士们见有人阻拦,也不好践踏而走,便纷纷脚下踩着云气,踏空飞过了对方。
在黄归山的指引下,众人绕着小道,朝着鳌鱼峰的顶上飞去。
就在刚才,黄归山直接熄灭了认祖归宗的念头。
他既然都已经身在山中了,又何必再执着于“归山”与否。
至于祭祖之事。
哪怕他只是个支脉,也是有资格上山祭祖的,自行前去即可。
等到真传銮驾彻底消失在了眼中,田间地头的黄家人等,方才终于想起来,要连忙将这里的事情禀告给家主他们。
于是黄家家主们议事中,得知黄归山竟然没有赶来祠堂,而是直接朝着山顶上奔去,他们同样是面色变化。
当黄家家主等人从祠堂密室中奔出时,却发现那真传銮驾已经是明晃晃的从祠堂一侧飞过去,他们也不好飞上去,将銮驾直接打下来。
更让众人色变的是,他们隐隐间都听见一声叹息声,眼睁睁看着那銮驾并未被山顶的阵法阻拦,而是云开雾避,直接飞上了山顶。
……………………
另外一边。
余缺赶赴莲花峰后,令随行的七品力士先返回黄家,他则是独自走上了“百步云梯”,
此云梯高耸,又名“龟蛇守云梯”,乃是当前登上莲花峰的唯一路径,且唯有黄山内门及以上的弟子门人才可以攀爬。
一切的外人、道兵、坐骑等等,皆不可涉足。
否则的话,外来者会被黄山的龟蛇二将一口吞下,不死也残。
余缺独行着,他发现百步虽然不多,但是一步一坎间,其落差以丈来计算。
云梯名中的“百步”,应当不是指的凡人百步,而有可能是传言中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的上古真人之百步。
足足一刻钟后,他方才跨过云梯,继而登顶莲花峰。
此峰高耸于黄山山脉之上,俯视周遭万里一切等闲,别无旁物。
山峰顶上,庙宇错落,但此处不似光明顶上那般耀眼刺目,建筑反而透露出一种古朴小巧之意。
正中央的庙观,仅仅三丈大小而已,装饰也朴素,红墙青瓦莲花纹,观名“黄山”二字。
但余缺一眼看去,发现此观自然天成,竟给他一种生机勃勃、好似新萌之芽的感觉,此观浑然不像是死物,而更像是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