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黄泉底部,泥沙浑浊,且越往下,越是厚重。
深入十来丈后,余缺的神识也被拘束,只能窥视周身的一丈上下。
并且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四周有一股阴寒的气息冒出。
若非有本命剑胚的护持,不管是他的阴神独自来此,还是他的肉身来此,都将面临不小的损耗。
特别是继续往下,幽黄泉底部的环境就越发的险恶。
不多时,余缺的神识甚至是被直接压制到了周身三寸。
如此环境,他的阴神或肉身一旦暴露,可就不再是所谓的“淬炼”,而是直接就会重伤,若是没有办法及时逃出去,甚至会被活生生的消磨致死。
铮铮!
好在余缺的白脊剑,其无论是炼制手法、还是使用材料,都是上等,仅仅逊色于六品法器。
且此剑内里,还存在着那颗九龙仙人赐下的仙种。
因此哪怕磨盘峰底下的万人坑中,依旧存在着所谓的煞气,余缺也用不着担心自个的性命安危。
不过即便如此,余缺依旧是在心间暗自庆幸:
“幸好我这几年来,并未轻举妄动。直到修成了七品,方才驾驭剑胚前来一探究竟。”
他还回想起了当初那素无道人对自己所讲的东西。
那道人虽然对万人坑的危险有所提及,但更主要的,是告诉余缺此坑中的煞气枯竭,不堪使用,万人坑已经是接近废弃。
这话落在常人的耳中,无异于相当于此坑不甚危险。
如今看来,素无道人所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让余缺颇是怀疑那道人是不是故意隐瞒着这些。
“看来此地不仅仅是一方险地,还是一方凶地!”
余缺心神微凛。
他当即操使飞剑,更是谨慎的下降。
终于,当他不知自己下降了多少丈时,剑身四周的阻塞感陡然一空。
一阵水声在余缺的左右响起来,哗啦间,白脊剑脱离了泥沙,进入了一方暗河或湖泊当中。
但与此同时的,则是一股渗入魂魄的寒意,当即就从四周弥漫而来。
余缺的思绪,刹那间都凝固住了。
好在如此寒意,只是在让余缺的阴神迟滞了一息,白脊剑上当即就冒起了一阵鸦火,将四面八方扑来的寒意驱逐殆尽。
余缺这时朝着四周望去,发现自己处在了一方极为宽大的水下溶洞当中。
水体昏黑,偶尔会有惨绿的幽光闪烁,四周阴气极为浓郁,属于是他平生所见最为阴寒之地。
再向下看去,借助微弱的幽光,他发现了一根根折断生锈的兵刃、并有车马等物的残破部件。
果然如道宫中人所言,磨盘峰的万人坑,乃是一处古时候的兵坑。
不过亲眼瞧见这一幕,余缺依旧是感到惊奇。
因为单单按照道宫中所记载的,磨盘峰万人坑就已经有着数千、上万年的历史。
若是再加上此地乃是更古早时候形成的,它所存在的历史应当是更加悠久。
结果如此长久的年岁下来,坑底竟然还能存在兵刃、车马的残留。
余缺的目光顿时闪烁:“莫非,这些兵刃的材质都是古时候顶尖的材料?”
他当即心神动弹,操持着白脊剑,仿佛游鱼般在溶洞中穿行。
谨慎的试探几番后,余缺并未在四周遇见危险,他便大胆的游动到那些兵刃跟前。
结果令他失望的是,根据他的神识打量,这些兵刃的材质虽然了得,并非凡铁凡铜,兵刃上也存在仙法炼的制痕迹。
但是它们的材质并不算出奇。
万人坑中的兵刃之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疑似和溶洞中的环境脱不了干系。
“这倒也是,早在我来之前,道宫中就不知道有多少前人来过此地。
如果这里存在着了不得的宝物,早就该被取走了才对,特别是这些古人的遗物。”
他思索着,目光挪动,还看向了断兵残剑左右,那一具具残破的尸骸。
这些尸骸的模样也让人惊奇,它们并非骷髅样式,而是皮肉萎缩,贴合在了骷髅表面,更像是干尸。
但存在于水下的干尸,本就挺让人惊奇的。
余缺凑上前,用神识细细的打量着这些古人遗骸,发现遗骸内里的脏器也都在,只是像是缩成了葡萄干似的。
细细检查着,他还发现干尸们身上的衣物都还完好,布帛一类物品颜色褪去之外,并无太大的损坏。
这让他啧啧称奇:
“如此阴寒之地,岂不就是那九龙仙人所指的上等太阴炼形之地。
如果让那些阴邪仙家知晓了此地,定会以之为宝藏也。”
如此自语着,余缺眉头一挑。
他想到了,自己虽然不是阴邪仙家,但主修的乃是阎王爷法脉,这等地界对于他而言,也是一方宝地。
特别是,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将那太阴炼形参悟出几分真意,岂不是也就能将此地利用起来了!
再加上他还有小黑葫芦在手……
“甚好!果如我所期待的那般,此地即便没有了煞气种种,只存在鬼气邪气,但于我而言,依旧是一方宝地。”
余缺心间干劲十足,他当即驱使白脊剑,更加卖力的在万人坑中巡查。
一个多时辰后。
他将万人坑细细转悠了一圈,发现此坑的核心区域刚好千丈左右,千丈以外,虽然也充斥着阴气寒气,但是浓度已经是层层递减。
并且他在千丈范围的边界,还发现了当今仙家的手段。
四下有着界碑镇物,应当是黄山道宫在此地布置了阵法,用以聚拢万人坑的阴气。
若是再往外,万丈方圆处则都是光滑坚韧的石壁了,整个和磨盘峰相连,不分彼此,就好似人为在山体中挖出了一方坑洞似的。
只是在坑洞石壁上,余缺发现了一道道裂缝,其中不少裂缝都可以进人,且洞口处水流急促,裂缝的尽头很可能通往外界的水脉,乃是活水。
“想来这一处万人坑,有可能是道宫中人从这些裂缝中钻来,方才发现了此地。
那幽黄泉,也是先发现了万人坑,然后才发现的。”
余缺暗暗思忖着。
不过不管缘由是哪一种,与他无甚干系了。
反正磨盘峰中的一泉一坑,眼下都属于他所有,好好享用前人的遗泽便是。
巡查一圈下来,余缺在心间便大致规划了此地的用途。
这里既然是古时候的一处降兵坑,充斥着阴气寒气,那么他便将此地用作自己的藏兵坑便是。
日后所有炼制好的鬼兵,都可以窖藏在这里,让鬼兵们吸引阴气,增长底蕴。
若是用
有敌人前来,则鬼兵既可从幽黄泉中冒出,又可以通过裂缝,从磨盘峰的四面冒出,用以围杀贼人。
余缺思索着:“只是自幽黄泉下到此地,颇是难熬。
寻常的鬼兵多半尚未进洞,半道上就会魂魄飞散,得想个法子让彼辈能够自如的上下。”
略微思索了几下,他就将这个想法先压下了。
这事并非是简单就能解决的,极有可能需要布置一方大阵,或者干脆从其他地方,开凿出一条从山顶直通万人坑的裂缝,两者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
余缺收敛心神,他俯视着万人坑,目中虽然满意,但还是忍不住的轻叹:
“此地虽是宝地,但未存一宝,别说煞气了,了连只上古残魂都没有,着实有负本道期待啊。”
他心间的去意顿生。
余缺驾驭白脊剑,当即就飞到了直通幽黄泉的裂缝跟前。
不过在临走前,他大着胆子。
只见他的阴神一晃,忽然就从白脊剑中跳出,“赤身裸体”的出现在了万人坑中。
阴冷!寒冷!!
一股阴寒的感觉,从四周疯狂袭来,让他的心神再次陷入了僵硬中,且足足三息,他都没有回过神来。
就连他阴神体内的鸦火,也是一时间被压制,反应不了。
好在阴气寒气虽重,但并未演变出煞气,它们对于余缺的七品阴神而言,仅仅是个磨炼,不足以伤身。
等到余缺的阴神狠狠的打了几个激灵后,他回过神来,游走在四周,还顿觉可以大肆的吸食此地阴气,以壮大自家的阴神。
反正阴神也近似“鬼类”,鬼魂都可以吸食阴气,他如何不能!?
只是余缺强行将阴神体内的冲动,给镇压了下去。
他乃是仙家,所修乃是仙道,并非鬼道。
若是想要长生久视,仙家的阴神所能吞吐的东西,除去灵气之外,便只有家神渡来的香火阴气种种。
这两者之外的其他气息,仙家们对此顶多能用于施法,绝不可纳入体内。
“倒是日后可以寻来几方阴寒法术,想必在此地修炼,应当是事半功倍。”
余缺暗暗想着。
他细细感应着万人坑的环境,正当他想到缩回白脊剑,返回峰顶时,忽然又有变故出现了,让他返回不了!
此变故并非是万人坑出现了异样,而是余缺的阴神出现了异样。
余缺见此,心间一紧,当即就将自家的祖庙唤出,要庇佑阴神、镇压变故。
结果他的祖庙在万人坑中展开后,身上的异样更加明显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异样的来源就在他的祖庙中。
嗡嗡嗡!
只见一颗颗婴儿拳头大灵文,在余缺的祖庙中飘起,想要冲出祖庙。
这些灵文,正是他从九龙瀑仙园中所得到的部分《太阴炼形》正文,皆是上古秘传文字。
面对灵文的躁动,余缺迟疑着,纠结几番后,他选择了顺从这些灵文的冲动,当即大开祖庙,让彼辈冲出。
反正在那地下墓室时,他就对这些灵文感到忌惮,如今彼辈自行就要离开他的祖庙,他还求之不得呢。
嗡嗡的,灵文们钻出了祖庙,落入万人坑浓郁的阴寒之气中,它们更是战栗不已,且生出了种种变化,文字扭曲,好似蛇虫般在蠕动。
与此同时的,地下阴气也开始沸腾,一股一股的朝着这些灵文冲击而来。
阴气们涌动的速度甚快,直接形成了暗流,唬得余缺面色微变,连忙就钻入了白脊剑中。
如此他才稳住了身子,没有被冲垮。
成功返回白脊剑后,余缺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果然,是那些上古秘文在作祟,阻拦我返回剑胚。”
现在他的阴神中已经没有了秘文,且自有白脊剑护持,余缺心神定下,不慌不忙,乐得看这些秘文究竟会生出何种变故了。
结果他在此地耐心的等待着,结一连等了八九个时辰,那些秘文依旧在吞吐着万人坑着的阴气,好似没有尽头似的。
没有办法,余缺担忧峰顶的肉身,只得先自行驾驭飞剑,返回了山上洞室。
等到检查完了肉身,确认肉身和磨盘峰上都无异样后,他歇息一番,连忙驾驭飞剑,又急匆匆的钻入万人坑中。
如此反复间,足足七日七夜过去。
当余缺再次下坑时,万人坑中的景象出现了大变。
原本浓郁激荡的阴气,浓度降低不少,十不存三,阴气也诡异的变得柔和,即便余缺钻来了,它们也不再围住他。
这一幕让余缺心神一紧,唯恐那些秘文,将他的磨盘峰灵脉给废掉了。
好在动用神识检查一番,他发现只是此地的阴气浓度降低,并未连带着山中的灵气降低。
整个磨盘峰,依旧处在黄山灵脉之上,灵气脉络未受影响。
余缺大松一口气,他旋即抬起双眼,目光炯炯的望着那仿佛星辰般,烙印在了万人坑顶部的秘文们。
和在他的祖庙中相比,这些秘文吸饱了阴气,颗颗变得有斗大,灿烂生辉,竟然将万丈的坑底都照耀得蒙蒙亮。
至于千丈范围内的残兵遗骸等物,更是筋骨可见了。
更加让余缺讶然的是,他细细的数去,发现坑顶的秘文数目,比他之前获得的,足足多了一倍。
“莫非,这方仙法能通过吸食阴气,自行补全自身?”
余缺心间一动。
他早就听说过,古人们为了能传下道统,钻研过不少传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免得自家的道统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而这等法诀文字可以自行分裂、相互补全的情况,便是话本中经常提及的一种。
更上层的,则是还有一字传万法、一念传万法、往者传来者等种种神奇手段。
甚至还有前人,会将自己的神念化作为一魂魄,用以充当后人的随身老师。
余缺的心神激荡。
他当即就盘坐在了密密麻麻的秘文底下,放出神识,朝着那些秘文接触而去……
深入十来丈后,余缺的神识也被拘束,只能窥视周身的一丈上下。
并且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四周有一股阴寒的气息冒出。
若非有本命剑胚的护持,不管是他的阴神独自来此,还是他的肉身来此,都将面临不小的损耗。
特别是继续往下,幽黄泉底部的环境就越发的险恶。
不多时,余缺的神识甚至是被直接压制到了周身三寸。
如此环境,他的阴神或肉身一旦暴露,可就不再是所谓的“淬炼”,而是直接就会重伤,若是没有办法及时逃出去,甚至会被活生生的消磨致死。
铮铮!
好在余缺的白脊剑,其无论是炼制手法、还是使用材料,都是上等,仅仅逊色于六品法器。
且此剑内里,还存在着那颗九龙仙人赐下的仙种。
因此哪怕磨盘峰底下的万人坑中,依旧存在着所谓的煞气,余缺也用不着担心自个的性命安危。
不过即便如此,余缺依旧是在心间暗自庆幸:
“幸好我这几年来,并未轻举妄动。直到修成了七品,方才驾驭剑胚前来一探究竟。”
他还回想起了当初那素无道人对自己所讲的东西。
那道人虽然对万人坑的危险有所提及,但更主要的,是告诉余缺此坑中的煞气枯竭,不堪使用,万人坑已经是接近废弃。
这话落在常人的耳中,无异于相当于此坑不甚危险。
如今看来,素无道人所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少,让余缺颇是怀疑那道人是不是故意隐瞒着这些。
“看来此地不仅仅是一方险地,还是一方凶地!”
余缺心神微凛。
他当即操使飞剑,更是谨慎的下降。
终于,当他不知自己下降了多少丈时,剑身四周的阻塞感陡然一空。
一阵水声在余缺的左右响起来,哗啦间,白脊剑脱离了泥沙,进入了一方暗河或湖泊当中。
但与此同时的,则是一股渗入魂魄的寒意,当即就从四周弥漫而来。
余缺的思绪,刹那间都凝固住了。
好在如此寒意,只是在让余缺的阴神迟滞了一息,白脊剑上当即就冒起了一阵鸦火,将四面八方扑来的寒意驱逐殆尽。
余缺这时朝着四周望去,发现自己处在了一方极为宽大的水下溶洞当中。
水体昏黑,偶尔会有惨绿的幽光闪烁,四周阴气极为浓郁,属于是他平生所见最为阴寒之地。
再向下看去,借助微弱的幽光,他发现了一根根折断生锈的兵刃、并有车马等物的残破部件。
果然如道宫中人所言,磨盘峰的万人坑,乃是一处古时候的兵坑。
不过亲眼瞧见这一幕,余缺依旧是感到惊奇。
因为单单按照道宫中所记载的,磨盘峰万人坑就已经有着数千、上万年的历史。
若是再加上此地乃是更古早时候形成的,它所存在的历史应当是更加悠久。
结果如此长久的年岁下来,坑底竟然还能存在兵刃、车马的残留。
余缺的目光顿时闪烁:“莫非,这些兵刃的材质都是古时候顶尖的材料?”
他当即心神动弹,操持着白脊剑,仿佛游鱼般在溶洞中穿行。
谨慎的试探几番后,余缺并未在四周遇见危险,他便大胆的游动到那些兵刃跟前。
结果令他失望的是,根据他的神识打量,这些兵刃的材质虽然了得,并非凡铁凡铜,兵刃上也存在仙法炼的制痕迹。
但是它们的材质并不算出奇。
万人坑中的兵刃之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疑似和溶洞中的环境脱不了干系。
“这倒也是,早在我来之前,道宫中就不知道有多少前人来过此地。
如果这里存在着了不得的宝物,早就该被取走了才对,特别是这些古人的遗物。”
他思索着,目光挪动,还看向了断兵残剑左右,那一具具残破的尸骸。
这些尸骸的模样也让人惊奇,它们并非骷髅样式,而是皮肉萎缩,贴合在了骷髅表面,更像是干尸。
但存在于水下的干尸,本就挺让人惊奇的。
余缺凑上前,用神识细细的打量着这些古人遗骸,发现遗骸内里的脏器也都在,只是像是缩成了葡萄干似的。
细细检查着,他还发现干尸们身上的衣物都还完好,布帛一类物品颜色褪去之外,并无太大的损坏。
这让他啧啧称奇:
“如此阴寒之地,岂不就是那九龙仙人所指的上等太阴炼形之地。
如果让那些阴邪仙家知晓了此地,定会以之为宝藏也。”
如此自语着,余缺眉头一挑。
他想到了,自己虽然不是阴邪仙家,但主修的乃是阎王爷法脉,这等地界对于他而言,也是一方宝地。
特别是,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将那太阴炼形参悟出几分真意,岂不是也就能将此地利用起来了!
再加上他还有小黑葫芦在手……
“甚好!果如我所期待的那般,此地即便没有了煞气种种,只存在鬼气邪气,但于我而言,依旧是一方宝地。”
余缺心间干劲十足,他当即驱使白脊剑,更加卖力的在万人坑中巡查。
一个多时辰后。
他将万人坑细细转悠了一圈,发现此坑的核心区域刚好千丈左右,千丈以外,虽然也充斥着阴气寒气,但是浓度已经是层层递减。
并且他在千丈范围的边界,还发现了当今仙家的手段。
四下有着界碑镇物,应当是黄山道宫在此地布置了阵法,用以聚拢万人坑的阴气。
若是再往外,万丈方圆处则都是光滑坚韧的石壁了,整个和磨盘峰相连,不分彼此,就好似人为在山体中挖出了一方坑洞似的。
只是在坑洞石壁上,余缺发现了一道道裂缝,其中不少裂缝都可以进人,且洞口处水流急促,裂缝的尽头很可能通往外界的水脉,乃是活水。
“想来这一处万人坑,有可能是道宫中人从这些裂缝中钻来,方才发现了此地。
那幽黄泉,也是先发现了万人坑,然后才发现的。”
余缺暗暗思忖着。
不过不管缘由是哪一种,与他无甚干系了。
反正磨盘峰中的一泉一坑,眼下都属于他所有,好好享用前人的遗泽便是。
巡查一圈下来,余缺在心间便大致规划了此地的用途。
这里既然是古时候的一处降兵坑,充斥着阴气寒气,那么他便将此地用作自己的藏兵坑便是。
日后所有炼制好的鬼兵,都可以窖藏在这里,让鬼兵们吸引阴气,增长底蕴。
若是用
有敌人前来,则鬼兵既可从幽黄泉中冒出,又可以通过裂缝,从磨盘峰的四面冒出,用以围杀贼人。
余缺思索着:“只是自幽黄泉下到此地,颇是难熬。
寻常的鬼兵多半尚未进洞,半道上就会魂魄飞散,得想个法子让彼辈能够自如的上下。”
略微思索了几下,他就将这个想法先压下了。
这事并非是简单就能解决的,极有可能需要布置一方大阵,或者干脆从其他地方,开凿出一条从山顶直通万人坑的裂缝,两者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
余缺收敛心神,他俯视着万人坑,目中虽然满意,但还是忍不住的轻叹:
“此地虽是宝地,但未存一宝,别说煞气了,了连只上古残魂都没有,着实有负本道期待啊。”
他心间的去意顿生。
余缺驾驭白脊剑,当即就飞到了直通幽黄泉的裂缝跟前。
不过在临走前,他大着胆子。
只见他的阴神一晃,忽然就从白脊剑中跳出,“赤身裸体”的出现在了万人坑中。
阴冷!寒冷!!
一股阴寒的感觉,从四周疯狂袭来,让他的心神再次陷入了僵硬中,且足足三息,他都没有回过神来。
就连他阴神体内的鸦火,也是一时间被压制,反应不了。
好在阴气寒气虽重,但并未演变出煞气,它们对于余缺的七品阴神而言,仅仅是个磨炼,不足以伤身。
等到余缺的阴神狠狠的打了几个激灵后,他回过神来,游走在四周,还顿觉可以大肆的吸食此地阴气,以壮大自家的阴神。
反正阴神也近似“鬼类”,鬼魂都可以吸食阴气,他如何不能!?
只是余缺强行将阴神体内的冲动,给镇压了下去。
他乃是仙家,所修乃是仙道,并非鬼道。
若是想要长生久视,仙家的阴神所能吞吐的东西,除去灵气之外,便只有家神渡来的香火阴气种种。
这两者之外的其他气息,仙家们对此顶多能用于施法,绝不可纳入体内。
“倒是日后可以寻来几方阴寒法术,想必在此地修炼,应当是事半功倍。”
余缺暗暗想着。
他细细感应着万人坑的环境,正当他想到缩回白脊剑,返回峰顶时,忽然又有变故出现了,让他返回不了!
此变故并非是万人坑出现了异样,而是余缺的阴神出现了异样。
余缺见此,心间一紧,当即就将自家的祖庙唤出,要庇佑阴神、镇压变故。
结果他的祖庙在万人坑中展开后,身上的异样更加明显了。或者更准确的说,异样的来源就在他的祖庙中。
嗡嗡嗡!
只见一颗颗婴儿拳头大灵文,在余缺的祖庙中飘起,想要冲出祖庙。
这些灵文,正是他从九龙瀑仙园中所得到的部分《太阴炼形》正文,皆是上古秘传文字。
面对灵文的躁动,余缺迟疑着,纠结几番后,他选择了顺从这些灵文的冲动,当即大开祖庙,让彼辈冲出。
反正在那地下墓室时,他就对这些灵文感到忌惮,如今彼辈自行就要离开他的祖庙,他还求之不得呢。
嗡嗡的,灵文们钻出了祖庙,落入万人坑浓郁的阴寒之气中,它们更是战栗不已,且生出了种种变化,文字扭曲,好似蛇虫般在蠕动。
与此同时的,地下阴气也开始沸腾,一股一股的朝着这些灵文冲击而来。
阴气们涌动的速度甚快,直接形成了暗流,唬得余缺面色微变,连忙就钻入了白脊剑中。
如此他才稳住了身子,没有被冲垮。
成功返回白脊剑后,余缺也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果然,是那些上古秘文在作祟,阻拦我返回剑胚。”
现在他的阴神中已经没有了秘文,且自有白脊剑护持,余缺心神定下,不慌不忙,乐得看这些秘文究竟会生出何种变故了。
结果他在此地耐心的等待着,结一连等了八九个时辰,那些秘文依旧在吞吐着万人坑着的阴气,好似没有尽头似的。
没有办法,余缺担忧峰顶的肉身,只得先自行驾驭飞剑,返回了山上洞室。
等到检查完了肉身,确认肉身和磨盘峰上都无异样后,他歇息一番,连忙驾驭飞剑,又急匆匆的钻入万人坑中。
如此反复间,足足七日七夜过去。
当余缺再次下坑时,万人坑中的景象出现了大变。
原本浓郁激荡的阴气,浓度降低不少,十不存三,阴气也诡异的变得柔和,即便余缺钻来了,它们也不再围住他。
这一幕让余缺心神一紧,唯恐那些秘文,将他的磨盘峰灵脉给废掉了。
好在动用神识检查一番,他发现只是此地的阴气浓度降低,并未连带着山中的灵气降低。
整个磨盘峰,依旧处在黄山灵脉之上,灵气脉络未受影响。
余缺大松一口气,他旋即抬起双眼,目光炯炯的望着那仿佛星辰般,烙印在了万人坑顶部的秘文们。
和在他的祖庙中相比,这些秘文吸饱了阴气,颗颗变得有斗大,灿烂生辉,竟然将万丈的坑底都照耀得蒙蒙亮。
至于千丈范围内的残兵遗骸等物,更是筋骨可见了。
更加让余缺讶然的是,他细细的数去,发现坑顶的秘文数目,比他之前获得的,足足多了一倍。
“莫非,这方仙法能通过吸食阴气,自行补全自身?”
余缺心间一动。
他早就听说过,古人们为了能传下道统,钻研过不少传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免得自家的道统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而这等法诀文字可以自行分裂、相互补全的情况,便是话本中经常提及的一种。
更上层的,则是还有一字传万法、一念传万法、往者传来者等种种神奇手段。
甚至还有前人,会将自己的神念化作为一魂魄,用以充当后人的随身老师。
余缺的心神激荡。
他当即就盘坐在了密密麻麻的秘文底下,放出神识,朝着那些秘文接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