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是读书人,仔细思索其中的话,觉得的确是如此,话虽浅显,但蕴含真理。

  连苏老夫子也隐隐点头,

  “若是始终一成不变,的确难以进步,变革才有可能强盛。”

  院长大人都给予肯定,周启南急了,

  “变革可能会强盛,但不能说放开女子从政,大虞国就会变得强盛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说法颇为牵强。”

  不愧为主角,果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周琅面色不变,道:

  “我也没说放开女子从政,大虞国就必定强盛,这只是其中的一份重要力量,而且是现成的力量,女子也可顶起半边天,不可小视。”

  他说得很平常,这些话在他看来也只是平常,随便说说的,但落在众人耳朵里,却是不啻于惊雷!

  “好一个女子也可顶起半边天!仅凭此句,周琅同学的案首当之无愧!”

  苏老夫子拍案叫好。

  尤其是少数几个女学子,听得极为舒坦,包括翁枕书在内,心中都翻起了波澜。

  周启南面色阴沉,案首之位,前世明明是他的,如今失去了这一身份,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影响。

  他想要反驳,却又感到无力,眼下绝大部分学子都被周琅的话调动得情绪高涨,他若再说些反对的话,只怕要影响到自己的名声。

  好在书院只是肤浅的讨论一下,不会太深入,毕竟决策权在朝廷,在皇上,若是谈论太深引起忌讳,那就不好了。

  为了缓解一下太过严肃的气氛,苏老夫子提出下一个环节:以雪钓为题,赋诗一首。

  做诗,这就随便多了,大家都很乐意,毕竟这个不需要对时政有太多的理解,只要读书够多,拼也能拼出一首来。

  若是一不小心灵感大发,迸出一首千古名句,那岂不是闻名天下了?

  雪钓。

  中文博大精深,仅仅两个字,众人脑中就有了画面,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渔夫,独自在江中垂钓,江面上氤氲的雾气朦胧而寂静,这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泼墨画。

  好多学子兴致勃勃地献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

  这种时候,周启南自然也不甘落后,而且有翁枕书在场,那必须要表现一番。

  他苦思良久,终于做出一首佳作:

  寒江冻墨砚池开,独坐琼瑶钓玉台。

  忽见浮标沉雪浪,银鳞拽碎一川皑。

  这首诗把垂钓的寒江当作读书人的砚池,比喻得非常有气势,且能与众人的身份紧密结合,后面的动作描写更是神形兼备,气象非凡,确实是一首上佳之作。

  众学子纷纷夸赞。

  周启南心中得意无比,偏还要装作谦虚的模样,嘴角噙笑,风清云淡。

  然后斜眼看向周琅,一副挑衅的意味。

  周琅哑然失笑。

  这有什么好嘚瑟的?

  他胸有丘壑,藏万千诗行,随便拉出来一首,都是名诗,他说什么了吗?

  只不过,他觉得这样胜之不武,没什么意思,所以本来没想出这个风头。

  但现在有人当面挑衅,那自然得回敬一下。

  于是他也做了一首: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

  闲人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这首诗念完,周启南的脸都白了。

  这不就是在故意讽刺他吗?

  与他的诗意完全相反,这首诗极其形象地描写了一个渔家的艰辛,哪有什么琼瑶玉台,哪有什么银鳞拽碎,真实的渔家生活,是呵冻提篙,满船凉月!

  什么情况下人家会选择在雪中垂钓?

  雪中垂钓你体验过吗?

  你们这些闲人根本不清楚渔家生活之苦,只凭自己的喜好以为人家是诗情画意。

  这是什么?

  这是闲着没事干,自以为是!

  周启南虽然出生在农家,但他并没吃过什么苦,全家人供他读书,农事上不用他操一点心,他本人是没怎么干过活的。

  以致于周婆子言语上稍微有点埋怨,他就认为周家人对他不好!

  他也不想想,要是真对他不好,他能过这样的生活吗?会完全意识不到雪钓意味着什么吗?

  借着这个机会,周琅给周启南狠狠上了一课。

  苏老夫子大加赞赏,

  号召学子们,读书人不能死读书,更要身体力行,事必躬亲,这样才有真切的体会,才能写出蕴意深刻的文章。

  学子们纷纷点头称是,唯有周启南面色阴沉。

  课程结束后,苏老夫子更是把周琅叫过去,收为了亲传弟子。

  周琅也乐意如此。

  他以前虽然是学霸,但终究才来大虞国不到一年时间,有些方面的知识极为匮乏,就比如大虞国的历史、人文,原书的介绍可没那么详细,自己找资料也谈不上系统全面。这些知识在童生阶段还不明显,但再往上考,涉及就多了。有了苏老夫子的亲自教导,这些短板很快就能弥补。

  听到这个消息后,周启南更是恨得咬牙。

  苏老夫子每年都会在一些优秀学子中,收一两个作为他的弟子。在前世,苏老夫子是收了他做弟子的,如今,却换成了周琅。

  这样下去可不行!

  虽然他有未卜先知的极大优势,但他也得有相应的身份地位才能运作,现在,苏院长的弟子身份没有了,这是个不小的损失,更有可能影响到之后的举人考试。

  幸好,他有另一个臂助,他得牢牢抓紧。

  ……

  晚上,进入同心锁空间后,林十七点开昨天发的视频。

  “周老三恶有恶报,不用天收自入彀。”

  这是她给取的标题,方便归类查找。

  标题采用演义话本形式,尽量做到贴合内容,使整个视频有机一体,符合古代风格设定。

  视频下方的点赞有了一亿多!

  就连留言,都有了几百万!

  大多是在争论,这到底是不是真实场景。

  林十七笑开了花,好好好,你们继续争论下去,可千万不要停!

  然后再将今天码头上拍摄的视频,稍微剪辑了一下,把声音做了一下处理,发了上去。

  “二郎三郎年纪小,生活重担扛肩上。”

  额,这标题好像有点直白,她的文学功底就那么回事,大家凑合着看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夫妻齐穿书!老公科举我躺赢!,夫妻齐穿书!老公科举我躺赢!最新章节,夫妻齐穿书!老公科举我躺赢!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