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巧音说的这些大道理,听在两世为人的曹胜耳中,只会让他想笑。
就像一个小孩子跟成年人说应该怎么做人。
各种人生道理,他早就听腻了。
对人生、对未来,早就有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真正形成,就会很牢固,轻易不会被任何人所改变。
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某些事上,固执得让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原因。
只因老年人牢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不会被轻易改变。
曹胜听完金巧音这番话,轻笑一声,道:“在业界的评价和我自己舒不舒服之间,当然是我舒不舒服最重要,你觉得呢?”
金巧音:“???”
她在心里将他这句话咀嚼了两遍,才听懂他的意思。
一个念头闪过她脑海:不愧是中原一点灰,难怪他写的那么好看,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呀!
但,理智告诉她——不行!他不能这么想!他这么想,可能真要渐渐放下写作了。
她皱眉想了又想,有些焦急地说:“曹总!您不能这么想呀!您毕竟才21岁,对吧?就算想享受生活,起码也得30……不!应该是40岁以后吧?您说呢?您爸妈应该还没退休吧?您就要先退休了吗?您觉得这样合适吗?您说是不是呀?”
曹胜失笑。
他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
没兴致继续逗她了。
就随口说:“你说的有点道理,我会好好考虑你建议的,时间不早了,咱们都早点睡吧?好吗?”
金巧音:“……”
她能感觉到他语气里的敷衍,但他是中原一点灰,是公司的股东,可以说是她的老板之一。
所以,她不敢指责他,默了默,轻叹一声,“哦,好!那就说到这儿吧!晚安!”
“晚安!”
挂断通话,曹胜又打了个哈欠,起身去洗漱、休息。
……
另一边。
金巧音皱眉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相当惆怅。
她觉得太难了。
劝一个亿万富翁努力码字,和劝一个有钱人去做清洁工有多大区别?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说多少大道理,都挡不住对方想好好享受生活。
她已经有预感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会渐渐过气,估计要不了两三年,网文第一人,就不会再是中原一点灰。
她觉得自己该好好培养其他作者了,否则,等哪天曹胜突然封笔不写了,她金巧音手下就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作者了。
她是责编,她在公司和业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手上有几个能打的作者。
本来,她是中原一点灰的责编,她不需要考虑那些。
别的作者再能打,加在一起,也顶不上一个中原一点灰。
但现在,她了解了曹胜的想法之后,心里有了危机感,想要为以后作打算了。
只是……
在她眼里已经要逐渐淡出网文圈的曹胜,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的表现,却生猛得一塌糊涂。
不仅惊到了她,也惊到了业内业外的许多人。
继2月份,曹胜只出版了一集《洪荒演义》之后,3月份,《洪荒演义》出版三集;4月份,出版两集;5月份,出版三集;6月份出版两集……
更新量上,超过业界九成九的作者。
在这个普遍更新不快的时代,曹胜每个月更新两三集作品的速度,绝对是第一档的。
特别是很多人都知道他还在读书,只能用课余时间码字。
就这样,竟然还有这样的更新量?
3月份,当三集《洪荒演义》上市的消息传开,很多人都很错愕。
心想:他不是丧失码字动力了吗?这是丧失码字动力的样子?
有人仔细看这三集的内容,试图找出这三集内容质量大幅下降,或者文风大变的痕迹。
想证明曹胜已经重量不重质,或者已经找枪手写文的证据。
但,这三集质量上没问题,剧情甚至更精彩了。
4月份,当《洪荒演义》出版两集的消息传开,很多人又兴奋起来。
纷纷在各个论坛、书评区说曹胜果然已经丧失码字的动力,上个月只是强行振作,就像是人之将死前的回光返照,不能持久。
这个月只更新两集,就是证据,不少人还信誓旦旦地说:《洪荒演义》下个月大概率会只一集。
但5月份,《洪荒演义》又出版了三集,近20万字。
消息一出,业界同行,万马齐喑。
大家都被搞懵了。
搞不清楚曹胜这是怎么回事?到底丧失了码字动力没有?
为什么一个月三集、一个月两集的来回晃荡?
这是状态不稳?
还是在故意搞大家的心态?
他都赚了那么多钱了,怎么还能每个月写出两三集稿子?他是怎么保持码字动力的?是外面不好玩了?还是美女们不漂亮了?
邪童刘一刀,是曹胜的老书迷了,平时很喜欢在书评区发帖、回帖,所以,他在曹胜的作品书评区知名度很高。
当5月份,《洪荒演义》又出版三集的消息传开后,他在《洪荒演义》的书评区发了一个很引人瞩目的帖子。
帖子标题是:“论一个亿万富翁天天努力码字的原因!”
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很高,短短几天,就有一千多个跟帖。
他在帖子正文是这么写的:“众所周知,咱们阿灰已经是一个亿万富翁了,先声明啊!我本人并不仇富,特别是像他这样靠自身才华挣钱发财的,我更找不到理由来仇富。
但我很奇怪他是怎么保持继续努力码字这个习惯的?这个帖子就是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猜想有两个:一个是他对女人没兴趣、他从来都没碰过女人!也对美食没兴趣,都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怎么讲究,所以,他不管有多少钱,生活都不会有多大变化,写作的习惯,自然也就保持了下来。
第二个猜测是: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写手,一亿多,远远没有达到他期望的目标,也可能是他的目标是写出N本经典之作,流传后世,而不是挣多少钱,所以,他也能保持创作的激情。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请各位畅所欲言!”
这个帖子,勾起了不少人跟帖的兴趣。
1楼:“阿灰对女人没兴趣?楼主的意思是阿灰像东方不败?没了男女之情的困扰,才变得这么强大?”
2楼:“我倾向于楼主说的第二个猜测,不过,又有点不敢相信才21岁的作者,竟然有这么大的定力,竟然能抵挡有钱后的各种诱惑?”
3楼:楼主在瞎扯!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作者父母的身份,根本就不是媒体宣传的农民!而是不可说的文坛大佬!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也不是曹胜自己在用,是他父母在借他的名义在发表作品,以此来打造他的天才之名!就是因为书一直是他父母在写,所以,身家过亿,并不影响他父母的创作状态,毕竟,他父母年纪大了,心态早就成熟了!
4楼:楼上的都是穷鬼!鉴定完毕!因为楼上这些人都不知道按揭三栋住宅楼的还贷压力有多大,曹胜先后在鹏城买下三栋住宅楼,看似很风光,压力其实很大!内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鹏城目前的房价有多高,平均每平米要五六千块啊!新闻上说过,他这三栋楼都是贷款买的,你们知道他每个月需要还多少贷款吗?你们以为他现在还有一亿多的现金吗?不!真相可能是他现在身上背负着一亿多的贷款!欠银行这么多钱,他还敢不好好码字?他敢吗?
5楼:楼上说的有道理啊!我好像明白他为什么买三栋楼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他逼自己保持创作动力的方式!
6楼:4楼的好像说出了真相,好像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曹胜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强的创作动力了。
……
还贷压力?
今何在看见这些帖子,面现讶色。
他也觉得这很可能是真相。
而且,他严重怀疑这是曹胜故意背负的压力,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写作、挣钱的动力。
他想到了一句老话: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很多年轻人结婚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完全没有一点担当,但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很快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认真工作、努力经营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关系,该当的责任,再也不随便推卸。
他觉得曹胜就是在主动背负压力,以保持创作的激情。
“中原一点灰……你是个狠人啊!”
想到这儿,他感慨自语。
同时,心里也有了买房的念头。
并且,打算把自己这两年的稿费,全部拿去买房,也像曹胜这样,走按揭贷款的方式,首付两三套房子,主动背上沉重的还贷压力,以此来让自己保持创作的动力。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时间来到6月份的时候,他就成功首付了三套房,背负了三十多万的贷款。
贷款背上身的那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却没感觉到创作的动力增加。
这让他心里有点慌。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为什么我压力有了,却没感觉到动力?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另一句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想到这个可能,他心里更慌了,严重怀疑自己真的应了这句老话。
他其实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挺懒的,对很多事都无所谓,心宽得厉害。
这恐怕就是他没办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原因所在。
“老大!你害苦我了!”
6月份的某天中午。
今何在给曹胜发了这么一条短信。
当时曹胜正在学校食堂喝汤,饭菜他已经吃完了,正在喝免费的紫菜蛋汤,收到这么一条信息,他被勾起了好奇心。
当即回复询问:“怎么说?我什么时候害你了?”
今何在很快回复:“你说呢?就是因为学你,我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主动背上了三十多万的贷款,三十多万啊!你知道我需要写多少万字,才有可能赚这么多稿费吗?你真是把我害惨了!”
曹胜有点惊讶。
“真的假的?你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
今何在:“还真的假的?你下次来我这里玩,我把购房合同拿给你看,我说你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敢按揭买三栋楼的?我买三套房压力都这么大,你竟然敢买三栋楼,你真牛逼!”
曹胜这次没有立即回复。
他表情变得有点奇怪。
他怎么也没想到今何在竟然会学他买楼,而且,还一次买了三套,从这个行为上来看,他觉得今何在有点傻得可爱,这种事竟然都敢学。
但知道未来房价上涨幅度的曹胜,却又清楚今何在这次的行为,在未来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现在的三十多万贷款,看似是一笔巨款,能压得无数人顶不住压力去跳楼。
但要不了十年,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大幅贬值,这三十多万贷款,就会变得不算什么。
但三套房子的总价值,却可能会翻十几倍。
前提是他买房的地方,不是一些穷困地方。
出于好奇,曹胜回信询问:“你在哪个城市买的?”
今何在回复:“南昌,怎么了?”
曹胜笑了下,回复:“南昌是个好地方,放心吧!你这笔投资不会亏的,将来肯定能升值不少。”
今何在:“真的假的?你怎么判断的?你会算命啊?”
曹胜:“猜的。”
……
和今何在聊了一会短信,曹胜喝完碗里的汤,起身将餐盘送去回收餐盘的大桶,转身离开食堂,往自己租住的教师宿舍楼那边走去。
打开宿舍门,意外看见黄清雅拿着一块抹布,在帮他擦拭电脑桌,听见开门声,她转脸望来。
看见他,她露出笑容,“回来啦?午饭吃过了吗?”
曹胜笑了下,点点头,反问:“你呢?吃过了吗?”
她指了指餐桌上的几只打包袋,“我还没吃,不过我买了一些饭菜过来,本来打算跟你一起吃的,却在给你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发现手机欠费了,打不通,就直接来你这儿了。”
就像一个小孩子跟成年人说应该怎么做人。
各种人生道理,他早就听腻了。
对人生、对未来,早就有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观念一旦真正形成,就会很牢固,轻易不会被任何人所改变。
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某些事上,固执得让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原因。
只因老年人牢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不会被轻易改变。
曹胜听完金巧音这番话,轻笑一声,道:“在业界的评价和我自己舒不舒服之间,当然是我舒不舒服最重要,你觉得呢?”
金巧音:“???”
她在心里将他这句话咀嚼了两遍,才听懂他的意思。
一个念头闪过她脑海:不愧是中原一点灰,难怪他写的那么好看,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呀!
但,理智告诉她——不行!他不能这么想!他这么想,可能真要渐渐放下写作了。
她皱眉想了又想,有些焦急地说:“曹总!您不能这么想呀!您毕竟才21岁,对吧?就算想享受生活,起码也得30……不!应该是40岁以后吧?您说呢?您爸妈应该还没退休吧?您就要先退休了吗?您觉得这样合适吗?您说是不是呀?”
曹胜失笑。
他忍不住又打了个哈欠。
没兴致继续逗她了。
就随口说:“你说的有点道理,我会好好考虑你建议的,时间不早了,咱们都早点睡吧?好吗?”
金巧音:“……”
她能感觉到他语气里的敷衍,但他是中原一点灰,是公司的股东,可以说是她的老板之一。
所以,她不敢指责他,默了默,轻叹一声,“哦,好!那就说到这儿吧!晚安!”
“晚安!”
挂断通话,曹胜又打了个哈欠,起身去洗漱、休息。
……
另一边。
金巧音皱眉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相当惆怅。
她觉得太难了。
劝一个亿万富翁努力码字,和劝一个有钱人去做清洁工有多大区别?
说一千道一万,无论说多少大道理,都挡不住对方想好好享受生活。
她已经有预感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会渐渐过气,估计要不了两三年,网文第一人,就不会再是中原一点灰。
她觉得自己该好好培养其他作者了,否则,等哪天曹胜突然封笔不写了,她金巧音手下就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作者了。
她是责编,她在公司和业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手上有几个能打的作者。
本来,她是中原一点灰的责编,她不需要考虑那些。
别的作者再能打,加在一起,也顶不上一个中原一点灰。
但现在,她了解了曹胜的想法之后,心里有了危机感,想要为以后作打算了。
只是……
在她眼里已经要逐渐淡出网文圈的曹胜,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的表现,却生猛得一塌糊涂。
不仅惊到了她,也惊到了业内业外的许多人。
继2月份,曹胜只出版了一集《洪荒演义》之后,3月份,《洪荒演义》出版三集;4月份,出版两集;5月份,出版三集;6月份出版两集……
更新量上,超过业界九成九的作者。
在这个普遍更新不快的时代,曹胜每个月更新两三集作品的速度,绝对是第一档的。
特别是很多人都知道他还在读书,只能用课余时间码字。
就这样,竟然还有这样的更新量?
3月份,当三集《洪荒演义》上市的消息传开,很多人都很错愕。
心想:他不是丧失码字动力了吗?这是丧失码字动力的样子?
有人仔细看这三集的内容,试图找出这三集内容质量大幅下降,或者文风大变的痕迹。
想证明曹胜已经重量不重质,或者已经找枪手写文的证据。
但,这三集质量上没问题,剧情甚至更精彩了。
4月份,当《洪荒演义》出版两集的消息传开,很多人又兴奋起来。
纷纷在各个论坛、书评区说曹胜果然已经丧失码字的动力,上个月只是强行振作,就像是人之将死前的回光返照,不能持久。
这个月只更新两集,就是证据,不少人还信誓旦旦地说:《洪荒演义》下个月大概率会只一集。
但5月份,《洪荒演义》又出版了三集,近20万字。
消息一出,业界同行,万马齐喑。
大家都被搞懵了。
搞不清楚曹胜这是怎么回事?到底丧失了码字动力没有?
为什么一个月三集、一个月两集的来回晃荡?
这是状态不稳?
还是在故意搞大家的心态?
他都赚了那么多钱了,怎么还能每个月写出两三集稿子?他是怎么保持码字动力的?是外面不好玩了?还是美女们不漂亮了?
邪童刘一刀,是曹胜的老书迷了,平时很喜欢在书评区发帖、回帖,所以,他在曹胜的作品书评区知名度很高。
当5月份,《洪荒演义》又出版三集的消息传开后,他在《洪荒演义》的书评区发了一个很引人瞩目的帖子。
帖子标题是:“论一个亿万富翁天天努力码字的原因!”
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很高,短短几天,就有一千多个跟帖。
他在帖子正文是这么写的:“众所周知,咱们阿灰已经是一个亿万富翁了,先声明啊!我本人并不仇富,特别是像他这样靠自身才华挣钱发财的,我更找不到理由来仇富。
但我很奇怪他是怎么保持继续努力码字这个习惯的?这个帖子就是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猜想有两个:一个是他对女人没兴趣、他从来都没碰过女人!也对美食没兴趣,都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怎么讲究,所以,他不管有多少钱,生活都不会有多大变化,写作的习惯,自然也就保持了下来。
第二个猜测是: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写手,一亿多,远远没有达到他期望的目标,也可能是他的目标是写出N本经典之作,流传后世,而不是挣多少钱,所以,他也能保持创作的激情。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请各位畅所欲言!”
这个帖子,勾起了不少人跟帖的兴趣。
1楼:“阿灰对女人没兴趣?楼主的意思是阿灰像东方不败?没了男女之情的困扰,才变得这么强大?”
2楼:“我倾向于楼主说的第二个猜测,不过,又有点不敢相信才21岁的作者,竟然有这么大的定力,竟然能抵挡有钱后的各种诱惑?”
3楼:楼主在瞎扯!我来告诉大家真相吧!作者父母的身份,根本就不是媒体宣传的农民!而是不可说的文坛大佬!中原一点灰这个笔名,也不是曹胜自己在用,是他父母在借他的名义在发表作品,以此来打造他的天才之名!就是因为书一直是他父母在写,所以,身家过亿,并不影响他父母的创作状态,毕竟,他父母年纪大了,心态早就成熟了!
4楼:楼上的都是穷鬼!鉴定完毕!因为楼上这些人都不知道按揭三栋住宅楼的还贷压力有多大,曹胜先后在鹏城买下三栋住宅楼,看似很风光,压力其实很大!内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鹏城目前的房价有多高,平均每平米要五六千块啊!新闻上说过,他这三栋楼都是贷款买的,你们知道他每个月需要还多少贷款吗?你们以为他现在还有一亿多的现金吗?不!真相可能是他现在身上背负着一亿多的贷款!欠银行这么多钱,他还敢不好好码字?他敢吗?
5楼:楼上说的有道理啊!我好像明白他为什么买三栋楼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他逼自己保持创作动力的方式!
6楼:4楼的好像说出了真相,好像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曹胜为什么还能有这么强的创作动力了。
……
还贷压力?
今何在看见这些帖子,面现讶色。
他也觉得这很可能是真相。
而且,他严重怀疑这是曹胜故意背负的压力,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写作、挣钱的动力。
他想到了一句老话:井无压力不出水、人无压力轻飘飘。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很多年轻人结婚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完全没有一点担当,但一旦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感觉到了生活的压力,很快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开始认真工作、努力经营亲戚、朋友、同事间的关系,该当的责任,再也不随便推卸。
他觉得曹胜就是在主动背负压力,以保持创作的激情。
“中原一点灰……你是个狠人啊!”
想到这儿,他感慨自语。
同时,心里也有了买房的念头。
并且,打算把自己这两年的稿费,全部拿去买房,也像曹胜这样,走按揭贷款的方式,首付两三套房子,主动背上沉重的还贷压力,以此来让自己保持创作的动力。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时间来到6月份的时候,他就成功首付了三套房,背负了三十多万的贷款。
贷款背上身的那一刻,他终于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
却没感觉到创作的动力增加。
这让他心里有点慌。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为什么我压力有了,却没感觉到动力?
想着想着,他想到了另一句老话:死猪不怕开水烫。
想到这个可能,他心里更慌了,严重怀疑自己真的应了这句老话。
他其实挺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挺懒的,对很多事都无所谓,心宽得厉害。
这恐怕就是他没办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原因所在。
“老大!你害苦我了!”
6月份的某天中午。
今何在给曹胜发了这么一条短信。
当时曹胜正在学校食堂喝汤,饭菜他已经吃完了,正在喝免费的紫菜蛋汤,收到这么一条信息,他被勾起了好奇心。
当即回复询问:“怎么说?我什么时候害你了?”
今何在很快回复:“你说呢?就是因为学你,我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主动背上了三十多万的贷款,三十多万啊!你知道我需要写多少万字,才有可能赚这么多稿费吗?你真是把我害惨了!”
曹胜有点惊讶。
“真的假的?你最近首付买了三套房?”
今何在:“还真的假的?你下次来我这里玩,我把购房合同拿给你看,我说你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敢按揭买三栋楼的?我买三套房压力都这么大,你竟然敢买三栋楼,你真牛逼!”
曹胜这次没有立即回复。
他表情变得有点奇怪。
他怎么也没想到今何在竟然会学他买楼,而且,还一次买了三套,从这个行为上来看,他觉得今何在有点傻得可爱,这种事竟然都敢学。
但知道未来房价上涨幅度的曹胜,却又清楚今何在这次的行为,在未来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现在的三十多万贷款,看似是一笔巨款,能压得无数人顶不住压力去跳楼。
但要不了十年,随着房价不断上涨、人民币不断大幅贬值,这三十多万贷款,就会变得不算什么。
但三套房子的总价值,却可能会翻十几倍。
前提是他买房的地方,不是一些穷困地方。
出于好奇,曹胜回信询问:“你在哪个城市买的?”
今何在回复:“南昌,怎么了?”
曹胜笑了下,回复:“南昌是个好地方,放心吧!你这笔投资不会亏的,将来肯定能升值不少。”
今何在:“真的假的?你怎么判断的?你会算命啊?”
曹胜:“猜的。”
……
和今何在聊了一会短信,曹胜喝完碗里的汤,起身将餐盘送去回收餐盘的大桶,转身离开食堂,往自己租住的教师宿舍楼那边走去。
打开宿舍门,意外看见黄清雅拿着一块抹布,在帮他擦拭电脑桌,听见开门声,她转脸望来。
看见他,她露出笑容,“回来啦?午饭吃过了吗?”
曹胜笑了下,点点头,反问:“你呢?吃过了吗?”
她指了指餐桌上的几只打包袋,“我还没吃,不过我买了一些饭菜过来,本来打算跟你一起吃的,却在给你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发现手机欠费了,打不通,就直接来你这儿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