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曹胜参加完学校的期末考试,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
他搬去父母住的那套别墅,开始了深居简出的暑假生活。
但他并没有停下每天练拳。
只是将练拳的地点,改在这套别墅的负一层。
负一层的空气质量并不差。
因为负一层后面有一个下沉式的小院子,可以让户外的新鲜空气进入负一层。
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让他决定开始准备下本书的大纲。
下本书写什么,他早在写《洪荒演义》之前就想好了——写国术流。
他暂定的书名是:《国术演义》。
原时空,神机在写《龙蛇演义》之前,其实早就有人写过传统功夫题材的,而且写的人还不少,也有挺多读者爱看,传统功夫题材在那个时候算是一个小众题材。
神机的《龙蛇演义》算是一下将这个题材的上限拔高了N倍,并且,用“国术”这个概念,升华了传统功夫的概念。
这个题材尝试写过的人有很多。
但一直没人能超越《龙蛇演义》。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如:超越经典,从来都很难。
如:读者先入为主,看过神机的《龙蛇演义》,再看同类型的题材,下意识会认为这人是在模仿《龙蛇演义》,带着这种看法去看国术流的作品,自然会觉得这些作品都不如《龙蛇演义》。
如:模仿《龙蛇演义》的,几乎都是中下层的写手,本身实力就不如神机,而实力和神机相差不多的那些大神,则拉不下脸来跟风神机的作品。
凡此种种,原时空的《龙蛇演义》成了国术流的一个巅峰,在同类型中,曹胜重生之前,一直没看见有哪本作品超过它。
曹胜也没信心能超过《龙蛇演义》。
即便他是重生者,即便他看过《龙蛇演义》不止一遍。
但神机的作品,精髓从来都不是书中的剧情。
最难模仿的其实书中对气氛的烘托、对剧情节奏的把握。
看神机的作品,很多人看着看着,经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这个人该死了吧?
也是因此,神机作品中的主角杀人,几乎都是在读者期盼的情况下,杀的。
就会让读者觉得很爽。
觉得每一个反派都死有余辜。
死得正是时候。
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大概和神机是棋手出身有关。
做了多年职业棋手的神机,好像在用下围棋的方式在写书,围棋是怎么下的?一颗棋子一颗棋子地摆上棋盘,就像中的铺垫剧情,当摆上棋盘的棋子足够多、完成合围的时候,就能吃掉对方一部分棋子,这和他作品中,剧情铺垫到一定程度,突然干掉一个甚至一部分对手,何其相似?
暑假开始后。
曹胜每天上午都在书房中,构思新书大纲。
在构思大纲的时候,他下意识模仿神机的写法,先安排一段段铺垫的剧情,将剧情中的情绪一点点烘托上来,当气氛烘托到顶点的时候,才安排主角打死敌人。
为了营造功夫对决的时候,给读者足够的画面感,他也像神机那样,将各种功夫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招式。
因为只有将每套功夫都拆分成具体的招式,写起来才足够细,只有写的足够细,才能让读者在看的时候,在脑中产生画面感。
这是一种很难的写法。
因为正常情况下,文字就是文字,无论你怎么写,读者在看你文字的时候,都很难产生画面感。
但细节足够翔实的描写,却能让读者在看文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幅幅画面。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著,几乎全都写得很细。
比如主角走进一间屋子之前,作者会详细描写这间屋子外面的环境,哪里有河、哪里有树、哪里有花……等等。
等主角走进屋子之后,又会描写屋内的环境,包括桌椅板凳、墙上挂的画、地面的材质、颜色,等等。
因为这些细节描写,读者在看见这些文字的时候,脑中才会想象出这些东西,想象出来的东西越多,画面感自然就越强。
传统武侠,比如:卧龙生、梁羽生等武侠大师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对环境描写,写得非常细。
金庸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
不这么写的大师,也有。
如:古龙。
古龙一开始其实也是这么写的,对环境等细节描写,都注入不少笔墨。
但据说他后来看见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剧本,发现剧本中,将自己对环境、年代等等细节描写,全部略去,一个字都不用。
这个发现,激起了古龙的逆反心理。
——既然你们改编我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我书里的细节描写,那我就不写细节了。
从那以后,古龙的作品简洁得厉害。
书中的年代没写、环境没写、很多细节都没写。
比如:《天涯明月刀》。
看上去,干巴巴的,全靠人物和剧情支撑整个故事。
这种写法,给影视改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他这些的故事应该放在哪个朝代的背景下来拍,做场景布置的时候,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如何布置?
曹胜每次想起这事,都怀疑这是古龙对那些编剧和导演的报复。
他当然不会学古龙的这种写法。
但也不会学卧龙生、梁羽生等传统名家的写法。
他除了是一个写手,还是一个资深网文书迷。
他很清楚很多读者都和自己一样,对中的环境等细节描写,都很厌烦。
没耐心看那些枯燥的细节描写。
但想要让读者在看的时候,脑中产生画面感,写的时候,细节描写又必不可少,怎么办?
神机的写法,让曹胜明白该怎么写。
可以少描写环境,将更多的细节描写……落在每一套功夫的细微处。
简单说就是将每一套功夫,都掰开了、揉碎了写,将每套功夫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描写得很详细。
并且,多用比喻,用各种比喻来描述每一招每一式,乃至每一套功夫的特点。
比如:飞马踏燕这一招。
《龙蛇演义》中,在描写这一记杀招的时候,主角先是看见飞马踏燕的雕塑,一匹奋蹄狂奔的骏马雕塑,其中一只凌空将要踏下的马蹄下,踩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用这种雕塑,让读者直观地明白这一招的灵感来源和招式的大致模样。
之后,是精通这一招的高手,现场给主角演示这一招是怎么施展的。
这是进一步让读者了解这一招的打法和特点。
再之后,是主角一遍又一遍苦练这一招。
这又是更进一步地让读者了解这一招。
如此再三,让读者在看这段剧情的时候,对这一招就了解得透透的,想到飞马踏燕这一招,脑中就能想象出这一招施展时的情景。
最后,主角在和敌人对决到关键时刻,抓住一闪而逝的机会,在最合适的时机,突然全力施展出飞马踏燕,一经使出,立马逆风翻盘,将对手干翻。
试问这种写法,哪个读者能不看得热血沸腾?
脑中又怎么会不产生画面感?
这种写法,很考验作者对气氛烘托的能力,以及对剧情节奏的把控能力,稍微松懈一点点,之前剧情烘托出来的气氛就会被破坏,蓄起来的势,也会突然中断。
也是因此,很少有作者能学到神机这种写法的精髓。
不是不懂该怎么写。
更多的是很难做到这种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写法。
曹胜重生后,之前只在两本作品中,用过这种写法。
一本是《神墓》,一本是《天地玄黄玲珑塔》。
《神墓》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尝试快节奏的写法,而快节奏的写法,就需要对剧情的把控很强,节奏不能乱,节奏一乱,书就崩了。
《天地玄黄玲珑塔》,也是快节奏的写法。
一个又一个电影世界的出现,想要营造出无限流作品的紧张气氛,剧情节奏就不能慢。
但……
那两本书的快节奏写法,其实和神机的写法还是有所不同。
神机的写法,剧情节奏推进其实不算快,每次干掉一个敌人之前,都会有很多铺垫剧情、很多细节描写,只在杀人的一瞬间,干净利落,算是快节奏。
所以,曹胜在构思《国术演义》的时候,需要尝试在慢节奏的写法中,把控好剧情的节奏。
这对他来说,有难度。
很费神。
为了写这本新书的大纲,他将赵汶卓发给他的那些练功视频点开了,翻来覆去,一遍又一遍地观看。
首先看的是形意拳。
因为形意拳能拆分出很多东西,如形意十二形。
形意拳有十二形拳。
如龙拳、虎拳、猴拳、马拳……等等十二种。
还能拆分出形意五行拳,根据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形意拳演化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和横拳。
还能拆分出形意拳的三体式桩功。
其中,每一形拳法,都有很多招式,可以写得足够写,也足够有特点。
五行拳的五种拳法,又能写出很多东西。
相比之下,传统功夫中的太极拳、八卦掌,就很难拆分出这么多东西。
所以,曹胜决定新书中最先使用的就是形意拳。
这套拳法,能让主角学很久。
也能带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比如龙拳、虎拳、猴拳,读者都能想象出龙、虎、猴的特点,进而对这些拳法的风格特点,能想象出相应的画面。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只要新书开篇的这套拳法,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作品中后期的其它功夫,就好写了。
到时候,写得稍微粗糙一点,读者也只会认为是作者偷懒了,而不会怀疑作者的笔力。
这好比某个人曾经跳到两米高,此后,当他跳不到两米高的时候,一般人都会认为他没有尽全力,而不会怀疑他能否跳到两米。
……
7月上旬,曹胜依然深居简出。
上午写新书大纲,下午和晚上写《洪荒演义》。
茶余饭后,他也会放松一下,上网看看新闻什么的。
期间,他看见自己编剧的《拳霸》预告片出来了。
预告的上映日期是8月8日。
没几天,他又看见自己编剧的另一部电影——《天下无贼》,也放出了第一支预告片。
预告的上映日期是8月15日。
和《拳霸》的上映日期,竟然只相差一周。
这是又要上演自己打自己了?
曹胜哑然失笑。
却没有干预的兴趣和念头。
对他来说,这两部电影,他只是卖一下剧本,赚点钱而已,剧本卖出去了,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电影最终的票房、口碑如何,他并不太关注。
今年上半年,内地和港台都有导演、电影公司找他约剧本,全都被他婉拒。
就像一些读者说的——他已经财务自由了。
不差钱的他,暂时没兴趣再写什么剧本。
整个上半年,他将精力都放在《洪荒演义》这本书上,无论外界请他写剧本,还是说他已经丧失码字的动力,他都不理会,只想沉下心来,好好写好这个故事。
他不想糟蹋洪荒流这个题材。
当然,认真写就会有好的回报。
至少这本书的销量,早就超过他以前任何一本作品,也打破了内地和湾湾的实体书销售纪录。
口碑上,也越来越好。
7月7日下午。
黄清雅来找他,和他父母聊了一会后,她悄悄跟曹胜说:“咱们去你书房吧?我有事找你。”
曹胜被她勾起好奇心,带她来到书房。
“什么事啊?”
她从包里拿出一块软盘塞进他电脑里,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说:“我最近准备了一份新书大纲,写得挺粗糙,但大概样子写出来了,你帮我看看怎么样,我想你给我提点意见。”
曹胜有点意外,“新书大纲?”
黄清雅嗯了声,她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熟练地操作了一会,就指着电脑上打开的文档,回头对他笑道:“看!就是这个!快帮我看看。”
他搬去父母住的那套别墅,开始了深居简出的暑假生活。
但他并没有停下每天练拳。
只是将练拳的地点,改在这套别墅的负一层。
负一层的空气质量并不差。
因为负一层后面有一个下沉式的小院子,可以让户外的新鲜空气进入负一层。
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让他决定开始准备下本书的大纲。
下本书写什么,他早在写《洪荒演义》之前就想好了——写国术流。
他暂定的书名是:《国术演义》。
原时空,神机在写《龙蛇演义》之前,其实早就有人写过传统功夫题材的,而且写的人还不少,也有挺多读者爱看,传统功夫题材在那个时候算是一个小众题材。
神机的《龙蛇演义》算是一下将这个题材的上限拔高了N倍,并且,用“国术”这个概念,升华了传统功夫的概念。
这个题材尝试写过的人有很多。
但一直没人能超越《龙蛇演义》。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如:超越经典,从来都很难。
如:读者先入为主,看过神机的《龙蛇演义》,再看同类型的题材,下意识会认为这人是在模仿《龙蛇演义》,带着这种看法去看国术流的作品,自然会觉得这些作品都不如《龙蛇演义》。
如:模仿《龙蛇演义》的,几乎都是中下层的写手,本身实力就不如神机,而实力和神机相差不多的那些大神,则拉不下脸来跟风神机的作品。
凡此种种,原时空的《龙蛇演义》成了国术流的一个巅峰,在同类型中,曹胜重生之前,一直没看见有哪本作品超过它。
曹胜也没信心能超过《龙蛇演义》。
即便他是重生者,即便他看过《龙蛇演义》不止一遍。
但神机的作品,精髓从来都不是书中的剧情。
最难模仿的其实书中对气氛的烘托、对剧情节奏的把握。
看神机的作品,很多人看着看着,经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这个人该死了吧?
也是因此,神机作品中的主角杀人,几乎都是在读者期盼的情况下,杀的。
就会让读者觉得很爽。
觉得每一个反派都死有余辜。
死得正是时候。
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大概和神机是棋手出身有关。
做了多年职业棋手的神机,好像在用下围棋的方式在写书,围棋是怎么下的?一颗棋子一颗棋子地摆上棋盘,就像中的铺垫剧情,当摆上棋盘的棋子足够多、完成合围的时候,就能吃掉对方一部分棋子,这和他作品中,剧情铺垫到一定程度,突然干掉一个甚至一部分对手,何其相似?
暑假开始后。
曹胜每天上午都在书房中,构思新书大纲。
在构思大纲的时候,他下意识模仿神机的写法,先安排一段段铺垫的剧情,将剧情中的情绪一点点烘托上来,当气氛烘托到顶点的时候,才安排主角打死敌人。
为了营造功夫对决的时候,给读者足够的画面感,他也像神机那样,将各种功夫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招式。
因为只有将每套功夫都拆分成具体的招式,写起来才足够细,只有写的足够细,才能让读者在看的时候,在脑中产生画面感。
这是一种很难的写法。
因为正常情况下,文字就是文字,无论你怎么写,读者在看你文字的时候,都很难产生画面感。
但细节足够翔实的描写,却能让读者在看文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幅幅画面。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著,几乎全都写得很细。
比如主角走进一间屋子之前,作者会详细描写这间屋子外面的环境,哪里有河、哪里有树、哪里有花……等等。
等主角走进屋子之后,又会描写屋内的环境,包括桌椅板凳、墙上挂的画、地面的材质、颜色,等等。
因为这些细节描写,读者在看见这些文字的时候,脑中才会想象出这些东西,想象出来的东西越多,画面感自然就越强。
传统武侠,比如:卧龙生、梁羽生等武侠大师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对环境描写,写得非常细。
金庸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
不这么写的大师,也有。
如:古龙。
古龙一开始其实也是这么写的,对环境等细节描写,都注入不少笔墨。
但据说他后来看见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剧本,发现剧本中,将自己对环境、年代等等细节描写,全部略去,一个字都不用。
这个发现,激起了古龙的逆反心理。
——既然你们改编我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我书里的细节描写,那我就不写细节了。
从那以后,古龙的作品简洁得厉害。
书中的年代没写、环境没写、很多细节都没写。
比如:《天涯明月刀》。
看上去,干巴巴的,全靠人物和剧情支撑整个故事。
这种写法,给影视改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他这些的故事应该放在哪个朝代的背景下来拍,做场景布置的时候,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如何布置?
曹胜每次想起这事,都怀疑这是古龙对那些编剧和导演的报复。
他当然不会学古龙的这种写法。
但也不会学卧龙生、梁羽生等传统名家的写法。
他除了是一个写手,还是一个资深网文书迷。
他很清楚很多读者都和自己一样,对中的环境等细节描写,都很厌烦。
没耐心看那些枯燥的细节描写。
但想要让读者在看的时候,脑中产生画面感,写的时候,细节描写又必不可少,怎么办?
神机的写法,让曹胜明白该怎么写。
可以少描写环境,将更多的细节描写……落在每一套功夫的细微处。
简单说就是将每一套功夫,都掰开了、揉碎了写,将每套功夫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描写得很详细。
并且,多用比喻,用各种比喻来描述每一招每一式,乃至每一套功夫的特点。
比如:飞马踏燕这一招。
《龙蛇演义》中,在描写这一记杀招的时候,主角先是看见飞马踏燕的雕塑,一匹奋蹄狂奔的骏马雕塑,其中一只凌空将要踏下的马蹄下,踩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用这种雕塑,让读者直观地明白这一招的灵感来源和招式的大致模样。
之后,是精通这一招的高手,现场给主角演示这一招是怎么施展的。
这是进一步让读者了解这一招的打法和特点。
再之后,是主角一遍又一遍苦练这一招。
这又是更进一步地让读者了解这一招。
如此再三,让读者在看这段剧情的时候,对这一招就了解得透透的,想到飞马踏燕这一招,脑中就能想象出这一招施展时的情景。
最后,主角在和敌人对决到关键时刻,抓住一闪而逝的机会,在最合适的时机,突然全力施展出飞马踏燕,一经使出,立马逆风翻盘,将对手干翻。
试问这种写法,哪个读者能不看得热血沸腾?
脑中又怎么会不产生画面感?
这种写法,很考验作者对气氛烘托的能力,以及对剧情节奏的把控能力,稍微松懈一点点,之前剧情烘托出来的气氛就会被破坏,蓄起来的势,也会突然中断。
也是因此,很少有作者能学到神机这种写法的精髓。
不是不懂该怎么写。
更多的是很难做到这种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写法。
曹胜重生后,之前只在两本作品中,用过这种写法。
一本是《神墓》,一本是《天地玄黄玲珑塔》。
《神墓》是他重生后,第一次尝试快节奏的写法,而快节奏的写法,就需要对剧情的把控很强,节奏不能乱,节奏一乱,书就崩了。
《天地玄黄玲珑塔》,也是快节奏的写法。
一个又一个电影世界的出现,想要营造出无限流作品的紧张气氛,剧情节奏就不能慢。
但……
那两本书的快节奏写法,其实和神机的写法还是有所不同。
神机的写法,剧情节奏推进其实不算快,每次干掉一个敌人之前,都会有很多铺垫剧情、很多细节描写,只在杀人的一瞬间,干净利落,算是快节奏。
所以,曹胜在构思《国术演义》的时候,需要尝试在慢节奏的写法中,把控好剧情的节奏。
这对他来说,有难度。
很费神。
为了写这本新书的大纲,他将赵汶卓发给他的那些练功视频点开了,翻来覆去,一遍又一遍地观看。
首先看的是形意拳。
因为形意拳能拆分出很多东西,如形意十二形。
形意拳有十二形拳。
如龙拳、虎拳、猴拳、马拳……等等十二种。
还能拆分出形意五行拳,根据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形意拳演化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和横拳。
还能拆分出形意拳的三体式桩功。
其中,每一形拳法,都有很多招式,可以写得足够写,也足够有特点。
五行拳的五种拳法,又能写出很多东西。
相比之下,传统功夫中的太极拳、八卦掌,就很难拆分出这么多东西。
所以,曹胜决定新书中最先使用的就是形意拳。
这套拳法,能让主角学很久。
也能带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比如龙拳、虎拳、猴拳,读者都能想象出龙、虎、猴的特点,进而对这些拳法的风格特点,能想象出相应的画面。
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只要新书开篇的这套拳法,能给读者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作品中后期的其它功夫,就好写了。
到时候,写得稍微粗糙一点,读者也只会认为是作者偷懒了,而不会怀疑作者的笔力。
这好比某个人曾经跳到两米高,此后,当他跳不到两米高的时候,一般人都会认为他没有尽全力,而不会怀疑他能否跳到两米。
……
7月上旬,曹胜依然深居简出。
上午写新书大纲,下午和晚上写《洪荒演义》。
茶余饭后,他也会放松一下,上网看看新闻什么的。
期间,他看见自己编剧的《拳霸》预告片出来了。
预告的上映日期是8月8日。
没几天,他又看见自己编剧的另一部电影——《天下无贼》,也放出了第一支预告片。
预告的上映日期是8月15日。
和《拳霸》的上映日期,竟然只相差一周。
这是又要上演自己打自己了?
曹胜哑然失笑。
却没有干预的兴趣和念头。
对他来说,这两部电影,他只是卖一下剧本,赚点钱而已,剧本卖出去了,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电影最终的票房、口碑如何,他并不太关注。
今年上半年,内地和港台都有导演、电影公司找他约剧本,全都被他婉拒。
就像一些读者说的——他已经财务自由了。
不差钱的他,暂时没兴趣再写什么剧本。
整个上半年,他将精力都放在《洪荒演义》这本书上,无论外界请他写剧本,还是说他已经丧失码字的动力,他都不理会,只想沉下心来,好好写好这个故事。
他不想糟蹋洪荒流这个题材。
当然,认真写就会有好的回报。
至少这本书的销量,早就超过他以前任何一本作品,也打破了内地和湾湾的实体书销售纪录。
口碑上,也越来越好。
7月7日下午。
黄清雅来找他,和他父母聊了一会后,她悄悄跟曹胜说:“咱们去你书房吧?我有事找你。”
曹胜被她勾起好奇心,带她来到书房。
“什么事啊?”
她从包里拿出一块软盘塞进他电脑里,一边操作电脑,一边说:“我最近准备了一份新书大纲,写得挺粗糙,但大概样子写出来了,你帮我看看怎么样,我想你给我提点意见。”
曹胜有点意外,“新书大纲?”
黄清雅嗯了声,她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熟练地操作了一会,就指着电脑上打开的文档,回头对他笑道:“看!就是这个!快帮我看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