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演义》上个月电子稿费超过11万的消息,传到无数人耳中,仍在产生种种效果。
如:写过《天帝转生》,目前正在起点连载《七十二变》的教书匠。
教书匠,是他的笔名,他真名是薛平。
他本是一所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明明很有学问,却因为天生嗓门低,大声讲课时的嗓音总是变得尖细,而被学生们私下里取了个“太监”的绰号。
原时空,他并没有写过网文。
但现在这个时空,他在曹胜作品和事迹的影响下,尝试着走上了写作网文这条路。
他的文风并不轻松。
他的作品风格,比较接近传统文学。
不过,他从小看过的各种书,确实很多,很有学问。
文笔也很不错。
写文的运气也算不错,他写的第一本《天帝转生》就在湾湾出版了繁体。
目前在起点连载的《七十二变》,同样出版了繁体,只是因为文风比较厚重,不够轻松愉快,而在起点的人气不是很高。
但他这本书目前也在起点上架了。
只是订阅数据并不出众。
目前这本书的平均订阅只有600多。
当他在网上看见中原一点灰上个月的电子稿费,竟然有11万的时候,他惊讶之余,就是反复审视《国术演义》这本书。
想看出这本书稿费能高到那个程度的原因所在。
以及,这本书比自己的《七十二变》强在哪些地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怀着这样的念头,将《国术演义》的书名、简介、目录、正文等等,全都重看了一遍。
自从曹胜在起点发表这本作品,薛平其实一直在追更新。
但之前他没有仔细品鉴,只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享受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惊喜。
而最近,他开始仔细分析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新意?”
“文风?”
“剧情紧凑?”
电脑前,他重新看《国术演义》的时候,口中不时自语。
他以前是教语文的。
以他语文老师的眼光来看曹胜这本《国术演义》,其实能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分段太随意了,经常一句话就当作一段。
比如:景物描写太简洁了,不够细致。
还比如:有些配角的描写严重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
等等。
可是,让他皱眉疑惑的是:《国术演义》里这么多问题,自己在看的时候,却感觉很舒服、非常爽。
这是什么原理?
他思索良久,再跟自己的《七十二变》作了一番比较,才渐渐意识到《国术演义》的分段虽然很随意,经常一两句话就当作一段,并不符合分段的标准。
但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却因为这样的分段,让自己的眼睛很舒服。
相比之下,自己写的《七十二变》常常有数百字长度的大段落,看得眼睛很难受,每次眨眼后,都要寻找一下自己刚刚看到什么位置了。
而景物描写?
站在读者的角度,好像并不喜欢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
至于配角描写笔墨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的问题,他渐渐也看出了门道。
《国术演义》中,主角角色的塑造其实很成功,并没有脸谱化的感觉,而那些脸谱化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的角色。
让这些角色脸谱化,其实能节省很多笔墨,让书中的剧情快速推进,而不至于显得剧情拖沓。
越看《国术演义》,薛平感觉自己的收获就越多。
不过,他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这些。
而是《国术演义》这本书创造的全新的修炼体系。
明劲、暗劲、化劲……
练法、打法。
等等。
全新的修炼体系,对他的吸引力极大,他相信这套修炼体系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力也极大。
而自己的《七十二变》呢?
读者一看见这个书名,就会联想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对喜欢孙悟空的读者来说,这个书名应该有些吸引力,但完全说不上全新的修炼体系。
“如果我也能创造一套全新的修炼体系?”
薛平若有所思地自语。
随后,就开始搜肠刮肚,试图想出一套有足够吸引力的全新修炼体系。
只是,这谈何容易?
创新,从来都是极难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每天有空就琢磨新的修炼体系,希望能找到灵感,写出一套全新的、对广大读者都有吸引力的修炼体系出来。
吃饭的时候,看着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孩子,他联想到当年轰炸东瀛的原子弹——小男孩。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全新的修炼等级:胎儿、小男孩、少年、中年、老年……
当然,这样的灵感肯定是无用的,听上去太搞笑了。
他哑然失笑。
……
上厕所的时候,他想到小时候茅坑里的蛆,由此联想到一个新的修炼体系:幼虫、飞蛾、变异飞鸟、高空飞鹰、传奇大鹏、四象神兽。
……
在路上遇见放学的学生、老师的时候,看着这些学生和老师的身影,薛平又来了灵感,想到另一套全新的修炼等级。
——学生、老师、校长、教委领导……
想了一半,他就摇摇头,将这些念头抛出脑海。
自嘲一笑。
心想:不靠谱!不行!
……
某天晚上,他和妻子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又联想到两套新的修炼体系。
一套是:一刻、一时、一日……
另一套是:一、二、三、十人斩、百人斩……
想着想着,他的表情就变得相当苦涩。
他觉得自己的灵感太匮乏了,产生的灵感越来越不像样,他已经严重怀疑自己没有创新出一套全新修炼体系的本事。
“啪!”
妻子忽然一巴掌抽在他脸上,把他思绪拉回现实。
“你打我干嘛?”
他压低着声音恼怒询问。
妻子:“你还好意思问?你刚才什么表情?”
“我……”
薛平气结,却无言以对。
心情不好的他,忍着心里的火气,起身披上外套,摸到床头柜上的烟盒和打火机,起身出了卧室,穿过客厅、厨房,打开厨房门,来到门外,坐在门槛上,低头点了支烟,抬头一边抽烟,一边仰望星空。
感谢这个时代的空气污染还没那么严重。
夜幕上,仍有繁星点点。
看着夜幕上数不清的星星一闪一闪,薛平神色渐渐平静下来,心里的火气也渐渐消退。
他对妻子虽然有些不满,平日里和妻子也常常发生一些小矛盾,但他并没有离婚的念头。
在妻子为他生下儿子的那一天起,他就对其他女人没兴趣了。
再漂亮的女人,都不能让他生出离婚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女人都差不多。
关了灯都一样。
至于脾气?妻子的脾气虽然不太好,但又有几个女人的脾气特别好呢?脾气特别好的女人,难道就没有其它缺点了吗?
所以,他没离婚的念头。
他只是想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给儿子创造一个不错的未来,相比换老婆,他更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更有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起来。
如果换老婆,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那换老婆有什么意义?
一支烟抽完。
他不想回去睡觉,就又点了一支。
继续仰望着星空,回忆仿佛将他带到了小时候。
他记得儿时的夏天,天气很热,家家户户都会在入夜后,出门纳凉,一家人坐在一张竹床上,一边纳凉一边跟邻居们聊天,而他那时候就喜欢躺在竹床上,眨巴着眼睛怔怔地看着漫天的繁星。
他曾试图数清楚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
却总是数不到几十颗,就数混了。
数不清!
根本就数不清。
他记得那时候,爷爷跟他说:“阿平,其实我们脚下也是一颗星星,和天上一样的星星哦。”
他因此对漫天的繁星产生了很多联想。
以为天上每一颗星星上,都住着很多人。
那些星星,就像是他们脚下这颗星星的邻居们,他想去那些“邻居家”串门。
可长大后,学校的老师告诉他: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外星人的星球。
而今夜此时,他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他忽然联想到一个新的修炼体系,一个还不成熟的修炼体系:陨石级、卫星级、行星级、恒星级、星座级、星系级、星河级……
蓦然想到这个修炼等级,他呆了呆,随即眼睛睁大了不少,神色变得振奋起来。
他觉得这个修炼等级好像很不错,听上去很有感觉。
特别是后面几个等级,应该能让读者们感觉到这些等级的强大。
只是……
想着想着,他又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忽然想到这样的修炼等级,好像不适合写古代背景的故事。
因为古代好像没有对星星如此分级。
似乎更适合写未来科幻世界的故事。
可他并没有写过未来科幻。
没有经验,也没有多少信心。
毕竟他从小到大,看得最多的是爷爷的藏书,基本上没有科幻作品。
“还不回屋睡觉?”
身后忽然传来妻子的喝斥。
他回头看见妻子走进卫生间,很快就传来抽水马桶冲水的声音。
他笑了笑,起身将早已熄灭的烟头仍在地上,踩了踩,走进屋里,关好门,往卧室走去。
一边走一边心想:不会写未来科幻有什么关系?只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多看一些科幻故事,多花点心思来做新书大纲,写的时候,再用心一点,我就不信我写不好,老人家不是说过嘛——凡事最怕认真,没有认真做不好的事。
……
另一座城市。
一个姓杨的青年,平时也喜欢在网上,最近更是常常在起点找书看。
这天晚上,他看完曹胜的《国术演义》后,一时兴起,来到这本书的书评区,想看看其他读者的评价,也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
却在书评区看见有好几个帖子在讨论《国术演义》上个月电子稿费11万多的消息。
他怔住了。
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本《国术演义》上个月在起点就赚了11万多?
这怎么可能?
起点不是才实行付费阅读不久吗?
这才过去几个月?
就能给一本书发这么多稿费了?
他忍不住点开这几个讨论《国术演义》稿费的帖子,仔细将每一个帖子都看了一遍,包括这些帖子下面的回帖。
看完后,他相信这些读者说的应该是真的。
但他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他早就知道中原一点灰的大名,也早就看过中原一点灰的其它作品,对中原一点灰的实力,以及业界地位,都有所了解。
所以,他早就知道中原一点灰应该挣了不少稿费。
因为中原一点灰早就在内地和湾湾出版了不少书,每本书的销量好像都很高,稿费自然少不了。
他也曾想过自己尝试写,投给湾湾或者内地的出版社,挣点稿费。
这年头,谁不想挣稿费呢?
那可不仅仅是钱啊!
这年头还残留着上个世纪,国内对文人崇拜的风气。
上个世纪,或者说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国内民众普遍都对作家、诗人高看一眼。
很多年轻人疯狂追捧那些作家和诗人。
一些只会写打油诗的“文学青年”,虽然穷,却总有美女倒贴;一些写文章的中年男,哪怕已经秃顶、已经发福,也有不少年轻姑娘上赶着追捧;就连一些会唱歌、会弹吉他的家伙,哪怕穷得叮当响,也能俘获不少异性的芳心。
更别说现实生活中,这些作家、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是众人羡慕、称赞的对象。
所以,即便到了21世纪初。
内地很多年轻人还是对写东西的人,另眼相看。
很多人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或者诗人。
这位杨姓青年,也有这样的理想。
只是,他之前几次尝试,都没能写出满意的作品,每次都只写出几千字,就难以为继了。
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根本没可能被出版社看中。
但今晚,他看见中原一点灰的《国术演义》在起点,一个月就能挣到11万的电子稿费,他震惊之余,又一次生出写作的念头。
这一次,他想写的念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坚定。
想着:我写的出版的希望不大,只是在起点上架的话,希望应该大多了吧?毕竟,起点上架我的书,不像出版社需要成本。
笔名他都想好了,就叫:断刃。
如:写过《天帝转生》,目前正在起点连载《七十二变》的教书匠。
教书匠,是他的笔名,他真名是薛平。
他本是一所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明明很有学问,却因为天生嗓门低,大声讲课时的嗓音总是变得尖细,而被学生们私下里取了个“太监”的绰号。
原时空,他并没有写过网文。
但现在这个时空,他在曹胜作品和事迹的影响下,尝试着走上了写作网文这条路。
他的文风并不轻松。
他的作品风格,比较接近传统文学。
不过,他从小看过的各种书,确实很多,很有学问。
文笔也很不错。
写文的运气也算不错,他写的第一本《天帝转生》就在湾湾出版了繁体。
目前在起点连载的《七十二变》,同样出版了繁体,只是因为文风比较厚重,不够轻松愉快,而在起点的人气不是很高。
但他这本书目前也在起点上架了。
只是订阅数据并不出众。
目前这本书的平均订阅只有600多。
当他在网上看见中原一点灰上个月的电子稿费,竟然有11万的时候,他惊讶之余,就是反复审视《国术演义》这本书。
想看出这本书稿费能高到那个程度的原因所在。
以及,这本书比自己的《七十二变》强在哪些地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他怀着这样的念头,将《国术演义》的书名、简介、目录、正文等等,全都重看了一遍。
自从曹胜在起点发表这本作品,薛平其实一直在追更新。
但之前他没有仔细品鉴,只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享受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惊喜。
而最近,他开始仔细分析这本书的成功之处。
“新意?”
“文风?”
“剧情紧凑?”
电脑前,他重新看《国术演义》的时候,口中不时自语。
他以前是教语文的。
以他语文老师的眼光来看曹胜这本《国术演义》,其实能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分段太随意了,经常一句话就当作一段。
比如:景物描写太简洁了,不够细致。
还比如:有些配角的描写严重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
等等。
可是,让他皱眉疑惑的是:《国术演义》里这么多问题,自己在看的时候,却感觉很舒服、非常爽。
这是什么原理?
他思索良久,再跟自己的《七十二变》作了一番比较,才渐渐意识到《国术演义》的分段虽然很随意,经常一两句话就当作一段,并不符合分段的标准。
但在电脑上看的时候,却因为这样的分段,让自己的眼睛很舒服。
相比之下,自己写的《七十二变》常常有数百字长度的大段落,看得眼睛很难受,每次眨眼后,都要寻找一下自己刚刚看到什么位置了。
而景物描写?
站在读者的角度,好像并不喜欢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
至于配角描写笔墨不够,角色脸谱化太明显的问题,他渐渐也看出了门道。
《国术演义》中,主角角色的塑造其实很成功,并没有脸谱化的感觉,而那些脸谱化的角色,基本上都是为了烘托气氛的角色。
让这些角色脸谱化,其实能节省很多笔墨,让书中的剧情快速推进,而不至于显得剧情拖沓。
越看《国术演义》,薛平感觉自己的收获就越多。
不过,他收获最大的并不是这些。
而是《国术演义》这本书创造的全新的修炼体系。
明劲、暗劲、化劲……
练法、打法。
等等。
全新的修炼体系,对他的吸引力极大,他相信这套修炼体系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力也极大。
而自己的《七十二变》呢?
读者一看见这个书名,就会联想到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对喜欢孙悟空的读者来说,这个书名应该有些吸引力,但完全说不上全新的修炼体系。
“如果我也能创造一套全新的修炼体系?”
薛平若有所思地自语。
随后,就开始搜肠刮肚,试图想出一套有足够吸引力的全新修炼体系。
只是,这谈何容易?
创新,从来都是极难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每天有空就琢磨新的修炼体系,希望能找到灵感,写出一套全新的、对广大读者都有吸引力的修炼体系出来。
吃饭的时候,看着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孩子,他联想到当年轰炸东瀛的原子弹——小男孩。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全新的修炼等级:胎儿、小男孩、少年、中年、老年……
当然,这样的灵感肯定是无用的,听上去太搞笑了。
他哑然失笑。
……
上厕所的时候,他想到小时候茅坑里的蛆,由此联想到一个新的修炼体系:幼虫、飞蛾、变异飞鸟、高空飞鹰、传奇大鹏、四象神兽。
……
在路上遇见放学的学生、老师的时候,看着这些学生和老师的身影,薛平又来了灵感,想到另一套全新的修炼等级。
——学生、老师、校长、教委领导……
想了一半,他就摇摇头,将这些念头抛出脑海。
自嘲一笑。
心想:不靠谱!不行!
……
某天晚上,他和妻子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又联想到两套新的修炼体系。
一套是:一刻、一时、一日……
另一套是:一、二、三、十人斩、百人斩……
想着想着,他的表情就变得相当苦涩。
他觉得自己的灵感太匮乏了,产生的灵感越来越不像样,他已经严重怀疑自己没有创新出一套全新修炼体系的本事。
“啪!”
妻子忽然一巴掌抽在他脸上,把他思绪拉回现实。
“你打我干嘛?”
他压低着声音恼怒询问。
妻子:“你还好意思问?你刚才什么表情?”
“我……”
薛平气结,却无言以对。
心情不好的他,忍着心里的火气,起身披上外套,摸到床头柜上的烟盒和打火机,起身出了卧室,穿过客厅、厨房,打开厨房门,来到门外,坐在门槛上,低头点了支烟,抬头一边抽烟,一边仰望星空。
感谢这个时代的空气污染还没那么严重。
夜幕上,仍有繁星点点。
看着夜幕上数不清的星星一闪一闪,薛平神色渐渐平静下来,心里的火气也渐渐消退。
他对妻子虽然有些不满,平日里和妻子也常常发生一些小矛盾,但他并没有离婚的念头。
在妻子为他生下儿子的那一天起,他就对其他女人没兴趣了。
再漂亮的女人,都不能让他生出离婚的念头。
因为他觉得女人都差不多。
关了灯都一样。
至于脾气?妻子的脾气虽然不太好,但又有几个女人的脾气特别好呢?脾气特别好的女人,难道就没有其它缺点了吗?
所以,他没离婚的念头。
他只是想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给儿子创造一个不错的未来,相比换老婆,他更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更有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起来。
如果换老婆,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那换老婆有什么意义?
一支烟抽完。
他不想回去睡觉,就又点了一支。
继续仰望着星空,回忆仿佛将他带到了小时候。
他记得儿时的夏天,天气很热,家家户户都会在入夜后,出门纳凉,一家人坐在一张竹床上,一边纳凉一边跟邻居们聊天,而他那时候就喜欢躺在竹床上,眨巴着眼睛怔怔地看着漫天的繁星。
他曾试图数清楚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
却总是数不到几十颗,就数混了。
数不清!
根本就数不清。
他记得那时候,爷爷跟他说:“阿平,其实我们脚下也是一颗星星,和天上一样的星星哦。”
他因此对漫天的繁星产生了很多联想。
以为天上每一颗星星上,都住着很多人。
那些星星,就像是他们脚下这颗星星的邻居们,他想去那些“邻居家”串门。
可长大后,学校的老师告诉他: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外星人的星球。
而今夜此时,他仰望着满天的繁星,他忽然联想到一个新的修炼体系,一个还不成熟的修炼体系:陨石级、卫星级、行星级、恒星级、星座级、星系级、星河级……
蓦然想到这个修炼等级,他呆了呆,随即眼睛睁大了不少,神色变得振奋起来。
他觉得这个修炼等级好像很不错,听上去很有感觉。
特别是后面几个等级,应该能让读者们感觉到这些等级的强大。
只是……
想着想着,他又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忽然想到这样的修炼等级,好像不适合写古代背景的故事。
因为古代好像没有对星星如此分级。
似乎更适合写未来科幻世界的故事。
可他并没有写过未来科幻。
没有经验,也没有多少信心。
毕竟他从小到大,看得最多的是爷爷的藏书,基本上没有科幻作品。
“还不回屋睡觉?”
身后忽然传来妻子的喝斥。
他回头看见妻子走进卫生间,很快就传来抽水马桶冲水的声音。
他笑了笑,起身将早已熄灭的烟头仍在地上,踩了踩,走进屋里,关好门,往卧室走去。
一边走一边心想:不会写未来科幻有什么关系?只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多看一些科幻故事,多花点心思来做新书大纲,写的时候,再用心一点,我就不信我写不好,老人家不是说过嘛——凡事最怕认真,没有认真做不好的事。
……
另一座城市。
一个姓杨的青年,平时也喜欢在网上,最近更是常常在起点找书看。
这天晚上,他看完曹胜的《国术演义》后,一时兴起,来到这本书的书评区,想看看其他读者的评价,也想发表一点自己的意见。
却在书评区看见有好几个帖子在讨论《国术演义》上个月电子稿费11万多的消息。
他怔住了。
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本《国术演义》上个月在起点就赚了11万多?
这怎么可能?
起点不是才实行付费阅读不久吗?
这才过去几个月?
就能给一本书发这么多稿费了?
他忍不住点开这几个讨论《国术演义》稿费的帖子,仔细将每一个帖子都看了一遍,包括这些帖子下面的回帖。
看完后,他相信这些读者说的应该是真的。
但他仍然感到不可思议。
他早就知道中原一点灰的大名,也早就看过中原一点灰的其它作品,对中原一点灰的实力,以及业界地位,都有所了解。
所以,他早就知道中原一点灰应该挣了不少稿费。
因为中原一点灰早就在内地和湾湾出版了不少书,每本书的销量好像都很高,稿费自然少不了。
他也曾想过自己尝试写,投给湾湾或者内地的出版社,挣点稿费。
这年头,谁不想挣稿费呢?
那可不仅仅是钱啊!
这年头还残留着上个世纪,国内对文人崇拜的风气。
上个世纪,或者说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国内民众普遍都对作家、诗人高看一眼。
很多年轻人疯狂追捧那些作家和诗人。
一些只会写打油诗的“文学青年”,虽然穷,却总有美女倒贴;一些写文章的中年男,哪怕已经秃顶、已经发福,也有不少年轻姑娘上赶着追捧;就连一些会唱歌、会弹吉他的家伙,哪怕穷得叮当响,也能俘获不少异性的芳心。
更别说现实生活中,这些作家、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是众人羡慕、称赞的对象。
所以,即便到了21世纪初。
内地很多年轻人还是对写东西的人,另眼相看。
很多人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或者诗人。
这位杨姓青年,也有这样的理想。
只是,他之前几次尝试,都没能写出满意的作品,每次都只写出几千字,就难以为继了。
总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根本没可能被出版社看中。
但今晚,他看见中原一点灰的《国术演义》在起点,一个月就能挣到11万的电子稿费,他震惊之余,又一次生出写作的念头。
这一次,他想写的念头,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坚定。
想着:我写的出版的希望不大,只是在起点上架的话,希望应该大多了吧?毕竟,起点上架我的书,不像出版社需要成本。
笔名他都想好了,就叫:断刃。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最新章节,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