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长大后的李小竹抓狂,并且想要销毁底片的照片拍好。
“谁们谁想拍?”
李向东手拿相机,扫视一圈李晓江六人。
“涛子,你来?”
“不了三叔。”
李晓涛闻言就好似拍照如同上刑场一般,十分抗拒的后退两步,站在李晓江五人的身后。
他的小动作,自然瞒不住李晓江和李晓波,两人先跑,随后李晓海和李晓梅姐妹俩也赶忙走人。
“呵呵呵。”
李晓涛挠挠头,转身去找李老头。
李小竹瞪着一双大眼珠子,看着眨眼睛散开的哥哥姐姐们,一脸疑惑,不懂为什么他们不想拍照,她就最喜欢拍照了。
“不用看他们,一个个傻乎乎的不知道好赖。”
“嗯嗯,我最聪明了,爹,我还要再拍一张。”
“一张哪够?我再给你拍两张。”
“爹,你真好。”
“咳咳,这句话你可以留着十年以后再说。”
照片拍好,李向东拿走闺女挂在脖子上的红色围脖还给李二嫂,又帮她穿好鞋子。
“木棍给我,不能玩这个知道没?想玩去玩你的木头枪。”
李向东拿着木棍走人,照相机放回屋,木棍扔厨房。
眼看着到做饭的点,周玉琴送走李母和两位嫂子,然后跟李向东一起去厨房做午饭。
忙活一上午,大家都比较累,中午准备吃简单点,蘑菇汤配馒头。
周玉琪走进厨房,“姐夫,你歇着,我和我姐来吧。”
李向东回话道:“你外甥女要喝蘑菇汤。”
周玉琪笑道:“那更得我来了,在我家的时候,我娘和我大嫂做的蘑菇汤,小丫头能喝一碗,可我做的她最少喝一碗半。”
“是吗?”
李向东让开位置,午饭交给周玉琴姐妹俩。
厨房里太热,既然不用上手,李向东便来到正房屋里,跟爷爷奶奶和表侄子闲聊。
李晓江几个也都搬着小板凳,排排坐着听三人聊天。
李老太问过周爱芳和槐子相亲的事情,李老头问到葛有福这次过来带的钱够不够花。
这时,李向东突然插话道:“有福,你有没有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奖学金?”
葛有福在脑子转了一下这个词,随即摇摇头。
“表叔,我们学校没有奖学金。”
李向东惊讶道:“没有?”
“对啊。”
葛有福点点头,随即疑惑道:“表叔,你既然知道奖学金这个词,应该是看过今年三月份的报纸,当时报道的很清楚,咱们国家的大学,实行‘助困’为主的助学金制度。现在只有中科大有奖学金,今年还是第一届,别的大学都没有。”
“哦,对对对,是这么回事,时间有点久,我给忘了。”
李向东胡扯一句,掩饰自己话语里的漏洞,他对这些真不懂。
“有福哥,你说的这个奖学金能发多少钱?”
这话是李晓波问的,葛有福仔细回忆一番。
“我记得中科大今年一共给十五个人发了奖学金,一人好像是两百块钱,外加一块银奖章。”
“两百?”
“真的假个有福哥?”
“两百啊,顶上我爹将近半年的工资了,不对,还有银奖章呢,我爹干半年都挣不了这么多!”
李晓江几个一个个被两百块和一块银奖章给镇住了,当然,让这个数字给镇住的还有李老头和李老太。
“姐姐,两百块钱是多少钱呀?”
“你最喜欢吃肉对吧?”
“嗯,我最喜欢吃肉肉!”
“买一头猪都花不了两百块钱,一头猪你能吃一年。”
在李晓梅的换算下,两百块钱给了李小竹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好多呀,我想要。”
李老头笑道:“想要以后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你也去拿奖学金。”
“好,我要买一头猪,天天吃肉肉。”
聊到这,下一个话题就变成了马上要入学的李晓波。
他不是去上一年级,是去上育红班。
育红班开始设立于1978年,要到九十年代中期后才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现在育红班入学要求的年龄达到七岁方可入学,学制是一年,考试合格后升入一年级。
考试内容是语文和基础算术。
当然也有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孩子五六岁就开始上育红班得现象,不过年龄不够一些育红班根本不收,还需要父母作情况说明,所以这不是主流。
“晓波哥,我都忘了你今年要上学,以后没人陪我玩了。”
原本开开心心的李晓海,冷不丁的听到李晓波过两天要去上学,他的情绪开始低落。
“李晓海,你要是觉得没人陪你玩,我可以送你去托儿所。”
李向东的工作单位是铁老大,工人福利可是直接拉满的,0-3岁,3-6岁的托儿所都有。
他之前没送俩孩子去托儿所,是因为现在的托儿所和后世不一样。
现在的托儿所重心是看护而非教育,只是单位为了解决职工的子女照顾问题。
孩子们送过去纯是玩,拼音和算术要等进入育红班才会教授。
在哪都是玩,那还送过去干嘛?
外人照顾的再仔细,也不会有周玉琴这个当娘的上心。
“啊?”
李晓海傻眼了,他才不想去呢,在家有吃有喝的多好。
“我要去,我要去!”
李小竹倒是很积极,站起身后高高把手举起。
“坐下,你等大点再说。”
李向东暂时没考虑送闺女去上托儿所,就她这个折腾劲,送过去的后果都不用想。
“聊什么呢?”
李父下班没有直接回家,专门拐过来看一个多月没见的孙子和孙女。
“爷爷!”
李小竹见到自己在家里的最大靠山,激动的跑过去抱大腿。
“哎呦喂,你怎么...”
“我不黑!”
“哈哈哈,好,你不黑。”
李父笑着一把抄起李小竹,走过去揉揉李晓海的脑袋,然后在小板凳上坐下。
“爷爷跟你说,你在爷爷眼里还真不黑,你知道为什么不?”
李小竹趴在李父怀里,歪着脑袋问道:“为什么呀?”
“因为爷爷天天跟煤球打交道,你这个色儿跟煤球比起来差远了。”
PS:三更送上,求催更和用爱发电喽~
“谁们谁想拍?”
李向东手拿相机,扫视一圈李晓江六人。
“涛子,你来?”
“不了三叔。”
李晓涛闻言就好似拍照如同上刑场一般,十分抗拒的后退两步,站在李晓江五人的身后。
他的小动作,自然瞒不住李晓江和李晓波,两人先跑,随后李晓海和李晓梅姐妹俩也赶忙走人。
“呵呵呵。”
李晓涛挠挠头,转身去找李老头。
李小竹瞪着一双大眼珠子,看着眨眼睛散开的哥哥姐姐们,一脸疑惑,不懂为什么他们不想拍照,她就最喜欢拍照了。
“不用看他们,一个个傻乎乎的不知道好赖。”
“嗯嗯,我最聪明了,爹,我还要再拍一张。”
“一张哪够?我再给你拍两张。”
“爹,你真好。”
“咳咳,这句话你可以留着十年以后再说。”
照片拍好,李向东拿走闺女挂在脖子上的红色围脖还给李二嫂,又帮她穿好鞋子。
“木棍给我,不能玩这个知道没?想玩去玩你的木头枪。”
李向东拿着木棍走人,照相机放回屋,木棍扔厨房。
眼看着到做饭的点,周玉琴送走李母和两位嫂子,然后跟李向东一起去厨房做午饭。
忙活一上午,大家都比较累,中午准备吃简单点,蘑菇汤配馒头。
周玉琪走进厨房,“姐夫,你歇着,我和我姐来吧。”
李向东回话道:“你外甥女要喝蘑菇汤。”
周玉琪笑道:“那更得我来了,在我家的时候,我娘和我大嫂做的蘑菇汤,小丫头能喝一碗,可我做的她最少喝一碗半。”
“是吗?”
李向东让开位置,午饭交给周玉琴姐妹俩。
厨房里太热,既然不用上手,李向东便来到正房屋里,跟爷爷奶奶和表侄子闲聊。
李晓江几个也都搬着小板凳,排排坐着听三人聊天。
李老太问过周爱芳和槐子相亲的事情,李老头问到葛有福这次过来带的钱够不够花。
这时,李向东突然插话道:“有福,你有没有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奖学金?”
葛有福在脑子转了一下这个词,随即摇摇头。
“表叔,我们学校没有奖学金。”
李向东惊讶道:“没有?”
“对啊。”
葛有福点点头,随即疑惑道:“表叔,你既然知道奖学金这个词,应该是看过今年三月份的报纸,当时报道的很清楚,咱们国家的大学,实行‘助困’为主的助学金制度。现在只有中科大有奖学金,今年还是第一届,别的大学都没有。”
“哦,对对对,是这么回事,时间有点久,我给忘了。”
李向东胡扯一句,掩饰自己话语里的漏洞,他对这些真不懂。
“有福哥,你说的这个奖学金能发多少钱?”
这话是李晓波问的,葛有福仔细回忆一番。
“我记得中科大今年一共给十五个人发了奖学金,一人好像是两百块钱,外加一块银奖章。”
“两百?”
“真的假个有福哥?”
“两百啊,顶上我爹将近半年的工资了,不对,还有银奖章呢,我爹干半年都挣不了这么多!”
李晓江几个一个个被两百块和一块银奖章给镇住了,当然,让这个数字给镇住的还有李老头和李老太。
“姐姐,两百块钱是多少钱呀?”
“你最喜欢吃肉对吧?”
“嗯,我最喜欢吃肉肉!”
“买一头猪都花不了两百块钱,一头猪你能吃一年。”
在李晓梅的换算下,两百块钱给了李小竹一个最直观的感受。
“好多呀,我想要。”
李老头笑道:“想要以后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你也去拿奖学金。”
“好,我要买一头猪,天天吃肉肉。”
聊到这,下一个话题就变成了马上要入学的李晓波。
他不是去上一年级,是去上育红班。
育红班开始设立于1978年,要到九十年代中期后才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现在育红班入学要求的年龄达到七岁方可入学,学制是一年,考试合格后升入一年级。
考试内容是语文和基础算术。
当然也有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孩子五六岁就开始上育红班得现象,不过年龄不够一些育红班根本不收,还需要父母作情况说明,所以这不是主流。
“晓波哥,我都忘了你今年要上学,以后没人陪我玩了。”
原本开开心心的李晓海,冷不丁的听到李晓波过两天要去上学,他的情绪开始低落。
“李晓海,你要是觉得没人陪你玩,我可以送你去托儿所。”
李向东的工作单位是铁老大,工人福利可是直接拉满的,0-3岁,3-6岁的托儿所都有。
他之前没送俩孩子去托儿所,是因为现在的托儿所和后世不一样。
现在的托儿所重心是看护而非教育,只是单位为了解决职工的子女照顾问题。
孩子们送过去纯是玩,拼音和算术要等进入育红班才会教授。
在哪都是玩,那还送过去干嘛?
外人照顾的再仔细,也不会有周玉琴这个当娘的上心。
“啊?”
李晓海傻眼了,他才不想去呢,在家有吃有喝的多好。
“我要去,我要去!”
李小竹倒是很积极,站起身后高高把手举起。
“坐下,你等大点再说。”
李向东暂时没考虑送闺女去上托儿所,就她这个折腾劲,送过去的后果都不用想。
“聊什么呢?”
李父下班没有直接回家,专门拐过来看一个多月没见的孙子和孙女。
“爷爷!”
李小竹见到自己在家里的最大靠山,激动的跑过去抱大腿。
“哎呦喂,你怎么...”
“我不黑!”
“哈哈哈,好,你不黑。”
李父笑着一把抄起李小竹,走过去揉揉李晓海的脑袋,然后在小板凳上坐下。
“爷爷跟你说,你在爷爷眼里还真不黑,你知道为什么不?”
李小竹趴在李父怀里,歪着脑袋问道:“为什么呀?”
“因为爷爷天天跟煤球打交道,你这个色儿跟煤球比起来差远了。”
PS:三更送上,求催更和用爱发电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最新章节,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最新章节,年代1979:带着老婆孩子吃肉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