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潭。
一间外表看上去稀疏平常的宅邸前。
马车缓缓停靠。
一个身穿蟒红大袍的老者走下车,在周围青砖绿瓦之间显得更加显眼。
蟒袍,乃是赐服之中最高的一档。
活着还有资格穿蟒袍的,整个虞国也不过五指之数。
甚至连顾长生还有定远侯都没有穿蟒袍的资格。
而此时老者这一身蟒袍却已经足足传了数百年,乃是当世最久之人。
这时。
一个年轻人推开宅门,迎了出来。
“祖父。”
这年轻人正是祁旷。
卫国公府下一任国公的人选,只等圣皇下诏,便是名副其实的卫国公,只不过他这国公之路,注定无法顺利。
他跟随祖父来京城已经有数日,可连那位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更不用说下旨。
老卫国公用已经变得浑浊的眼睛望着自己这个孙子,耐心的教导:
“旷儿,你当有耐心,可知?”
“是,孙儿晓得。”
祁旷乖巧的点头。
并非藏拙。
是真的乖巧。
这也是老卫国公选择祁旷的原因。
他有很多个儿子,最成器的那几个都死在了那场仙祸之后,卫国公府留下的要么是不成器的儿子,要么是太成器的孙子。
祁旷在一众孙辈之中并非是最突出的。
却是最稳重的。
换句话说,就是最老实的。
这一点在偌大一个国公府里显得极为可贵。
按照老卫国公的说法就是,这座府邸已经禁不起折腾。
他老了,已经管不动。
所以才想着用残躯,最后给卫国公府再续上几百年,至于再往后的事情,就不是他管得了的了。
若是选出一个太成器,有野心的卫国公,那卫国公不出十年,便会灭族。
可这些年情分都耗尽。
圣皇显然是连这点念想都不打算留。
是要彻彻底底的削去卫国公一门。
祁旷眼中有些担忧,他将一份信拿到卫国公身边儿:“祖父,今日门口突然多了这封信,我一直没拆,想等着祖父回来再定夺。”
老卫国公脚步一顿。
在前院接过自己这孙子手中的信封。
拆开一看。
“祁氏一族,原为守墓人,乃吾万法殿一分支,尔等擅离职守,本是大罪,念尔等并非有意,酌即日回归,可免刑罪.”
老卫国公眯起眼睛,追问道:
“可知道是谁人放的?”
祁旷错愕,然后摇了摇头:“不知。”
老卫国公轻叹一声:“不知便不知,知道得越少越好。”
知道得越多,卫国公府距离灭族也就越近。
纵使不知道是何人写信。
但他可以确定,是北极仙宗之人。
祁氏有一则隐秘。
整族其实都是万法殿派到下界的守墓人,只不过因为这方小洞天与修仙界隔绝太久,传承逐渐被遗忘。
以至于祁氏的族人都觉得是传说。
一直到紫金宫出现。
紫金宫覆灭之后,北极仙宗又继承紫金宫,成为万法殿的又一下宗。
老卫国公眼神闪烁。
他晓得。
自己今日的选择将会决定卫国公一族的命运。
京城一角。
一个卖豆面的小贩回到家中。
家里空空荡荡。
若是有人看到,一定会惊讶。
惊讶于这个前不久才丧父丧母的孤儿居然还没被饿死。
或者说。
早已被饿死,现在的不过是借尸还魂而已。
“祁唐,你可莫要选错了。”
小贩,或者说是何九轩嘴角微微上扬。
不错。
送信之人自然是他。
这借尸还魂的手段乃是他那师伯黄龙子施展的,足以瞒过京城之中的一众强者。
‘还好我喜欢翻阅殿中的古籍,否则还真不知道这一则秘闻。’
何九轩心中得意。
他亦是无意之间才发现,这祁氏一族乃是万法殿在数万年前就送去洞天之中守墓的修士留下的后人。
正好可以为他所用。
此次来京城。
他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卫国公一脉。
而是李锐。
若只是大道之争,何九轩还不见得如此急迫的要动手。
可李锐在鼎山之上的表现实在太过耀眼。
以至于他动了杀心。
李锐一直都在京城之中,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
而且他已经了解过。
李锐此人性情沉稳谨慎。
越是施压,越是不会出城。
所以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里应外合,卫国公无疑是最合适的目标。
只要卫国公将李锐引出。
他就有把握将李锐斩杀。
而且在他看来,卫国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现在的卫国公府,衰落已经成为必然,想要破局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投靠北极仙宗,如此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何九轩嘴角微微上扬。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李锐这一有大道之争的大敌斩杀。
‘或许杀了你,便能助我登入道身之境。’
修仙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斩杀大道之敌,有助于念头通达,更能成就至高之境。
这一日。
黄昏时分。
李锐在寻山司点了卯,回到宅邸之中,正在练功。
这时。
老管家跑了过来,神色带着几分紧张:“老爷,有人上门拜访,说是说是卫国公。”
京城里。
能成为大官宅邸管事的人,除了要有伺候人的本领,更重要的是眼力见。
这可不单单是审时度势,更是要知晓京城里的风吹草动。
现在谁不知道卫国公的情况。
一连在皇宫里站了半个月,圣皇都不愿见一面。
意思已经很明显。
哪个不长眼的官员还敢与卫国公产生瓜葛。
墙倒众人推就是这个道理。
不一定是落井下石,光是冷漠就足以杀人。
李锐微微眯起眼睛。
沉吟了一声,然后开口:“行,把人给请进来吧。”
闻言。
老管事就是一惊,别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自家老爷反而把祸水往家里引,他忍不住开口:“老爷,这”
话还未说完,就被李锐打断:“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怎的连规矩都不懂?”
老管事顿时就如被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一般。
打了个激灵。
然后就忙不迭的转身去了大门的方向。
不一会儿。
一个身穿黑袍,与寻常富家老叟无甚差别的卫国公,领着未来的卫国公祁旷走进李宅。
并无其他人跟随。
只有他们两人。
卫国公用浑浊的眼睛望着李锐:“盛名之下无虚士,李大人可比老夫当年厉害得多。”
李锐微微一笑:“国公说笑了。”
据他所知。
三个甲子前,这位老者就已经是半步陆地神仙。
只不过是后来渡劫失败,这才一直停留在了天象境。
但实力不容小觑。
李锐望了望卫国公,又望了望一旁的祁旷:“卫国公寻我有何事?”
卫国公眼眸里闪过一抹清明:
“老朽来找李大人,是想给府上一千口人寻一个活路。”
一间外表看上去稀疏平常的宅邸前。
马车缓缓停靠。
一个身穿蟒红大袍的老者走下车,在周围青砖绿瓦之间显得更加显眼。
蟒袍,乃是赐服之中最高的一档。
活着还有资格穿蟒袍的,整个虞国也不过五指之数。
甚至连顾长生还有定远侯都没有穿蟒袍的资格。
而此时老者这一身蟒袍却已经足足传了数百年,乃是当世最久之人。
这时。
一个年轻人推开宅门,迎了出来。
“祖父。”
这年轻人正是祁旷。
卫国公府下一任国公的人选,只等圣皇下诏,便是名副其实的卫国公,只不过他这国公之路,注定无法顺利。
他跟随祖父来京城已经有数日,可连那位天子的面都没有见到,更不用说下旨。
老卫国公用已经变得浑浊的眼睛望着自己这个孙子,耐心的教导:
“旷儿,你当有耐心,可知?”
“是,孙儿晓得。”
祁旷乖巧的点头。
并非藏拙。
是真的乖巧。
这也是老卫国公选择祁旷的原因。
他有很多个儿子,最成器的那几个都死在了那场仙祸之后,卫国公府留下的要么是不成器的儿子,要么是太成器的孙子。
祁旷在一众孙辈之中并非是最突出的。
却是最稳重的。
换句话说,就是最老实的。
这一点在偌大一个国公府里显得极为可贵。
按照老卫国公的说法就是,这座府邸已经禁不起折腾。
他老了,已经管不动。
所以才想着用残躯,最后给卫国公府再续上几百年,至于再往后的事情,就不是他管得了的了。
若是选出一个太成器,有野心的卫国公,那卫国公不出十年,便会灭族。
可这些年情分都耗尽。
圣皇显然是连这点念想都不打算留。
是要彻彻底底的削去卫国公一门。
祁旷眼中有些担忧,他将一份信拿到卫国公身边儿:“祖父,今日门口突然多了这封信,我一直没拆,想等着祖父回来再定夺。”
老卫国公脚步一顿。
在前院接过自己这孙子手中的信封。
拆开一看。
“祁氏一族,原为守墓人,乃吾万法殿一分支,尔等擅离职守,本是大罪,念尔等并非有意,酌即日回归,可免刑罪.”
老卫国公眯起眼睛,追问道:
“可知道是谁人放的?”
祁旷错愕,然后摇了摇头:“不知。”
老卫国公轻叹一声:“不知便不知,知道得越少越好。”
知道得越多,卫国公府距离灭族也就越近。
纵使不知道是何人写信。
但他可以确定,是北极仙宗之人。
祁氏有一则隐秘。
整族其实都是万法殿派到下界的守墓人,只不过因为这方小洞天与修仙界隔绝太久,传承逐渐被遗忘。
以至于祁氏的族人都觉得是传说。
一直到紫金宫出现。
紫金宫覆灭之后,北极仙宗又继承紫金宫,成为万法殿的又一下宗。
老卫国公眼神闪烁。
他晓得。
自己今日的选择将会决定卫国公一族的命运。
京城一角。
一个卖豆面的小贩回到家中。
家里空空荡荡。
若是有人看到,一定会惊讶。
惊讶于这个前不久才丧父丧母的孤儿居然还没被饿死。
或者说。
早已被饿死,现在的不过是借尸还魂而已。
“祁唐,你可莫要选错了。”
小贩,或者说是何九轩嘴角微微上扬。
不错。
送信之人自然是他。
这借尸还魂的手段乃是他那师伯黄龙子施展的,足以瞒过京城之中的一众强者。
‘还好我喜欢翻阅殿中的古籍,否则还真不知道这一则秘闻。’
何九轩心中得意。
他亦是无意之间才发现,这祁氏一族乃是万法殿在数万年前就送去洞天之中守墓的修士留下的后人。
正好可以为他所用。
此次来京城。
他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卫国公一脉。
而是李锐。
若只是大道之争,何九轩还不见得如此急迫的要动手。
可李锐在鼎山之上的表现实在太过耀眼。
以至于他动了杀心。
李锐一直都在京城之中,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
而且他已经了解过。
李锐此人性情沉稳谨慎。
越是施压,越是不会出城。
所以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里应外合,卫国公无疑是最合适的目标。
只要卫国公将李锐引出。
他就有把握将李锐斩杀。
而且在他看来,卫国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现在的卫国公府,衰落已经成为必然,想要破局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彻底投靠北极仙宗,如此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何九轩嘴角微微上扬。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将李锐这一有大道之争的大敌斩杀。
‘或许杀了你,便能助我登入道身之境。’
修仙界一直都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斩杀大道之敌,有助于念头通达,更能成就至高之境。
这一日。
黄昏时分。
李锐在寻山司点了卯,回到宅邸之中,正在练功。
这时。
老管家跑了过来,神色带着几分紧张:“老爷,有人上门拜访,说是说是卫国公。”
京城里。
能成为大官宅邸管事的人,除了要有伺候人的本领,更重要的是眼力见。
这可不单单是审时度势,更是要知晓京城里的风吹草动。
现在谁不知道卫国公的情况。
一连在皇宫里站了半个月,圣皇都不愿见一面。
意思已经很明显。
哪个不长眼的官员还敢与卫国公产生瓜葛。
墙倒众人推就是这个道理。
不一定是落井下石,光是冷漠就足以杀人。
李锐微微眯起眼睛。
沉吟了一声,然后开口:“行,把人给请进来吧。”
闻言。
老管事就是一惊,别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自家老爷反而把祸水往家里引,他忍不住开口:“老爷,这”
话还未说完,就被李锐打断:“你跟了我这么多年,怎的连规矩都不懂?”
老管事顿时就如被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一般。
打了个激灵。
然后就忙不迭的转身去了大门的方向。
不一会儿。
一个身穿黑袍,与寻常富家老叟无甚差别的卫国公,领着未来的卫国公祁旷走进李宅。
并无其他人跟随。
只有他们两人。
卫国公用浑浊的眼睛望着李锐:“盛名之下无虚士,李大人可比老夫当年厉害得多。”
李锐微微一笑:“国公说笑了。”
据他所知。
三个甲子前,这位老者就已经是半步陆地神仙。
只不过是后来渡劫失败,这才一直停留在了天象境。
但实力不容小觑。
李锐望了望卫国公,又望了望一旁的祁旷:“卫国公寻我有何事?”
卫国公眼眸里闪过一抹清明:
“老朽来找李大人,是想给府上一千口人寻一个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