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边有一个工业区,最早是各类工厂自发形成的。”洪柳文答道:
“后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聚集了将近上百家工厂和企业。”
原来如此……于大章终于明白对方为什么要想办法控制洪柳文了。
这么多家工厂聚集在此,找一个系统内能够通风报信的人,能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工业区正好在派出所的辖区内。
只要有风吹草动,派出所肯定第一个知道消息。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保护伞”,只要能提前得到消息,躲避检查就足够了。
方鹏那次纯粹就是个意外事件,而那些真正的智障人士也没有能力逃跑。
为了控制住洪柳文,对方也真是掏空了心思,不惜钱雇佣黑帮来替他们做事。
不过仔细想想,洪柳文也确实值得对方这么做。
“这些工厂都是对方告诉你的?”于大章问道。
他这么问是有根据的。
洪柳文已经被吓破胆了,哪里还敢去主动调查。
“是的。”洪柳文点头应道:
“每个工厂的名字和地址都是那个人打电话通知我的,虽然我没主动调查过什么,但我也去过那些工厂内部。”
“那里面的智障人士都是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
“吃饭也和普通工人分开来吃,就算在厂子里面,也没人能接触到他们。”
太特么缺德了……于大章越听越来气。
这和黑砖窑基本没区别了。
而且这些人做的事,比黑砖窑更恶劣。
他们专门对智障人士下手,就是看中了这个群体的人好控制,并且不会反抗。
这么看的话,那个地下监狱就相当于是个培训基地。
智障人士被送到那里先进行岗前培训,就算有一些想要反抗的,也在那里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然后再根据智商分出三六九等,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定价。
智商高点的,价格自然也会高。
这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于大章突然间感到一阵寒意从头顶袭来。
与其他那些供应链相比,这条供应链所提供的商品……
是人!
能想到这个办法,并研究出这么一套流程的人,应该做过类似的工作。
于大章抬头看了一眼吕忠鑫,发现师父也在一脸凝重地盯着自己。
没错了,师父和自己想的一样。
明明是违法行为,对方却搞得正规化了。
举个例子。
是不是以为罪犯被判刑后,就直接从看守所转到了监狱?
不是。
这中间还有个中转站:入监队。
要在入监队接受三个月的入监训练后,才能进入监狱服刑。
这三个月的集训包括站姿、蹲坐、齐步走等训练。
毫不夸张地说。
无论是多么调皮捣蛋的人,在入监队也得老老实实集训三个月,棱角抹平之后,再来到监狱。
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监狱的管理。
现在再去看那个地下监狱,模式上是不是和入监队有点像?
以前新兵连训练也是三个月,后来因为00后很活泼,改成了现在的半年。
“全是电话通知你的?”于大章问这个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既然对方敢直接给洪柳文打电话,为什么还要通过快递的方式将照片和视频邮寄过来?
直接加通讯软件,传过来岂不是更方便。
“是的。”洪柳文答道:
“他不但使用了变声器,就连电话号码也是进行过处理的,是那种随机显示的号码,应该是用了网络电话。”
真够谨慎的……于大章在心里感叹道。
这也能解释对方为什么不用通讯软件传输文件了。
因为有暴露的风险。
技术部门很容易就能锁定对面的ip,查到基本信息和所在地址。
而网络电话的追踪就较为复杂,这类电话可能利用海外线路,追踪成本极高。
遇到显示“任意号码”的情况,基本就是软件拨打,连电话卡都不用。
如果再转接ip,那就更加无从查找了。
显然对方早就料到有一天洪柳文会投案,所以才准备得如此充分。
“那些人大概多久去一次那个工业区?”于大章问道。
如果有可能,他准备来一个守株待兔,将负责运送的那些人抓到。
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通过那些人找到地下监狱。
“这个我不清楚。”洪柳文摇摇头:
“我也要天天上班,没有时间去盯着那边,而且送来新人,那边也不会和我说。”
应该是没有规律可言……于大章从他的话里也听出了这样的意思。
对方不可能拉着培训好的智障人士,明目张胆地去工业区推销。
这种违法犯罪活动,通常是事先联系好,定好人数和价格,然后再将人送过去。
于大章想了想,又问道:
“如果那些干重体力活的智障人士生病或者死亡,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思考,只是始终都没找到答案。
“这个我也不清楚。”洪柳文有些无奈地答道:
“在那里我没见过有人生病,死亡的更没见过了。”
那就是给拉走了……于大章能看出洪柳文是进行过推断的,之所以没说出来,是怕影响到别人的判断。
也就是说,那条供应链还带退货和换新的。
于大章现在都有点不敢想象对方已经达到了什么规模。
只是一个雁城就有三百左右的智障人士在做奴役工,这还只是一个派出所的辖区内。
很有可能雁城其他地方的工厂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那全省呢?
全国呢?
最后涉及的被害者总数,于大章都不敢仔细去想。
而且,他几乎可以肯定,对方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供应了。
这意味着,这个犯罪组织的规模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全国各地。
当初方鹏是在d省被劫持的被关押了整整一年之后,才被送到n省的雁城。
这说明,那些人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跨省作案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个地下监狱并不是唯一的?
当这个假设出现在于大章的脑中时,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阵冰冷。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真是全国范围内提供奴役工,光是那一个地下监狱,根本就不够用啊。
(本章完)
“后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聚集了将近上百家工厂和企业。”
原来如此……于大章终于明白对方为什么要想办法控制洪柳文了。
这么多家工厂聚集在此,找一个系统内能够通风报信的人,能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工业区正好在派出所的辖区内。
只要有风吹草动,派出所肯定第一个知道消息。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保护伞”,只要能提前得到消息,躲避检查就足够了。
方鹏那次纯粹就是个意外事件,而那些真正的智障人士也没有能力逃跑。
为了控制住洪柳文,对方也真是掏空了心思,不惜钱雇佣黑帮来替他们做事。
不过仔细想想,洪柳文也确实值得对方这么做。
“这些工厂都是对方告诉你的?”于大章问道。
他这么问是有根据的。
洪柳文已经被吓破胆了,哪里还敢去主动调查。
“是的。”洪柳文点头应道:
“每个工厂的名字和地址都是那个人打电话通知我的,虽然我没主动调查过什么,但我也去过那些工厂内部。”
“那里面的智障人士都是从事一些重体力劳动。”
“吃饭也和普通工人分开来吃,就算在厂子里面,也没人能接触到他们。”
太特么缺德了……于大章越听越来气。
这和黑砖窑基本没区别了。
而且这些人做的事,比黑砖窑更恶劣。
他们专门对智障人士下手,就是看中了这个群体的人好控制,并且不会反抗。
这么看的话,那个地下监狱就相当于是个培训基地。
智障人士被送到那里先进行岗前培训,就算有一些想要反抗的,也在那里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然后再根据智商分出三六九等,这么做是为了更好定价。
智商高点的,价格自然也会高。
这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于大章突然间感到一阵寒意从头顶袭来。
与其他那些供应链相比,这条供应链所提供的商品……
是人!
能想到这个办法,并研究出这么一套流程的人,应该做过类似的工作。
于大章抬头看了一眼吕忠鑫,发现师父也在一脸凝重地盯着自己。
没错了,师父和自己想的一样。
明明是违法行为,对方却搞得正规化了。
举个例子。
是不是以为罪犯被判刑后,就直接从看守所转到了监狱?
不是。
这中间还有个中转站:入监队。
要在入监队接受三个月的入监训练后,才能进入监狱服刑。
这三个月的集训包括站姿、蹲坐、齐步走等训练。
毫不夸张地说。
无论是多么调皮捣蛋的人,在入监队也得老老实实集训三个月,棱角抹平之后,再来到监狱。
当然,这也是为了方便监狱的管理。
现在再去看那个地下监狱,模式上是不是和入监队有点像?
以前新兵连训练也是三个月,后来因为00后很活泼,改成了现在的半年。
“全是电话通知你的?”于大章问这个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
既然对方敢直接给洪柳文打电话,为什么还要通过快递的方式将照片和视频邮寄过来?
直接加通讯软件,传过来岂不是更方便。
“是的。”洪柳文答道:
“他不但使用了变声器,就连电话号码也是进行过处理的,是那种随机显示的号码,应该是用了网络电话。”
真够谨慎的……于大章在心里感叹道。
这也能解释对方为什么不用通讯软件传输文件了。
因为有暴露的风险。
技术部门很容易就能锁定对面的ip,查到基本信息和所在地址。
而网络电话的追踪就较为复杂,这类电话可能利用海外线路,追踪成本极高。
遇到显示“任意号码”的情况,基本就是软件拨打,连电话卡都不用。
如果再转接ip,那就更加无从查找了。
显然对方早就料到有一天洪柳文会投案,所以才准备得如此充分。
“那些人大概多久去一次那个工业区?”于大章问道。
如果有可能,他准备来一个守株待兔,将负责运送的那些人抓到。
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通过那些人找到地下监狱。
“这个我不清楚。”洪柳文摇摇头:
“我也要天天上班,没有时间去盯着那边,而且送来新人,那边也不会和我说。”
应该是没有规律可言……于大章从他的话里也听出了这样的意思。
对方不可能拉着培训好的智障人士,明目张胆地去工业区推销。
这种违法犯罪活动,通常是事先联系好,定好人数和价格,然后再将人送过去。
于大章想了想,又问道:
“如果那些干重体力活的智障人士生病或者死亡,他们是如何处理的?”
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思考,只是始终都没找到答案。
“这个我也不清楚。”洪柳文有些无奈地答道:
“在那里我没见过有人生病,死亡的更没见过了。”
那就是给拉走了……于大章能看出洪柳文是进行过推断的,之所以没说出来,是怕影响到别人的判断。
也就是说,那条供应链还带退货和换新的。
于大章现在都有点不敢想象对方已经达到了什么规模。
只是一个雁城就有三百左右的智障人士在做奴役工,这还只是一个派出所的辖区内。
很有可能雁城其他地方的工厂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那全省呢?
全国呢?
最后涉及的被害者总数,于大章都不敢仔细去想。
而且,他几乎可以肯定,对方早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供应了。
这意味着,这个犯罪组织的规模比他之前想象的要大得多,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全国各地。
当初方鹏是在d省被劫持的被关押了整整一年之后,才被送到n省的雁城。
这说明,那些人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始跨省作案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
那个地下监狱并不是唯一的?
当这个假设出现在于大章的脑中时,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一阵冰冷。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真是全国范围内提供奴役工,光是那一个地下监狱,根本就不够用啊。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最新章节,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最新章节,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