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哥伦比亚的再次合作,其实并没有太多谈判的余地。
不是说谈判困难,恰恰相反,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谈判反而更容易。
曹阳在不做导演不投资的情况下,仅仅出版权和亲自改编剧本,哪怕拿到制片人和监制的位置,制片方所给出的分成比例,也有个上限。
这个上限就是全球总票房分成的20%,后面的周边收益也大概是这个价格。
好莱坞的金牌制片人,确立了项目,找人写好了剧本,找好了导演和演员,拿过去寻求制片厂的投资时,最多拿到手的上限也就是20%。
当然,演员里有两千万俱乐部的巨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人家超级巨星的分成,也不是从制片人手里往外抠,而是跟制片厂谈。
曹阳想打破20%的分成很难,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又不是为他打工的。
也就是这小成本的电影,要是《盗梦空间》或《2012》这样动辄就是1.5亿美元打底的超级大制作,哪怕曹阳亲自执导,也很难拿到20%的总票房分成。
他如果主控项目,一点点的寻求多个小点的制片厂投资的话,或许还有可能,跟大制片厂,尤其是好莱坞七大级别的,就有点难了。
好莱坞稍微大一点的电影公司,都有一个成本控制体系。
对于制片成本达到一定规模的大片来说,控制的尤其严苛。
一般情况下,制片人、导演、演员、剧本等,包括工作人员的所有总的投入,不能超过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的片酬,不能超出总片酬的70%。
而票房分成比例,一般总比例会控制在30%以内,个人的分成比例不会允许超过20%的存在。
超过20%,就打破了好莱坞的潜规则。
演员方面,哪怕是两千万俱乐部的超级巨星,在一部电影里,总票房分成也不会给他超过20%。
如果是票房利润分成那就没关系了,要多少制片公司都敢给,因为这个可以“做”出来。
哪怕是《阿凡达》之后的卡车司机,也没打破这个规则。
曹阳在《朱诺》中拿到了20%的总票房分成,这个好莱坞大公司上层并不是秘密,所以汤姆-罗斯曼也知道。
现在《盗梦空间》又大卖,像《无比美妙的痛苦》这种制片成本能控制在千万美元内的电影,给的分成比例太少,那就是没诚意了。
所以,汤姆-罗斯曼一开口就给了曹阳16%的总票房分成比例,他其实心里当然知道这个分成比例可能有点少,但万一曹阳同意了呢?
总要试一下才行。
当然,最后经过一场并不算激烈的争论,双方达成了20%的全球总票房和后续周边的分成比例。
曹阳负责改编剧本,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和监制,与哥伦比亚一起拥有最终剪辑权。
至于导演?在好莱坞没成名的导演,就是负责拍片的高级技工,有个屁的剪辑权,拍完电影,导演的工作也就完成了。
至此的合作算是基本敲定,只等双方的团队签署最后的协议了。
不过,曹阳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再给北电以及韩总谋点“福利”。
汤姆-罗斯曼制作完这部电影,差不多就要去索尼影业上任全球副总裁了,他为了能在索尼影业有个好的开局,有很大可能会在奥斯卡上尽力运作这部电影。
考虑到他跟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主席锡德-加尼斯的关系,能不能拿到奥斯卡先不说,提名是绝对不会少的。
这对北电和韩总来说,可是天大的政绩。
想想吧,在当前的背景下,国内大导演为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资格都疯抢,投资的合拍片获得了奥斯卡一大串的提名,换成哪个领导不激动?
再加上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忌讳点,还算是有点正正向的吧,国内可以正常放映。
“汤姆,我有个提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汤姆-罗斯曼此时又变得爽朗了起来,好像刚刚那个咬着一个百分点不放的不是他一样。
“哈哈,曹,你说,我最喜欢听你的提议了,我猜那一定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汤姆,你有没有想过,把这部电影做成一部合拍片?”曹阳问道。
“合拍片?”
汤姆-罗斯曼稍微皱了下眉头,他对于合拍片可太熟了,《第九区》和《盗梦空间》都是合拍片的范畴。
也都是在汤姆-罗斯曼的拍板下,哥伦比亚达成了与中影和青影厂的合作。
当然,这种模式在国内叫合拍片,对于哥伦比亚来说,也就是多了个小小的投资人而已。
不过,像《无比美妙的痛苦》这样的改编电影,投资又不大,几乎没有回本压力,有必要做成合拍片的形式再拉几个小股东吗?
“曹,《无比美妙的痛苦》只是小成本电影,做成合拍片有什么意义呢?”
曹阳知道跟老外谈事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利益,这也是他们最能理解的方式。
“汤姆,你就没想过让这部电影在华夏上映吗?这种小成本的电影又不是大片,我们国内一般情况不考虑引进的,合拍片就不一样,是可以正常放映的。”
曹阳看了一眼陷入深思的汤姆-罗斯曼,继续说道:
“你想想华夏如今增长的电影市场,《第九区》打破了票房记录,《盗梦空间》再次打破了《第九区》保持的票房记录。”
汤姆-罗斯曼一下子就动心了。
他是十分看好华夏的电影市场的,他认为如今华夏的电影市场还没发力,未来一定会更好。
很明显,如今跟曹阳和拥有批片权的中影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事情。
汤姆-罗斯曼很有野心,他之所以愿意去做索尼影业的全球副总裁,就是想迂回一下,下次就机会“下放”到哥伦比亚直接做CEO了。
从哥伦比亚的副总裁也许不好升任哥伦比亚的CEO,但从上级公司索尼影业的副总裁就很容易成为了哥伦比亚的CEO了。
除此之外,做成合拍片,对汤姆-罗斯曼还有另外的好处。
他知道以曹阳的影响力,只要到时候打着曹阳的名号,在华夏就不愁票房。
对于好莱坞来说,奖项是一方面,但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还是票房。
票房好了,既能在票房和后续周边赚钱,又能反应在股市上。
“哈哈,曹,我就知道你的提议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我最喜欢做合拍片了。”
既然汤姆-罗斯曼同意了,曹阳就先给侯可明打了个电话,说了要做合拍片的事,侯可明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合拍片嘛,塞点实习生是很正常的事。
这也是曹阳一贯以来做的事情,每次都会尽力给北电争取这些。
说实话,这些实习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一些,在曹阳的电影里实习,目前是一种被影视圈都认可的非常好的履历。
随后,曹阳又给谢晓静打了电话,谢晓静如今兼任着青影厂的厂长,合拍片肯定离不开谢晓静。
曹阳也没想过撇开谢晓静,毕竟这也是亲师兄。
谢晓静终于享受到了以前侯可明的待遇。
在谢晓静还是导演系主任时,他是有点看不起侯可明的,认为这家伙拍电影不太行,没太多真本事。
要不是曹阳的很多电影都挂靠在青影厂,侯可明就是个……嗯。
谢晓静直到接任青影厂的厂长前,都还是这种观点。
如今当谢晓静坐上了这位置,他才恍然有种感觉,爽啊!
这种不需要额外操心,政绩就哗啦啦的往怀里砸的感觉,真他妈爽啊!
小小的校办青影厂,以前主要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基地和学生的实习基地,现在嘛,虽然职责没变,但谁还敢说青影厂“小”呢?
这几年青影厂要奖项有奖项,还是世界级大奖,要票房有票房,还是破纪录的,咱青影厂也牛起来了。
谢晓静都已经开始考虑青影厂的“升级”计划了。
一个几年时间拿遍欧洲三大大奖,并且还有好莱坞的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制片厂,现在的定位太低了。
校办企业也不是不能成为叱咤业内的大公司大企业。
人家有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咱也不是不能有北电青影。
总之,谢晓静现在雄心万丈,想要以曹阳为中心,把青影厂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最后,曹阳又给韩总打了个电话。
韩总一听,曹阳又给自己送“政绩”来了,顿时喜出望外。
这小师弟交的太值了,有什么好事都想着自己,以小师弟现在的地位,国内也很难遇到什么麻烦,那自己就在有生之年,维护好小师弟的声誉。
韩总跟汤姆-罗斯曼也是老朋友了,具体怎么合作,让他们三方会谈就行,曹阳就不插手了。
韩总本来最初听说电影的投资只有一千万美元左右,还想着这制片成本也太少了,能不能扩大投资,多请些大明星呢?
不过当曹阳告诉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电影在制作完成后,极有可能还需要追加投资,说不定还是制片成本的两到三倍。
韩总的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都制作完成了还追加这么多投资干什么?需要这么多宣传费用吗?就算需要,曹阳也不需要专门讲出来吧?
想到这个,韩总心神一震,猛地一拍大腿,激动的手都哆嗦了一下。
这他妈是冲着奥斯卡去的!
我亲爱的师弟啊,你这让我、让我……
不是说谈判困难,恰恰相反,在双方都有诚意的前提下,遵循市场规律,谈判反而更容易。
曹阳在不做导演不投资的情况下,仅仅出版权和亲自改编剧本,哪怕拿到制片人和监制的位置,制片方所给出的分成比例,也有个上限。
这个上限就是全球总票房分成的20%,后面的周边收益也大概是这个价格。
好莱坞的金牌制片人,确立了项目,找人写好了剧本,找好了导演和演员,拿过去寻求制片厂的投资时,最多拿到手的上限也就是20%。
当然,演员里有两千万俱乐部的巨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人家超级巨星的分成,也不是从制片人手里往外抠,而是跟制片厂谈。
曹阳想打破20%的分成很难,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又不是为他打工的。
也就是这小成本的电影,要是《盗梦空间》或《2012》这样动辄就是1.5亿美元打底的超级大制作,哪怕曹阳亲自执导,也很难拿到20%的总票房分成。
他如果主控项目,一点点的寻求多个小点的制片厂投资的话,或许还有可能,跟大制片厂,尤其是好莱坞七大级别的,就有点难了。
好莱坞稍微大一点的电影公司,都有一个成本控制体系。
对于制片成本达到一定规模的大片来说,控制的尤其严苛。
一般情况下,制片人、导演、演员、剧本等,包括工作人员的所有总的投入,不能超过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的片酬,不能超出总片酬的70%。
而票房分成比例,一般总比例会控制在30%以内,个人的分成比例不会允许超过20%的存在。
超过20%,就打破了好莱坞的潜规则。
演员方面,哪怕是两千万俱乐部的超级巨星,在一部电影里,总票房分成也不会给他超过20%。
如果是票房利润分成那就没关系了,要多少制片公司都敢给,因为这个可以“做”出来。
哪怕是《阿凡达》之后的卡车司机,也没打破这个规则。
曹阳在《朱诺》中拿到了20%的总票房分成,这个好莱坞大公司上层并不是秘密,所以汤姆-罗斯曼也知道。
现在《盗梦空间》又大卖,像《无比美妙的痛苦》这种制片成本能控制在千万美元内的电影,给的分成比例太少,那就是没诚意了。
所以,汤姆-罗斯曼一开口就给了曹阳16%的总票房分成比例,他其实心里当然知道这个分成比例可能有点少,但万一曹阳同意了呢?
总要试一下才行。
当然,最后经过一场并不算激烈的争论,双方达成了20%的全球总票房和后续周边的分成比例。
曹阳负责改编剧本,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和监制,与哥伦比亚一起拥有最终剪辑权。
至于导演?在好莱坞没成名的导演,就是负责拍片的高级技工,有个屁的剪辑权,拍完电影,导演的工作也就完成了。
至此的合作算是基本敲定,只等双方的团队签署最后的协议了。
不过,曹阳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再给北电以及韩总谋点“福利”。
汤姆-罗斯曼制作完这部电影,差不多就要去索尼影业上任全球副总裁了,他为了能在索尼影业有个好的开局,有很大可能会在奥斯卡上尽力运作这部电影。
考虑到他跟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会主席锡德-加尼斯的关系,能不能拿到奥斯卡先不说,提名是绝对不会少的。
这对北电和韩总来说,可是天大的政绩。
想想吧,在当前的背景下,国内大导演为了一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资格都疯抢,投资的合拍片获得了奥斯卡一大串的提名,换成哪个领导不激动?
再加上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忌讳点,还算是有点正正向的吧,国内可以正常放映。
“汤姆,我有个提议,你可以考虑一下。”
汤姆-罗斯曼此时又变得爽朗了起来,好像刚刚那个咬着一个百分点不放的不是他一样。
“哈哈,曹,你说,我最喜欢听你的提议了,我猜那一定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汤姆,你有没有想过,把这部电影做成一部合拍片?”曹阳问道。
“合拍片?”
汤姆-罗斯曼稍微皱了下眉头,他对于合拍片可太熟了,《第九区》和《盗梦空间》都是合拍片的范畴。
也都是在汤姆-罗斯曼的拍板下,哥伦比亚达成了与中影和青影厂的合作。
当然,这种模式在国内叫合拍片,对于哥伦比亚来说,也就是多了个小小的投资人而已。
不过,像《无比美妙的痛苦》这样的改编电影,投资又不大,几乎没有回本压力,有必要做成合拍片的形式再拉几个小股东吗?
“曹,《无比美妙的痛苦》只是小成本电影,做成合拍片有什么意义呢?”
曹阳知道跟老外谈事情,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利益,这也是他们最能理解的方式。
“汤姆,你就没想过让这部电影在华夏上映吗?这种小成本的电影又不是大片,我们国内一般情况不考虑引进的,合拍片就不一样,是可以正常放映的。”
曹阳看了一眼陷入深思的汤姆-罗斯曼,继续说道:
“你想想华夏如今增长的电影市场,《第九区》打破了票房记录,《盗梦空间》再次打破了《第九区》保持的票房记录。”
汤姆-罗斯曼一下子就动心了。
他是十分看好华夏的电影市场的,他认为如今华夏的电影市场还没发力,未来一定会更好。
很明显,如今跟曹阳和拥有批片权的中影打好关系,是最重要的事情。
汤姆-罗斯曼很有野心,他之所以愿意去做索尼影业的全球副总裁,就是想迂回一下,下次就机会“下放”到哥伦比亚直接做CEO了。
从哥伦比亚的副总裁也许不好升任哥伦比亚的CEO,但从上级公司索尼影业的副总裁就很容易成为了哥伦比亚的CEO了。
除此之外,做成合拍片,对汤姆-罗斯曼还有另外的好处。
他知道以曹阳的影响力,只要到时候打着曹阳的名号,在华夏就不愁票房。
对于好莱坞来说,奖项是一方面,但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还是票房。
票房好了,既能在票房和后续周边赚钱,又能反应在股市上。
“哈哈,曹,我就知道你的提议是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我最喜欢做合拍片了。”
既然汤姆-罗斯曼同意了,曹阳就先给侯可明打了个电话,说了要做合拍片的事,侯可明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合拍片嘛,塞点实习生是很正常的事。
这也是曹阳一贯以来做的事情,每次都会尽力给北电争取这些。
说实话,这些实习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一些,在曹阳的电影里实习,目前是一种被影视圈都认可的非常好的履历。
随后,曹阳又给谢晓静打了电话,谢晓静如今兼任着青影厂的厂长,合拍片肯定离不开谢晓静。
曹阳也没想过撇开谢晓静,毕竟这也是亲师兄。
谢晓静终于享受到了以前侯可明的待遇。
在谢晓静还是导演系主任时,他是有点看不起侯可明的,认为这家伙拍电影不太行,没太多真本事。
要不是曹阳的很多电影都挂靠在青影厂,侯可明就是个……嗯。
谢晓静直到接任青影厂的厂长前,都还是这种观点。
如今当谢晓静坐上了这位置,他才恍然有种感觉,爽啊!
这种不需要额外操心,政绩就哗啦啦的往怀里砸的感觉,真他妈爽啊!
小小的校办青影厂,以前主要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基地和学生的实习基地,现在嘛,虽然职责没变,但谁还敢说青影厂“小”呢?
这几年青影厂要奖项有奖项,还是世界级大奖,要票房有票房,还是破纪录的,咱青影厂也牛起来了。
谢晓静都已经开始考虑青影厂的“升级”计划了。
一个几年时间拿遍欧洲三大大奖,并且还有好莱坞的金球奖和奥斯卡的制片厂,现在的定位太低了。
校办企业也不是不能成为叱咤业内的大公司大企业。
人家有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咱也不是不能有北电青影。
总之,谢晓静现在雄心万丈,想要以曹阳为中心,把青影厂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最后,曹阳又给韩总打了个电话。
韩总一听,曹阳又给自己送“政绩”来了,顿时喜出望外。
这小师弟交的太值了,有什么好事都想着自己,以小师弟现在的地位,国内也很难遇到什么麻烦,那自己就在有生之年,维护好小师弟的声誉。
韩总跟汤姆-罗斯曼也是老朋友了,具体怎么合作,让他们三方会谈就行,曹阳就不插手了。
韩总本来最初听说电影的投资只有一千万美元左右,还想着这制片成本也太少了,能不能扩大投资,多请些大明星呢?
不过当曹阳告诉他,让他有个心理准备,这电影在制作完成后,极有可能还需要追加投资,说不定还是制片成本的两到三倍。
韩总的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都制作完成了还追加这么多投资干什么?需要这么多宣传费用吗?就算需要,曹阳也不需要专门讲出来吧?
想到这个,韩总心神一震,猛地一拍大腿,激动的手都哆嗦了一下。
这他妈是冲着奥斯卡去的!
我亲爱的师弟啊,你这让我、让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最新章节,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最新章节,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