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里正紧锣密鼓的选秀,王学洲却惆怅的看着杨禾。

  “都八月初十了!大胜的消息还没传回来,蒙将军是无论如何赶不回来给你成亲了,可怜的孩子,到时候拜高堂拜谁啊?”

  杨禾看他直叹气,犹犹豫豫的将手中脑袋大的馒头掰下来手指头一块儿递过去:“你吃。”

  王学洲乐了:“你那么大个定制馒头,就给我这一小口?我要吃大块的!”

  说着他就上手去抢杨禾抱着的大馒头,杨禾扭转身子一躲,小心翼翼的掰下来巴掌大的一块递过去,警惕的看着王学洲解释:“没了,没了。”

  王学洲指着他怀里的:“我就想要这个怎么办?”

  杨禾扭头埋头苦吃。

  “王大人!”

  金刀匆匆跑来,看到杨禾脸埋在馒头里也一脸高兴:“公子!”

  “王大人,猪舍那边说您上次种的东西出苗了!让我赶紧来找您说一声。”

  王学洲大喜:“走!看看去!”

  杨禾连忙抱上馒头跟上。

  猪舍里,养猪小队的人分开蹲在地头,盯着地面上的嫩绿小苗不解:“都没浇水居然还长出来了,不是说养花养草什么的不浇水容易死吗?”

  “一看你就没养过,花草也分情况,有的浇水了容易死。这东西应该比较耐旱吧。”

  “但这是什么东西?那么大块疙瘩上面居然发出来这么多苗是不是得掐掉一些?这不抢营养吗?”

  萧放说着就准备伸手去掐,萧鸣见状连忙拉住了他:“可别!王大人的话你忘了?只是让咱们看着,不让咱们碰也不让咱们动手。”

  萧放质疑:“可那是以前,现在咱们不是要在王大人面前表现自己吗?啥都不干回头他觉得咱们不尽心咋办?”

  宋源不语,笔尖飞快的记录嫩苗的叶子形状、长短、大小以及生长时间等等。

  猪舍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发出一声哐当的巨响,将萧放蠢蠢欲动的手吓的缩了回去。

  王学洲一阵风似的掠来。

  看着地上一簇簇的嫩苗,他发出了惊喜的喊声:“退开!全都离我宝贝远一些!”

  杨禾三两口将剩下的馒头塞进嘴里,然后揪住两个人的领子往后一扔。

  萧福安和萧放两人瞬间被清理了出去。

  萧放大怒,撸起袖子正要上前理论,萧福安赶忙拉住了他低声道:“你疯了?他打你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一根手指就能碾死你。”

  萧放不服:“他谁啊他!”

  “蒙喆的儿子,蒙杨禾。”

  萧放闻言,默默地放下袖子:“你说你怎么没个眼力见儿?刚才也不知道给王大人让路。”

  萧福安死鱼眼盯着他。

  大哥不说二弟好吗?!

  王学洲丝毫不嫌脏,蹲在地上小心翼翼的将埋着苗的土扒开,开始准备移栽。

  宋源看他如此谨慎小心,不由得问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王学洲沉声道:“能改变大乾的东西,是粮种。”

  虽然吃多了伤胃烧心还反酸,但在这个物资匮乏还有许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吃饱的年代,能有吃的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可矫情的。

  宋源心头一震。

  粮食?这居然是粮食!

  萧鸣奇怪道:“我吃过很多东西,但这是什么粮食?我从未见过!”

  王学洲微笑:“不认识很正常,因为这是新发现的粮种,你们几个运气不错,也能跟着掺一脚粮种的培育,日后如果这些粮种真的推广开来,你们几个多少也算是立了功,日后谁敢说你们是废物?”

  萧鸣几人被王学洲全都哄成了翘嘴。

  一个个撸起袖子,挺直了胸膛:“大人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尽管吩咐我们去干!”

  王学洲指着面前的这一亩地:“来,将它们翻一翻,整理出田垄,接下来移栽这些嫩苗····”

  一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扛上锄头吭哧吭哧的翻地去了,干劲十足没有一丝怨气。

  宋源悄悄伸出了大拇指:“高。”

  只要给两声夸赞,这几个小年轻就主动给自己套上鞍子上磨了。

  不足十个红薯,发出了百十棵苗,种下去后又是一大片,等秧苗长大,随意剪下栽种还能活,简直无穷无尽。

  想到这里王学洲就忍不住笑出声。

  他的养老保障又多了一条。

  ·······

  宫里的殿选结果出来了。

  宫里要进十几位妃嫔,除了皇后是陛下和惠贵太妃选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礼部按照情况,和惠贵太妃商议后留下的。

  逸王和睿王两人,也分别被赐了正妃和侧妃。

  大婚的日子也定了下来。

  陛下先成亲,日子就定在了九月底。

  逸王年纪大了也拖不得,日子定在了十月初。

  而睿王就没那么急了,日子定在了十月底。

  至此,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悬着的心全都落了地。

  除了礼部。

  婚事定下来之后,最忙的地方就属于礼部了,不仅要筹备帝后大典,还要筹备逸王和睿王的婚事,一个人恨不得劈成两半用。

  最闲的人反倒成了萧昱照。

  作为主角他只需要出席成亲仪式就行,至于成亲都要干什么,却是不用他操心的。

  “朝恩,将太湖蜜蟹送一些到先生府上·····算了!”

  萧昱照突然起身:“除了蜜蟹之外,你再准备些礼物,朕去串串门儿。”

  朝恩连忙应了一声下去准备。

  王家到了中秋节也十分热闹。

  收到了齐显和徐山在外地送来的节礼不说,还收到了关中红丹县县令朱建和关中知府刘士的节礼。

  京中和公主府、邵家也互送了节礼。

  赵行、白彦和古在田带着礼物上门的时候,王学洲正被两个侄子左右抓着,争先恐后的问他问题。

  “三叔,三纲五常里面的纲指啥?”

  “古人常说大战三百回合,具体是什么回合?”

  “三叔,什么是气数呢?”

  虎墩和虎头两人一左一右,一个接一个的问问题,王学洲一个脑袋两个大。

  赵行看的万分同情:“还不快回答我两个好大侄问题?”

  王学洲让两个侄子站好打招呼,忧愁道:“有时候太优秀了真令人烦恼,走到哪里都有人请教问题,真羡慕你们几个,很清闲吧?”

  这是真欠呐!

  古在田淡定道:“难得休息我还真挺清闲,没事逗逗孩子抱抱媳妇儿,那叫一个舒服啊!毕竟我家没有臭小子。”

  “也是!好不容易休息了确实得放松下,毕竟你不像我,手下一大堆人干活,每天都能休息。”

  古在田听得磨牙:“你是真气人啊!”

  王学洲拱手:“谬赞了不是?”

  三人一阵无语。

  牟管家的声音响起:“大人,睿王和逸王殿下来了。”

  赵行和白彦两人顿时感觉不自在:“我们过来送个节礼,没事便回了。”

  古在田也起身:“我也走了,媳妇孩子还在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最新章节,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