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九卿 第423章 定乾坤

小说:问九卿 作者:姒锦 更新时间:2025-08-21 00:36:2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最后的捷报传来,已是两日后的晌午。

  李肇正伏在书案上处理军报。

  墨迹未干的册子堆得足有半尺来高,案头的浓茶早已凉透,他却顾不上抿一口。

  薛绥坐在一旁,安静地用那日从镇上带回的丝线打着络子。

  她很久没有做这些细致活计,手法略微生疏,丝线在指间绕来绕去,好半天才寻回章法,将一朵梅花的轮廓勾出来……

  黑十八趴在她的脚边,啃着一块没肉的筒骨,尾巴时不时地扫一下地面,一副懒洋洋的满足模样。

  二人一狗,相安无事。

  阳光从窗隙漏进来,静得让人忘了身在战场。

  “启禀殿下,云岭急报!”

  帐外传来脚步声,传令兵的声音带着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

  李肇笔尖未停,沉声道:“进。”

  传令兵大步进来,单膝跪地,双手高举军报。

  “禀殿下。戚将军已肃清西线残敌。萧琰副将谢大禹率死士负隅顽抗,力战不敌,重伤后坠崖身亡。其麾下刘、孙等一干党羽尽数伏诛。东线溃军已被俞将军截击收编,缴获兵甲粮草无算。余者或死或降,萧氏逆党,彻底肃清——西疆已定!”

  帐内静了一瞬。

  只听得黑十八啃骨头的细微声响。

  李肇缓缓搁下笔,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有一种大局落定的沉静。

  “萧琰虽伏诛,清算党羽还得些时日。云岭之事要尽快了结,安抚好各寨,稳定边疆。所有参与平叛的将士,不论职级高低,一律论功行赏。诸事妥当后,择日班师回朝。”

  “是!”传令兵高声应着,眉梢眼角都是喜色。

  他利落地起身退了出去。

  帐内刚静下片刻,脚步声又响起来。

  “殿下——”

  这次来的是元苍。

  他匆匆入内,低声禀道:“多吉头人没了,少土司哈赤按着寨里的祖制和长老们的推举,承袭了土司之位。他遣人来问,殿下当日承诺,还算不算数?”

  “当然作数。”

  李肇答得没有丝毫犹豫。

  说罢,目光下意识转向一旁的薛绥。

  薛绥也恰好抬眸望来。

  四目相对,他微微颔首。

  “孤说话,从来一言九鼎。”

  薛绥低头,看着脚下懵懂摇尾的黑十八,唇角含着一缕若有似无的笑。

  烽火连天后,终是偷得一缕人间温柔。

  -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递入京。

  半月后,京中圣旨传回西疆。

  明黄的卷轴展开,字迹工整庄重,盖着鲜红的御宝,但并非崇昭帝病后的手书。

  圣旨上,皇帝先盛赞一番太子肇平定萧琰之乱、安定西疆有功,称他勋业彪炳、昭然史册,乃社稷之幸。

  接着,嘉奖了戚明扬等一干将领,依军功分授良田、宅院、布帛不等,恩赏列出长长一串,足见皇恩浩荡。

  末了,笔锋却陡然一转。

  “今西疆初定,匪患虽平,边地豪强犹在。云岭三十六寨,世代踞险自守,素无臣服之心,久必为患。着太子肇,乘此破竹之势,一月内荡平诸寨,收其兵甲,迁其部众,消弭隐患于未萌。务使西疆边陲永归王化,长治久安,不令朝廷再为边鄙所扰。”

  大帐内的烛火燃至半夜未熄。

  李肇对着圣旨,沉默良久……

  次日大早,薛绥带着黑十八慢悠悠地进来,瞥见他眉间忽变的沉郁,再扫过案上那卷明黄圣旨,心下便明白了七八分。

  “殿下犯难了?”

  “不难。”李肇揉了揉额角,“只是寒心。”

  薛绥为他续了杯热茶,将茶盏轻轻放在他手边,声音平静。

  “陛下这么快就打起了三十六寨的主意。是怕土司坐大,还是怕殿下声望太盛,盖过君父?”

  “朝中总有人煽风点火,构陷挑拨。”李肇道。

  “那也得陛下肯听,火才烧得起来。”薛绥一针见血,不给他们父子间保留丝毫的温情。

  “陛下的心思,你何尝不明白?”

  李肇捏了捏眉心,将圣旨卷起,搁置案头。

  “三十六寨民风虽悍,却并非全然不通情理。多吉新丧,哈赤立足未稳,正是人心浮动的时候,若朝廷强行动兵,轻则血流成河,重则逼反诸寨,将这西疆屏障变成心腹大患。更何况,孤亲口许下的承诺,岂能出尔反尔?”

  他提笔写奏折,铺开奏本。

  “孤不能奉诏。”

  薛绥静立一旁。

  看着他落笔时紧绷的侧脸轮廓,眉心微拧。

  这个男人想要一言九鼎,只怕没有那么容易了。

  -

  圣旨到达的当日,太子李肇亲自拟写奏章,详陈利弊。

  “儿臣叩请父皇圣鉴:三十六寨地处云岭南麓,层峦迭嶂,瘴疠横行,但寨中民风淳朴,多以狩猎垦荒为生,虽性悍好斗,偶有劫掠之举,实则为生存所迫……儿臣愚见,当下之势,若以兵戈相加,恐激其反噬之心。不若暂息干戈,施以恩信,开通互市以惠其民,遣能吏教化以导其俗,使其渐归王化,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奏章送去,如石沉大海。

  京中仿佛没有收到这份恳切的奏报一般。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措辞更为严厉的圣旨接连而至。

  斥李肇拥兵观望,抗旨不遵,令其即刻出兵。

  风雪拍打着帆布,发出呜呜的呼啸……

  天越发寒冷起来了……

  李肇伫立帐前,遥望京师方向,淡然地一笑。

  “他们,就快过年了。”

  寒风卷起他衣氅一角,裹挟着雪沫打在脸上,生疼。

  一人独立良久,他猛地咳嗽起来,一声接着一声,似要将肺腑都咳出来……

  当夜,西疆大营便传出太子忧劳过度、旧伤复发的消息。

  太子病重得都没法理事了,又如何领兵征战?

  僵持了几日后,一道太子的亲笔手书,再度呈送到御前。

  “儿臣沉疴复发,夜不能寐,每念及父皇母后慈颜,久未承欢左右,更是愧疚难安。为免病体贻误军国要事,恳请罢兵休战,存云岭万民生机,积父皇无疆圣德。儿臣亦可回京调养,侍奉双亲,以全忠孝。”

  -

  千里之外,宫阙深沉。

  紫宸殿里,崇昭帝好似还没有从这一场缠绵病榻的噩梦中彻底醒来,脸色是久不见天日的枯白,手上捏着那份太子奏报,微微颤抖着,呼吸也跟着急促起来。

  “陛下,该进药了。”王承喜捧着药盏,小心翼翼地躬身。

  “咳咳……还喝什么药,这一碗碗地灌下去,也不过是吊着这口气罢了。”崇昭帝推开药盏,语气里有一股说不出的疲惫。

  “舒大夫呢?为何久未传他入宫请脉?”

  “回陛下,舒大夫……告病休养了。眼下是李院判总领着脉案,他一早便在殿外候着了……”

  崇昭帝闭目喘息。

  “一个个的,都赶着趟儿地生病……”

  “宫里这些庸医,一群人抵不过舒大夫一人。朕瞧着他们便心烦……”

  殿内药味弥漫,熏得人头昏脑涨。

  王承喜屏息侍立,听着皇帝抱怨,不敢多言。

  片刻,崇昭帝才缓缓睁眼,冷笑地咳嗽起来,将那奏报轻轻掷在御榻边,声音沉哑。

  “太子也病得……真是时候。”

  他沉重喘息,倦意深重,沉喑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内低回。

  “传旨……准太子所奏……即刻班师回京。”

  李肇:孤病了,读友们怎么说?

  薛绥:埋了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问九卿,问九卿最新章节,问九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