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九卿 第425章 滇州月暖

小说:问九卿 作者:姒锦 更新时间:2025-08-22 00:38:5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宴散后,薛绥与李肇在客院廊下散步。

  月色如水,几株晚香玉开得正好,

  甜香弥漫入鼻,令人心生恍惚。

  薛绥忽然问:“殿下当真相信,贤王从未与萧琰有过牵连?沙泉堡之围,黑石渡之困,他就当真半点不知情?”

  李肇停下脚步,负手望月。

  “审时度势罢了。”

  他淡淡一笑,侧脸轮廓在月色下更显冷静。

  “说他不曾有过半分瓜葛,孤是不信的。但他在滇州十几年,上有朝廷猜忌,下有土司环伺,常年在夹缝中生存,权衡利弊是生存之本,人之常情。换作是我,也未必能比他做得更周全。”

  他侧过头看薛绥,眼底清亮而深邃。

  “只要他最后选择的是孤,孤就信他。”

  “殿下倒是宽厚……”薛绥道。

  李肇唇角微扬,语气缓了些,“一个真心疼爱发妻的男人,心肠总归坏不到哪里去。十余年如一日共守清贫,他舍不得拉着一家老小走绝路的。”

  薛绥想起白日里温氏提起李劭时,眼里那藏不住的依赖和爱慕,也不自觉地莞尔,“看人家夫妻情分来办事,可不是殿下的行事风格。怎的此番,这般有人情味?”

  李肇哼声,月光落在他眼里,细碎温暖。

  “一笔写不出两个李。”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不知想到什么,似有感慨。

  “我容他在滇州安稳度日,总好过让旁人来,搅得这里鸡犬不宁。我给他的是退路,也是给大梁南境留下一个安稳的屏障。”

  天家兄弟做到这个份上,已算难得。

  薛绥仰头看他,发现他变了许多。

  果然,沙场血火与朝堂博弈,最是打磨男人。今日的太子肇早褪去了少年时的锐气,眉宇间多了几分杀伐沉淀,举手投足也更显沉稳和风骨。

  她微微一笑,笑意也更深。

  “殿下思虑周全,越来越有君王气度了。”

  “那你呢?”李肇低头,鼻尖几乎碰到她的发顶,气息温热,“像不像未来君王的皇后?”

  她耳尖发烫,转身便走,“谁要当皇后?”

  李肇望着她略显仓促的背影,低低笑了一下,并未急着追上去,而是负手看着月色,慢慢跟在后面,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温情。

  -

  接下来的几日,李肇陪着薛绥把滇州逛了个遍。

  不同于上京的端雅整肃,滇州烟火气极盛。

  青石板路旁,挤挤挨挨的都是小摊铺面。

  食物的香气混着各种香料味儿,扑面而来,杂货的模样很是不同……

  古怪的藤编小兽,色彩斑斓的扎染布料,身着各族服饰的人们,摩肩接踵。

  他们去市集上吃烤豆腐。

  豆腐块烤得焦黄鼓胀,馋得人直咽口水,偏又烫得下不去嘴。

  李肇亲手拿着竹签,吹凉了递到薛绥的嘴边。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些。”

  薛绥小心尝了一口,眼睛亮起来。

  “殿下快尝尝,好吃。”

  声音未落,她又兴奋地拉着小昭去瞧旁边卖彩绳的摊子,拿起一根朱红的绳子,在掌心比了比长度。

  “给孤的?”李肇跟过来问。

  她摇头,“想给黑十八编个项圈。”

  李肇失笑,“它比我有福气。”

  “那是自然。毕竟是殿下的狗。”

  这话有点怪怪的。

  他本想再说句什么,见薛绥眉眼弯弯,笑得像偷着糖的孩子,松弛而雀跃,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

  恰逢当地有个小节,温氏便领着他们去附近的村寨。

  夜里很是热闹。

  姑娘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裳,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薛绥被几个热情的姑娘拉进去,学着她们的步子,动作笨拙地扭动几下,引来众人善意的大笑。

  她有些窘,回头去找李肇。

  他正站在火光外,负手望着她,唇边噙着笑,比跃动的篝火更暖。

  温氏在一旁道:“太子殿下真是爱重姑娘。”

  薛绥浅浅一笑,眨了眨眼:“贤王殿下对王妃不也宠得紧?”

  温氏低头,抿着嘴笑,没再言语。

  -

  回府的路上,薛绥有些乏了,不知不觉便歪靠在李肇的肩头。

  “这里的日子,比京里清净。”

  “喜欢?”李肇声音低低的,带着些温和。

  “嗯。”她轻声应着,又嘀咕一句,“就是假发太长,麻烦。要不是为了殿下的脸面,我才懒得戴它……”

  李肇低笑出声,很自然地伸手替她解开假髻的扣绊。

  “转过去。”

  薛绥一怔,依言微微转身。

  他动作小心地将假髻取下来。

  薛绥的真发只到耳际,碎碎地贴在头顶,显得脸小。

  “舒服了?”

  薛绥回头轻笑:“殿下这手艺,不怎么样。”

  李肇含笑看她,目光缱绻:“无妨。横竖也只为你一人绾发。”

  顿了顿,又柔声道:“你不想戴假发,便不要戴了。头发长短,孤并不在意。平安,你不必为我勉强自己。”

  薛绥心头微动。

  默默的,又将假发拿过来。

  “戴上吧,我喜欢殿下有脸……”

  李肇哭笑不得:“???”

  他何时没脸了?

  -

  这天晚上,贤王的书房里,灯火亮至深夜。

  李肇与李劭对坐,中间隔着一壶清茶。

  “上次与皇兄这般对坐夜谈,已是十余年前。那时年少,哪会想到皇兄一去滇州,竟住了这许多年,再未回京……”

  李劭叹口气,眼里满是怅然,“岁月不饶人啊,臣已过而立,鬓角都生出了白发……”

  想当年,他们都是父皇不待见的皇子。李肇年幼时藏不住心事,常趁宫宴散了,拉着他分食一块点心,或是围炉说些少年人的痴话……

  可时移世易,彼此早不是当年模样了。

  他不再是稚气未脱的皇太子,他也不再是少年心性的皇长兄。

  李勋道:“太子殿下已然长成,雄才大略,政绩卓然,不负皇祖父生前厚望,实乃社稷之幸……”

  “皇兄过奖。”李肇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滇州局面初定,三十六寨经此一事,心气已平。往后数年,当是无碍了。”

  李劭道:“全仗殿下调度有方。”

  李肇微微摆手,目光沉静地看着他:“皇兄在此地十余年,深谙民情,孤是放心的。只不知往后,皇兄有什么打算?”

  李劭沉默片刻。

  烛光映着他的面容,敦厚,但并不愚钝。

  “臣别无他求,只想守着滇州,守着这一方百姓,守着家宅安宁……”李劭想了想,又委婉表态:“京里的争斗,臣不想沾,更不敢生出北望之心……”

  李肇看着他,目光停留许久,才缓缓道:“孤若侥幸主掌大局,定许你永镇滇南,世代安稳。朝廷也不会另派都督,军政由你节制,岁赋亦按旧例,不加征派。”

  李劭猛地抬眼,黑眸里似有波澜涌动。

  “太子殿下……”

  他起身,整了整衣袍,对着李肇深深一揖。

  “臣,多谢殿下信重!滇州,永为南疆磐石,不负殿下今日之恩。”

  李肇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你我是兄弟,不必如此。只是要记住,守好这方水土,教导好子孙。要安安分分,才能长久。”

  李劭重重点头,神情肃然地举起茶盏。

  “臣,定会谨记殿下的话。”

  “皇兄,这里没有外人,叫我小五便好。”

  “小五?”陌生又熟悉的称呼,让李勋眼眶微微发烫,瞬间哑了嗓子,“臣……不敢。”

  “长兄永远是长兄,且安其位。”李肇一笑。

  两只茶盏轻轻一碰,以茶代酒,饮下的是承诺,也是各自最好的前程。

  李肇回到客房时,薛绥已睡下。

  屋内留了一盏羊角灯,光线昏黄柔和。

  李肇放轻脚步,走到窗边站了片刻。

  月色正好。他想起方才与李劭的谈话,想起回京后将要面对的风浪,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平安,要回京了。”

  -

  隔日离去时,温氏往他们的马车上塞了满满当当的滇州特产,又走上前紧握薛绥的手,想起远在京城回不去的娘家,眼圈发红,竟是十分不舍。

  “滇州僻远,难得有家人前来,更难得与姑娘这般投缘……”

  “往后得了空,姑娘定要常来住住。就当是……走一门远亲。”

  “使得。”薛绥反握住她的手,“王妃要保重身子。他日若有闲暇,也盼你来京中走走。”

  二人依依不舍。

  李劭也与李肇郑重道别。

  兄弟二人不多言,自有默契交汇。

  马车驶出很远,薛绥回头,仍见那对夫妻领着三个孩子站在城门外,身影渐渐缩成模糊的小点,却依旧立得安稳。

  她看向身旁沉思的李肇,轻声道:“这里真好。”

  李肇嗯了一声,握住她的手。

  “以后有空,孤再带你来。”

  他们何时能再有空?

  薛绥轻轻一笑,并未接话。

  往后的路还长,此去上京,必定风波再起,他们在命运的漩涡中浮沉,谁也不知终局如何。

  但此刻,青山在前,暖风拂面,最重要的人就在身旁,便是好的。

  李肇:其实我想说的是……我能不能挨着平安睡?

  薛绥:???殿下吃了几碗?

  读友:还是埋了吧,这人没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问九卿,问九卿最新章节,问九卿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