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的声音,在大堂之中回响。

  灭梁原域!

  这句话让许多人目中透出迷茫,也让许多人眼中多了几分精光。

  梁原域可以说是雍天洲上五国三域之中最弱,特别是青阳侯的封侯之战,就是领大军横扫梁原域。

  这些年,皇城之中通过商队,将源源不断的梁原域中佛宝送来,让皇城百姓对梁原域才有了多几分了解。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青阳侯说,要三十万大军出皇城,灭梁原域。

  这其中讯息实在是太过震撼。

  第一,驻守皇城的天罡禁卫,至少五百年未全员出动,离开皇城。

  这是大秦无数儒修文官心底诉求。

  镇天司大量军伍留在皇城,那就是一柄高悬的长刀,随时可以斩在自己头上。

  就如青阳侯持刀在手,从大理寺杀到刑部,这等血流成河场景,谁想多看几次?

  第二,五国三域的格局,在雍天洲上已经是三百年之久。

  特别是梁原域,青天域和平充域,作为仙佛触角落在雍天洲上,已经数千年未动。

  张横渠的目光落在张远身上。

  他的双目之中透出深邃。

  之前只是没有在意,此时再听张远的话,他当然听出了许多讯息和背后深意。

  灭梁原域,是大秦朝堂变革的开始。

  皇帝推动朝堂变革,从内阁组建到百官自查,再到皇城重建,往前延伸,青天洲上变局,武卫衙门重归黑冰台……

  再往前,北燕局势变化,青阳侯顺势崛起,原来皇帝的布局,至少在十年以前!

  现在,只是一切水到渠成,真正开始收网。

  灭梁原域,只是开始,只是朝堂与大秦文武变革的延续。

  大秦真正的目的,是——

  张横渠目中神采透出星辰之光闪烁。

  身为儒道大宗师,又引动大秦儒道文脉加身,他已经能感受到一丝大道气运的运转走势。

  这才能让他看清了大秦的真正目的。

  九洲!

  重定九洲山河!

  缩在衣袖之中的手掌微微握紧,哪怕身为儒道大宗师,张横渠也差点心绪难以自持。

  不说青阳侯这样顺大势而起,功成名就。

  光是参与这等恢弘大势,就应了那句话——

  为万世,开太平。

  看透背后一切,张横渠面色郑重,双手抬起作揖:“青阳侯所言,皆为大秦,张横渠不敢推辞,我皇城书院若能为大秦重兴出一份力,与有荣焉。”

  答应了!

  大堂之中,不管是皇城书院的学子教习,还是镇天司中武官,都是面上露出欣喜。

  张远点点头,抱拳道:“为了大秦。”

  大堂之中,所有人握紧拳头,低低开口:“为了大秦。”

  ……

  “出来了。”镇天司外,前方街巷之中,许多目光注视着,看皇城书院山长张横渠领着皇城书院学子教习,从镇天司中走出。

  那些阁楼上的人,面色复杂,看着这一幕,丝毫没有喜悦。

  这是他们期望看到的一幕,却已经毫无意义。

  原本想象中的镇天司向皇城书院低头,青阳侯失去锐意,失去皇帝信重。

  镇天司确实向皇城书院低头了,且是青阳侯执弟子礼,那等场景被许多人神念探查到。

  可青阳侯没有失去锐意,也不会失去皇帝信重。

  因为张横渠在镇天司中感悟儒道真意,凝聚圣贤碑文。

  这是大秦儒道大昌的开始,也是文武共济的展露。

  相比于这等文武共济,文武之力调和,共建大秦的盛世场景,镇天司的武力威慑算不了什么了。

  这是连陛下恐怕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当张横渠领着一众儒道学子走出镇天司时候,各方驻留在镇天司外的神魂之力,也都探查到。

  只是现在的局势,更多人的兴趣反而在皇城书院那圣贤碑文上,镇天司这里,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答案,早就已经有了。

  “是朕输了。”西苑,元康帝笑着看向琪贵妃。

  “说吧,你可以向朕提一个要求。”

  琪贵妃抬头看他,面上都是笑。

  “真要我提?”

  “那就让玉若回来。”琪贵妃笑着说道。

  元康帝沉默片刻,轻叹一声,低低道:“其实,你可以……”

  他话没说完,琪贵妃伸手将他手按住,轻轻摇头。

  这让元康帝面上全是遗憾,转头看向光幕中映照的画面。

  镇天司外,走出门庭的学子和教习,不觉将目光投向门庭外的那几根青铜大柱。

  果然,大柱上斑驳锈蚀,那纹痕都已经快要看不清。

  “山长。”

  立在张横渠身后的教习杜源停住脚步。

  张横渠转头,看向杜源。

  其他人也看向杜源。

  杜源目光投在那斑驳大柱上,握住拳头。

  “山长,我不回皇城书院了。”

  “等重塑镇魔铜柱之后,我再回皇城书院。”

  杜源的话语,让一位位学子和教习目光投向那些大柱。

  这大柱上的斑驳,不只是岁月的侵袭,更是镇天司镇压妖邪,守护大秦的印记。

  此时再看,所有人的感受已经完全不一样。

  一切,为了大秦。

  这句话,在这一根根大柱上展现,绝不是一句空话。

  “我,我也不回去了。”

  一位学子低低出声。

  “我也不回去,我要去周天藏书楼看书,重塑镇魔柱,时不我待。”一位学子握拳高呼。

  一位位教习,学子,向着张横渠躬身。

  镇天司前,张横渠沉默片刻,看向一旁立着的张远。

  “青阳侯,他们,就交给你镇天司了……”

  他明白,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代表着这些学子,教习,以后都不可能再归来了。

  不说在镇天司中参与核心机密,镇天司往后会不会放人,光是这等参与镇天司重塑镇魔柱大事,往后在镇天司中就有一定地位。

  那还回皇城书院干什么?

  谁在皇城书院是为读一辈子书?

  镇天司中,又不是没有皇城书院学子任职,只是从前时候,大多数儒修心中有成见,不愿来镇天司罢了。

  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横渠先生放心。”张远郑重抱拳。

  张横渠抬手回礼,转身往外走。

  走过几步,他身后传来一声低呼。

  “山长……”

  张横渠脚步顿住,回头看双手握拳的百里奚面色涨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最新章节,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