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1979! 第507章 未来的风投大佬

小说:激荡1979! 作者:泥白佛 更新时间:2025-11-13 20:22: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从射击馆回家的路上,过了港湾大桥,魏明看到路边有一辆拋锚的车,车主撅著屁股看著打开前盖的车头,却毫无头绪。

  魏明本来不打算多管閒事,不过当对方直起身子无奈挠头的时候,魏明注意到他是个亚裔面孔,戴著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从衣著气质上应该是大陆人。

  abc和港台人大概率不是这种风格,难道是留学生?这年头出来留学的可不多。

  於是魏明放慢车速喊了一声:“嘿,怎么了,哥们儿。”

  他用的中文,如果对方听不懂自己就一脚油门离开,结果对方不仅听懂了,而且回答声里也带著一些京腔。

  “同胞?你也是燕京来的?”对方惊喜道。

  魏明把车停在前面,瞅了一下他的车,一辆米黄色的欧宝牌轿车,看著有年头了。

  对方有些无奈道:“我知道二手车难免不靠谱,不过开了三个月这还是第一次出问题。”

  魏明问道:“开车是来美国后学的吧?”

  “对啊,你怎么知道?”

  魏明:“我在燕京学的,除了开车还得学会修,我帮你看看。”

  “谢谢啊,”对方看著魏明熟练探查的样子,再看他的衣著和开的车子,感觉跟自己很不一样,“同志你也是大陆来的留学生吗?”

  “对啊,我北大的,大哥你哪所学校啊?”魏明看著对方应该三十来岁的样子。

  “我是燕京对外经贸学院的,”也就是未来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方看著魏明肃然起敬道,“没想到竟是北大的同学,失敬失敬,我叫单伟健,同志你怎么称呼啊?”

  “魏明。”

  单伟健:“嗯?”

  魏明:嗯?

  两人齐齐盯住对方,单伟健听说过魏明,魏明也听说过单伟健。

  单伟健惊喜地直接双手握住魏明的手:“原来是魏明魏老师啊,您好您好!

  “”

  单伟健惊讶很正常,只要是中国人,基本没有不知道魏明的,主要他的影响力覆盖了太多领域,文学、音乐、电影、动画,而且经常上广播上新闻,很少有人能避开这个名字。

  即便是海外华人,对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

  而魏明听说过单伟健就不太正常了,所以他要收敛自己的惊讶。

  魏明嗯了一声,隨意问道:“你在哪里留学的啊?”

  单伟健老老实实回道:“我正在伯克利攻读博士学位。”

  “巧了,咱俩还是校友呢,我读研。”

  “啊!”单伟健更加惊喜了,“太好了,学校里就我一个大陆来的留学生,这样咱们还能有个伴儿。”

  魏明:“等会儿找个餐馆坐下来聊聊。”

  “好啊,我刚发了工资,我请!”单伟健豪气道。

  魏明笑著摇摇头:“你还是不了解我,朋友们都叫我买单王。”

  单伟健笑笑,倒也没跟他爭,自己这点收入跟全球文化名人魏明老师確实没得比。

  魏明从后备箱拿了个扳手,一边修一边问:“你是在打暑假工?”

  “嗯,我在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旧金山分行的贸易金融部打了两个月暑期工,周薪500美元。”单伟健毫无保留地把工资都跟魏明讲了,有意用这种方式拉近和魏老师的关係。

  这个薪酬对於单伟健不算低了,一个月就能买下他的二手汽车,房子的月租金才200美元,每个月还能攒下不少寄给燕京的父母妻儿。

  不愧是他,魏明笑问:“那你肯定是学金融或经济这个方向的吧?”

  “我在攻读工商管理学博士,另外辅修经济学硕士学位。”单伟健回道。

  魏明点点头,他还知道单伟健师从乔治·阿克尔洛夫和珍妮特·耶伦夫妇,前者是未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后者是未来的美联储主席,也是美国歷史上首位女性財政部长。

  一开始单伟健的名气在普通人眼里远不如他的同行熊晓鸽和沈南鹏,直到他带领太盟资本大手笔收购万达资產,包括魏明在內的很多人才知道这位风投大佬,pe之王。

  “好了。”魏明收起扳手,“这个地方鬆了,导致接触不良,你再打火试试。”

  单伟健重新上车打火,果然好了,他再次感谢:“要不然修车费又得让我心疼了。”

  魏明问:“你住哪片儿?”

  “我在皇家大道租了一个房间,不过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就要搬进学校的国际屋了。”

  魏明也知道国际屋,是小洛克菲勒捐建的,据说这个国际屋跟中国人还有关係。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一个纽约青年官员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台阶上遇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主动跟他打了声招呼。

  这声招呼让那名留学生感动不已,他说他来到了纽约三个星期,这是第一次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

  青年官员因此萌生了一个想法,希望外国留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美国,结交朋友,后来他这个想法得到了小洛克菲勒的资助,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建造了两栋国际屋,让各国学生不分种族、性別地生活在一起。

  在那个年代这算是开风气之先河,那时候的大学不同性別,不同种族背景的人是不被允许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

  魏明上次来申请入学的时候校方也提出过他可以住国际屋。

  魏明有些动心,不过为了隱私还是婉拒了。

  皇家大道距离魏明租的公寓不算远,他们就在那里找了个看著挺乾净的中餐馆,因为还得开车,就只点了菜,没喝酒。

  魏明接著刚刚的话头问:“住学校比外面租房要便宜些吧。”

  “嗯,房租要略低一些,不过我这学期是免食宿的。”

  国际屋有个惯例,每年都会选一名囊中羞涩但品学兼优的外国学生免食宿一学期,这学期单伟健得到了这个机会。

  “要不然我也没想搬走,房东吉恩女士人很好,还是个音乐家,可以免费听她的大提琴演奏。”

  不过一学期能省1000刀住宿费,再加上餐费,这笔钱足够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了。

  魏明表达了恭喜,这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男人確实有点东西。

  单伟健问:“魏老师您没住学校公寓吗?”

  魏明:“我在外面租房住,写作需要安静。”

  “对对对,”单伟健连忙应是,“前段时间您拿下雨果奖的新闻我也看到了,身边的同学也都在討论机器人第零定律,虽然近些年我在国內的时间不长,不过也是你的书迷。”

  魏明笑道:“你要这么说,那我可真的要考考你了。”

  “儘管问,虽然您出道之后我主要是在美国留学,不过动物凶猛系列,还有《人间正道是沧桑》《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九区》这些作品还是看过的,其中《第九区》还是看的英文版。”

  “那你最喜欢哪本呢。”

  “《双驴记》,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单伟健道,“双驴的故事太活灵活现了,有机会我也想把自己在戈壁滩下乡的故事写出来。”

  “你也下过乡。”

  “当然,十几岁就出去了,初中高中都没读过,在內猛戈壁滩生活了六年,后来赶上了最后一波工农兵大学生,75年总算回到了燕京,进了对外经贸学院学英文,但我对这个工农兵大学生的身份一直耿耿於怀,要是再等两年,我就自己考回来了。”

  別说高考大学生对工农兵大学生有歧视,他们自己也觉得低人一等,而且將来很多方面都难以跟高考大学生相比。

  “这点咱俩有点类似,我是高考失利,在北大念了一个函授文凭,再加上这次我妹来斯坦福留学,我就跟著一起来了,顺便考个正儿八经的硕士学位。”

  两人都是对第一学歷不太满意。

  魏明笑问:“那你后来怎么出国留学了?”

  据魏明所知,珍贵的公派留学名额都是先紧著77年第一批通过高考廝杀上来的苗子,单伟健这种工农兵大学生通常没有这种机会。

  毕竟工农兵大学生並不以学习见长,他们当初都是被推举出来上大学的,而改开后开了公派留学的口子就是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单伟健笑道:“可以说是糊里糊涂,阴差阳错吧。”

  隨即他讲了一下自己的留学经歷:“大学毕业后我就直接留校任教了,80年我们学院有个访问学者的机会,由美国的一个基金出资,选三名老师到旧金山的三个大学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当时对我来说还有一个机会,是去联合国做同声传译,工资高,待遇好,不过我想著去国外大学拿个正式的文凭,所以选了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也能拿学位吗?”

  “不能啊,但我不知道,那时候啥也不知道,”单伟健自嘲道,“当时给了三个大学选项,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旧金山大学,我一看,斯坦福没听说过啊,也不是美国大城市,再看伯克利分校,一个分校,那肯定最次,所以我就选了旧金山大学。”

  听完两人同时笑了出声,他选了三所学校最次的一个,斯坦福是全球顶尖名校,伯克利號称全美第一公立大学,两所高校旗鼓相当,都是美国顶尖大学,而旧金山大学相比之下就差了不少。

  这三所大学也是魏红、魏明和丽智分別上的大学,丽智和单伟健还都是工商管理专业。

  单伟健道:“其实现在回想,我还挺庆幸这个选择的,在旧金山大学我遇到了很多善良友好的教授,这才有机会拿到学位並深造博士学位。”

  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单伟健来了之后就没人管他了,得知自己只能旁听,不能拿学位后,他就自己找教授想办法。

  “硕士学位要三年时间,但我只有一年,我就请商学院的莫里教授帮我制定了一个一年半就能拿到学分的mba课程计划,然后我试著一年学完,莫里教授还帮我说服了院长,看第一学期的成绩,然后第一学期过后我拿了班里的第一名,学校允许我正式入学攻读学位。”

  魏明鼓掌道:“不过一年学完三年的课程,还是很有难度吧。”

  他感觉对自家小红都很难。

  “是的,即便算上寒暑假,最后也用了一年三个月,但基金会只提供一年生活开销,而且不提供学费,幸好法学院的卡苏夫人和她丈夫菲尔教授暗中资助了我,他们一开始只说是从学校申请的奖学金,等毕业后我才知道是他们个人为我提供了一年半的学杂费,加上我上了法律课,在一家律所打工,赚取了生活费,这才撑过了剩下的半年。”

  “真是感人且励志啊,”魏明又问,“这里面肯定还有很多困难吧。”

  “其实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学校同意我延期一个学期,毕竟最初说好的就是一年,”单伟健笑道,“当时需要带我出来的亚洲基金会负责沟通,他们想要直接询问我们学校的意见,我说千万別————”

  说到这,单伟健露出一抹狡猾的笑:“我请亚洲基金会的人给学校发了一封祝贺信,就说我拿到了旧金山大学的奖学金,但需要延期半个学期以获得硕士学位,恭喜恭喜之类的话。”

  魏明笑著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人看著老实巴交人畜无害,可绝不是书呆子,脑子灵活的很。

  这时候徵求意见有可能被拒绝,但通知加恭喜,你猜学校会怎么说。

  单伟健:“后来我们学校电报回了四个字:非常感谢!”

  “你是读完硕士就接著读的博士?”

  “倒也没有,我用一年三个月拿到了硕士学位,然后回到外贸学院继续教书,当时也犹豫过,毕竟媳妇儿还在京城,我们那会儿才刚结婚,但又想著,其实努努力也能把她一起带出来,所以我就试著投出了博士申请,如果能拿到奖学金我就来,然后旧金山的三所大学都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这次我选了伯克利。”

  这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非常可观,基本就能把学费和大部分生活费覆盖了,小红拿的就是斯坦福的全奖。

  丽智和魏明都没有,丽智没有是她不够格,魏明没有是因为他没有申请,才几万刀,还是把奖学金留给更有需要的学生吧。

  去年八月份单伟健重返旧金山,这期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

  他给魏明看了老婆孩子的照片:“接下来我就想著能把老婆孩子也都带出来“”

  。

  他坦然地跟魏明说著自己的目標,並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在这里他兼职工作月薪2000美元,在国內是月薪一百多块人民幣。

  在这里他吃肉都快要吃顶了,还有轿车开,虽说旧金山的治安不算多好,但此时燕京的治安也同样令人揪心啊。

  他在心里反覆做著对比,以证明自己设立的目標没有错。

  但他最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云淡风轻的魏明一个问题:“魏老师,那你学完之后还打算回国吗。”

  “我肯定是要回的,因为我在国內也能赚叨乐呀。”

  单伟健羡慕地笑了,是啊,一名作家,他的身体可以在任何地方,只要文字能传到美国,他就能赚美元,享受富足的生活。

  至於自己,还是等赚够了叨乐再说吧。

  “单老师————”

  “哎呀,不敢当。”

  “怎么不敢当,你是真当过大学老师,我就是个校工,”魏明笑问,“单老师,你明天要搬家,车子装得下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这怎么好意思呢。”不过他的车子確实装不下,他是想著跑两趟的。

  “没事,反正我也要去学校,没住上伯克利的国际屋,去看看也好,你还能给我当个嚮导,到时候我去皇家大道找你,你给我留个地址。”

  两人吃了一个多小时,仍觉意犹未尽,魏明的姿態没有高高在上,单伟健说话也叫人如沐春风。

  最后这个单还是单伟健买的:“今天你帮我修车,明天还要帮我搬家,所以无论如何也得让我请这顿,以后全都你请总可以吧。

  16

  好在也不太贵,相对於单伟健的工资来说。

  两人在餐馆外分道扬鑣,单伟健想的是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魏明其人颇有人格魅力,难怪媳妇儿说他跟大明星龚雪有事儿。

  而魏明想的是人才难得,他回忆著网上看的单伟健的履歷,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韩国財政面临破產边缘,他带领团队收购了韩国第一银行,之后卖给渣打银行,赚取了近十倍利润。

  后来他定居香港,成立太盟资本,手握五百亿美元,四处出击,有著跟外表不符的狠辣果决,以擅长抄底著称,不仅拿下了万达,入股了深发展,还是阿里独立董事。

  人才难得啊,就是不知能否为我所用。

  回到家,魏明打开新装好的电脑,不过想了好久都没有动笔,他已经写好了下本,下下本鸡皮疙瘩系列,累积用英文创作了八本中短篇英文,是不是该写点文学性的东西了,自己可是跟阿瑟有约的。

  他那个文青的心有些按捺不住了,只是在美国的生活阅歷还是太少了些,希望入读大学后能获取一些有趣的素材吧。

  次日一早,魏明开车来到单伟健居住的公寓,他的房东太太见到魏明表现出了难得的热情。

  她叫吉恩,是个大提琴手,也是中年单身妇女,可以说是风韵犹存了,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么高大帅气的亚裔男性,比单有吸引力多了。

  然后单伟健告诉她:“这位就是《rightherewaiting》等歌曲的创作者y,你可是经常弹奏他的作品。”

  房东太太立即惊讶地捂住嘴巴,並表示他可以给单伟健房租减半,希望他能继续住在这里,然后时不时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

  魏明没想到来美国后第一个吸引到的异性是一个中年文艺女,他谈笑风生地跟房东太太聊了聊对音乐的见解,然后该搬家还是得搬家。

  单伟健早就把行李打包好了,穷家富路,他是啥都不捨得扔,再加上自己做饭,锅碗瓢盆不少东西。

  隨后房东太太借著跟单伟健拥抱告別的由头还跟魏明抱了一下。

  大概也就不到十分钟,他们来到了伯克利的南门。

  牌匾上用英文写著“进入这里,人类精神的永恆团结。”

  伯克利有四个校门,南门是主校门,也叫萨瑟门,因为进去不远就是伯克利的標誌性建筑萨瑟塔,学生们普遍称之为钟楼。

  大学都喜欢建个高塔,斯坦福也有一个胡佛塔。

  魏明则想起了他们北大的博雅塔,不过博雅塔没有这个高。

  博雅塔37米,其实最初是作为水塔存在的,而萨瑟塔高93米,建成时是世界第三高的钟楼,进学校前开车就能看到。

  到了国际屋外的时候,停车费了一些功夫。

  到了研究生博士生,生活不再局限於校內,基本都是开车上学,本科生也有很大比例是开车来的。

  可学校面积虽大,但伯克利的学生数量眾多,车位总是很紧张,更何况现在是开学季。

  搬行李的单伟健对魏明笑道:“如果能拿到诺贝尔奖,在伯克利就可以拥有一个永久的专属车位,魏老师你努努力应该有希望的。”

  他指的自然是诺贝尔文学奖,伯克利是全球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在美国除了哈佛估计就要数伯克利了,不过诺贝尔文学奖在伯克利也是个稀缺货。

  “你不是说你的老师曾提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吗,你加加油也不是没希望。”

  两人玩笑著搬运行李,停车的地方距离国际屋宿舍公寓已经有些远了,得走一段路。

  中间他们路过了一个校园书店,然后看到了书店上方的横幅,上面写的是英文,魏明稍一驻足就翻译了出来。

  中文是: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这,这是教员的语录啊!

  见魏明驻足发呆,单伟健笑道:“不用意外,伯克利可是號称伯克利人民共和国,左的很呢。”

  (昨日保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激荡1979!,激荡1979!最新章节,激荡1979!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