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再见到卞敬忠,顾经年立即就意识到自己小瞧了殷誉和。
这个不会异能的凡人皇帝所知晓的情报、掌握的实力,要远超他的预想。
而一旦彼此翻脸,此时顾经年身陷于由黑曜石筑成的宫城中,并不能凭借武力脱身。
“我不明白。”
顾经年脑中飞快思量了局面,先是向卞敬忠提问道:“既然这皮囊才是你,为何当时你不随我们入界。”
卞敬忠垂手立在那一动不动,身子很僵,道:“蜘蛛所能看到的,我也能看到,自然是没有进去的必要。”
顾经年道:“那蜘蛛死了之后发生的事,你知道吗?”
卞敬忠道:“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成业侯还是不可隐瞒陛下,据实相告为好。”
顾经年道:“我本是据实陈述。”
“恐怕未必吧?”卞敬忠皮笑肉不笑,道:“成业侯还没说,你在界中投靠了那位‘神尊’,要助他一统中州。”
此话一出,再次出乎了顾经年的意料。
这是他用来哄住赵伯衡的话,算起来,有俞末娴、潘成丘等人知道,除此之外,就是他身边人了。
这些人中,有殷誉和的细作不成?
卞敬忠见顾经年依旧镇定,没有被震慑住,于是,又说了一句石破天惊之语。
“成业侯怎么回答老奴?莫非是老奴称呼错了,老奴应称你为‘翼王’才是?”
闻言,顾经年下意识地想要后撤。
他的手指微微一屈,打算引燃火焰,可惜受限于宫城的抑制,不得不冷静下来。
镇定一想,殷誉和应该没有要对付他的意思,否则就不必说这些了。从眼下殷誉和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是对“神尊”有畏惧之心,本意并不想把事情做绝。
因此,顾经年表现得越镇定,越有利。
他遂睥睨了卞敬忠一眼,一言不发,但眼神却似在说“老阉有取死之道”。
这一对视,谁心虚谁就输了。
卞敬忠有些心惊,僵硬的身体动了动,有个垂头的动作,但他表面上还在笑,故作高深地道:“看来老奴说对了。”
顾经年想了一会,方才以一种强硬的语气道:“你们既然知晓了,有何打算?”
他没有再称呼殷誉和为“陛下”。
这是在赌,赌殷誉和对界的了解并没有他深,赌殷誉和所知的,恰恰是他编造出来的,若是如此,局面当会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可若殷誉和了解界,知道界主并不容允紫苍的野心,那情况就会很遭。
殿内,有种压抑的沉默,最后是殷誉和以轻松的语气,打破了这气氛。
“你啊,年少无知,被那人骗了。”
殷誉和一开口,像是在教训一个犯了小错的家中子弟。
卞敬忠侧身,退到了一边。
顾经年心道“你们才被我骗了”,嘴上却一言不发。
“异人想统治中州,这是数千年以来都有的妄想。”殷誉和道,“你口中的‘神尊’妄自尊大,而比他还要强大的异人中州也曾有过,可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顾经年见气氛缓和,也顺势换了一个态度。
殷誉和道:“中州并不适合异人生存,异人至中州,本该施展不出任何异能。朕这般说,你必然会疑惑,认为你的异能分明很强。这是因为自从天下分裂以来,内斗不止,使中州与夷海有了缺口,一旦这缺口闭合,什么‘神尊’,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朽之人罢了。”
顾经年问道:“是何缺口?”
殷誉和脸上忽然泛起了威严之色,沉声问道:“你觉得,你适合知道吗?!”
他在威慑顾经年。
这句话之后,他起身,背负双手往前走了几步。
“告诉那个痴心妄想的界人,收起他的野心,想想他曾经的许诺,若他真想违约,中州不会坐以待毙,诸国必会抛开一切成见联合起来。”
随着这句话,殷誉和已走到了顾经年面前,他以很认真的眼神注视着他的眼睛,语气愈发坚定,一字一句又补了一句。
“朕今日便表个态,他敢来,朕哪怕舍了祖宗三百年的基业,也必促使中州一统,使这一方天地再没有异人的活路!”
在这一个瞬间,顾经年对殷誉和的轻视之心完全消散了。
殷誉和表现出的决心,超过了他平生所见的权贵们,也远远超过了那个汲汲于皇位的殷括。
顾经年不由问道:“所以,中州一统才能闭合缺口?”
“你只需把朕的话转告那人。”殷誉和说罢,接着叱骂道:“还有,你想清楚自己生在何处,莫被某个连世间规矩都不懂的狂人哄得找不着北!”
虽是叱骂,但可以说是非常纵容顾经年了。
叛国忤逆的大罪,如此一句叱骂便放了过去,甚至没有要求顾经年明确表态背叛“神尊”。
既如此,顾经年也没有不知好歹,应道:“是,臣知罪。”
“罢了,世外之人,异想天开。在朕眼里,如小儿过家家酒,敲打两句便是了。”
殷誉和轻描淡写地揭过此事,脸一板,又骂道:“倒是你助太子胡闹,绑了屈卿,这是大罪。”
“臣知罪。”
“看在你认罪态度不错,算你功过相抵,去登门向屈卿赔个罪。年轻人不知轻重,下次再犯,看朕饶不饶你!”
之后的觐见过程中,殷誉和骂得愈凶,实则对顾经年却愈发宽赦。
直到顾经年离开,他才重新坐回御榻后面,轻叹了一口气。
卞敬忠不由道:“陛下,是否太宽纵顾经年了?此子不严加惩治……”
“得是朕的臣子,朕才能惩治啊。”殷誉和感概道,“他是吗?”
这句话,卞敬忠便明白了。
殷誉和并非是厚待顾经年,恰恰想反,今日的处置是因为极度不信任、忌惮顾经年。
顾经年倚仗着顾家兵权,暗地里与瑞国藕断丝连,还投靠了界人。今日,殷誉和只当他是一个使节,才忍住了怒气没有杀他。
但抛开怒气,殷誉和又显出些颓然之色,道:“朕方才所言是真心的,若是界人真要侵犯中州,朕会促成一统,也会劝俪娘这么做。”
卞敬忠却道:“陛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可瑞帝却不这么想啊。”
“是啊。”殷誉和道,“所以,借顾经年与界人之手除掉他,是为上策。”
说话间,有侍卫赶到殿外,禀道:“陛下,找到太上皇了。”
“带来!”
殷誉和有些激动,站起身来。
————————
顾经年出宫之时,很意外地,他又见到了殷括。
几个侍卫正押着殷括入宫,顾经年径直上前,道:“太上皇,又见面了。”
他想与殷括聊几句,聊一聊中州一统、闭合缺口之事,这或许与紫苍想知道的凡人能战胜异人的秘密有关,听殷誉和方才的说法,诸国国君对此都略知一些。
然而,殷括却只是愣愣看着他,一双老眼当中满是迷茫。
“太上皇莫非不认得我了?”顾经年又问道。
“成业侯,不必问了,太上皇这里……什么都不知道。”
侍卫说着,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顾经年于是明白过来,殷括因为切成了太多块再重新长出来,保留的记忆已经很少很少了。
看样子,连保存的智力也没有。
执着于留住权力,执着于留住生命,留来留去,把自己都留丢了。
千秋万岁、王权霸业,终究是一场空。
顾经年于是轻轻一摇头,侧身一让,走出了这巍峨的宫城。
那边,殷誉和亲自到殿外迎了殷括,待见到那个让他夜不能寐、苦苦搜捕的太上皇已是痴呆模样,他不由愣了愣,差点没忍住放声大笑。
从此,哪怕还有殷括没除干净,也再不是他的威胁了。
可渐渐地,殷誉和的眼底又泛起恐惧之色,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变成殷括这番模样。
“父亲,你还记得吗?你曾告诉过我,殷氏当横扫列国,一统中州,不为别的,只为世间凡人还有最后一寸乐土,可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哈,螈人?”
“呵呵。”殷括只是傻笑。
这个不会异能的凡人皇帝所知晓的情报、掌握的实力,要远超他的预想。
而一旦彼此翻脸,此时顾经年身陷于由黑曜石筑成的宫城中,并不能凭借武力脱身。
“我不明白。”
顾经年脑中飞快思量了局面,先是向卞敬忠提问道:“既然这皮囊才是你,为何当时你不随我们入界。”
卞敬忠垂手立在那一动不动,身子很僵,道:“蜘蛛所能看到的,我也能看到,自然是没有进去的必要。”
顾经年道:“那蜘蛛死了之后发生的事,你知道吗?”
卞敬忠道:“自然是看不到的,但成业侯还是不可隐瞒陛下,据实相告为好。”
顾经年道:“我本是据实陈述。”
“恐怕未必吧?”卞敬忠皮笑肉不笑,道:“成业侯还没说,你在界中投靠了那位‘神尊’,要助他一统中州。”
此话一出,再次出乎了顾经年的意料。
这是他用来哄住赵伯衡的话,算起来,有俞末娴、潘成丘等人知道,除此之外,就是他身边人了。
这些人中,有殷誉和的细作不成?
卞敬忠见顾经年依旧镇定,没有被震慑住,于是,又说了一句石破天惊之语。
“成业侯怎么回答老奴?莫非是老奴称呼错了,老奴应称你为‘翼王’才是?”
闻言,顾经年下意识地想要后撤。
他的手指微微一屈,打算引燃火焰,可惜受限于宫城的抑制,不得不冷静下来。
镇定一想,殷誉和应该没有要对付他的意思,否则就不必说这些了。从眼下殷誉和的态度可以看出,当是对“神尊”有畏惧之心,本意并不想把事情做绝。
因此,顾经年表现得越镇定,越有利。
他遂睥睨了卞敬忠一眼,一言不发,但眼神却似在说“老阉有取死之道”。
这一对视,谁心虚谁就输了。
卞敬忠有些心惊,僵硬的身体动了动,有个垂头的动作,但他表面上还在笑,故作高深地道:“看来老奴说对了。”
顾经年想了一会,方才以一种强硬的语气道:“你们既然知晓了,有何打算?”
他没有再称呼殷誉和为“陛下”。
这是在赌,赌殷誉和对界的了解并没有他深,赌殷誉和所知的,恰恰是他编造出来的,若是如此,局面当会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
可若殷誉和了解界,知道界主并不容允紫苍的野心,那情况就会很遭。
殿内,有种压抑的沉默,最后是殷誉和以轻松的语气,打破了这气氛。
“你啊,年少无知,被那人骗了。”
殷誉和一开口,像是在教训一个犯了小错的家中子弟。
卞敬忠侧身,退到了一边。
顾经年心道“你们才被我骗了”,嘴上却一言不发。
“异人想统治中州,这是数千年以来都有的妄想。”殷誉和道,“你口中的‘神尊’妄自尊大,而比他还要强大的异人中州也曾有过,可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顾经年见气氛缓和,也顺势换了一个态度。
殷誉和道:“中州并不适合异人生存,异人至中州,本该施展不出任何异能。朕这般说,你必然会疑惑,认为你的异能分明很强。这是因为自从天下分裂以来,内斗不止,使中州与夷海有了缺口,一旦这缺口闭合,什么‘神尊’,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朽之人罢了。”
顾经年问道:“是何缺口?”
殷誉和脸上忽然泛起了威严之色,沉声问道:“你觉得,你适合知道吗?!”
他在威慑顾经年。
这句话之后,他起身,背负双手往前走了几步。
“告诉那个痴心妄想的界人,收起他的野心,想想他曾经的许诺,若他真想违约,中州不会坐以待毙,诸国必会抛开一切成见联合起来。”
随着这句话,殷誉和已走到了顾经年面前,他以很认真的眼神注视着他的眼睛,语气愈发坚定,一字一句又补了一句。
“朕今日便表个态,他敢来,朕哪怕舍了祖宗三百年的基业,也必促使中州一统,使这一方天地再没有异人的活路!”
在这一个瞬间,顾经年对殷誉和的轻视之心完全消散了。
殷誉和表现出的决心,超过了他平生所见的权贵们,也远远超过了那个汲汲于皇位的殷括。
顾经年不由问道:“所以,中州一统才能闭合缺口?”
“你只需把朕的话转告那人。”殷誉和说罢,接着叱骂道:“还有,你想清楚自己生在何处,莫被某个连世间规矩都不懂的狂人哄得找不着北!”
虽是叱骂,但可以说是非常纵容顾经年了。
叛国忤逆的大罪,如此一句叱骂便放了过去,甚至没有要求顾经年明确表态背叛“神尊”。
既如此,顾经年也没有不知好歹,应道:“是,臣知罪。”
“罢了,世外之人,异想天开。在朕眼里,如小儿过家家酒,敲打两句便是了。”
殷誉和轻描淡写地揭过此事,脸一板,又骂道:“倒是你助太子胡闹,绑了屈卿,这是大罪。”
“臣知罪。”
“看在你认罪态度不错,算你功过相抵,去登门向屈卿赔个罪。年轻人不知轻重,下次再犯,看朕饶不饶你!”
之后的觐见过程中,殷誉和骂得愈凶,实则对顾经年却愈发宽赦。
直到顾经年离开,他才重新坐回御榻后面,轻叹了一口气。
卞敬忠不由道:“陛下,是否太宽纵顾经年了?此子不严加惩治……”
“得是朕的臣子,朕才能惩治啊。”殷誉和感概道,“他是吗?”
这句话,卞敬忠便明白了。
殷誉和并非是厚待顾经年,恰恰想反,今日的处置是因为极度不信任、忌惮顾经年。
顾经年倚仗着顾家兵权,暗地里与瑞国藕断丝连,还投靠了界人。今日,殷誉和只当他是一个使节,才忍住了怒气没有杀他。
但抛开怒气,殷誉和又显出些颓然之色,道:“朕方才所言是真心的,若是界人真要侵犯中州,朕会促成一统,也会劝俪娘这么做。”
卞敬忠却道:“陛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可瑞帝却不这么想啊。”
“是啊。”殷誉和道,“所以,借顾经年与界人之手除掉他,是为上策。”
说话间,有侍卫赶到殿外,禀道:“陛下,找到太上皇了。”
“带来!”
殷誉和有些激动,站起身来。
————————
顾经年出宫之时,很意外地,他又见到了殷括。
几个侍卫正押着殷括入宫,顾经年径直上前,道:“太上皇,又见面了。”
他想与殷括聊几句,聊一聊中州一统、闭合缺口之事,这或许与紫苍想知道的凡人能战胜异人的秘密有关,听殷誉和方才的说法,诸国国君对此都略知一些。
然而,殷括却只是愣愣看着他,一双老眼当中满是迷茫。
“太上皇莫非不认得我了?”顾经年又问道。
“成业侯,不必问了,太上皇这里……什么都不知道。”
侍卫说着,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顾经年于是明白过来,殷括因为切成了太多块再重新长出来,保留的记忆已经很少很少了。
看样子,连保存的智力也没有。
执着于留住权力,执着于留住生命,留来留去,把自己都留丢了。
千秋万岁、王权霸业,终究是一场空。
顾经年于是轻轻一摇头,侧身一让,走出了这巍峨的宫城。
那边,殷誉和亲自到殿外迎了殷括,待见到那个让他夜不能寐、苦苦搜捕的太上皇已是痴呆模样,他不由愣了愣,差点没忍住放声大笑。
从此,哪怕还有殷括没除干净,也再不是他的威胁了。
可渐渐地,殷誉和的眼底又泛起恐惧之色,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变成殷括这番模样。
“父亲,你还记得吗?你曾告诉过我,殷氏当横扫列国,一统中州,不为别的,只为世间凡人还有最后一寸乐土,可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哈,螈人?”
“呵呵。”殷括只是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