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方丈禅房之中。

  玄慈看着萧远山:“扫地大师没说去往哪里?”

  萧远山合什:“回禀住持,师父只说远行,没说要去何处,也没说什么时候归来。”

  玄慈想了想:“师弟且回藏经阁吧,此事我知道了。”

  萧远山转身离开,玄慈露出一脸疑惑,扫地僧忽然不辞而别,连萧远山这个弟子都没说具体的去向,也不知有何紧要事情这般急切。

  他琢磨了片刻,看向一旁的虚竹:“去给为师煮一壶茶来。”

  虚竹称是,急忙开门出去。

  看着虚竹的背影,玄慈不由摇了摇头,燕王要自己照顾这个小和尚,但这小和尚天资实在鲁钝,即便收为亲传弟子,日日传授武功,可也学得既慢又拙,进境迟缓。

  待虚竹端茶回来,他喝了两口,开始考较虚竹功法,半晌之后叹了口气。

  虚竹见状不由嗫嚅道:“师父,都怪弟子太笨了,惹师父生气……”

  玄慈面无表情,心中不禁暗想,燕王的意思好像是要对方将来接替自己掌管少林,方丈一职倒也未必就得武功高强,佛法精通,只要下面众僧得力便可,这小和尚虽然笨些,但能看出宅心仁厚,赤子之心,也并非坐不得此位。

  他摆了摆手,没有说话,虚竹见状一脸愧疚退出门外。

  这时秋日高爽,树叶变黄,景色优美,但虚竹心中却十分沮丧,暗自埋怨自己,怎么竟然这般笨拙,拜入师父门下后,学武缓慢,经法不成,不但有负师父教导之恩,更是对不住当时燕王的照顾之情。

  他向着自己住处走去,回到房中后便开始面壁思过,晚饭都没有吃。

  至到午夜时分,他实在坐不住了,困倦无比,便想上床休息,就这时听得房门“吱呀”一声打开。

  “谁?”虚竹回头去看,心中讶异,不知道大半夜谁人找他,居然连门都不敲一下。

  这时房中没有点灯,借着门外月光他仔细观瞧,就见门前站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这老和尚白眉白须,不知道多少岁数,穿着白色僧袍,脸含微笑上下打量他。

  虚竹忙站起身,双掌合什:“大师是……”

  他自小在少林寺长大,却从来没见过这个老和尚,寺中僧人不说都认得,但年岁大的总有印象,可对这名老僧并无什么记忆。

  老和尚笑眯眯地道:“虚竹……”

  虚竹看对方知道自己法号,料定是寺中僧人无疑,只怪自己笨拙,可能是对方不怎么露面,即便自己见过也给忘记了。

  他再次行佛礼道:“正是小僧,不知大师是哪院的长老,半夜来小僧住处有何贵干?”

  白衣老僧道:“我不是哪院长老,这次来找你是要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不是哪院的长老?”虚竹心中纳闷,讷讷道:“那大师是寺中何处的僧人?”

  老和尚一脸神秘地道:“我也算是少林寺人,也不算是,此刻该不算是了,但又和少林有些关系,论起辈分来,你该管我叫师公才对。”

  “师公?”虚竹闻言愣了愣,他其实有两个师父,一个是之前的师父慧轮,传授了他罗汉拳、韦陀掌等少林基础武功,而慧轮那边的师公自己是认得的,前几天还见过面。

  另外一位师父就是玄慈,玄慈的师父是少林前任方丈灵门大师,也是自己的师公,可灵门大师早就坐化多年了。

  虚竹想到这里立刻戒备起来,摇头道:“小僧不认得大师,大师并非小僧师公,还请问大师有何事情深夜到来?”

  白衣老僧闻言笑道:“好个蠢笨的小沙弥,我来问你,玄慈是不是你的师父?”

  虚竹急忙点头:“玄慈正是小僧恩师。”

  白衣老僧淡然道:“玄慈是我的弟子,我法号灵门,是否为你的师公?”

  虚竹闻言大惊失色:“这如何可能,灵门大师已经坐化几十年了,你……”

  他话还没有说完,白衣老僧不见怎么动作,竟然出现在他身前,然后抬指点了他两处穴位,笑道:“乖徒孙,师公带你去一个好地方,有些事情路上慢慢讲与你知吧。”

  虚竹瞪大双眼,想要喊却说不出话,想要挣扎手脚却动不了,被老僧提着出了门,直向寺外飞掠而去……

  大理城,段正淳看着手上信函皱起眉头。

  旁边段誉道:“父亲,赵兄来信什么事情?可是有妹妹的下落了?”

  段正淳点了点头:“燕王说婉儿极可能陷在善巨郡北方,吐蕃境内的那座大雪山中了。”

  “那座大雪山?”段誉呆了呆:“那山我有印象,是两国交界的一座大山,在吐蕃雪山之中排名靠前,难道妹妹当时跨过善巨郡的大山,跑去那座雪山里了吗?”

  段正淳道:“应该便是如此,燕王信中虽然没有完全肯定,但语气之间却是八九不离十。”

  段誉道:“父亲,那边是吐蕃地界,不好派兵过去搜查吧?”

  段正淳道:“自然不好派兵前往,燕王信内也说不用我们前去,他那边已安排妥当进行查找。”

  段誉道:“可妹妹既是父亲的女儿,又是大理公主,虽然不好派兵,但怎么也不能连人都不去一名。”

  段正淳点头:“正是如此,兵去不了,我段家的人总是要到的,不过阿紫这几天闹腾得正欢,我实在放心不下,生怕她再惹出什么祸事来。”

  一听阿紫两个字,段誉立刻不语,脸色难看起来,这位妹妹可不比其她几个,简直难缠得要命,不听话不说,还到处惹是生非,每次都要段正淳去给善后。

  “昨天我听朱丹臣说,她和对方打听玉虚观的位置。”段正淳缓缓道。

  段誉闻言一愣:“她打听母亲修炼之处做甚?”

  玉虚观是刀白凤修炼之地,在大理城西北方向,刀白凤自号玉虚散人,常年住在观中,一年中回镇南王府的次数有限。

  “就是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我才放心不下。”段正淳摇头:“真是去了那边惹事,我怕你母亲会伤了她,也怕她扰乱你母亲的修行,所以……唉。”

  段誉思索道:“既是这样,那父亲不妨留在家里,我带些人前往大雪山好了,若我留下,也管不得阿紫妹妹。”

  段正淳沉思片刻:“只好如此,你去见了燕王殿下,细说分明,实在是阿紫闹腾得太欢,我分不开身,所以才叫你去。”

  段誉道:“是,父亲,那我准备准备,明天早晨就出发……”

  兴州城,赵倜离开隔日,萧峰召集丐帮众人议事。

  此刻城中有三百多名丐帮弟子,吴长风率领,汇聚一堂。

  萧峰将赵倜前往雪山寻人说了一遍,道:“燕王虽然未知会丐帮帮忙,但我亦是要前往相助的,需要带些人手,不用太多,几十名即可。”

  众人闻言纷纷踊跃,这段时日在兴州不但得到官府记下功劳,更得到诸般赏赐,丐帮众人都处于亢奋之中。

  吴长风道:“我陪帮主一起吧。”

  萧峰摇头:“吴长老要留下主持局面,我选些弟子前去即可。”

  说罢,开始考察众人,最后挑了三十个年轻力壮,武功不错的,叫好好拾掇拾掇,第二日跟随往南面的大雪山。

  赵倜这时带领童贯五人,还有百多名蕃兵,已经进入了吐蕃境内。

  行了几日经过逻娑城吐蕃中心王庭,然后向着东南光护王的部国而去。

  说是部国,实际上山峦不断,雪峰林立,高原仿佛没有尽头,城池少得可怜,多遇见的不过是村落散户。

  又过往几日,终于踏到那座和大理交界的雪山脚下。

  就看这座雪山巍峨雄壮,银装素裹,连绵望不见尽头,山脉似巨龙蜿蜒起伏,皑皑白雪覆盖着山体,雪峰刺破云层,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光芒。

  赵倜观望了片刻,乌熊过来禀报,寻到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留下的痕迹,周侗也报找到之前派出蕃将蕃兵埋下的暗号。

  随后开始顺痕迹找去,又放响箭叫众人过来相会,至傍晚在山下聚齐。

  这时就看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好几人身上有伤,赵倜皱眉询问是何事情。

  赤焰洞洞主端木元上前行礼道:“殿下,这雪山前几天来了不少人,有长袍宽袖的武者,还有穿着古怪的和尚,两者厮杀殴斗,我们路过卷入其中,也打了两架,是以受伤。”

  赵倜微微沉吟道:“打不过对方吗?”

  端木元苦笑道:“那些人手段奇异,属下们一对一确实难为对手,不过他们每一队人不多,属下们仗着人数不分胜负,受伤实在因为对方里面有厉害人物,能救下来已属万幸。”

  赵倜道:“这两日再没瞧到?”

  端木元道:“没有,估计都去往雪山深处了,属下们在附近等待殿下,没有跟随过去。”

  赵倜点了点头,看看天色不早,下令就地扎营结寨,埋锅造饭,然后安歇。

  翌日一早,他将所有人打乱重新安排,自己带着童贯独领一队,然后叫周侗、苏大、朱初一、乌熊四人再各自领一支队伍,共分五拨,向着雪山里面进发。

  走了一段之后,彼此已经互望不见,只看四周皆是冰雪,阳光之下刺得人眼睛都有些缭乱。

  他们这队是要往东面察看,赵倜分出的五组人手各查东南西北不同方向,最后一队向山顶攀登。

  这雪山太大,哪怕直线往东而去第一日也没走上多少,第二日却天空阴沉降起大雪来,更加跋涉艰难。

  如此五日之后,方才转到东方,就在这时,瞧见前面有一队人正在雪中迤逦而行。

  赵倜目光悠远,看清楚共是八名,半数戴了高冠,都穿宽袖长袍,见就是昆仑山诸宫出来的。

  他眯了眯眼,下令道:“围上去!”

  此刻这雪山不但有昆仑之人到来,还有那些所谓的妖僧,如果不出意料便是当时逻娑城老和尚所说之事,无量光佛将其净土香巴拉从遥远处投影在大雪山中,这些人是来寻找香巴拉国的。

  只是妖僧寻找还说得过去,昆仑之人也找这佛国干什么?

  老和尚说到时香巴拉佛国开放,绽无量宝光于大雪山中,给世上万灵开方便之门,信佛者,有缘者,都可前往投顾。

  但昆仑诸宫之人不会信佛,也不会投奔,那么难道是要去行破坏的吗?

  赵倜摸了摸下巴,这却有所可能,总不会送上门去叫对方度化了就是。

  只不过不知对方想要怎么破坏,还有对方知不知道一些香巴拉其它隐秘。

  他这队人往前围去,却不料对面八人见状毫不慌乱不说,竟是迎了上来。

  赵倜所带的队伍,除了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部分人外,还有不少蕃兵蕃将,足足一两百号,声势浩大,转眼就和那八人对上。

  却见这八人非但不怕,反而怒目相向,为首一个伸手指过来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公冶乾是不是叫你们抓走了?”

  公冶乾?赵倜在队中闻言不由一怔,慕容复的四大家将,号称掌法江南第二的公冶乾吗?

  但那四人都早便在东京伏法了,无论如何也不会来在此处,天下姓公冶的又极为稀少,再重名更为罕见,怎么会在这里遇见一个?

  他道:“什么公冶乾,且将相貌形状说来,看看是否遇到。”

  八人面面相觑,为首的道:“这一路之上再没遇见过旁人,不是你们还能是谁?”

  赵倜冷哼一声,没做言语,下面蕃兵这时悄悄掏出手弩,准备攻击。

  就看那八人里后面几个暗中私语,又出来一个道:“你说没见过我们却是不信的,说不定就在你这队中押着,也说不好被你们给打杀了!”

  童贯在旁边瞪了瞪眼:“简直胡说八道,连相貌都不讲就言被我们拿了杀了?你等是哪里来的,这么不通时务,简直就是混账。”

  对面为首的怒道:“你敢说我不通时务?我看就是你们干的,还不赶快将人交出来!”

  他说着手上出现一口狭长弯刀,闪着碧油油的绿光,作势就要冲上前方。

  赵倜不由神色冷峭,哼了一声:“放箭。”

  (生病了,所以这几天更新字数少,病好了会加量补上,多谢大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最新章节,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