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50章:日间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5-03-29 12:00:5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秦国的史官们编修《波斯史》,

  是经历了很多波折的。

  起初,

  他们认为这是诸夏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如此隆重的态度,去记录一方蛮夷的政军民生,所以很是严肃。

  然后,

  在千辛万苦收集了多方资料进行比对、抄录、整理后,面对着自己面前的那堆玩意儿,秦史们忍不住呲起了牙齿,显露出应激的模样。

  最终,

  他们没有抵抗得住这些内容很是玄奇、情节很是跌宕、记录很是冲突的波斯史料的威力,纷纷投笔从戎而去,将这部蛮夷国史给搁置了。

  真该死啊,

  给域外蛮夷修史,

  还不如上战场跟敌人拼杀呢!

  虽然诸夏的史书里面,也存在不少神鬼之说,但究其根本,仍旧难掩君子们的务实本性——

  说鬼谈神,

  这是那个莽荒古老时代,不可避免的事情。

  正从青春年少,走向成熟强大的炎黄之族,对这个世界,还有太多不了解的东西。

  但他们一是没有波斯这样频繁提到鬼神的浓度;

  二是没有波斯这样直接记录某神显灵力度。

  很多时候,

  诸夏君子会很委婉的,

  用天灾、梦境、星象,还有占卜来昭示鬼神的威能正降临于人间。

  但负责解释那玄妙内容的,多是史官或者司祭。

  他们在身份上,是天子诸侯的臣子,而不是与王权分隔的独立祭祀。

  这是当年颛顼绝地天通的遗泽。

  所以,

  主君面对他们占卜结果,可以选择信或不信,或者只信一半。

  当年晋献公对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之时,便是从筮不从卜。

  春秋之时,更有齐公恐惧流星,听从司祭巫师的提议,意图以祭祀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灾祸,却被晏子反对的事。

  他说:“这能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巫术罢了。只要君主有美好的品德,治理好了国家,还担心国家生出灾祸吗?”

  “如果民心已经丧乱,民众背离了君主,那即便祭祀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更早一些,

  建立周王朝的武王更是直接讲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是以,

  天,就是民!

  一个国家,岂能倒反天罡,只重视虚无缥缈的鬼神,而忽视实实在在的民众呢?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

  那么国家灭亡,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至于鬼神的感受?

  鬼神可不在乎这些小事!

  如果世上的人都只知道对着祂的神像叩首跪拜,念叨两篇经文,就理直气壮的请求祂赐下恩典,让那些念经念得最好的家伙,享受最高的待遇,吃上最美味的饭食,

  那懒惰的鬼神估计是要掀起大洪水了。

  他可受不了耳边天天被人念叨,身边还要围拢一大堆靠着自己神威吃饭的寄生虫。

  ……

  “编撰史书最基本的,就是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

  “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可以写波斯的民情民风,穿衣吃用嘛!”

  何博指着还在扭打的甘石二人,对自己的分身说道,“他俩为什么要因此打架?”

  玄鸟就翻了个白眼说,“这两个老鬼找由头打架的次数,难道还少吗?”

  于是何博恍然大悟,

  对那两个老头放任不管了。

  他只是走出秦国的守藏室,让玄鸟在自己的头顶蹲下抱窝,于安都城中溜达起来。

  远道而来的鬼神指着周边的行人说,“安都城现在很热闹啊,看来现在的秦君,将国家治理的很不错。”

  “是不错。”玄鸟的声音自上而下的传来,“不过这里的人,也的确比中原更能忍。”

  诸夏的君子,

  在很早以前,就树立起了作为“人”的尊严。

  也许他们之中,

  同样存在贵贱的区分,

  拥有着像白云黑土那样的,鲜明的对比和距离。

  但在诸夏,在中原,在那史册之中,

  又哪有真正的、全然的高高在上呢?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那辅佐商汤的伊尹,更只是个陪嫁的男奴。

  当大泽乡那群愤怒的庶民役夫拿着竹竿锄头站出来的时候,

  当陈胜吴广喊出那句名言的时候,

  就已经注定了诸夏的贵贱,永远不会像域外这样巩固漫长。

  嬴秦来到这里,

  在拥有了诸夏骨血中梦寐已久的两河后,

  也在尽力的耕耘它,繁荣它,

  要用自己的汗水,将这两条大河完全变成自己的模样。

  要用诸夏的智慧,让这大河沿岸的百姓,变成文质彬彬的君子。

  但时间啊,

  过的总是那么缓慢。

  几十年的光阴在一个民族的印记里,不过是几代人而已,不过是田地里的麦子熟了几十次而已。

  旧有的,仍然存在。

  新生的,还在成长。

  最终的结果会如何?

  那就得看是环境塑造人,还是人定胜天了。

  “……不过太追求输赢,就有点极端了。”

  “咱们中原的君子,还是讲究个中庸平和的嘛!”

  人是很难脱离环境,独自生存的。

  而苍天黄土之间,若是没有了人的踪迹,也要失去很有乐趣和变化。

  所以,

  能和则和嘛!

  何博在心里跟分身嘀咕着,然后选择了一处饭馆,点了份这家店的招牌,捧着就啃了起来。

  老板送上来的饼,跟何博的脸一样大,啃起来有点干。

  好在随之端过来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把又厚又大的饼一点点捏成小块,泡在汤里,很快就变得软软糯糯,吃起来也更美味了。

  “有点像羊肉泡馍耶!”

  何博惊喜的说道。

  他脑袋上的玄鸟闻言,虽然凡人不能见到,却还是骄傲的挺起了自己的鸡胸。

  “当然!”

  “这可是我想办法整出来的!”

  本体能在中原做豆腐,

  他就不能在域外做泡馍了?

  正好,

  秦国在除开两河平原的地区,实行的是半耕半牧的政策,

  凭借老秦人祖传的手艺,牛羊马匹,在这里是不缺的。

  玄鸟偶尔还会化身成为石匠,帮很多百姓制作石磨。

  这样,才能让这里普遍种植的小麦,被人更好的食用。

  “就是两河平原难以生长竹子,不然很多东西,也可以做出来了。”

  玄鸟很是遗憾的扑腾了下自己的翅膀,怀念起柔软的包子、蒸饺等等美食。

  “我打算让别人从中原或者新夏那边,进口点竹子,放到阿房,还有西陇郡沿海的地方那里试种。”

  “那里水热很足够,应该是可以种出来一些的。”

  “另外,你干嘛要把大饼弄两个洞出来?”

  玄鸟刚刚怀念完中原的物产丰富,念叨了两句自己进口中原特产的计划,低头就看到——

  何博把饼抠出来两个洞,正举着大饼挡住自己的脸,目光鬼鬼祟祟的穿过上面的洞,偷窥着街道上的行人。

  “哦。”

  “这是因为我看到张骞了。”

  “这个家伙,在路上拖拖拉拉的,今天总算到秦国这边了!”

  张骞二次出使的时间和路线,

  都比第一次要漫长许多。

  加上这次,

  张骞的目标是尝试和西方群国贸易,换取中原少见的珍贵物品,所以脚步也迟缓了许多。

  时隔经年,

  他才来到这里,

  来到这个让大汉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呲牙咧嘴,应激哈气的地方。

  “这里虽然没有长安繁华,但也有一番滋味啊。”

  堂邑父仍旧跟随在张骞身边。

  他骑着马匹,接受着秦国官员的指引,缓缓走在安都城的主道之上,并好奇的环视着四周景物。

  然后,

  他就跟何博隔着一个大饼,对上了目光。

  堂邑父直接笑了出来,指着何博的方向对张骞说,“这个人的脸跟饼一样大,可真有意思。”

  张骞跟着看过去,也微笑起来。

  只有鬼神没有笑。

  他的分身与之同意连心,见状,当即一挥翅膀说道:

  “搞?”

  “搞!”

  何博面无表情的把饼放下、捏碎、泡馍,然后对分身说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