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已经很昌盛了,它以后还要更加繁荣。”

  “我听说西边秦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百万,土地更是辽阔……”

  “对比起这些诸夏国家,我东瀛齐国应该算很弱小的。”

  就在何博跟着夏文王、邹衍他们围观夏国这匹老马,在下坡路上脱缰驰骋的英姿之时,

  同为诸夏分支,

  同为战国时代遗物的齐国之中,

  垂垂老矣的吕鹏正背着手,告诫自己的子嗣,让他们不要因为齐国眼下的安宁,而生出骄傲自满之心,走上堕落之路。

  他的子孙都拢手弯腰,在齐王面前,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在吕鹏执政的这些年里,

  齐国从两代乱政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齐人在东瀛海岛上开垦出了更多的土地,建设起了更多的城邑,

  而吕鹏也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对前朝太祖田横所制定下的“分封”之制进行了改革:

  他大兴水师,凭借船只可以沿着大岛浮水至于四方的灵活,加强了中央集权,将一些原属于地方封君的城邑,设立为郡县。

  反正以齐国如今的形势,

  大部分的人口还居住在海岸线附近的狭窄平地上,是很容易受到朝廷水师影响的。

  那些原本被分封于深处山谷的封君,也因为地贫人少,而不敢反抗吕鹏的命令,更不会为已然落幕的田齐拼命。

  所以当姜齐复立的消息传开后,吕鹏一纸诏书过去,那些封君便拱手而降。

  可以说,

  吕鹏此时的权势,比起田齐所推崇的圣君田横,还要庞大和稳固。

  但吕鹏还是不敢在国家事务上疏忽怠慢。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诸夏的世界中,齐国也就比吴国强大一点。

  而以东瀛的物产基础,一旦国家封闭沉沦,指不定还要被吴国超越。

  所以,

  吕鹏很重视对东瀛的开发,以及跟外界的往来。

  “不可以放松水师的建设,只有劈波斩浪,才能为我齐国踏出一条安民强国之路。”

  “遣汉使年年都要派,关于济州岛的开发,更是不能迟缓!”

  济州岛,

  是东瀛航海向西,于海东半岛的南端,发现的一处小岛。

  那里的地形同东瀛一般,都是中间矗立着高山,唯有沿海存在着些许平地。

  那里水热充足,土地也肥沃,还是海路节点所在,因此得到了齐国的重视。

  吕鹏无意登上海东半岛,跟已经占据其北部的大汉相争,但将这个小岛拿下,划为齐国之地,却是能够做到的。

  由于怀念故土,那小岛的位置,又正好和齐鲁大地上的济水隔海相望,便被吕鹏取名为“济州”。

  “还要跟中原打好关系!”

  “齐国的未来在海上,以后齐人摇着船桨,向南洋方向进行探索,吴国可以不管,却一定会跟在那里开拓疆土的汉人打交道……”

  “如果行事轻佻,引来中原厌恶,那我齐国就要艰难起来了。”

  “好的父王!”

  他的子嗣们纷纷应下。

  随后忽然有人上前禀报,“太子的航船已经靠岸,马上就要回到国都了。”

  吕鹏听闻这个消息,心情十分高兴,也不规训子嗣了,连忙要求宫人准备车马,自己要去亲自迎接。

  这位齐国太子,

  是吕鹏最疼爱的子嗣,其本身也拥有着足够的治国天赋。

  在武帝去世后,吕鹏派遣太子去往中原进行悼念,并且对新君表示恭贺,以彰显齐国的柔顺。

  只是在返回的路上,船只多遇风雨。

  齐太子恐惧翻船丧命,便折返长安,在那里客串了几年的“遣汉使”。

  等到今年风和雨顺,海水平静,这才重新启程。

  他带回了中原贤人新开发出来的工具和耕耘技术,好促进齐国土地的开拓。

  除此之外,他还收集了许多消息,以便让位于诸夏世界东部边缘的齐国,能够及时了解到天下的变动,而不至于被海域阻隔了耳目。

  他告诉自己的父亲,“去年秦、夏的使者又来到了长安。”

  “秦国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夏国却有了衰颓的预兆。”

  一个国家的精气神如何,是可以从其派往他国的使者身上,得以窥见的。

  就像如今的汉使——

  大汉初立的时候,汉使去往其他国家,还知道“小心谨慎”这四个字的写法,还有记录出使心得的习惯。

  但到了眼下,汉使已经不是一般的使者了!

  他是去其他小国,给那里的国主当爹,恩赐如山父爱的!

  而且愿意将国主视为儿子的,还是心地善良的汉使。

  若遇上游侠浪荡子出身的汉使,那小国之主在他们面前,得跟畜牲共享地位,几乎卑微到泥土里去!

  当然了,

  对待同为诸夏的齐国,汉使们还讲点面子,不至于这么无礼放纵。

  对蛮夷,自有蛮夷的态度,

  对君子,自有君子的礼节。

  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毕竟,

  若用君子的温润平和,去跟蛮夷交流,后者只会觉得前者软弱可欺。

  在这方面,生长在域外的秦国,已经感受太多次了。

  “秦国的使者就像父亲描述的那样,有些粗野,举止之间却不失我诸夏的风采,在大汉皇帝面前,姿态十分端正,目光没有任何偏移。”

  “他说起秦国现状,列举近来成就时,面上有掩饰不住的傲气。”

  “但夏国的使者,却显得有些畏缩,说起夏国的情况时,总忍不住皱眉,而且它的成就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并没有新的进展。”

  被皇帝召去,享受诸夏美好团圆时光的齐太子旁观了这一切,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吕鹏听了,发出一声叹息。

  他想起了田齐的故事。

  “难道一个国家的稳定,只能持续百年吗?”

  “即便平和如夏国,也避免不了动乱的发生吗?”

  姜齐的社稷,又能持续多久呢?

  他怀抱着这样的忧虑,回到后宫之中,又举起一面铜镜照了照自己的模样。

  里面的人面容苍老,头发在时光残忍的剪裁之下,变得枯白稀疏。

  一点也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但他建立的国家,却像一个少年,正走在成长的路上,准备迎接自己的强盛之时。

  “兴衰有数,寿命恒常。”

  “这样的道理,我心里明白,可等在国君的位子上待久了,就有些不甘愿了。”

  以出巡的名义,回到自己的故乡。

  吕鹏遣退了旁边的人,只一个老头蹲在河边,跟浮水而来的游鱼诉说自己的苦恼。

  游鱼磕着田螺说,“这是正常的,屁股决定脑袋。”

  在其位谋其政,

  作为君主,必须为江山社稷考虑。

  “但也不要太固执,该看开的时候就要看开。”

  夏国现在的问题,

  就是因为君主将自己的私欲,凌驾到了整个国家的需求之上。

  那位夏帝宁愿让世家将国家分割享用,也不愿意让其他皇族,惦记自己屁股下的宝座。

  “可是你看,延陈侯如今的日子,难道过得不快乐吗?”

  延陈侯,

  是田齐末代君主退位后,吕鹏赐予他的封号。

  因为田氏的祖先,是陈国的后代。

  而这位如今的快活日子,直接让他在众人面前,发出“此间乐,不思田齐”的言论。

  吕鹏忙于政务的时候,偶尔想起对方,心里甚至还会涌现些许的“羡慕”。

  “是的,”吕鹏叹息着说,“你说得对。”

  “子孙的事情,跟我这个老祖宗有什么关系呢?”

  他只要尽到自己的职责,不辜负亲手创下的基业就好。

  “对了!”

  在结束了忧国忧民的话题后,吕鹏叫住打算潜水消失的游鱼,告诉他道,“之前你交给我的大船图纸,已经修成了实物。”

  “我打算先让人驾驶着,去秦夏那边一趟,测试它能否抵御远洋的风浪。”

  “如果能顺利返回,我会再建造几艘,派人坐着它朝东边去。”

  咸鱼听了,瞪大眼睛说,“这么快?”

  吕鹏笑道,“多催一催,总是能提前点效率的。”

  “而且远行东洋,是我很早之前就答应过你的事情。”

  “现在国家安稳,我也培养好了后继之君,自然要把所剩不多的精力,放在兑现承诺上。”

  说罢,

  吕鹏站起来,抚摸着头上的白发,“我的寿命不知道还有多久,希望在我闭眼之前,能看到齐国的船只扬帆向深海吧!”

  “哦!”

  “这个你不用担心!”

  何博磕着田螺安慰他,“你死了也可以瞪着眼睛看到这一幕的。”

  “我保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