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454章:埃及地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5-06-01 10:03:50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也就这里难得悠闲了。”

  曾经的埃及,

  如今被秦人命名为“犁轩”的地方,

  那条由老秦人辛苦挖掘出来的,可以由红海通达地中海的运河处,

  何博降临而来,并把正在温柔的尼罗河中醉生梦死的某条罗非鱼一把抓住,将之扔到岸上,要求其陪伴自己,欣赏大河两岸的风景。

  罗非鱼很是恼怒,在地上蹦哒着身上的刺都张开了,“咱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打开脑子说亮话不好吗?”

  “干嘛把我抓出晒太阳!”

  何博理直气壮的说,“看你舒服,比我挨打长江跟澜沧江的混合双打还要痛苦!”

  “反正不能让你好过!”

  罗非鱼不理他,用身侧短短的鱼翅扒拉着身下的沙土,打算靠自己的力量,爬回静静流淌的尼罗河中。

  但来自黄河的殴打,并不能让他得到解脱。

  旁边的小孩见状,忍不住伸手指向这边,对大人问道:

  “那位君子为什么要玩弄一条鱼呢?”

  大人只微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小声的告诉他,“有些人是这样的。”

  “你离他远点就好了。”

  小孩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眼睛还是时不时的撇向何博这边。

  直到船只沿着运河西行,汇入尼罗河的主干,然后飘向地中海,他才收回了视线。

  停留在原地,

  跟分身左右互搏了好一会儿的何博,最终也强制住了刺头那罗非鱼。

  他用河岸边生长的芦苇绑缚住对方,然后将之提了起来。

  罗非鱼被他提溜在手里,瞪大的鱼眼中,流露出十分无奈的神色。

  “……你是不是因为至今还没能得到长江的献身,以及在高原上爬山的力量,所以憋得有些变态了?”

  何博不解的说,“怎么会这样想?”

  刺头鱼回道,“毕竟一般人用芦苇提鱼,是从鱼鳃这边串的。”

  “而你,我的本体!”

  “你为什么要连我的鱼翅都捆住?还绑个十字架?”

  “哎呀,这是当地特色嘛!”

  何博告诉他,“我观察过了,不管是串人还是串鱼,都是这样的。”

  罗非鱼想要甩尾巴表示不服,

  奈何何博的绳艺实在高超,让其难以挣脱,只能像个张开鱼翅的飞鱼一样,被本体提在手里,接受风干。

  然后,

  何博就带着他开始沿着运河乱逛。

  关于尼罗河,

  在此之前,已经有太多人跟他念叨过了。

  虽然心胸不是很宽广的鬼神对此,一向不怎么认可,

  但当他亲自来到这里,目睹这条流淌了不知道多久,滋润了万千生灵的大河时,也不免生出几分感慨来。

  当然,

  他是不可能承认尼罗河的温柔多情的。

  “慈母多败儿!”

  “平静的河流孕育不出璀璨的文明!”

  站在河岸,何博嘴巴硬的就像罗非鱼身上的刺,还有大秦玄鸟的喙,以及恒河王八的壳。

  “要是没有黄河的滋养,现在尼罗河上的家伙,哪里会在划龙舟呢?”

  何博望着不远处的画面,越说越理直气壮。

  河面上的人可不知道自己正被外乡人评头论足,只满头大汗,吭哧吭哧的划动着船桨,企图超越自己的对手——

  在被秦国纳入疆土之后,

  诸夏君子教化的大手,更是毫不掩饰的对着埃及抚摸了起来。

  加上王盛这位“为国捐躯”的义士统治此地时,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

  埃及这片古老土地上出生的年轻人,也逐渐接受了秦人的统治。

  他们被玄鸟的羽翼遮蔽着,就像许多年前,在那鹰头人身之神的遮蔽下一般。

  而为了更好的教化这些域外蛮夷之地,为了更好的让他们接受“诸夏一体”的概念,

  秦国的君臣们便将来自于中原的风俗,移植到了域外。

  虽然受限于环境气候的不同,

  让当地的风俗无法做到跟中原的全然一致,

  可大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飘雪的时候,

  秦人要过节庆祝,回顾先前的收获,迎接新的一年。

  当日光逐渐剧烈,新一轮的五月初五到来之时,

  秦人也会在自己所统治的大河之上,组织起人手,进行活动,以示“不忘根本”。

  顶多碍于气温,

  两河流域的竞渡,被定在了温和适宜的夜间,

  而埃及这边,则是被定下了柔和的傍晚。

  因此,

  在何博来到此处,感受这结合了诸夏气息的“异域风情”时,便能在一轮夕阳之下,见到一群正于尼罗河上,挥汗竞渡的人。

  “不过,他们知道端午的缘由吗?”

  罗非鱼说,“哎呀,这个问题对老秦人来说,可有点尴尬!”

  “反正你只要知道,在西秦境内,有不少地方的人也开始吃粽子、划龙舟就好了!”

  何博笑呵呵的看着一艘船只飞速的滑过终点,然后忽的发出一声叹息,“可惜了,今年两河没有举办这样的庆祝。”

  “纵观秦国上下,也就能在北地郡和犁轩郡看到如此风景了。”

  曾经繁荣的两河,

  眼下正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难民,

  纵然那位骄狂的皇帝秉持着“治理国家需要安抚民众”的道理,下令开仓放粮,对之进行赈济,却也显得杯水车薪。

  一来,

  由于被四周山脉高原,乃至于沙漠海洋包裹着的两河平原,拥有着长期的稳定和安逸,让这里的官吏,很少面临这等严重危急的情况。

  二来,

  长期的平和,也让这里的官员,沾染了怠惰腐朽的气息。

  短短时间里,

  突如其来的“火龙烧仓”,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拿出了珍贵的粮食却没办法将之盛放到灾民碗里的事,更是数不胜数。

  更重要的是,

  除却两河之外,

  四周的土地没有能力,供养起这些多出来的百姓,让他们获得安定、持久的生活来源。

  对后方匈奴人的恐惧,

  更是逼得灾民们像洪水一样,涌向这素来为人称道,丰饶宁静的平原。

  秦国君臣为此,已然忙的焦头烂额,哪里还有精力去举办这样的活动,用节庆的手段,对治下的蛮夷土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呢?

  也就远离兵锋,依靠荒漠戈壁以及海峡阻碍的北地和犁轩二郡,还有这等闲情雅致。

  毕竟秦国的疆域十分广阔,

  东部的人受难了,

  关我西北跟西南什么事?

  能出点粮食,通过船只运送到两河附近,已经证明他们的善良了!

  “但太平也只是一时的。”

  罗非鱼还是那副被迫张开鱼翅的模样,鳞片因为离水太久,已经有了干涸的痕迹。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如果在罗马内战结束以前,秦国不能够解决匈奴西迁带来的麻烦,那他们就要被两面包夹了!”

  “你说得对!”

  何博点了点头,“所以要趁着这里还有如此的祥和,多多的看一看风景嘛!”

  他这样说着,

  提着鱼,又朝着新的地方走去了。

  而在安都城内,

  皇帝认命了他的第十六子,作为平定东部乱局的名义上的主帅。

  “你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只要不犯错误,尊重将军们的意见,就可以提高威望,获得朝臣的认可。”

  已经很多天没有睡好过,神色有些疲惫的皇帝如此对着子嗣说。

  他的语气温和而亲切,

  仿佛是个疼爱后代的慈父,而不是当初那位刻薄到可以废除结发妻子,杀一子囚一子的君主。

  西秦这位年轻的十六皇子,也摆出一副孺慕温顺的模样,一边诉说着内心的不安,一边感恩着父皇对自己的信任和倚重。

  皇帝对此,心中自然十分满意。

  他抚摸着孩子那带有明显异族气息的脸庞,又拍了拍他的背说:

  “你是朕最疼爱的孩子,在一些事情上,更要多多勉励。”

  皇子的神情变得更加真挚激动,

  退出宫殿的时候,还差点被门槛绊住,手足无措的样子,就像一只没有尖牙利爪的狸奴。

  只是,

  当皇子回到自己的住所,身边再无其他人时,

  他微微弯曲的腰部逐渐的挺直,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显露出和皇帝十分相似的疑虑和刻薄来。

  “这个老东西!”

  他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嘴里小声的发出斥责。

  “担心已经长成的皇子获得军功,从而影响他的位置,竟然派我去前线督战!”

  “还说什么勉励?”

  “我既然长成了这副样子,又怎么可能获得臣子的认可?”

  十六皇子的母亲,是一名异族女子。

  当年皇帝喜爱她的美貌和身姿,几次宠幸之后,便有了一名新子嗣。

  这本该是一件好事。

  奈何皇子出生后,眉眼发丝,全然继承了母亲的模样,没有一点像皇帝的。

  这让生性多疑的皇帝对之很不喜欢,担心自己头上有了多余的颜色。

  最后,

  皇子生母,那位只享受了短暂帝王宠爱的女子,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孩子血统的纯洁。

  但这样的举动,也没能让皇帝对这名子嗣生出任何愧疚。

  他只是高兴于自己没有戴帽子的事,将小皇子放在了后宫不起眼的角落中,让宫人去照顾他。

  等到皇帝废后杀子之后,

  朝野的汹汹舆情,让皇帝不得不采取行动,来抑制这些不满。

  可他生性刻薄,哪里能做到真正的父慈子孝呢?

  更何况,即使假装如此,

  也意味着皇帝要恩赐给某位皇子一些特权优待,好显示自己的如山父爱。

  他怎么舍得分出自己的权力,让皇子拥有篡位夺权的能力呢!

  于是,

  挑来选去,皇帝想起了自己这位因为长相,天然没有继承权的子嗣。

  他很快将之从角落中扒拉出来,并展现在众人面前,让后者从几乎被人遗忘的状态,一跃成为“皇帝最疼爱的儿子”。

  如今,

  外敌入侵,正是需要打仗的时候。

  而以大秦的生态来说,

  “军功”,则是让人迅速崛起,登上朝堂,为他人认可的重要因素。

  皇帝不希望已经拥有很大权力的藩镇将领再立功劳。

  因为这样会让其完全失去掌控。

  在他扶持藩镇来取代地方的封君宗室后,

  多疑的天性,又让皇帝迅速采取了扶持一派,进行制衡的做法。

  而这次被皇帝拉出来,同这些藩镇将军们对抗的,便是他众多的,已然成年的子嗣。

  当然,

  后者也要被皇帝确保捏在手里。

  否则,

  他们很快就会被这个只知道权力的父亲抛弃,失去自由和生命。

  而在这方面,

  十六皇子仍旧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

  他的年纪,

  他的相貌,

  让皇帝对其的戒心,要远低于一般的子嗣。

  而皇子从小磨砺出来的温顺姿态,更让皇帝觉得放心。

  只是皇帝没有想到,

  他能演慈父,

  别人自然也能演孝子。

  “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皇子徘徊许久后,敲打着自己的手心,暗暗想到。

  “那个老东西不会一直这样信任我。”

  “不能对他抱有任何期待!”

  从小到大的经历,

  都让皇子渴望自己去掌控命运。

  他已经受够了别人的冷眼和利用!

  于是,

  皇子叫来自己的仆人,让他去继续去王氏那边送礼,并向其中一位带去消息:

  “我马上就要出征了,希望可以与之相见道别。”

  第二天,

  皇子的府邸,便迎来了一位美貌的,同样充满异域风情的女子。

  她看上去比皇子要大一些,但这并不损害她的美丽,只让其显得更具风味。

  而这位的身份,

  则是王盛的后代,当年埃及王室的血脉传人。

  在王盛临死之前,将埃及作为礼物,归附于秦国后,

  埃及王室便通过“献国”的功劳,成为了秦国的贵族之一。

  如果要论说辈分,

  那面前女子,应当是王盛和那位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三世的曾孙女。

  由于相貌上的返祖,

  这位女子在年少时,多居住在曾经的埃及,如今大秦的犁轩郡那边。

  当其初婚的丈夫去世之后,

  她困于忧愁,便搬迁到了安都城生活,认识了十六皇子。

  双方很快熟悉起来,

  皇子因为她的相貌,她的出身家世,生出了些许的心思,并决意对其采取行动。

  女子对之有所察觉,但并不在乎这些小事。

  毕竟对方再怎么说,也是皇帝承认的皇子,是大秦最尊贵阶级的其中之一。

  双方一拍即合,

  在他人眼中,上演了一场跨越年纪的爱情故事。

  “如果你立下了功劳,就想办法跟我去犁轩吧。”

  “那里天高海阔,不会有太大的阻碍。”

  依依离别之时,女子这样对皇子说道。

  皇子认可她的建议。

  “我也是这样想的!”

  “只要我平安归来,你我就能挣脱着牢笼,鸟上青天,鱼入大海了!”

  “那祝你成功!”

  女子摸了摸年轻情人的脸,看着他转身上了马,穿着甲胄离开了安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