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薛傍竹,当真是做了好一盘大棋。”
李淼叹道。
“她在死后留下了三条后手,保证薛寒梦的安全。”
“其一是彦凡,替她引导着江湖人去挖出‘不留行’。如果能干掉他最好,就算干不掉他,也能挖出自己的尸骨,引导着薛寒梦发现他的真面目,及早摆脱他的控制。”
“其二是薛寒梦自身。”
“她死前与薛寒梦交代此处的事情时,我估计‘不留行’就在旁边偷听着,而且薛傍竹也知道他在偷听。”
“所以她那些话,也是说给‘不留行’听的。”
“你想,‘不留行’知道她还留下了一处秘藏之后,会如何做?”
郑怡恍然道。
“他便不会急于对薛寒梦下黑手……而且他还会主动遮掩薛寒梦的身份,主动去为薛寒梦创造一个适合习武的环境,让她及早达成挖掘此处的条件!”
“薛傍竹,同样也在利用‘不留行’!”
李淼笑道。
“没错。”
“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薛寒梦在修成两路天人境界之前不会过来发掘此处,也不会告诉‘不留行’此处的秘密。”
“她死的时候,薛寒梦才只有十五岁,武功还未修成,心智也还不成熟,很难独自过活。”
“于是她就用此处的秘密做了一个诱饵,吊在‘不留行’的面前,让他替自己照顾薛寒梦。”
李淼走了几步,继续说道。
“以薛寒梦的资质,修成两路怎么也得二十七八了。”
“那时她岁数够了、心智成熟,武功也有了自保之力——‘不留行’也就没了价值。”
“以薛寒梦那个傻子的心智,如果彦凡没能成功,那她肯定已经对‘不留行’死心塌地。她来挖掘此处的时候,肯定也会带上‘不留行’。”
“而‘不留行’肯定会害怕薛傍竹在遗物中留下不利于他的说辞,估计会跟着薛寒梦一起进到此处,好趁薛寒梦不注意销毁证据。”
“那——他就死定了。”
“而薛寒梦,就可以带着她留下的遗藏,带着两路天人的境界离开此地,将一切都埋在开封,再无人知晓。”
郑怡半晌没有说话。
薛傍竹,到底在死前为薛寒梦考虑了多少?
当年她生下薛寒梦之后已经是油尽灯枯、武功尽废、日日咳血,可她还是强忍着痛苦,留下了如此多的手段,来确保薛寒梦的安全。
发掘出的真相越多,薛傍竹的形象在她的脑海中就越是具体……她也就愈发恨薛寒梦恨得牙痒痒。
半晌,郑怡才抬起头说道。
“大人,还有第三条后手是什么?”
“您方才说,薛傍竹这手段也是为了对付蓬莱门人,是什么意思?”
李淼笑道。
“你可还记得,昨日你想提剑出门寻人的时候,我对你说的话?”
郑怡点了点头。
“您说,将近五十年过去,幸存的蓬莱门人恐怕不会协助我向瀛洲报仇,或许见我找上门来,会对我出手……”
她猛地瞪大了眼睛。
“我明白了!”
“薛傍竹,就是您说的那种人……她并不想对瀛洲复仇,或者说,薛寒梦的安危在她心中,要远比对瀛洲复仇更加重要!”
“她留在外面的那些线索,只能防得住外人,却防不住蓬莱门人。”
“她留下了一道考验。”
郑怡沉声说道。
“首先,如果是蓬莱门人寻到了薛寒梦,那薛寒梦肯定会在他进来之前,告知薛傍竹死前留下的话。”
“如果此人实力足够,足以在瀛洲面前保住薛寒梦,那自然可以进来拿走她留下的遗藏。”
“而若此人实力不济,又没有在意薛寒梦的告诫,那他很可能就是像我这种,急于对瀛洲复仇的门人。”
“薛傍竹并不想薛寒梦被牵扯到瀛洲的事情里面,如果来的人有能力保护薛寒梦还好说,如果没有……那就一样会死在此处。”
“这,就是薛傍竹留下的第三道后手。”
说完之后,郑怡一声长叹,半晌都没有再开口。
时移世易,人心易变。
五十年过去,即便是当年从蓬莱逃出的门人,也早就被岁月雕琢成了另一个样子。
当年蓬莱灭门,薛傍竹是亲身经历者……对于郑怡来说,死的只有母亲;而对薛傍竹来说,死的是几乎所有同门、师长、亲朋。
可她依然做出了这种选择。
这让对同门一直抱着美好幻想的郑怡,如何不失望,如何不觉得颓丧呢?
李淼也无意去打断她的沉思,转身迈步走到了石室最里面的石壁旁,上下打量了一番,抬手在石壁上摸了摸,在与腰身齐平的高度上抽出了一个暗格。
里面躺着一本册子。
这册子是用羊皮硝制而成,经过数十年的存放,也只是边缘稍稍泛黄翘起。只是这羊皮毕竟不如纸张薄,这册子也不厚,约摸只有十几页的样子。
在册子的封面上,留下了薛傍竹用剑尖刻下的一句诗。
李淼扫了一眼,便撕下了封面,甩手扔到了郑怡面前。
“这薛傍竹,倒也没有你想的那般无情。”
郑怡伸手接下封面,一时不解,刚要开口询问,目光却扫过了那卷封皮。
她怔住了,伸手抚摸着封皮上的剑痕。
当年薛傍竹逃出蓬莱的时候,已经是两路天人的境界,剑法已经是举重若轻。但这封皮上的剑痕,却是每一道笔画,都超出了原本的格局,穿透了羊皮的背面。
即使隔着数十年的时间,郑怡也能感受到薛傍竹刻下这句诗的时候,手正在不住地颤抖。
她轻声念了出来。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
“薛傍竹,薛寒梦。”
“原来如此……”
郑怡鼻子一酸,将那卷羊皮捂在了胸口,仿佛终于解脱一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你没有忘记蓬莱。”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郑怡将那羊皮在手心中仔细展平,翻了过来,终于在背面找到了她想知道的东西。
“我知道你的名字了。”
“郑婉。”
而李淼也翻开了那卷册子的第一页,只是看了第一眼,他就陡然笑了出来。
在这册子的第一页上,只写了四个字。
“意境。”
“玄览。”
李淼叹道。
“她在死后留下了三条后手,保证薛寒梦的安全。”
“其一是彦凡,替她引导着江湖人去挖出‘不留行’。如果能干掉他最好,就算干不掉他,也能挖出自己的尸骨,引导着薛寒梦发现他的真面目,及早摆脱他的控制。”
“其二是薛寒梦自身。”
“她死前与薛寒梦交代此处的事情时,我估计‘不留行’就在旁边偷听着,而且薛傍竹也知道他在偷听。”
“所以她那些话,也是说给‘不留行’听的。”
“你想,‘不留行’知道她还留下了一处秘藏之后,会如何做?”
郑怡恍然道。
“他便不会急于对薛寒梦下黑手……而且他还会主动遮掩薛寒梦的身份,主动去为薛寒梦创造一个适合习武的环境,让她及早达成挖掘此处的条件!”
“薛傍竹,同样也在利用‘不留行’!”
李淼笑道。
“没错。”
“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薛寒梦在修成两路天人境界之前不会过来发掘此处,也不会告诉‘不留行’此处的秘密。”
“她死的时候,薛寒梦才只有十五岁,武功还未修成,心智也还不成熟,很难独自过活。”
“于是她就用此处的秘密做了一个诱饵,吊在‘不留行’的面前,让他替自己照顾薛寒梦。”
李淼走了几步,继续说道。
“以薛寒梦的资质,修成两路怎么也得二十七八了。”
“那时她岁数够了、心智成熟,武功也有了自保之力——‘不留行’也就没了价值。”
“以薛寒梦那个傻子的心智,如果彦凡没能成功,那她肯定已经对‘不留行’死心塌地。她来挖掘此处的时候,肯定也会带上‘不留行’。”
“而‘不留行’肯定会害怕薛傍竹在遗物中留下不利于他的说辞,估计会跟着薛寒梦一起进到此处,好趁薛寒梦不注意销毁证据。”
“那——他就死定了。”
“而薛寒梦,就可以带着她留下的遗藏,带着两路天人的境界离开此地,将一切都埋在开封,再无人知晓。”
郑怡半晌没有说话。
薛傍竹,到底在死前为薛寒梦考虑了多少?
当年她生下薛寒梦之后已经是油尽灯枯、武功尽废、日日咳血,可她还是强忍着痛苦,留下了如此多的手段,来确保薛寒梦的安全。
发掘出的真相越多,薛傍竹的形象在她的脑海中就越是具体……她也就愈发恨薛寒梦恨得牙痒痒。
半晌,郑怡才抬起头说道。
“大人,还有第三条后手是什么?”
“您方才说,薛傍竹这手段也是为了对付蓬莱门人,是什么意思?”
李淼笑道。
“你可还记得,昨日你想提剑出门寻人的时候,我对你说的话?”
郑怡点了点头。
“您说,将近五十年过去,幸存的蓬莱门人恐怕不会协助我向瀛洲报仇,或许见我找上门来,会对我出手……”
她猛地瞪大了眼睛。
“我明白了!”
“薛傍竹,就是您说的那种人……她并不想对瀛洲复仇,或者说,薛寒梦的安危在她心中,要远比对瀛洲复仇更加重要!”
“她留在外面的那些线索,只能防得住外人,却防不住蓬莱门人。”
“她留下了一道考验。”
郑怡沉声说道。
“首先,如果是蓬莱门人寻到了薛寒梦,那薛寒梦肯定会在他进来之前,告知薛傍竹死前留下的话。”
“如果此人实力足够,足以在瀛洲面前保住薛寒梦,那自然可以进来拿走她留下的遗藏。”
“而若此人实力不济,又没有在意薛寒梦的告诫,那他很可能就是像我这种,急于对瀛洲复仇的门人。”
“薛傍竹并不想薛寒梦被牵扯到瀛洲的事情里面,如果来的人有能力保护薛寒梦还好说,如果没有……那就一样会死在此处。”
“这,就是薛傍竹留下的第三道后手。”
说完之后,郑怡一声长叹,半晌都没有再开口。
时移世易,人心易变。
五十年过去,即便是当年从蓬莱逃出的门人,也早就被岁月雕琢成了另一个样子。
当年蓬莱灭门,薛傍竹是亲身经历者……对于郑怡来说,死的只有母亲;而对薛傍竹来说,死的是几乎所有同门、师长、亲朋。
可她依然做出了这种选择。
这让对同门一直抱着美好幻想的郑怡,如何不失望,如何不觉得颓丧呢?
李淼也无意去打断她的沉思,转身迈步走到了石室最里面的石壁旁,上下打量了一番,抬手在石壁上摸了摸,在与腰身齐平的高度上抽出了一个暗格。
里面躺着一本册子。
这册子是用羊皮硝制而成,经过数十年的存放,也只是边缘稍稍泛黄翘起。只是这羊皮毕竟不如纸张薄,这册子也不厚,约摸只有十几页的样子。
在册子的封面上,留下了薛傍竹用剑尖刻下的一句诗。
李淼扫了一眼,便撕下了封面,甩手扔到了郑怡面前。
“这薛傍竹,倒也没有你想的那般无情。”
郑怡伸手接下封面,一时不解,刚要开口询问,目光却扫过了那卷封皮。
她怔住了,伸手抚摸着封皮上的剑痕。
当年薛傍竹逃出蓬莱的时候,已经是两路天人的境界,剑法已经是举重若轻。但这封皮上的剑痕,却是每一道笔画,都超出了原本的格局,穿透了羊皮的背面。
即使隔着数十年的时间,郑怡也能感受到薛傍竹刻下这句诗的时候,手正在不住地颤抖。
她轻声念了出来。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
“薛傍竹,薛寒梦。”
“原来如此……”
郑怡鼻子一酸,将那卷羊皮捂在了胸口,仿佛终于解脱一般,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你没有忘记蓬莱。”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郑怡将那羊皮在手心中仔细展平,翻了过来,终于在背面找到了她想知道的东西。
“我知道你的名字了。”
“郑婉。”
而李淼也翻开了那卷册子的第一页,只是看了第一眼,他就陡然笑了出来。
在这册子的第一页上,只写了四个字。
“意境。”
“玄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最新章节,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最新章节,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