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九号楼的一层,精酿设备厂,这里有齐全的金属加工设备,不乏一些价值上百万的好东西。

  作为项目组中“不那么重要”的电机部分负责人,齐林从一开始的工作就是设计匹配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电机,按道理这个活应该由更具经验的翟达亲自负责,但考虑到精力分配问题,翟达还是交给了齐林。

  不会带团队,就只能干到死。

  而齐林也没有辜负希望,作为机械设计天才的他在初期摸爬滚打后,迅速上了正轨,在有意识的引导下进步飞速,翟达还提醒他有事儿没事儿去咨询许学军。

  在二人合力之下,根据规划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已经成功设计好了对应的电机结构,并且有许多独特的巧思。

  然后就遇到了新的问题:造不出来。

  “会长,能搞定么?”

  齐林有些紧张,会长已经拿着材料比划半天了。

  一身金工套装,好似厂里任何一个工人的翟达,只是专注的看着设计图:

  “放轻松点,很简单。”

  我搓过的精密东西多了,一个电机算什么。

  许学军撇撇嘴:“要不是我手有点老毛病,这点活轮得到他?”

  虽然许多结构都是直接采购,但也少不了需要特质化加工的地方,毕竟这是第一台样机,手搓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许学军手干不了精细活,齐林则是只会设计弄不了实操,最后还是得由翟达御驾亲征。

  等样机确定成功,技术参数总结之后,就可以批量订购了,有量支撑,大部分供应商都愿意定制化,毕竟电机主体算不上碳化硅电机的技术难点。

  翟达准备完成后,已经胸有成竹,开始在一楼各个设备间游走,有一些部件只需要修个边角,有一些则是从材料开始手搓。

  转子、定子、轴承、陶瓷材料、硅钢,都难不倒他。

  早在一年前,他的手搓精度就已经非常恐怖,现在他还有额外的帮助。

  由于光显就集成在锉削工作台上,在他人肉眼看不到的领域,还能用念动力微调。

  两相加成之下,翟达也很难描述自己的手搓水平,总之作一个电机原型机,绰绰有余。

  而且工作过程中,用念动力辅助手搓的熟练度,正在快速增加,好似有了第三只.不,是无数只手。

  上能补足力量,下能补足精度!

  没文化的拿到“念动力”也就是推来推去,或者打架互殴,有文化的已经融合在生产和科研中了。

  若不是身边有人,翟达恨不得工具漫天飘着干活,那场面一定很攒劲。

  人手相当于27轴,这个加成有多大可想而知,日后若更加熟练的掌握,能达到什么程度他也不敢想象。

  《魔术达人秀》还在最后的剪辑阶段,预计下周播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信徒”数量也自然增长到了三万多人,并且能力参数都有了不小的升级。

  仅仅三个小时,电机主体各部件就加工完成了,中间还抽空吃了个饭。

  齐林比对着桌面上尚未组装的金属部件,感觉每一个都精美标准,拿到检测仪器下校验,居然部分还超出了他的设计需求.

  许学军老脸板着,但嘴角却忍不住带了些笑意:“学着点吧,光会设计走不远的,手上要有功夫,你这娃娃脑子灵光的很,手不会笨的,就是没练过。”

  翟达的手艺是他在东阳县起手把手教的,虽然现在已经越来越看不懂,但不妨碍他自豪。

  师父的外孙,成长的很高,他虽然只是其中一小段的引路人,但也颇为欣慰。

  齐林抿了抿嘴,诚恳的对许学军说道:“许师傅我以后能来请教您么?”

  许学军没拒绝,不过还是习惯性嘴臭:“来我肯定不赶你,但笨我是要骂人的。”

  “没事儿!我习惯了.这段时间您也没少爆粗口..”

  许学军:

  翟达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正准备脱了橡胶围裙,一个身影犹犹豫豫的走了进来:“学长,我来了。”

  周墨抬头看着那巨大的倒吊树冠,不管是谁第一次都得懵逼,老榆虽然被翟达嘲讽“光吃不长”,但实际上本体也是变得粗壮了许多。

  刚来的时候,树冠直径大概七八米,现在已经接近十米,在室内看到这么独特的景致,新来者必须在一楼就交出自己的“卧槽”。

  然后二楼再交一次。

  翟达拍了拍手,招呼了一声:“你来的正是时候,等我换个衣服,我们一起上二楼进行下一阶段。”

  继而给齐林和许学军介绍道:“这是‘π’的新成员,代号‘小飞棍’。”

  周墨脸色一垮:“学长.是小飞侠。”

  “这是‘飞艇’齐林,你们都是飞字辈儿了,这是许师傅.”

  短暂的介绍了一下彼此,齐林对这个高考状元很好奇,隐隐也有了更多的危机感。

  研究院在快速成长,“π”被启用的人员越来越多,他很希望自己能如程墨那样占据先机,奈何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机会,碳化硅项目组里他也算不上重要。

  比如这个电机设计,其实许多都来自于会长的奇思妙想,而且是特别具体的奇思妙想。

  翟达换了一身装束,带着众人又马不停蹄的来到二楼。

  在这里,孙婷和葛巧巧正在等候。

  在长达近三个月时间里,项目组从熟练设备,到设计器件,再到确定参数,已经进行过无数次。

  数万元的衬底,早已经用了三打了,初期自然是都打水漂了,给德国供应商创造GDP去了,但后期越来越好,也积攒了一些符合要求的合格品。

  且不提周墨对二楼献上的第二句“卧槽”,目前这里的东北角是供给碳化硅项目使用的,包括三设备试验室。

  必须用昂贵设备的流程,都已经在哈工大完成,甚至连封装切割都已搞定,拿到这边来的是一个个功率模块。

  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一个个陶瓷方块,由“基板”和“芯片”集成。

  他们一直以来做的东西,只是里面芯片的部分(微米级,理解为集成电路也可以),从衬底沉积开始,一个四英寸的圆形衬底大概可以切割出来64个,而一个模块根据目前的设计需要16个。

  反倒是陶瓷基板方便,国产采购就行。

  这些模块都已经是经过测试的合格品,今日翟达的工作,是用他们代替传统原件,制作电机系统最主要的“逆变器”。

  这可不是个小盒子,六七公斤重,体积接近一箱“六个核桃”。

  是的,又是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搓过程,不过翟达可比一般的实验室人员要强多了,这大概就是许学军说的:

  有脑没手,处处掣肘,有手没脑,傻干到老。

  如果是只从“就业”的角度,和人打配合搞分工也成,但若是致力于开疆拓土,脑子和手都要有。

  原则上这活翟达自己做就行了,但为了加深大家的项目理解,翟达希望所有人都参观且学习。

  孙婷、葛巧巧、齐林、许学军包括周墨,都成了实验室里的学生,这里面除了许学军属于“手脑都有,但手被自己玩坏了”,其他人对实际操作都比较生疏。

  纸面上的名字、原理、公式,化作了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这种知识联动对所有人都助益颇多。

  逆变器的设计是翟达亲自完成的,之前就说过碳化硅电机并未更改传统电机逻辑,只是以有更高物理性质的碳化硅模块替代传统模块。

  这里面唯一的新人周墨并未出声,只是认真的望着翟达的背影,甚至有些出神。

  葛巧巧以为他紧张了,用胳膊肘顶了顶对方的大腿:“别怕学弟,会长不是那么严厉的人。”

  翟达头也不抬:“再交头接耳打屁股。”

  葛巧巧:

  怕什么.又不是没被打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装备系男神,重生08:装备系男神最新章节,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