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与现阶段感应电机拉出两个代差的强劲设备,诞生在了机械核心研究院的实验室里。

  当外面少数没走鸿图OS加班党听见隐约的欢呼声时,还没意识到又一个重磅成果诞生在了不远处。

  虽然距离量产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这台碳化硅电机还是具有相当高的技术价值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碳化硅功率器件、逆变器、电机结构的全自研,尤其是功率器件,项目组掌握的是从衬底外延开始,至成品的全流程。

  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哪一家发售了碳化硅功率器件,哪怕是价格昂贵的非量产版也没有。

  而有了碳化硅功率器件,它的应用可就不仅仅是车用电机了,甚至不仅仅是电机。

  这一系列闷头干活的成果,因为进度足够快,一路甚至没功夫去注册专利,毕竟一般的研究机构,可能其中一步就得好几个月乃至以年为单位。

  而在数位天才的齐心协力和翟达引导下下,他们是以“几步一个月”的速度在前进。

  为了确保成果能够被固定,接下来恐怕会进行一轮密集的专利追补,机械核心研究院没有设立专门的专利部门,而是外包给了一家有国资背景的公司。

  当初是由工信部介绍的,专门承接一些国内尖端技术相关专利服务,为各个研究所、实验室进行专利成果固化,包括海外专利,方便那些全是研究人员的小型机构专心于研发。

  可靠、专业、路子猛,有时特事特办,反应极快。

  当然如果数量大了,需要企业琢磨“专利布局策略”,可能还是得企业自己规划,毕竟每家企业的思路都不一样。

  项目组内部统计了一下,可以申请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达到了32个,毕竟每一步都是创新,如果拆分一下,八九十也是有可能的。

  这部分工作,将和后续技术整理共同进行,为日后的优化、简化提供支持。

  当天晚上,翟达找了一家营业到很晚的烧烤店,叫了足足两千块的“外卖”送到研究院,邀请所有还在的人一起吃。

  许多不明真相的鸿图项目组也加入了进来,不知道什么理由,跟着一起乐就完事儿了。

  葛巧巧抱着大油边嘎嘎啃,个子小的更不抗饿,身上满共没有几两脂肪,可是给她饿急眼了。

  小嘴油光发亮,不过心里想的还是项目的事儿:

  “会长,我觉得如果离子注入环节,设备温度和能级可以再高一点,应该能提升良品率的问题,温度如果在400-800°C,晶格损伤至少降低10%,均匀性也能提升。”

  “不过我查了一下,学校里面的已经是相当好的设备了,美国AMAT的,他们暂时没有新一代产品,不过提供了一个高温选配改装如果,我是说如果会长以后量产要采购,记得要选这个,虽然会贵200万。”

  翟达咬下一块黄花鱼:“用不着这么麻烦”

  我避他锋芒?

  “不过这种工艺上的设想很重要,你要整理好,日后都有用,可以先用其他方法验证可行性,作为技术储备。”

  葛巧巧点了点头,突然好奇道:“对了,咱能发论文么,我是说以研究院的名义?”

  翟达想了想:“暂时不行,发也是滞后性的。”

  论文透露的信息可比专利多多了,而且学术界的声望对企业来说,最多有点省广告费的作用。

  现阶段大可不必.

  虽然自身定位是技术人员,建立的企业也偏向技术,但翟达对传统学术界并不感兴趣。

  规矩颇多的同时,话语权也不在自家手上。

  一项技术能建立一个产业,百亿千亿的商业前景,还需要在乎你一个小小的英国杂志社?好像上了杂志三代沾光一样。

  《自然》有几个重装合成旅?

  在一个价值观上,可以奉若神明,不在一个价值观上,也可以路边一条。

  更何况研究院更直接。

  不在一个频道上。

  翟达总结道:“‘π’之前的论文悬赏依旧有效,你们若是感兴趣依旧能写能拿奖金,不过不要涉及研究院项目。”

  葛巧巧摆摆手:“哪里还有精力搞这个机会留给三级成员吧。”

  ————

  简单的吃了顿烧烤就算庆功,碳化硅项目组并未停滞,第二天就在这条注定深远的路上继续前行。

  首先就是样机需要继续反复运行,验证可靠性的同时收集数据,哪些地方不足要溯源思变,哪些地方牛逼要归因纳果。

  另外就是技术总结和工艺总结,不出意外的话第二台“微调”样机也快开始了。

  对了,还有名字,一个产品哪怕只是内部交流使用,也需要有型号名称,以免后续表述出现误区。

  大家讨论的时候五花八门的,有人说叫“π-1”,有人说叫“超能一号”,也有提议叫“硅王一号”这样抽象名字的。

  讨论后翟达采用了新人周墨的建议:最好将“路线特点”与“碾压参数”体现在名字上,方便更直观的传播信息,也方便直观的打人脸。

  最后,“电擎-15000”,命名了这款以汽车为假想应用场景的电机,前者表达路线,数字对应转速,并对以后的系列产品定了基调。

  另外,自研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也以“碳化硅-1”命名。

  比起帅气的名字,这样直接的方式更适合toB产品,也可以趁着行业领先,把最能代表技术方向的名字抢注了。

  翟达并未有将这两项成果藏一藏的意思,实业起步本就笨重缓慢,做事要有提前量。

  有些事儿等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做,实际上已经是晚了。

  第二天,翟达就将关于“碳化硅-1”、“电擎-15000”的技术概要,和那晚拍的视频,发给了工信部的卢勤俭卢部。

  不是现在就要什么,而是通个气。

  最早项目启动时,翟达是提过一嘴的,卢部那边脑子里有印象,但也只是有印象罢了,毕竟和研究院的上一个项目对比,跨度太大了,没指望短时间能出成绩。

  针对“机械核心研究院”,工信部的关注重点还是放在“鸿图OS”上,一个季度发展下来,一个小小的操作系统,可以说激活了脉络上的全部产业。

  从手机厂商高歌猛进,快速摆脱低端产能彻底拥抱智能手机,到各互联网企业找到了新战场,再到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针对鸿图生态的创业公司。

  就连手机贴膜行业,都得到了史诗级增长。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门,是被鸿图敲开的。

  销量在狂飙、股票在飞涨、并且开始有了品牌出海的迹象。

  可以这么说,鸿图目前自己营收一个月千万级,但撬动的产业规模却是千亿级。

  工信部一直在默默注视着这场变革,或支持、或约束,试图培育出更好的成果,在翟达没关注的地方,其实他们也做了许多工作。

  比如推动成立一些信息软件产业园,将“智能化产能”列为了手机通讯企业申请补贴的考核标准,联动银行给予小规模软件公司、游戏公司更多支持等

  所以.当卢勤俭看到那长达一个小时的视频,眼看着一帮年轻人一点一点组装起一台科技感十足的电机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小翟我知道你很快。

  但没想到你这么快!

  跨度这么大,我以为串台了呢!

  尤其是一边安装,还一边有画外音,每个人似乎都是技术能手,在自己的领域都能介绍两句,碳化硅器件怎么来的,逆变器原理是什么,电机外壳设计思路。

  这不单单是一个天才。

  这是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视频最后,电机发出嗡鸣,卢勤俭感觉心思也快速旋转起来。

  电机电机

  不,重点可能不是电机,而是碳化硅半导体。

  如果真的能落地量产,且成本足够低,恐怕又是一次对产业链的巨大赋能。

  不.哪怕成本不够低、产量不够大,也应该把这样的企业养着,哪怕用军工订单硬撑,也不能让他们死掉。

  转头看向一旁的秘书,卢部道:“看看最近的行程,有没有时间安排去一趟哈城考察,我想去机械核心研究院看一看。”

  上半年去过一次,下半年再去一次。

  最好以后每半年都得去一次。

  卢勤俭不由自主的这么想到。

  “卢部.可能要十二月了,下半个月会议很密集,都是关于‘十二五’的议题,一个都调不开”

  主要是会议太多了,自己是真的记不清。

  “十二五”是2011-2015,但实际上准备工作在“十一五”中期就已经开始了。

  上半年时,钱老提交了一份《关于‘十二五’产业发展的二三建议》,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上层还是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其中,翟达作为钱老的弟子,也留了个名字,当然光辉大部分都被老师掩盖了,在翟达崛起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翟达在里面只起了一个“代笔”的作用,毕竟钱老那把年纪了。

  卢勤俭将两件事联系起来想之后,突然脑子冒出一个想法。

  小翟不会是在以那份报告里的内容为指引吧?

  都要整一遍?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装备系男神,重生08:装备系男神最新章节,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