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的发售,顺利是正常的,毕竟文坛地位已经到这了。

  不过比起之前两本,这次营销方面要克制许多,这部作品毕竟承载着一些特殊意义,过度营销可能适得其反,甚至被包上了“娱乐化”的外衣。

  比如之前拿了多少奖、高考状元的身份、知名企业家的光环、和京大文学女神的隔空互动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次一概没有。

  “拐卖/丐帮”是社会真实现象,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被打扰,用力过猛,过犹不及。

  翟达只是用手机,在方便了许多的鸿图移动端应用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推文,表示新书发布,题材是全新挑战,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等。

  另外,申明了书中最后承诺,会如约兑现。

  资助方面,他很早之前就在取材过程中,联络了许多全国寻亲互助组织,届时根据各自的规模和困难程度打款即可。

  至于对涉及拐卖、丐帮案件的见义勇为奖励,则委托给了凤凰传媒集团,如之前所说,他不需要去分辨或全国调查,凤凰传媒也不需要,太蠢了。

  那边会关注全国各地的相关新闻,打电话求证各地警务部门后,予以现金奖励,由于这样的行为并不多见,会追溯过往三年的见义勇为者。

  作为国有企业,凤凰传媒这次也体现出了社会责任感,翟达的资助和奖励,他们将会一比一追加,要知道翟达的版税已经拿到了业界封顶的10%,他们相当于再贴6.6%。

  而出版的毛利只有10-15%(利润大头实际在渠道分销),接近于白忙活。

  有时国企很慢,很僵,甚至很烂。

  但不以利润为唯一目标的组织,在特殊情况下也能有着不同的抉择。

  至少凤凰传媒这次做的很够意思。

  由于翟达是在确定印刷数时就能拿到版税,也不用等销量反馈,首印版税100万左右,凤凰传媒扣留后贴同等数额,已经开始了资助工作,日后每次加印,照例执行。

  翟达本以为这次发书,会悄没声息的,惊不起太大浪花,但这种诚恳“写点什么、做点什么”的态度,却反而带来了许多关注。

  他一句话没说,却有不少媒体报道了这一事件,各地失孤寻亲者自发的宣传效果其实很一般,但对此类事件的报道助推着消息进一步扩大。

  在微博新推出的热搜榜上,直接登顶,大量书迷在翟达偷偷发书的微博下留言,表示要去支持。

  再加上最近泱市还在播放关于“碳化硅项目”的科技进展,翟达就好似有什么KPI似的,隔一段时间就会彰显无与伦比的存在感。

  不过他本人已经没工夫关注这些了,也就是每天听个销量数字。

  ————

  2010年的头几天,他都在陪着老师游走,偶有空闲就准备答辩和最后几门考试。

  他已经将老师想旁听自己答辩的消息,告知了学校。

  学校表示很淦啊不是,是很赞!

  这岂不是一个体现我们教学水平的良机!

  王春国校长高度重视,直接电话打了回来,了解了许多情况。

  对于钱老身体的变化惊讶暂且不提,一切以尽地主之宜为要务。

  考虑到钱老的行程安排,特地将答辩提前到了1月4日,也就是元旦节后第一天。

  钱老去了哈工程又如何?哈工程有钱老的学生么?

  这不还是要来哈工大看爱徒?

  这不得安排了哈工大教学成果展示一日游啊!

  另外答辩本身也提了一级,原本参与老师是一位教授两位副教授,毕竟是开小灶单独支摊,搞得太大张旗鼓也不好。

  现在原有老师的名额就不改了,显得太刻意,尤其是指派的那位指导老师,这个身份甭管水不水,哪怕只改了个格式,也不好换。

  但可以把校里院士都摇来,后面坐一排旁听,何愁显现不出我校的水平?

  到时候再点评几句,和钱老共讨一下学术发展,技术进步,岂不美哉!

  于是一系列安排就分发了下去。

  只是当接到通知的院士们,看到翟达论文内容后。

  不少人陷入了沉思。

  1月4日,答辩当天,翟达特地穿上了正装,显示出了端正态度。

  饶是有心理准备,但当他走进教室的时候,还是被里面满满当当三四十号人给镇住了。

  各种老院士、老教授、老资格、校领导放眼望去,一教室拼不出一片黑色的头顶。

  不知道还以为老年大学在搞重修呢!

  这架势.只能说好在自己卖萌卖的果断,跨年夜就和老师打过预防针,否则还真要紧张了呢。

  翟达进来后,一众脸熟的、不熟的大佬望了过来,不过大概是人多了反而不适合拉家常,居然没人来唠两句。

  只有翟达那位帮他修改格式的指导老师副教授,投过来一个复杂的眼神。

  没解读出来.

  毕竟两人也只见过两次面。

  翟达自顾自走到台前,连接电脑、打开论文文件,至于给教授们的纸质版,数量太多了,学校已经安排好了。

  大概十分钟后,钱老和校长一行终于完成了参观,有说有笑的进入教室。

  翟达本想起身帮老师推轮椅,没成想这个活根本轮不到他。

  一位70多岁的老院士,以比翟达这样经历过“高重力训练”的年轻人还快的速度,立刻冲了上来。

  “钱老,又见面了,我是李海明啊,98年我在座谈会上见过您,还和您聊过呢。”

  钱老双手合十,笑容满面的摇晃双手道:“你好,你好啊.”

  若是熟悉钱老的人就能看出来:这根本没记起来。

  “钱老,您身体好转了真是太好了,我是刘松,之前在科学院工作过。”

  “钱老您好,我是潭久”

  其实不难理解,这些看似垂垂老矣的大拿,对老师来说都已经是后辈了。

  若是不以一代人为判别,而以学术界十年为一代,那都是后辈的后辈。

  看似七十岁的老先生,也比钱老小了近30岁,都是徒孙徒重孙级别了。

  再加之近几十年钱老深居京北病榻,让教室里仿佛追星现场一般。

  人都有榜样,都有敬仰的目标,当初翟达成为钱老弟子就已经引起了学校震动,更何况本尊亲临?

  老师被团团围住,翟达在外面根本进不去,索性也就安心准备答辩。

  终于,长达十几分钟的热闹后,王校长主动出声喊停,教室才恢复了秩序,大佬们各自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钱老则被推到了前排侧面。

  这场答辩的配角“翟达”,才终于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轻咳一声,翟达微笑道: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和校领导,你们好,我叫翟达,来自材料学院材工一班,学号10821101,我的毕业论文题目为:碳化硅薄膜在气相/物理沉积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翟达的语速平缓、逻辑清晰,紧张是不可能紧张的,这东西确实对他来说很简单。

  时间长达25分钟,讲得还是比较细致的。

  就是内容嘛.只能说比一般本科生略高。

  翟达其实是问心无愧的,我只是要个毕业证罢了,又不是要顶五个师,如果和同期学生一起答辩,他这份说不定还能争夺一下“优秀论文”呢。

  但东西的好坏,是要看对比,就像一盘泡菜在韩国,可以称之为大菜,放在印度那更是珍馐,但你放在中国国宴上

  它甚至不配单独有个盘子。

  现在的情况很类似,因为老师到来,翟达这篇毕设,硬是被单独装在最华丽、最昂贵、最有牌面的盘子上,被端了上来。

  于是到了提问环节,短暂的沉默后,第一位教授一开口就惊为天人!

  “翟同学这篇论文可以说字字珠玑!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是我今年见过最好的毕设。”

  翟达笑容僵硬的在脸上,心道:今天才1月4号!不应该也是您今年第一天上班么

  夸的是不是有点硬?

  其实那位教授,也不完全是因为钱老在座,就脸都不要了。

  主要是人翟达才上过新闻,碳化硅方面问些实际问题,要是人家比自己还懂,岂不是反倒在校领导和钱老面前出丑?

  谁这么傻非得装一波?

  这种特殊情况,夸就完事儿了!

  大概是有了第一个样板,第二位大佬亦是找到了节奏:

  “确实优秀,论证过程紧密充实,引述部分详尽而不缺要点,不愧是填补我国多项技术空白的青年带头人。”

  第三位:“我观这论文,创新点缀,血肉充盈,处处透露着巧思啊!”

  第四位:“好啊,实在是好啊!”

  翟达咬着后槽牙,这尴尬的快抠出三室一厅了。

  他那答辩什么样,自己还不清楚么?

  于是看向老师,投去一个:“老师,我可没威胁他们”的眼神。

  老师也有些无奈,虽然翟达算不上学术界的人,本科答辩也确实不怎么重要,但这学术氛围.也不能难看成这个样子。

  于是轻声道:“各位评委可以提提问题,找找毛病嘛.要多交流,多沟通.”

  这下反倒是让人犯了难.要说亮点,几乎没有,但若说毛病,其实也没有。

  于是犹犹豫豫,半晌后一人突然道:“翟同学,这论文确实有一些小问题。”

  翟达眼前一亮:“您请说。”

  赶紧问吧,有来有回讨论两句,也就能宣告结束了。

  那位叫不上名的教授,指着正文第20页第四行的一小段道:“根据我多年经验,这个逗号应该错用了半角。”

  颇为严肃的点了点纸张,啪啪作响:

  “翟同学,规则无小事,也是态度的一部分,下次注意!”

  翟达:.

  下意识看向自己的“指导老师”.那位基本是在场除他外最年轻的人,其脖子和焊死了一样,低头看着手上的东西。

  好似格式不是他改的一样。

  “您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我为此郑重道歉.太不应该了!”

  ————————————

  看完了翟达的答辩,老师也就没有再多留的意思了,下午就打算坐上车,计划朝京北返回。

  不过这么远的路也不会一蹴而就,少不了路上停歇,也许会看看其他地方。

  这位刚刚脱离病榻的老人,在祖国大地上,有太多想要去看看的东西了。

  翟达推着老师的轮椅,缓缓朝着停车场走去。

  至于那虎头蛇尾的答辩,已经被二人抛到脑后了,师徒二人都清楚今天怎么回事,没必要多提。

  钱老缓缓道:“回京北后距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再出来可能要等开春了,小翟你什么打算,毕竟今天之后,你应该就算毕业了。”

  翟达为老师整理了一下围巾:

  “过年回东阳,这次有许多事要安排,但年后还是要回哈城的,搬迁和建厂都不是那么快能解决的,至少要下半年了。”

  “二来就是被毕业事宜严重拖累的量产问题,新闻都播过了,得要赶紧支棱起来,不然还以为我们吹牛呢。”

  “至于设备逆向自主化,有了老师的《论系统工程》,应该会顺利很多。”

  老师大概是认为翟达说的是从书中内容有所感悟,笑道:“会的,肯定会。”

  轮椅缓缓来到那辆考斯特前,这次意料之外的师徒相见,也即将结束了。

  分别前,翟达从书包里拿出一本《断指》,放在老人手上:“这是新作品,题材有些特殊,未必合您胃口,但若是有闲,您也可以打发时间用。”

  老师点点头,反手拍了拍翟达的手背:“你能成长的这么快,我很高兴,你能聚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我更高兴了”

  “加油吧,你们都年轻,大有可为。”

  看着远远驶去的车子,翟达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转头看向这座熟悉的校园。

  距离毕业,也就几天功夫,两门考试了,那时他就不再是一个大学生了。

  是一个彻底的,全身心投入的“社会人”了。

  带着一切的积累和成长,以及攒出来的家底对了,还有一个强大的团队。

  自己这本科阶段.

  还行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装备系男神,重生08:装备系男神最新章节,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