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果摊,就这么在仪表厂大门对面扎下根来。

  虽然第一天的时候搞得很不愉快,但第二天的免费西瓜,足够刷回所有好感,摊子上卖的也都改成了苹果、桔子一类耐放的东西,不会因为夏天很快就坏掉。

  王雪还多了个小喷壶,时不时喷水降温,不知是自己琢磨的还是孟涛教的,也有了点章法了。

  最受欢迎的还是冰镇饮料,比起水果卖的要快得多,哪怕到了下午基本就恢复了常温,学员们也不吝买一瓶。

  不知道是其他人也发现了好位置,亦或者干脆就是学员们的父母,很快又多了一些摊位。

  白天炎热的时候依旧是只有王雪一个人,不过到了晚上,就会多出一些小吃摊。

  卖炸串的,煎豆腐的,卷饼的,看那些专业化的“车摊一体”三轮,应该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城区那边转移战场来的。

  反倒是只有些水果和饮料的“王雪水果摊”没多少人,因为小吃摊也会顺手卖些饮料。

  孟涛每天都来,没有因为这里人多了而不满,只是一遍遍、一点点的优化“王雪水果摊”,从售卖种类,到手写招牌,还拿了个可录制话筒,给这个哑巴姑娘录了一些吆喝声。

  一到晚上,油烟味和食物香气格外明显,一副乡镇烟火气。

  只是每天早上,却又变成了一地油污,与纸屑竹签。

  尤其是一些油污脏水,直接倒在路边,夏天发酵一晚上,第二天门口全是泔水味道。

  翟达最后还是没干涉这种小事,而是让培训学校“校长”屈振出面,和这些摊贩交涉了一遍。

  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都要搞好,出了问题马路上不归他们管,但一个电话叫来城管还是很容易的。

  短时间来看,叮嘱还是有效的。

  七月初,几个年轻人跨过千里之遥,来到了这座散装北的小城。

  县道上,一辆破旧的出租车行驶在县道上,每过一个坑,减震系统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后座坐了一个高挑漂亮的年轻姑娘,好似和这条路、这破车、这县城都格格不入。

  “姑娘你是来工作的么?机械核心研究院?”

  高挑姑娘点点头:“是的呢大叔。”

  年仅21的大叔脸色一垮:“我才20出头!就是.保养的不好。”

  杨天天干笑一声:“那咱东阳的水土还挺养人的.”

  “哪里来的?”

  “沪上。”

  “嚯!研究院名气这么大?把沪上的大学生都招来了!”

  杨天天看着远处初具规模的大厦:“研究院以前也不在这,搬过来后怎么样啊?”

  “那你可问对人了,我可是翟总的直系学弟最近这东阳啊,可是要一飞冲天喽”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这个沪上来的精致女孩意外的很健谈,对什么都感兴趣,当然话题主要是围绕在研究院。

  毕竟作为“π”新一轮启用的天才,不出意外,她往后数年都是待在这了.

  精密仪表厂下了车,杨天天左右看了看,本来想熟悉一下地形的。

  结果除了一个水果摊,啥也没有.连熟悉地形的意义都没有,就迈开大长腿往里走去。

  这么漂亮的姑娘自然有人热情引路,一路被带到了主楼的某栋办公室,敲了敲门。

  “请进。”

  里面是一个简单的办公室,没有什么复杂高雅的装潢摆件,只能算收拾的整洁,地上几十年前流行的水磨石材质使其看着很复古。

  桌子后面正在忙碌的翟达抬起头,笑道:“杨天天对吧,请坐,抱歉没人手去接你们。”

  谎话,其实是故意的,算是一个小考验。

  “π”的组织愿景很高,但行事风格很落地,若以为是传说中“共济会”那样的调子,心里怕是会落差很大。

  杨天天赶紧道:“没关系没关系,翟总您忙。”

  这是世博会期间,在沪上发现的天才,正经大四毕业,且领域是很匹配的化学,翟达自然不会放过,一封邀请函发了过去。

  以机械核心研究院现在的声望,直接扭转了对方的原规划,在成为“π”成员后,也更进一步选择入职“研究院”。

  “对于‘π’的成员,我习惯大家叫我‘会长’,偶尔私下里直接叫代号也可以,我记得你的代号是”

  “风信子。”

  “对,很独特”

  翟达以双重身份和杨天天聊了许久,他既是会长、也是老板。

  天才都是问题儿童,不过这位有些正常到好过预期,落落大方,谈吐流畅,经了解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电视台工作,家教相当优秀。

  这次启用的“π成员”还有两位。

  一个是电子电气领域的天才,来自西交大的谢阳,代号“测电笔”。

  另一位是材料学领域的天才,来自京科大的唐晓峰,代号“晶格”。

  从他们自己取的代号就能看出男女不同的风格。

  男的更倾向于“帅气”和“指向性”,女的可能更愿意用自己喜欢但毫不相干的东西,比如孙婷的“草莓糖”也是.

  也许未来组织里会出现“皮卡丘”这样抽象的代号也不一定。

  当然,能否顺利启用,也和个人意愿、当下状态有关,并不是翟达呼之即来的,比如一些距离毕业尚遥远的,显然不可能原地肄业来上班。

  再比如一位清大的物理学天才研究生,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国继续深造。

  这很正常,“π”不是一个严苛的组织,而是网罗天才的俱乐部,大家因为共同的特性、仪式感、归属感聚集,但只有被启用后聚集在一起做具体的事情,才能称得上紧密。

  研究院的声望和“π”的特殊性加在一起,也有不够用的时候。

  对那位物理学天才,翟达送上祝福,并且表示如果国外遇到麻烦的事情,“π”也不是毫无触角,有情况可以随时沟通。

  甚至即便永远无法一起共事,等这些人自己斩头露角之后,说不定也能有别的“合作”。

  总之,这几天先后三人都到了,杨天天是最后一个,他们入职的是研究院而非碳化硅厂,不过短期内需要忙碌的事情都在这。

  大概聊了一个小时,也算冲刷了双方的陌生感。

  “你的宿舍是单间,算是‘π’成员的一点优待,对了,宿舍楼下就有一间‘迷雾酒馆’,你应该对此不陌生了。”

  杨天天惊喜道:“真的!?我超喜欢沪上那家!没想到东阳也有!”

  翟达笑了笑,“越达餐饮”的触角在往全国发展,主要城市保底一家是没问题的,也是“π”远程塑造格调、营造归属感的重要手段。

  东阳自然不会缺席,越达的精酿生意已经做了进来,虽然地方小量不大,但毕竟是未来老巢,吴越不会放弃的。

  ————

  7月8日,研究院彻底验收了“厂区一期”的一号厂房,也就是之前带大家去参观过的那栋。

  超净空气系统、各功能区域、水电布局都已达到设计需求,并且完成了数轮“深度清洁”。

  翟达开始抽身于培训工作本身,调度各方物资、设备的入场。

  所需东西早在半年前就订单下了,目前都在各供应商仓库里。

  下一步,就是进厂装机调试了,哈城的研究院也将启动第一轮人、物大搬迁,给日渐拥挤的红砖老厂房降降压力。

  那边真的已经达到设计极限了。

  不过,最重要的“大家具”,员工心目中的可爱萌妹子,翟达眼中高风险高回报的最强装备:【枪决老榆】,还没到动的时候。

  它要等环形总部初步成型,至少是中央圆形绿地搞定后再动。

  研究院的搬迁,将会持续近半年时间,直至老榆和“鸿图OS”项目组都来到环形总部大厦,不过那边也不会弃用,研究院和哈工大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那处希腊小镇般的原址,将会成为联合培养基地,在软件、半导体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也是研究院的大后方了,可以视为哈城分部。

  7月10日,“π”的成员们也相继完成了考试,率数十名哈工大应届生归来。

  研究院在东阳的人、物、力,都达到了现阶段顶峰,总人员达到了四百余人。

  各供应商、外采设备企业的技术人员也陆续抵达近百人。

  甚至,为了确保碳化硅厂顺利入厂、投产,县政府联合交通工部门、市政部门,成立了特别小组,一车车昂贵设备下了高速后,就会有熟悉本地路况的交警一路开道。

  还专门拆了五个限高杆,确保这些车辆尽可能少颠簸一些,哪怕只省去一公里也好。

  自“培训大业”后。

  新一轮“进厂投产战役”,正式开始。

  (根据大家建议,机院一路等称呼改为‘机核一路’,日后其他类似命名方式依此类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08:装备系男神,重生08:装备系男神最新章节,重生08:装备系男神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