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大赢家》也是买了改编权,原版叫《永不结束的游戏》,韩国版叫《率性而活》…”

  “我对翻拍没什么意见,最主要拍出属于自己的新意!我的电影也卖了很多翻拍权啊!”

  “现如今,我们的电影市场巨大,但是创意匮乏,于是满世界找各种成功的电影来翻拍…我觉得无可厚非嘛,好莱坞也一直这么干啊!”

  “翻拍…没有那么容易的,如果很简单,别人为什么不拍?嫌钱烫手?”

  “对,接下来要去拍摄《燃烧》!”

  “呃,主要剧情是根据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来的,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烧马棚》,再结合一点贫富差距还有年轻人的愤怒感…”

  “《烧仓房》收录于《萤》。原名为《萤,烧仓房及其他》,创作于1982年至1984年之间,1984年结集出版,是村上春树第三部短篇集,收有五个短篇,是村上篇数最少的短篇集…这个剧情其实很适合做成悬疑、犯罪片…我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觉得我最开始读村上春树的《烧仓房》时,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它如何跟随一个奇异的神秘事件,然后,我就想在整个故事中保持那种模棱两可的感觉…”

  “能透露一下制作成本吗?”

  “两千多万!”

  “啊?这么少?”

  “偏文艺的犯罪剧情片,市场预期最多也就一个亿票房,还是因为我主演…那我们的预算2000多万,不少了…”

  ……

  《燃烧》的成本很低…

  毕竟这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

  市场预期摆在这!

  做预算,一定是根据票房预期来的…

  不可能全都要。

  《燃烧》是一部冲奖电影,冲奖电影就不要指望能拿多少票房了!

  文艺片本身就是小众的!

  一个健康、良性的电影市场里,文艺片绝不会成为电影院里的主流。

  即便是法国电影市场,能占主流的也都是好莱坞大片。

  去年,法国票房前四:《神偷奶爸2》、《钢铁侠3》、《被解救的姜戈》以及《地心引力》…

  即便是本土电影,卖座的也是喜剧,类似《老师们》。

  即便是拿了戛纳金棕榈的《阿黛尔的生活》,法国本土票房也才839万美元…

  另外,法国票房市场,表现最好的是李小龙——华语片法国票房榜前十,李小龙独揽前四!

  《燃烧》,原时空全球票房没到1000万美元…

  最主要原因,没能在内地上映。

  按照沈言的预测,他这版《燃烧》内地票房应该能破亿,海外卖卖版权,应该能回本…

  为什么说应该?

  因为公关费用至少要花费500万美元!

  对了,这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有陈崇…

  就很讨厌!

  ……

  热芭提前二十天就进组了!

  《燃烧》这个剧本,一看就是好电影。

  主要讲述了依靠送货为生的业余写手李钟秀,某天偶遇了儿时的玩伴惠美,两人暗生情愫,至少钟秀对她暗生情愫…

  惠美在去非洲旅行之前将自己的猫咪拜托钟秀照顾,回国后,惠美将自己在非洲认识的新朋友——本,介绍给钟秀。

  本是同钟秀、惠美完全不一样的人,住在富人区的高级公寓,工作的内容就是玩,将嗑药当做消遣。

  钟秀逐渐感觉自己与惠美的距离越来越远,终于在一次争吵后钟秀永远失去了惠美的消息。

  而本则成为了钟秀所怀疑的对象。

  惠美的形象,整容、拜金、性开放。

  这些特点在剧本开头,没有任何虚实交汇的部分就明确给出了。

  惠美这类女生在现代非常普遍,她们收入不高,却维持着远超收入水平的消费,甚至债务缠身。

  她们愿意把为数不多的存款花在整容、旅行这种短期收益的投资上,也不愿意培养一技之长,掌握安身立命的根本。

  甚至她觉得自己跟本的共同语言更多一些。

  他们在同一时间段前往非洲旅行,相识于肯尼亚的机场,一度让惠美产生了双方处于同一世界的错觉,然而出国旅行对本而言只是“玩和工作没有区别”,对惠美来说却花费了几乎所有积蓄…

  最终惠美人间蒸发…

  对于惠美来说,她的悲剧下场早已注定,要么被变态富人当做玩物,要么欠下高额债务东躲西藏。

  就像那些欠下裸贷的年轻女孩一样,明明是即将绽放的花朵,却选择成为柴木,燃烧自己的人生。

  那这个角色就一点意义没有?

  确实有意义——因为惠美的形象,《燃烧》不被戛纳评委们待见,他们觉得这个女性角色不够独立!

  不够女性主义!

  然后,《燃烧》一奖未拿…

  其实,往深层次分析,惠美觉得自己是精神上的饥饿者,也就是富人,所以,她去了非洲旅游;

  她表演哑剧剥桔子,表演这个关键要心里忘掉这个橘子,要想自己很想吃…

  但她到底想不想吃呢?

  从事实上来讲,她的生活饥饿感大于精神饥饿…

  然后,热芭发了一堆自己对人物的见解…

  每一篇都好长,包括惠美的原生家庭、人物性格、职业…以及惠美对钟秀的看法隐射出她对生活、生命的看法…

  沈言最开始还认真看一下,后来就敷衍了…

  因为没有必要!

  是,演员的案头工作做的越详细越好,但很多时候,案头工作做好了,并不代表你能演出来!

  就好像很多流量们每结束一部戏,都会发文告别…

  矫情且大可不必。

  不想写没感觉就别硬憋,别找枪手写一堆华丽而空洞的文字,你的努力在角色上已经完成,不必靠戏外再去加戏!

  某演员发长文告别某个玛丽苏恋爱偶像剧…

  豆瓣评分3、4分…

  演它已经够丢人了居然还能憋出一篇小作文?

  不过沈言也没有直说,而是委婉的劝了一句‘我觉得你还是先看看剧本里最打动你的片段…然后对着镜子演出来!’

  “这是你选择剧本的方式?”

  “对!”

  然后热芭真的对着镜子演了一段跳舞的镜头,还发给了沈言…

  沈言看了一遍,评价:“我记得剧本里的惠美是脱光了再跳舞的…你这穿着衣服,不合格!”

  然后她回复:“你想看嘛?”

  沈言直接回了一句:“等我到丽江再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最新章节,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