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四特意叫隆科多来参会,肯定不是为了商量正经事,而是想告诉隆科多,您比我的亲舅舅,还要亲得多!
“四爷,十三爷,十五爷,请恕奴才抖胆直言,如果照此下去,只怕是富贵难保啊!”
尽管隆科多说得比较隐晦,可是,在座的人,谁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傅鼐不动声色的看了看隆科多,心说,隆老三,你以前总想脚踩几条船,还真以为这里的几位爷,都不知道么?
胤禑没看隆科多,这么多年的接触下来,他比谁都了解隆科多的尿性。
得志就张狂,这便是隆科多的本性。
“舅舅,您先坐嘛,喝口热茶再说,不急的。”老四是主人,他自然不可能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四仰八叉的靠在太师椅上的老十三,淡淡的说:“老隆啊,很多事儿,只能从长计议。”
隆科多还不知道老十三的厉害之处,他陪着笑脸说:“十三爷,有些事儿,也该提前布置了!”
这话说得格外的露骨,把隆科多的不臣之心,暴露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老十三对隆科多的主动投靠,尚存有极大的疑虑,很多隐私也就不可能告诉他了。
胤禑却心里有数,被老十四冷落的隆科多,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这年头的京城里,稍微有点见识的人,要么站老十四,要么挺老三,要么选老四。
将来最倒霉的肯定是,和谁都不亲的那批人!
在庙堂之上的斗争,不站队的人,不管谁上台了,都会被怀疑忠诚度的问题。
不过,隆科多的主动加入,客观上,确实给四爷党增添了不小的实力。
“老隆啊,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一切都看皇上自己的意思。”老十三把隆科多的妄言,不闲不淡的堵了回去。
隆科多毕竟是新入伙的,很需要立功,他厚着脸皮说:“那就让皇上传位给四爷!”
这算是异常露骨的不臣之心了!
康熙用人,有个很鲜明的特点:掌握朝政大权的重臣,一律不给兵权。与此相反,凡是掌握兵权的人,就不给参与大政的资格!
比如说,胤禑和隆科多,康熙不叫他们,他们就没资格参加御前决策会议。
老四揣着明白糊涂,故意打着哈哈说:“舅舅,汗阿玛想传位给谁,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隆科多没说话,却一直看着胤禑。
刚开始,除了胤禑之外,大家都没明白隆科多的意思。
很快,老四就明白了隆科多不敢说出口的潜台词:只要有胤禑的参与,再加上隆科多控制的三万步军镇场子,康熙即使再不情愿,也必须传位给老四。
胤禑顶着众人火辣辣的目光,却一直没吱声。
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
找准时机,用武力胁迫康熙传位给老四,这种犯忌讳的大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胤禑故意不说话,隆科多也不敢直接把话挑明了说,现场的气氛就很僵硬了。
老四毕竟聪明,他笑着问大家:“肚子饿了吧,席面已经摆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酒宴散去,隆科多今晚轮值巡夜,就先走了。
等隆科多离开之后,老十三斜歪在太师椅上,当面质问老四:“四哥,你怎么把这玩意儿叫来了?”
胤禑故意把头一低,免得老四向他求援。
老四笑着说:“只要隆科多还掌握着步军衙门,那就要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
老十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四哥,你的胆子真够大的,万一,他……”
老四满是自信的说:“大势如此,他只能加入我们!是吧,十五弟?”
胤禑点点头,说:“佟家人,从佟图赖开始,就是靠投机起的家,他们家一直都这样。”
“说实话,四哥,我信不过他隆老三!”
在场的人都知道,老十三和隆科多有旧怨,他看不惯隆科多,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年,一废太子之时,负责带队抓捕老十三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隆科多。
老电视剧里,非常戏剧化的改编了历史,把隆科多描绘成,异常尊重的老十三的聪明人。
实际上,因为老大想撬开老十三的嘴,顺势扳倒太子。
身为大爷党的隆科多,没少暗中帮着老大出力,让老十三吃了不小的苦头。
老十三的严重腿疾,因为耽误了治疗和换药,导致病情恶化了许多。
说起来,老十三的严重腿疾,那是因为,他殴打老三,被康熙罚跪了很久的结果。
老四用眼神向胤禑求助,胤禑不好继续装傻,只得轻咳一声,说:“十三哥,有隆科多的帮忙,咱们的胜算就更大了。不管怎么说,都要暂时笼络住他。”
干大事之人,必须以大局为重!
胤禑说的甚是有理,老十三也就不再说啥了!
老十四回京之后,俨然已是当朝太子的派头,无论他走到哪里,迎接他的都是阿谀奉承之声。
康熙连续三天召见了老十四,比较巧合的是,这三次都是胤禑当值。
以老十四的身份,他来畅春园陛见,必须由当值的御前大臣引导进清溪书屋。
“十四哥,请随我来。”胤禑抱拳拱手,十分客气的和老十四打招呼。
老十四看了眼胤禑,冷冷的说:“十五弟,有劳你前头带路。”
俗话说的好,话不投机半句多!
胤禑和老十四一向不和,他们即使是并肩而行,也是无话可说。
只是,令胤禑没想到的是,快到清溪书屋正门的时候,老十四忽然说:“十五弟,你真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胤禑听得懂老十四没有明说的潜台词,却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一脸茫然的望着老十四。
老十四略显得意的一笑,说:“不管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哥哥我都要奉劝你一句,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胤禑一听就知道了,老十四已经飘了!
和老十四打交道多年下来,胤禑心里非常明白,老十四人不坏,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但是,老十四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耳根子极软!
历史上的老十四,若是真有魄力,也不至于主动放弃兵权,回京奔丧了!
“十四哥,我只听汗阿玛的吩咐!”胤禑懒得应酬老十四,说的也是正确无比,却并无卵用的废话。
“四爷,十三爷,十五爷,请恕奴才抖胆直言,如果照此下去,只怕是富贵难保啊!”
尽管隆科多说得比较隐晦,可是,在座的人,谁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傅鼐不动声色的看了看隆科多,心说,隆老三,你以前总想脚踩几条船,还真以为这里的几位爷,都不知道么?
胤禑没看隆科多,这么多年的接触下来,他比谁都了解隆科多的尿性。
得志就张狂,这便是隆科多的本性。
“舅舅,您先坐嘛,喝口热茶再说,不急的。”老四是主人,他自然不可能说出大逆不道的话。
四仰八叉的靠在太师椅上的老十三,淡淡的说:“老隆啊,很多事儿,只能从长计议。”
隆科多还不知道老十三的厉害之处,他陪着笑脸说:“十三爷,有些事儿,也该提前布置了!”
这话说得格外的露骨,把隆科多的不臣之心,暴露得淋漓尽致。
说实话,老十三对隆科多的主动投靠,尚存有极大的疑虑,很多隐私也就不可能告诉他了。
胤禑却心里有数,被老十四冷落的隆科多,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这年头的京城里,稍微有点见识的人,要么站老十四,要么挺老三,要么选老四。
将来最倒霉的肯定是,和谁都不亲的那批人!
在庙堂之上的斗争,不站队的人,不管谁上台了,都会被怀疑忠诚度的问题。
不过,隆科多的主动加入,客观上,确实给四爷党增添了不小的实力。
“老隆啊,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一切都看皇上自己的意思。”老十三把隆科多的妄言,不闲不淡的堵了回去。
隆科多毕竟是新入伙的,很需要立功,他厚着脸皮说:“那就让皇上传位给四爷!”
这算是异常露骨的不臣之心了!
康熙用人,有个很鲜明的特点:掌握朝政大权的重臣,一律不给兵权。与此相反,凡是掌握兵权的人,就不给参与大政的资格!
比如说,胤禑和隆科多,康熙不叫他们,他们就没资格参加御前决策会议。
老四揣着明白糊涂,故意打着哈哈说:“舅舅,汗阿玛想传位给谁,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隆科多没说话,却一直看着胤禑。
刚开始,除了胤禑之外,大家都没明白隆科多的意思。
很快,老四就明白了隆科多不敢说出口的潜台词:只要有胤禑的参与,再加上隆科多控制的三万步军镇场子,康熙即使再不情愿,也必须传位给老四。
胤禑顶着众人火辣辣的目光,却一直没吱声。
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
找准时机,用武力胁迫康熙传位给老四,这种犯忌讳的大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胤禑故意不说话,隆科多也不敢直接把话挑明了说,现场的气氛就很僵硬了。
老四毕竟聪明,他笑着问大家:“肚子饿了吧,席面已经摆好了,咱们边吃边聊?”
酒宴散去,隆科多今晚轮值巡夜,就先走了。
等隆科多离开之后,老十三斜歪在太师椅上,当面质问老四:“四哥,你怎么把这玩意儿叫来了?”
胤禑故意把头一低,免得老四向他求援。
老四笑着说:“只要隆科多还掌握着步军衙门,那就要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
老十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四哥,你的胆子真够大的,万一,他……”
老四满是自信的说:“大势如此,他只能加入我们!是吧,十五弟?”
胤禑点点头,说:“佟家人,从佟图赖开始,就是靠投机起的家,他们家一直都这样。”
“说实话,四哥,我信不过他隆老三!”
在场的人都知道,老十三和隆科多有旧怨,他看不惯隆科多,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当年,一废太子之时,负责带队抓捕老十三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隆科多。
老电视剧里,非常戏剧化的改编了历史,把隆科多描绘成,异常尊重的老十三的聪明人。
实际上,因为老大想撬开老十三的嘴,顺势扳倒太子。
身为大爷党的隆科多,没少暗中帮着老大出力,让老十三吃了不小的苦头。
老十三的严重腿疾,因为耽误了治疗和换药,导致病情恶化了许多。
说起来,老十三的严重腿疾,那是因为,他殴打老三,被康熙罚跪了很久的结果。
老四用眼神向胤禑求助,胤禑不好继续装傻,只得轻咳一声,说:“十三哥,有隆科多的帮忙,咱们的胜算就更大了。不管怎么说,都要暂时笼络住他。”
干大事之人,必须以大局为重!
胤禑说的甚是有理,老十三也就不再说啥了!
老十四回京之后,俨然已是当朝太子的派头,无论他走到哪里,迎接他的都是阿谀奉承之声。
康熙连续三天召见了老十四,比较巧合的是,这三次都是胤禑当值。
以老十四的身份,他来畅春园陛见,必须由当值的御前大臣引导进清溪书屋。
“十四哥,请随我来。”胤禑抱拳拱手,十分客气的和老十四打招呼。
老十四看了眼胤禑,冷冷的说:“十五弟,有劳你前头带路。”
俗话说的好,话不投机半句多!
胤禑和老十四一向不和,他们即使是并肩而行,也是无话可说。
只是,令胤禑没想到的是,快到清溪书屋正门的时候,老十四忽然说:“十五弟,你真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胤禑听得懂老十四没有明说的潜台词,却故意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一脸茫然的望着老十四。
老十四略显得意的一笑,说:“不管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哥哥我都要奉劝你一句,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啊!”
胤禑一听就知道了,老十四已经飘了!
和老十四打交道多年下来,胤禑心里非常明白,老十四人不坏,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但是,老十四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耳根子极软!
历史上的老十四,若是真有魄力,也不至于主动放弃兵权,回京奔丧了!
“十四哥,我只听汗阿玛的吩咐!”胤禑懒得应酬老十四,说的也是正确无比,却并无卵用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