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府。
“夫君,听说今天在朝堂上,刘大人向你发难了?”
书房内,姜云坐在里面歇息,许素问则在旁边给他揉着肩,她微微皱眉,说道:“你说刘大人这好端端的,怎么盯上你了,他可是京城出名的又臭又硬,不近人情。”
姜云拍了拍她的手,笑着说道:“这件事,说起来倒怪不得刘大人,刘大人这样真正的清流,我还是颇为钦佩的。”
这倒是姜云的实话,虽然刘不复今天在朝堂上拿着自己的检举材料,检举自己。
但姜云却并没有仇视对方的想法,因为刘不复真的很纯粹的一个人。
只是因为手中的那份检举材料,而非私人恩怨。
不过想到这,姜云也明白,那些东西,也不是刘大人能弄到的。
刘大人要是有这神通,整个京城上下,文武百官,早被他折腾一遍了,还等得到自己?
姜云深吸一口气,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听完以后,许素问坐到一旁,倒是很快的便道:“是太子殿下?”
“眼下朝堂上下,能如此快收集到这些东西,并且还想对付我的,能是谁?”姜云淡淡一笑,说道:“大皇子殿下最后来见过我一面。”
“今日那些文官见我的眼神,格外亲热,明显是将我当成自己人了,他们不可能来坑我。”
“勋贵武将,有许小刚在,加上我自己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也没人敢对付我。”
“思来想去,便只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了。”
许素问沉默了片刻后,问:“夫君,涉及到此中争夺,便没了退路。”
“但对付太子,不能动杀手,这是底线。”
许素问了解姜云的性格,一向办事都有些出格,万一姜云真整出个怒斩太子的事来,姜府也就完了。
“我没那么冲动。”姜云整理了一下,衣服,思索一番道:“对了,巧巧不是在仁义学宫吗,一直说要去拜访,还没来得及,明日一早,你陪我一起去仁义学宫走走?”
“啊。”许素问有些奇怪的看着姜云,忍不住说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学宫……”
说到这,许素问停下来,因为她仿佛明白了姜云的想法。
什么人最支持大皇子萧景知?
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为何支持萧景知?
因为他们所信奉的乃是儒道,嫡长子之传统,乃是儒家根深蒂固之事。
五大学宫,是天然支持正统嫡子论的。
……
次日清晨,姜府一架马车,缓缓驶向仁义学宫。
“哥,你今天可算是得了闲,还能送我去学宫呢。”姜巧巧手中拿着两块肉饼,美滋滋的吃着,到学宫入读后,大多数时候都是许素问陪着前往学宫。
到后面熟悉后,便是姜巧巧独自乘坐马车前往,她知道姜云忙,也不好意思让姜云送。
不过来了京城后,姜云的事情便层出不穷,她总是想多让哥哥陪着。
许素问则在旁边笑着说道:“你要喜欢,只要你哥没事,便让他送你。”
姜云笑着点头,随后问道:“在学宫之中读书,感觉怎么样?”
“嘿嘿。”姜巧巧摸了摸头顶儒帽的小黑,说道:“我刚入读时,那些学员们待我不算友善。”
“都说什么女子怎能进圣人之学的场所,后来嫂嫂知道以后,堵了私下埋汰我的那几个学子,好好的教育了一顿。”
姜云愣了一下,看向旁边的许素问:“还有这事?你还能教育人?”
许素问抬起拳头:“京城多少达官贵人的子弟都让我教育过。”
姜巧巧嘻嘻一笑:“后来他们知道嫂嫂是镇国公府的人,就不敢埋汰我了,后来我拜了方大儒为师,方大儒又教导了我诸多儒家知识……”
“前段时间,咱们学宫还进行了书法比试,我得了第三名呢。”
姜云微微一愣,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许素问:“我妹的书法能得第三名?”
许素问笑着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小声给姜云说:“第一名是吏部尚书的侄子,第二名是睿亲王的次子……”
拼关系呢……
姜云呵呵一笑:“那咱家巧巧能第三也不错了。”
姜巧巧继续说着:“以前本还不觉得,可真读了书,才知道哥哥以前的艰辛,原来读书,真的比天天缝缝补补的干活要辛苦得多哩。”
“干活每天闷着头做就行了,可读书,每天光是那厚厚的书本,都让人头疼。”
“还好我也不笨,勉强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
一路上,姜巧巧不断给大哥说着读书的趣事。
一行人也来到了仁义学宫的大门。
虽然姜云此前来过一次仁义学宫,但却是直接飞进去的。
仁义学宫的大门,颇高,上面还写着两个字,名为仁义二字。
此刻,学宫门外,倒是停靠着不少马车,颇为热闹。
能进学宫的,当然很多权贵子弟,但大多数,是真有读书天资,从全国各地挑选而来。
只不过这些家境普通的学子,一般都是住在学宫内的学舍。
能在能成走读的,基本上条件都不差。
姜云这次来,也没准备低调,最起码,得让自己拜访学宫之事传开。
所以他直接带着姜巧巧和许素问走下马车。
一瞬间,不少目光都朝着姜云这边看了过来,姜云这架马车可不便宜,是镇国公府给许素问的陪嫁。
上面甚至镶嵌着不少宝石点缀。
在来学宫的马车之中,也算最贵的一架。
诸多学子的目光,瞬间落在他们身上。
“那是姜巧巧吧?”
“她哥可是东镇抚司的姜云。”
“哼,锦衣卫的人罢了。”
“你小点声,看到她旁边的人没,那估计就是姜云,不过相貌倒是平平……”
众多学子低声议论着,姜云则领着姜巧巧和许素问,大步走入学宫之中。
很快,学宫门口的看守,便走了过来:“不好意思,若是学子亲人,送到门口便可,不能入内。”
“东镇抚司姜云,前来拜访方大儒。”姜云大声的说道:“还请通报一声。”
“镇抚司姜云?”
此人见状,微微一怔,说了一句稍等后,便迅速转身入内。
姜云倒是平静的等候在门外,让不少学子都看到这一幕。
很快,看守便赶来,恭敬的说道:“姜大人,方大儒请您去一趟。”
“走吧。”
进入学宫,和上次来倒是相差不大,不过学宫内的学子更多,此时正排着队在食堂领取早餐。
姜云则和姜巧巧,许素问,直接往学宫后面而去。
很快,便来到了一处幽静清修的小院。
看守领着众人来到此地后,便退下。
姜云上前一步,说道:“学生姜云,前来拜见方大儒。”
姜云有秀才功名,在大儒面前,自然得称学生。
门缓缓打开,方大儒亲自开门,看向姜云后,则是缓缓道:“姜大人这个节骨眼来,可是要害我学宫啊。”
“夫君,听说今天在朝堂上,刘大人向你发难了?”
书房内,姜云坐在里面歇息,许素问则在旁边给他揉着肩,她微微皱眉,说道:“你说刘大人这好端端的,怎么盯上你了,他可是京城出名的又臭又硬,不近人情。”
姜云拍了拍她的手,笑着说道:“这件事,说起来倒怪不得刘大人,刘大人这样真正的清流,我还是颇为钦佩的。”
这倒是姜云的实话,虽然刘不复今天在朝堂上拿着自己的检举材料,检举自己。
但姜云却并没有仇视对方的想法,因为刘不复真的很纯粹的一个人。
只是因为手中的那份检举材料,而非私人恩怨。
不过想到这,姜云也明白,那些东西,也不是刘大人能弄到的。
刘大人要是有这神通,整个京城上下,文武百官,早被他折腾一遍了,还等得到自己?
姜云深吸一口气,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听完以后,许素问坐到一旁,倒是很快的便道:“是太子殿下?”
“眼下朝堂上下,能如此快收集到这些东西,并且还想对付我的,能是谁?”姜云淡淡一笑,说道:“大皇子殿下最后来见过我一面。”
“今日那些文官见我的眼神,格外亲热,明显是将我当成自己人了,他们不可能来坑我。”
“勋贵武将,有许小刚在,加上我自己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也没人敢对付我。”
“思来想去,便只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了。”
许素问沉默了片刻后,问:“夫君,涉及到此中争夺,便没了退路。”
“但对付太子,不能动杀手,这是底线。”
许素问了解姜云的性格,一向办事都有些出格,万一姜云真整出个怒斩太子的事来,姜府也就完了。
“我没那么冲动。”姜云整理了一下,衣服,思索一番道:“对了,巧巧不是在仁义学宫吗,一直说要去拜访,还没来得及,明日一早,你陪我一起去仁义学宫走走?”
“啊。”许素问有些奇怪的看着姜云,忍不住说道:“你怎么突然想起学宫……”
说到这,许素问停下来,因为她仿佛明白了姜云的想法。
什么人最支持大皇子萧景知?
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为何支持萧景知?
因为他们所信奉的乃是儒道,嫡长子之传统,乃是儒家根深蒂固之事。
五大学宫,是天然支持正统嫡子论的。
……
次日清晨,姜府一架马车,缓缓驶向仁义学宫。
“哥,你今天可算是得了闲,还能送我去学宫呢。”姜巧巧手中拿着两块肉饼,美滋滋的吃着,到学宫入读后,大多数时候都是许素问陪着前往学宫。
到后面熟悉后,便是姜巧巧独自乘坐马车前往,她知道姜云忙,也不好意思让姜云送。
不过来了京城后,姜云的事情便层出不穷,她总是想多让哥哥陪着。
许素问则在旁边笑着说道:“你要喜欢,只要你哥没事,便让他送你。”
姜云笑着点头,随后问道:“在学宫之中读书,感觉怎么样?”
“嘿嘿。”姜巧巧摸了摸头顶儒帽的小黑,说道:“我刚入读时,那些学员们待我不算友善。”
“都说什么女子怎能进圣人之学的场所,后来嫂嫂知道以后,堵了私下埋汰我的那几个学子,好好的教育了一顿。”
姜云愣了一下,看向旁边的许素问:“还有这事?你还能教育人?”
许素问抬起拳头:“京城多少达官贵人的子弟都让我教育过。”
姜巧巧嘻嘻一笑:“后来他们知道嫂嫂是镇国公府的人,就不敢埋汰我了,后来我拜了方大儒为师,方大儒又教导了我诸多儒家知识……”
“前段时间,咱们学宫还进行了书法比试,我得了第三名呢。”
姜云微微一愣,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许素问:“我妹的书法能得第三名?”
许素问笑着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小声给姜云说:“第一名是吏部尚书的侄子,第二名是睿亲王的次子……”
拼关系呢……
姜云呵呵一笑:“那咱家巧巧能第三也不错了。”
姜巧巧继续说着:“以前本还不觉得,可真读了书,才知道哥哥以前的艰辛,原来读书,真的比天天缝缝补补的干活要辛苦得多哩。”
“干活每天闷着头做就行了,可读书,每天光是那厚厚的书本,都让人头疼。”
“还好我也不笨,勉强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
一路上,姜巧巧不断给大哥说着读书的趣事。
一行人也来到了仁义学宫的大门。
虽然姜云此前来过一次仁义学宫,但却是直接飞进去的。
仁义学宫的大门,颇高,上面还写着两个字,名为仁义二字。
此刻,学宫门外,倒是停靠着不少马车,颇为热闹。
能进学宫的,当然很多权贵子弟,但大多数,是真有读书天资,从全国各地挑选而来。
只不过这些家境普通的学子,一般都是住在学宫内的学舍。
能在能成走读的,基本上条件都不差。
姜云这次来,也没准备低调,最起码,得让自己拜访学宫之事传开。
所以他直接带着姜巧巧和许素问走下马车。
一瞬间,不少目光都朝着姜云这边看了过来,姜云这架马车可不便宜,是镇国公府给许素问的陪嫁。
上面甚至镶嵌着不少宝石点缀。
在来学宫的马车之中,也算最贵的一架。
诸多学子的目光,瞬间落在他们身上。
“那是姜巧巧吧?”
“她哥可是东镇抚司的姜云。”
“哼,锦衣卫的人罢了。”
“你小点声,看到她旁边的人没,那估计就是姜云,不过相貌倒是平平……”
众多学子低声议论着,姜云则领着姜巧巧和许素问,大步走入学宫之中。
很快,学宫门口的看守,便走了过来:“不好意思,若是学子亲人,送到门口便可,不能入内。”
“东镇抚司姜云,前来拜访方大儒。”姜云大声的说道:“还请通报一声。”
“镇抚司姜云?”
此人见状,微微一怔,说了一句稍等后,便迅速转身入内。
姜云倒是平静的等候在门外,让不少学子都看到这一幕。
很快,看守便赶来,恭敬的说道:“姜大人,方大儒请您去一趟。”
“走吧。”
进入学宫,和上次来倒是相差不大,不过学宫内的学子更多,此时正排着队在食堂领取早餐。
姜云则和姜巧巧,许素问,直接往学宫后面而去。
很快,便来到了一处幽静清修的小院。
看守领着众人来到此地后,便退下。
姜云上前一步,说道:“学生姜云,前来拜见方大儒。”
姜云有秀才功名,在大儒面前,自然得称学生。
门缓缓打开,方大儒亲自开门,看向姜云后,则是缓缓道:“姜大人这个节骨眼来,可是要害我学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