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的大司马府内,依然是一片纷扰之声。
暗间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司马乂驱车硬闯入阊阖门之际,他们见不可阻拦,便果断放弃宫门,第一时间前往大司马府传讯。当消息传到司马冏耳旁时,一切才刚刚过去两刻钟。
可传讯的速度虽快,却无助于大司马府快速决策。当司马冏得知消息,从床榻上惊醒,继而更衣下榻,令幕僚们前来商议时,霸府庞大的坏处终于显现了出来。由于位高权重身兼重职,大部分大司马府幕僚并没有居住在府内,而是散居在城中各处。因此,在短时间内,众幕僚难以迅速抵达府内议事。
而司马冏难以独自做出决策,竟硬是在等到第一批幕僚赶来后,才开始商讨对策,此时距离司马乂入宫,已经过了四刻钟,东海王司马越已公然在千秋门与神武门之间放火,使得他们丧失了第一时间入宫的机会。
第一批赶来的幕僚一共三人,分别是董艾、葛旟、荀闿,都是司马冏极为信任的幕僚。
董艾见司马冏尚未下定决心,第一时间就说道:“殿下,长沙王这是要与我们决一生死,不能迟疑了,请交给我数千兵马,我们要抓紧时间入宫!切不能让他掌握天子!”
荀闿却在一旁说道:“带兵入宫,是否太招摇了?恐怕会世人所讥吧?”
葛旟闻言,立刻在一旁骂道:“牧猪奴!都什么时候了?还怕别人闲话?长沙王都在宫门放火了!他们这个架势,是冲着要我们命来的!现在的做法,只有拼命!”
司马冏本来还有几分举棋不定,但听他们的话语,立刻就找到了主心骨,连连道:“对!对!我这就派兵!”
可时机就是这样,稍纵即逝,一旦丢失,就难以再找回了。
司马冏让董艾点兵,继而试图带兵入宫。可此时距离司马乂发动政变,已经过去了近半个多时辰,除去燃烧的神武门、千秋门外,其余所有宫门业已关闭,根本没有正常入宫的道路。
面对这种局面,董艾事先根本没有准备破门的工具,就连最起码的云梯也没有。他们想要入宫,就只有在宫外叫门。可无论他们在宫门外如何叫嚷,又是利诱又是威胁,宫内的侍卫回复就是一句:“天子有诏,封锁宫门,未有天子特许,任谁也不得出入!”
此时距离司马乂入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也就是卯时一刻。因为深冬的缘故,天色还未转亮,但大部分洛阳居民都已经醒来。雪片铺天盖地,却遮不住城北的喧嚣之声。
有经验的洛阳百姓都反应过来,这是政变发生的声响。自武皇帝驾崩以后,这已经是洛阳发生的第四次政变了,他们已非常熟悉。也不用等待朝廷颁布戒严令,他们已自觉锁上了门窗,用水缸抵住大门,然后在屋内小心翼翼地祈祷,等待这次政变的结束。
百姓的这种安静,反而更显示出叫门齐军将士的无奈。
无奈之下,董艾只能先令将士围堵在宫门前,然后火速赶回大司马府,和司马冏报告此事。
与此同时,司马冏也终于得知了司马乂在云龙门整军的事迹,两条消息一起报告上来,令他大为恼火,一时竟拔剑出鞘,对着桌案乱斫,将其斩为数块。
他对着众人道:“一时不慎,竟然养虎遗患!早知今日,当时就该在会上砍了他!”
司马冏又想起刘羡,更是恨恨道:“这里面必有刘羡的谋划!亏我如此重用他!若抓到他,我必割了他的舌头,切了片泡酒!”
只是言语无助于挽回颓势,想要扭转局面,必须要用刀兵说话。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大司马府的幕僚们多到齐了,但也有一部分不知去向。虽然无人提起缘由,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部分人定然是觉得齐王大势已去,所以不愿前来,要和司马冏划清界限。
这更催生了司马冏的焦躁情绪,胡乱发泄了一通后,他的思绪更加紊乱,原本就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更是什么办法都想不到了,只要再和幕僚们问计:“情势如此,谁能助我入宫,夺回陛下?!”
众人一阵沉默,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预料到如此恶劣的情况,自然也无法产生对策。
还是董艾说道:“大司马,此事长沙王定然是谋划已久,宫内有他们的内应!即使入宫,局势也不在我们掌握之中了,我们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
听到“最坏的打算”几字,司马冏面色一沉,他低声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恐怕我们顾不上许多了,长沙王既然掌控了宫卫,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董艾手指北方,说道:“只靠府上这些兵马,恐怕已经不够用了,我们要把城外的外军给调过来,必要之时,恐怕还要把邙山和河南的守军也撤回来!”
在座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现在距离河间王宣战已经过了二十余日,河间王的前锋都已然抵达新安一线。可不知何种缘由,征西军司在发现齐王的河南守军后,竟然没有率先进军,而是等待什么般,在新安止步不前。但这已足以让大司马府紧张,这些时日,他们多在讨论应对的对策,怎料董艾竟主张将外军撤回来!
记室督曹摅当即反对道:“切不可如此行事!调动外军入城,一旦李含率军打过来,我们该如何抵挡?”
这引得同僚附和一片,比起城内掌握了部分禁军的长沙王,他们更畏惧已经兵近京畿的关西大军。
然而董艾却管不了这么多了,他当即顿足大骂道:“你们这群腐儒!都这个时候了,还有空关心其他吗?长沙王在这城内起兵,要挟天子,人心惶惶,一旦真打起仗来,我们哪里还守得住洛阳!”
“当务之急,就是要夺回天子,事后这洛阳不要也罢,我们本来就是要撤回许昌去!”
可这仍让司马冏犹豫不决,他问道:“若是西军趁机攻击洛阳,又该如何?”
董艾道:“来打就来打,大军聚集一处,大不了决一生死!”董艾知道司马冏性情软弱,干脆激他道:“当年那个倡义天下,率先讨赵的齐王哪里去了?如果不敢杀敌,为什么不早日退位让贤呢?!”
至此,司马冏终于定下了调动外军入城的决心,他命令平阴公卫毅到宣武场去调动外军,令他将河南以及邙山的军队尽数调回洛阳城内。
可调动也需要时间,在等待的时间内,司马冏仍然要有所作为。
董艾计议道:“不论如何,我们还是要设法打入宫中,不能任由长沙王在宫内为所欲为。他们放火烧门,这么大的雪天,他们能烧到几时?早晚是要厮杀的。”
于是他自告奋勇说:“大司马,我先去进攻宫门,您立刻派人去武库调来弓弩兵器,武库内存箭何止百万?我们就是用弓矢堆,也能堆死他们!”
得到司马冏应允后,董艾又风一般离开府邸,让大司马府的众人面面相觑。司马冏也没有更好办法,于是就令小黄公路秀前往武库,按照董艾的办法征调箭矢。
结果又是令他大惊失色,不到半个时辰,路秀便派人来传信说,武库竟然也被人占领了。里面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千余人,见面便对他带领的将士放箭。由于身居武库,这群人放箭毫无节制,不用瞄准就对着空中乱射,箭矢一支接着一支,在风雪中宛如飞鹄,劈头盖脸地落下来,竟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这又是一则噩耗,接二连三的噩耗,几乎令司马冏快要崩溃。他现在连发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双手抱头,在桌案上久久不语,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他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抬起头,茫然地望着一旁香炉上缭绕的香烟,好像混没有意识到身边还有人似的。
有幕僚甚至看到,这位齐王殿下凝视着浊烟的同时,眼角竟然渗出几滴泪水,全身又似乎软绵绵的,如同虚脱了一般。
葛旟见此情形,立刻走到司马冏身前,给他予以遮掩,低声说道:“殿下,一切都还有转机,绝没有到放弃和承认失败的时刻!”
司马冏低声道:“事败至此,全是我无能的过错,又何必连累大家呢?”
谁知葛旟听到后,忽然抬高声量道:“殿下,您怎么能这么说?公道自在人心!当今天下,亲王之中,难道还有哪位比您更顾全大局吗?!”
“武皇帝去世,至今已经快十五年了。朝廷这么多权臣来来往往,谁心里有社稷,谁心里没社稷,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您或许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论公心,又有谁比得上呢?”
“我们这些人,在遇到您以前,不过是些寒门贫士,洛阳权贵之中,谁知道我们的名字?!都是您,将我们破格重用。”
“我等不才,可能确实比不上长沙王麾下那般善谋善战,但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必与贼寇决一生死!”
葛旟这一番言语,说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原本有些气沮的大司马府,此刻也不禁士气稍振。特别是那些自微末时就被司马冏重用的寒士,也都知道主辱臣死的道理,此刻争先请战。
司马冏见此情形,也不禁有些感动,终于从颓废的状态中振作过来,他问道:“可武库如今被贼子占领,我该如何是好呢?”
有一人道:“大司马,我有办法。”
司马冏闻言一愣,因为此人的声音又尖又细,并不似常人。他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原来是王湖。王湖官职不高,不过是宫中的黄门令,总管宫中的宦官而已。自魏晋以来,由于曹氏严加提防,致使宦官式微,早就没有了后汉时参政的显赫地位,在宫中也就处理些杂务罢了。
但司马冏素来与人为善,哪怕是宦官,也都礼周备至,也让王湖有参会议事的资格。
司马冏稍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扫王湖的面子,便问道:“王黄门有何计策,我洗耳恭听。”
王湖道:“大司马,当年长沙王之兄,也就是楚王,不就是自称有密诏,兴兵作乱吗?当日的形势更甚于今日,可贾后仅仅派王宫一人,便摆平了楚王的大军,您还记得她当时是怎么做的吗?”
司马冏道:“我当然记得,当时妖后让王宫持驺虞幡,声称楚王矫诏,这才令大军做鸟兽散。你的意思是……”
王湖道:“殿下,您也可以用驺虞幡退敌啊!”
“驺虞幡在宫中,长沙王又挟持了天子,这恐怕没什么用吧。”司马冏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以为然。
而王湖道:“武库又不在宫内,只要我入宫偷出驺虞幡,大司马以此来恐吓武库的贼寇,声称您已夺回天子,武库的贼子,不就无心抵抗了吗?”
“好主意!”司马冏豁然起身,在坐席上徘徊几步,便又近身问道:“王黄门,您要如何入宫?”
王湖拱手道:“麻烦您送我到宫北,那里有一些桑树靠在宫墙上,大军想要从此入宫,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一个人,悄悄地翻墙进去,偷几面幡旗出来,却是不在话下。”
王湖是名宦官,宦官出现在宫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确实不会招致怀疑。这也就意味着,取驺虞幡一事,大有可为。
司马冏本以为大势已去,没想到前途忽又柳暗花明,立刻大喜道:“王公,您若能成功,我必封你为侯!”他情绪激动至极,竟然将一名宦官称之为公。王湖也深受感动,三拜之后,再深深看了一眼司马冏后,便在众甲士的护卫下朝北宫行去。
此时已是辰时,天色到底不再漆黑,有了一些光亮,可人们仍看不清风雪的形状,道路与屋檐上的积雪,晦暗得好似烧干的黑白色碳灰。而在神武门与千秋门,这两处彻底为烈焰与干柴所包裹的皇宫朱门,在噼里啪啦的炙烤中,也开始发出一些吱吱呀呀的怪声,似乎摇摇欲坠,又似乎将轰然倒塌。
暗间的反应不可谓不快,在司马乂驱车硬闯入阊阖门之际,他们见不可阻拦,便果断放弃宫门,第一时间前往大司马府传讯。当消息传到司马冏耳旁时,一切才刚刚过去两刻钟。
可传讯的速度虽快,却无助于大司马府快速决策。当司马冏得知消息,从床榻上惊醒,继而更衣下榻,令幕僚们前来商议时,霸府庞大的坏处终于显现了出来。由于位高权重身兼重职,大部分大司马府幕僚并没有居住在府内,而是散居在城中各处。因此,在短时间内,众幕僚难以迅速抵达府内议事。
而司马冏难以独自做出决策,竟硬是在等到第一批幕僚赶来后,才开始商讨对策,此时距离司马乂入宫,已经过了四刻钟,东海王司马越已公然在千秋门与神武门之间放火,使得他们丧失了第一时间入宫的机会。
第一批赶来的幕僚一共三人,分别是董艾、葛旟、荀闿,都是司马冏极为信任的幕僚。
董艾见司马冏尚未下定决心,第一时间就说道:“殿下,长沙王这是要与我们决一生死,不能迟疑了,请交给我数千兵马,我们要抓紧时间入宫!切不能让他掌握天子!”
荀闿却在一旁说道:“带兵入宫,是否太招摇了?恐怕会世人所讥吧?”
葛旟闻言,立刻在一旁骂道:“牧猪奴!都什么时候了?还怕别人闲话?长沙王都在宫门放火了!他们这个架势,是冲着要我们命来的!现在的做法,只有拼命!”
司马冏本来还有几分举棋不定,但听他们的话语,立刻就找到了主心骨,连连道:“对!对!我这就派兵!”
可时机就是这样,稍纵即逝,一旦丢失,就难以再找回了。
司马冏让董艾点兵,继而试图带兵入宫。可此时距离司马乂发动政变,已经过去了近半个多时辰,除去燃烧的神武门、千秋门外,其余所有宫门业已关闭,根本没有正常入宫的道路。
面对这种局面,董艾事先根本没有准备破门的工具,就连最起码的云梯也没有。他们想要入宫,就只有在宫外叫门。可无论他们在宫门外如何叫嚷,又是利诱又是威胁,宫内的侍卫回复就是一句:“天子有诏,封锁宫门,未有天子特许,任谁也不得出入!”
此时距离司马乂入宫,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也就是卯时一刻。因为深冬的缘故,天色还未转亮,但大部分洛阳居民都已经醒来。雪片铺天盖地,却遮不住城北的喧嚣之声。
有经验的洛阳百姓都反应过来,这是政变发生的声响。自武皇帝驾崩以后,这已经是洛阳发生的第四次政变了,他们已非常熟悉。也不用等待朝廷颁布戒严令,他们已自觉锁上了门窗,用水缸抵住大门,然后在屋内小心翼翼地祈祷,等待这次政变的结束。
百姓的这种安静,反而更显示出叫门齐军将士的无奈。
无奈之下,董艾只能先令将士围堵在宫门前,然后火速赶回大司马府,和司马冏报告此事。
与此同时,司马冏也终于得知了司马乂在云龙门整军的事迹,两条消息一起报告上来,令他大为恼火,一时竟拔剑出鞘,对着桌案乱斫,将其斩为数块。
他对着众人道:“一时不慎,竟然养虎遗患!早知今日,当时就该在会上砍了他!”
司马冏又想起刘羡,更是恨恨道:“这里面必有刘羡的谋划!亏我如此重用他!若抓到他,我必割了他的舌头,切了片泡酒!”
只是言语无助于挽回颓势,想要扭转局面,必须要用刀兵说话。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大司马府的幕僚们多到齐了,但也有一部分不知去向。虽然无人提起缘由,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部分人定然是觉得齐王大势已去,所以不愿前来,要和司马冏划清界限。
这更催生了司马冏的焦躁情绪,胡乱发泄了一通后,他的思绪更加紊乱,原本就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更是什么办法都想不到了,只要再和幕僚们问计:“情势如此,谁能助我入宫,夺回陛下?!”
众人一阵沉默,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预料到如此恶劣的情况,自然也无法产生对策。
还是董艾说道:“大司马,此事长沙王定然是谋划已久,宫内有他们的内应!即使入宫,局势也不在我们掌握之中了,我们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
听到“最坏的打算”几字,司马冏面色一沉,他低声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恐怕我们顾不上许多了,长沙王既然掌控了宫卫,一场大战在所难免。”董艾手指北方,说道:“只靠府上这些兵马,恐怕已经不够用了,我们要把城外的外军给调过来,必要之时,恐怕还要把邙山和河南的守军也撤回来!”
在座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现在距离河间王宣战已经过了二十余日,河间王的前锋都已然抵达新安一线。可不知何种缘由,征西军司在发现齐王的河南守军后,竟然没有率先进军,而是等待什么般,在新安止步不前。但这已足以让大司马府紧张,这些时日,他们多在讨论应对的对策,怎料董艾竟主张将外军撤回来!
记室督曹摅当即反对道:“切不可如此行事!调动外军入城,一旦李含率军打过来,我们该如何抵挡?”
这引得同僚附和一片,比起城内掌握了部分禁军的长沙王,他们更畏惧已经兵近京畿的关西大军。
然而董艾却管不了这么多了,他当即顿足大骂道:“你们这群腐儒!都这个时候了,还有空关心其他吗?长沙王在这城内起兵,要挟天子,人心惶惶,一旦真打起仗来,我们哪里还守得住洛阳!”
“当务之急,就是要夺回天子,事后这洛阳不要也罢,我们本来就是要撤回许昌去!”
可这仍让司马冏犹豫不决,他问道:“若是西军趁机攻击洛阳,又该如何?”
董艾道:“来打就来打,大军聚集一处,大不了决一生死!”董艾知道司马冏性情软弱,干脆激他道:“当年那个倡义天下,率先讨赵的齐王哪里去了?如果不敢杀敌,为什么不早日退位让贤呢?!”
至此,司马冏终于定下了调动外军入城的决心,他命令平阴公卫毅到宣武场去调动外军,令他将河南以及邙山的军队尽数调回洛阳城内。
可调动也需要时间,在等待的时间内,司马冏仍然要有所作为。
董艾计议道:“不论如何,我们还是要设法打入宫中,不能任由长沙王在宫内为所欲为。他们放火烧门,这么大的雪天,他们能烧到几时?早晚是要厮杀的。”
于是他自告奋勇说:“大司马,我先去进攻宫门,您立刻派人去武库调来弓弩兵器,武库内存箭何止百万?我们就是用弓矢堆,也能堆死他们!”
得到司马冏应允后,董艾又风一般离开府邸,让大司马府的众人面面相觑。司马冏也没有更好办法,于是就令小黄公路秀前往武库,按照董艾的办法征调箭矢。
结果又是令他大惊失色,不到半个时辰,路秀便派人来传信说,武库竟然也被人占领了。里面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千余人,见面便对他带领的将士放箭。由于身居武库,这群人放箭毫无节制,不用瞄准就对着空中乱射,箭矢一支接着一支,在风雪中宛如飞鹄,劈头盖脸地落下来,竟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这又是一则噩耗,接二连三的噩耗,几乎令司马冏快要崩溃。他现在连发怒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双手抱头,在桌案上久久不语,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他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抬起头,茫然地望着一旁香炉上缭绕的香烟,好像混没有意识到身边还有人似的。
有幕僚甚至看到,这位齐王殿下凝视着浊烟的同时,眼角竟然渗出几滴泪水,全身又似乎软绵绵的,如同虚脱了一般。
葛旟见此情形,立刻走到司马冏身前,给他予以遮掩,低声说道:“殿下,一切都还有转机,绝没有到放弃和承认失败的时刻!”
司马冏低声道:“事败至此,全是我无能的过错,又何必连累大家呢?”
谁知葛旟听到后,忽然抬高声量道:“殿下,您怎么能这么说?公道自在人心!当今天下,亲王之中,难道还有哪位比您更顾全大局吗?!”
“武皇帝去世,至今已经快十五年了。朝廷这么多权臣来来往往,谁心里有社稷,谁心里没社稷,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您或许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论公心,又有谁比得上呢?”
“我们这些人,在遇到您以前,不过是些寒门贫士,洛阳权贵之中,谁知道我们的名字?!都是您,将我们破格重用。”
“我等不才,可能确实比不上长沙王麾下那般善谋善战,但也明白知恩图报的道理,必与贼寇决一生死!”
葛旟这一番言语,说得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原本有些气沮的大司马府,此刻也不禁士气稍振。特别是那些自微末时就被司马冏重用的寒士,也都知道主辱臣死的道理,此刻争先请战。
司马冏见此情形,也不禁有些感动,终于从颓废的状态中振作过来,他问道:“可武库如今被贼子占领,我该如何是好呢?”
有一人道:“大司马,我有办法。”
司马冏闻言一愣,因为此人的声音又尖又细,并不似常人。他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原来是王湖。王湖官职不高,不过是宫中的黄门令,总管宫中的宦官而已。自魏晋以来,由于曹氏严加提防,致使宦官式微,早就没有了后汉时参政的显赫地位,在宫中也就处理些杂务罢了。
但司马冏素来与人为善,哪怕是宦官,也都礼周备至,也让王湖有参会议事的资格。
司马冏稍有些失望,但也没有扫王湖的面子,便问道:“王黄门有何计策,我洗耳恭听。”
王湖道:“大司马,当年长沙王之兄,也就是楚王,不就是自称有密诏,兴兵作乱吗?当日的形势更甚于今日,可贾后仅仅派王宫一人,便摆平了楚王的大军,您还记得她当时是怎么做的吗?”
司马冏道:“我当然记得,当时妖后让王宫持驺虞幡,声称楚王矫诏,这才令大军做鸟兽散。你的意思是……”
王湖道:“殿下,您也可以用驺虞幡退敌啊!”
“驺虞幡在宫中,长沙王又挟持了天子,这恐怕没什么用吧。”司马冏的脸上露出了些许不以为然。
而王湖道:“武库又不在宫内,只要我入宫偷出驺虞幡,大司马以此来恐吓武库的贼寇,声称您已夺回天子,武库的贼子,不就无心抵抗了吗?”
“好主意!”司马冏豁然起身,在坐席上徘徊几步,便又近身问道:“王黄门,您要如何入宫?”
王湖拱手道:“麻烦您送我到宫北,那里有一些桑树靠在宫墙上,大军想要从此入宫,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我一个人,悄悄地翻墙进去,偷几面幡旗出来,却是不在话下。”
王湖是名宦官,宦官出现在宫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确实不会招致怀疑。这也就意味着,取驺虞幡一事,大有可为。
司马冏本以为大势已去,没想到前途忽又柳暗花明,立刻大喜道:“王公,您若能成功,我必封你为侯!”他情绪激动至极,竟然将一名宦官称之为公。王湖也深受感动,三拜之后,再深深看了一眼司马冏后,便在众甲士的护卫下朝北宫行去。
此时已是辰时,天色到底不再漆黑,有了一些光亮,可人们仍看不清风雪的形状,道路与屋檐上的积雪,晦暗得好似烧干的黑白色碳灰。而在神武门与千秋门,这两处彻底为烈焰与干柴所包裹的皇宫朱门,在噼里啪啦的炙烤中,也开始发出一些吱吱呀呀的怪声,似乎摇摇欲坠,又似乎将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