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庭汉裔 第三十四章 上兵伐谋

小说:晋庭汉裔 作者:陈瑞聪 更新时间:2025-10-29 12:03:39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正如刘羡所料,这一路行来非常顺利。自郿县一路退回陈仓的六百里路程,他用了十日,日行六十里,沿途果然没遇到任何追兵,顺利抵达陈仓城。

  此时已经是九月下旬的深秋了。晴川如虹,白云如雪,阳光洗炼之下,秦岭群山与山原上那些被割倒的秸秆一般,尽显丰收的金黄喜悦。而自北方而来的萧瑟之风,则不断地吹拂着行人的发梢,以此来提醒他们,冬日与此地仅有一线之隔。

  刘羡脱下风帽,感受着秋风中的凉意,并眺望远方的大散岭,正好撞见一头鹿。好大的一头麋鹿,那头鹿与他对视片刻,一个飞跃,背影便消失在密林之中,引人怅然若失。

  而在密林之下,移民们临时搭建的木棚随处可见,密密麻麻,好似茫茫沙地上,凸出了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子。移民们在其中生火做饭,随行的孩童们则在平原上嬉戏玩耍,气氛因此极为恬静。

  但刘羡却未受到这恬静氛围影响似的,收回眼光,对身边的将士叮嘱道:“马上就要冬日了,我们不能在这里待太久,诸位不要懈怠,随时听我命令,准备拔营离开。”

  这命令出乎众人的意料。毕竟在他们看来,己方已经脱离了战事,战事既告一段落,那就意味着最危险的阶段过去了。而这三个月来,他们先是在渭北来回奔波,又是在长安城下苦战两月,早已经是精疲力尽。按照惯例,怎么也要休整一旬乃至半个月。不曾想,刘羡竟然还不愿意停下。

  刘羡当然也想要歇息,不过他深知一个道理。战争不过是看得见的杀手,世上还有许多看不见的杀手,随时能轻松夺去一个人脆弱的性命。比如寒冷,比如瘟疫,比如谣言,比如侥幸。

  当然,其中最要命的杀手还是时间。

  有的杀手虽然无形,但仍旧可以阻挡,可时间却是无法阻挡的。岁月会平等地杀死每一个人。而人们口中的所谓胜利,其实就是在时间的催逼之下,一刻也不松懈地与其余人赛跑,不管起点如何,最后的结果总是肉眼可见的。

  现在,有些人走在了刘羡前面,也有很多人在刘羡后面。而刘羡既然走上了这条成王败寇的路,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出最长的距离,如此才能保全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成功。

  故而在抵达陈仓后,他没有开宴庆祝,甚至没有稍作歇息,和家人稍作团聚。当日就召集在陈仓的所有僚属,了解眼下最新的详情,为下一步的远徙做准备。

  由于此时大部分僚属都在陈仓,故而参会的人极多。在场的有刘羡在太尉府的僚属,李矩原河东府的僚属,刘沈雍州府的僚属,蜀汉的一些遗民老人,张寔所率领的凉州义军,再加上杨难敌带来的部分羌氐首领。哪怕对参会的人数进行了部分删减,依然有近百人之多。

  为首的刘羡与何攀、刘沈、李矩、刘琨、张寔、杨难敌围坐一圈,一同议事,其余人则散在周遭,聆听他们的议论。

  刘羡先扫视了一圈周遭,确认所有该到的人都在以后,首先问刘琨道:“越石,我们眼下还有多少粮秣,有多少损耗?足够我们用多久?”

  所谓兵马先动,粮草先行,无论何时何地,人总是离不开粮食。刘羡若不是接手了征北军司的两百万斛麦粟,也没有底气进行如此规模浩大的远徙。可无论是再多的粮草,近三十万人张嘴吃饭,用起来也如泥沙一般。如今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又要考虑到沿途不可避免的损耗,对于还能脱产行动多久,刘羡必须要心中有底。

  刘琨对此已核对过多次,他拿出一卷事先准备好的账簿,递给刘羡供他细览,并回答道:“怀冲,这一行下来,除去正常的用度,还有采购草药,安置伤员,招揽新卒,合起来,我们已经用去了一百二十八万斛。算上沿途被偷盗的,运粮时损耗以及发霉的,也有三十二万斛。”

  “眼下我们还剩下一百八十四万斛麦粟,按照现在这个速度,如果继续打仗的话,我们节省些用,估计也还能支撑四个月,也就是到明年的正月。”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看到账簿以后,刘羡心中还是一惊。在得到卢志提供的两百万斛粮秣以后,河东府库的储粮,加上河东各族提供给他的存粮,其府库粮秣一度合计有三百三十万斛之多。如此库存,已经足够大州赈灾一年了。

  有这样的积蓄在,刘羡本以为,迁民的费用虽然繁多,但怎么也能足够一年开支。不料今日一看,竟然出超严重,只能足用八个月了。这让他大为烦恼,仔细看了一下其中的用度,并向刘琨问道:“损耗怎么会这么大?”

  刘琨摇首苦笑道:“粮秣搬运,途径多地,很难监管。途中难免有人上下其手,事后也难以追责。等我们脱离了战事,将粮秣囤积于一地,就好管多了。”

  刘羡叹了口气,他将账簿卷好,对众人玩笑道:“我还是想得简单了,早知如此,就应该找卢志要三百万斛粮秣才是。”

  说到这,他随即又喃喃道:“那这么说来,我们能够随意动兵的时间,只有四个月了。”

  刘琨拍着膝盖笑道:“四个月时间还不够吗?元帅,接下来我们要打下汉中,这绝对够用了。”

  说到这个话题,众人都笑起来,现场的气氛极为轻松。

  按理来说,汉中的地势险绝,想要正面进攻极不容易。但那是对常人而言的,对目前刘羡的实力而言,想要拿下汉中,实在不是难事。

  一来,梁州军刚刚北上,遭受了重创,哪怕是有征西军司援助,兵力也处于绝对的劣势;二来,刘羡有魏浚在汉中郡内做内应,只要魏浚能够成功,使阳平关这座汉中最重要的关隘反水,那汉中郡的地利,也就并不存在了。

  单凭这两点优势存在,四个月内要拿下汉中,时间绰绰有余。而到那时候,移民们也就可以真正喘一口气,在汉中安家了。

  可能在一般人心目中,汉中是个苦穷之地,想要容纳二十余万人口,就好像是无稽之谈。

  但事实上,在前汉时期,汉中郡便大约有三十万人口,在关西中可称大郡。后汉时期稍有衰落,也有二十六万。而其最辉煌的时期,还是在汉末张鲁割据时期,五斗米道在汉中大为发展,分发公米,结成公社。这些措施吸纳巴蜀和关陇人口,使得汉中走向极盛,一度有十余万户百姓,五六十万人口,几乎可与河东郡媲美。

  而汉中之所以落没,还是曹操灭张鲁后。汉中之战期间,他将汉中百姓尽数迁走,几将汉中郡化为一片白地。先主刘备取胜后,经过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四代人苦心经营,也不过恢复到五万人口,其中仍有大片白地。如今刘羡只要能夺回汉中,且处置得当,汉中完全能够将这些移民容纳。

  但刘羡思考问题,向来是走一步看三步,这之后该怎么办呢?

  何攀看出刘羡所想,他斟酌片刻,问刘羡道:“主公是在想,拿下汉中以后的事情吗?”

  刘羡微微颔首,他说道:“夺地易,治地难。以当下的复杂形势,不可不慎啊!”

  天下能征善战的人多如牛毛,但能稳定所据的势力却寥寥无几。李辰刘尼声称复汉,一度席卷五州二十余郡。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过短短一年,李辰就斩首身死。齐万年也一样,他几乎击垮了征西军司,但麾下见风使舵者何其之多,只不过打败了一仗,半年内就遭遇速亡。刘羡既然志在一统,就不得不引以为鉴。

  而今粮秣仅够四月动兵之用,也就是说,刘羡并不止是要在四月内夺下汉中,更要彻底治理汉中,令其上下一体。

  何攀捋须说道:“主公所思长远,不过这种事情,却是急之不得。”

  “何公有何见解?”

  “依我之见,需得有两点先行:其一,在内,想要安定汉中秩序,还得招揽本土之民,令其不为外应;其二,在外,主公要稳住其余各方的动向,不至于在治理之时,还有外战之忧。”

  “只要具备这两点,消去了内外的隐患,主公便称得上掌控汉中了。一旦主公成功,等到明年开春,积雪消融,主公南下故国,势成席卷,谁人可当?”

  何攀的意思是,想要继续扩张,刘羡计划的重点并不应该放在军事上,而应该先放在安抚与外交上。

  这些话,与刘羡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刘羡不由击掌笑道:“何公深知我心啊!”

  现在连汉中尚未得进,安抚自然无从说起。而他接下来的议题重点,正是要为自己的入蜀之路,打造一个较为缓和的外部环境。

  打开地图,细数与汉中接壤的势力,一共有六个:分别是征西军司、仇池、成都李雄、江州罗尚、荆州刘弘,以及秦州诸侯。

  如今征西军司看似对自己最为仇恨,但目前刘羡已知晓,张方将会与河间王火并,那短时间内,征西军司势必难以关注自己,反而最不足为虑。只需要派少许斥候在关中,时刻关注动向即可。

  而成都李雄,他占据了大部分蜀地。巴蜀与汉中互为唇齿,一旦自己得到汉中,必然会刺激到李雄。加上刘羡的敏感身份,双方注定势成水火。这也就是说,李雄是刘羡必须要击败的对手,这是无法通过外交手段来缓和关系的。

  江州罗尚,现任益州刺史,蜀汉名将罗宪之侄,自己和他见过一面,似乎对自己较为疏远。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有这份关系在,与何攀也同是老战友,自己或许可以稍作拉拢。要么让他与自己联盟,要么最少让他保持中立。纵使罗尚敌视自己,他的威胁也要放在李雄之后。

  最好解决的,应该是荆州刘弘,自己的老相识。这位名将现在年近七十,日渐衰朽,又刚刚平定荆州,应该无意参与其余战事。只要自己防患于未然,与他早做联络,维持旧交,应该就足以保证东部的安宁。

  反之,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反而是秦州诸侯。经李矩介绍后,刘羡已经了解秦州的近况。皇甫重崩溃在即,一旦他失败,这些围攻的太守之中,大概会诞生一个新的秦州刺史。不论是谁,他必定偏向征西军司,并以此为名义向外扩张,建立威望。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大概会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刘羡看出这一点后,心中便明白,皇甫重不可不救了。只要这位朝廷任命的秦州刺史还在,自己便有了一颗钉入秦州的楔子,而秦州诸郡不能一统,北面的威胁便不值一哂了。

  如此分析作罢,刘羡心中有了底,也就知道接下来的步骤该怎么走了。他当即做下决议,令众人在三日之内,继续着手南迁。同时按照商议的结果,做出了一份全新的人事任命,为自己夺取汉中、南下巴蜀铺路:

  以郗鉴镇守陈仓,监视关中的征西军司动向;

  以何攀的名义,向罗尚发信,声称将与其一同讨伐李雄;

  以孟讨做使者,往东联络刘弘,与其约和;

  益兵张寔七千,助其返回凉州,为张轨平叛;

  同时向巴蜀广派斥候,探查蜀中李雄的虚实,摸清他的具体兵力,此事由李盛负责。

  这里面大部分决策都容易理解,只是有一项让人意想不到,那便是刘羡对张寔的支援。根据适才的分析,幕僚们多以为,刘羡会先派兵去为皇甫重解围。可刘羡的做法,却是助张寔回凉州平叛,这未免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就连张寔本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张寔私下里向刘羡道谢时,刘羡郑重解释道:“安逊,士彦公是我的老主君。此前朝廷生乱,他能派义兵,远赴数千里而来,实属不易。如今他身处危难,我又焉能无动于衷?”

  “此次我益兵七千于你,兵数不多,但望能派上用场。”他顿了顿,又道:“我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安逊上陇之际,千万不要走祁山道,而是自狄道上陇,大张旗鼓地过陇西、金城二郡,可否?”

  祁山道的出口便是上邽城,不可避免地将撞上秦州大军。而走狄道却能绕过上邽,穿过陇西、金城两郡。据刘羡所知,包围上邽的四郡太守中,正好有陇西太守韩稚与金城太守游楷。若是能把这两人逼退,加上略阳太守严休已经撤兵。只需再用少量兵力北上,便足以恐吓天水太守封尚,接走皇甫重了。

  这算是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策,顺带借了张轨的势。一旦张轨能够击败若罗拔能,加上仇池杨茂搜,三家共同进退,就形成了一道对秦州的包围网。这些郡守自保尚且不及,也就不敢再向外扩张了。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刘羡发展到现在,已经愈发意识到,不能单纯地用军事手段,来解决一切问题。纵横与外交,也是同等重要的。

  不过在汉中的周边势力中,刘羡还剩下一个最重要的势力没有做安排,那便是仇池白马氐。以双方势力的渊源之深,刘羡知道,自己必须亲自去一趟仇池山,如此才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庭汉裔,晋庭汉裔最新章节,晋庭汉裔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